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型鼻饲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上因某些疾病不能进饮食的病人均需采用鼻饲法补充营养、水分,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鼻饲器具,主要是胃管和一次性注射器,这些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因没有明显的刻度标记,仅凭临床经验估计,一次性插入成功率低,病人痛苦大,一次性注射器的乳头与胃管粗细不符,衔接不紧密,易引起鼻饲液渗漏。为此,我们研制了带有刻度、调节夹、封管帽的胃管及配套的食物注入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鼻饲是由胃管将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或营养液、水或药物注入胃内的方法.目前临床通常使用50 ml注射器连接胃管注入鼻饲法,在使用中我们发现注射器乳头与胃管衔接不紧,有漏液现象,导致注入的液体量不准确且污染被服,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因某些疾病不能进饮食的病人均需采用鼻饲法补充营养、水分 ,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目前 ,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鼻饲器具 ,主要是胃管和一次性注射器 ,这些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因没有明显的刻度标记 ,仅凭临床经验估计 ,一次性插入成功率低 ,病人痛苦大 ,一次性注射器的乳头与胃管粗细不符 ,衔接不紧密 ,易引起鼻饲液渗漏。为此 ,我们研制了带有刻度、调节夹、封管帽的胃管及配套的食物注入器。现介绍如下。1 构造及材料1.1 胃管 以 18号胃管为例 ,材料为硅胶 ,管道全长 10 0cm ,直径 6mm ,胃管顶端侧壁有 4个 0 .3mm的侧孔 ,胃管外壁在1…  相似文献   

4.
鼻饲时,临床一般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50ml或20ml)进行鼻饲液或中药的灌注,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从胃管与注射器的衔接处漏液,影响疗效。因此,我们采用输液器中间的乳胶管套在注射器的乳头上,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鼻饲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注人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采用注洗器接胃管可以完成鼻饲。在缺少专用器械时,临床上通常使用16号、18号透明硅胶胃管置入胃内,由注射器或输液器灌注要素饮食。由于胃管接口内径(5mm)较大,与普通注射器或输液器乳突(外径3mm)不能紧密连接,致使灌注液体外溢,造成灌注量不准确,且易污染床单位。为此,笔者自2007年开始使用一次性头皮针接嘴连接注射器与硅胶胃管组成鼻饲装置,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是临床常见的一项治疗护理操作.传统方法是用常规注射器灌入流质,因注射器乳头大小与胃管衔接不紧,灌注时流质从乳头旁空隙流出,导致浪费和污染,尤其灌注蓖麻油时污染更不易洗净.尝试用冲尿管的注射器(粗乳头),因乳头太大与胃管衔接相当费时,且易造成胃管破损.  相似文献   

7.
文英花 《护理研究》2006,20(12):3174-3174
通常鼻饲时,鼻饲液用无菌注射器注入。无茵注射器乳头短,抽完鼻饲液后,注射器前端和乳头沾满鼻饲液,因此注入之前必须擦净后与复尔凯胃管末端连接。复尔凯胃管末端每次注入之前打开。注入之后盖上。导致鼻饲液易污染,操作复杂。笔者将三通延长管应用于鼻饲中,收到了艮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传统鼻饲法是用注射器抽取流质液、药物和水,直接连接胃管注入,因胃管与注射器乳头衔接处不紧密,容易造成流质液、药物和水外溢这一缺点,为此本科应用改进后一次性袋式输液器进行鼻饲,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鼻饲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注入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常规采用注射器接胃管可以完成鼻饲,临床使用16号、18号透明硅胶胃管置入胃内,用注射器灌注鼻饲饮食,由于胃管接口直径5 mm,与普通注射器乳头3 mm不能紧密连接,致使灌注液体外溢,造成灌注量不准确,且易污染床单位,影响了鼻饲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找到一种方法,经过试用效果满意,现报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文英花 《护理研究》2006,20(34):3174-3174
通常鼻饲时,鼻饲液用无菌注射器注入。无菌注射器乳头短,抽完鼻饲液后,注射器前端和乳头沾满鼻饲液,因此注入之前必须擦净后与复尔凯胃管末端连接。复尔凯胃管末端每次注入之前打开,注入之后盖上,导致鼻饲液易污染,操作复杂。笔者将三通延长管应用于鼻饲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方法三通管一端(关闭位)与复尔凯胃管末端连接,另一端接延长管,延长管长度25cm~30cm(采用一次性输血器末端),延长管末端放入鼻饲液中,应用三通开关的方法,用注射器抽鼻饲液,打开三通开关注入胃内。三通延长管用后清洗、浸泡消毒备用。2优点取材方便,操作…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常给不能直接经口进食的患者进行鼻饲,成人留置鼻饲管选择F16~18硅胶胃管,而以上型号硅胶胃管尾端内径为5 mm,注射器乳头口径仅为3 mm,不能很好的吻合,致鼻饲过程中流质食物从接口处外溢,操作中必须一手加压捏紧连接处,一手持注射器推注流质,但仍有流质外溢造成手及床单污染。对此我科利用头皮针接头嵌入硅胶胃管尾端,成功解决了鼻饲过程中流质食物外溢的问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传统鼻饲方法是用20 ml注射器抽取营养液或药物,直接连接胃管注入,因胃管与注射器乳头衔接处不恰当,营养液、药物容易外溢.为此,我们利用可来福接头与胃管连接,克服营养液、药物胃管注入时外溢这一缺点,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贺海霞 《护理研究》2007,21(12):3165-3165
通常鼻饲时,鼻饲液用无菌注射器注入。无菌注射器乳头短,抽完鼻饲液后,注射器前端和乳头末沾满鼻饲液,因此注入之前必须擦干净后与复尔凯胃管末端连接。复尔凯胃管端每次注入之前打开,注入之后盖上,导致鼻饲液易于污染,操作复杂。鉴此,我科将三通延长管应用于鼻饲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三通是一种使用普遍的输液或加药连接装置,在临床用药或抢救病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将三通管用于检验胸科术后吻合口情况,方法简单,现介绍如下。通常食管癌切除手术,胃食管吻合完成后,从胃管里注入亚甲蓝与生理盐水混合液,来检验吻合口是否渗漏。最简便的方法是将注射器直接与胃管连接,但由于胃管的接口处与注射器的乳头衔接不紧密,易引起渗出,造成工作人员手和麻醉操作台的污染,用三通管则可消除此弊端。将三通的一端开口与胃管相接(无螺帽的一端),另一端开口直接与注射器乳头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三通上的开关来控制所需要的液体…  相似文献   

15.
贺海霞 《护理研究》2007,21(34):3165-3165
通常鼻饲时,鼻饲液用无菌注射器注入。无菌注射器乳头短,抽完鼻饲液后,注射器前端和乳头末沾满鼻饲液,因此注入之前必须擦干净后与复尔凯胃管末端连接。复尔凯胃管端每次注入之前打开,注入之后盖上,导致鼻饲液易于污染,操作复杂。鉴此,我科将三通延长管应用于鼻饲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方法三通一端与胃管末端连接,另一端接延长管,延长管长度25cm~30cm(采用一次性输血器末端),延长管末端放入鼻饲液中,应用三通开关的方法,用注射器抽鼻饲液,打开三通开关注入胃内。三通延长管用后清洗、浸泡消毒备用。2优点取材方便,操作简便,并防…  相似文献   

16.
杜伟  席翠芳 《现代护理》2005,11(4):322-322
临床上对不能由口进食,如昏迷、口腔疾患及口腔手术的患者采用鼻饲法。目前,通常成人使用16#,18#透明硅胶胃管置 入,在护理中我们发现存在一定缺点,管口外端较大与注射器连接不紧,易导致注入液外溢,造成注入量不准确;且易污染床单 位。为此,我科于2000年用一次性引流袋接头插入硅胶胃管管口处,进行鼻饲,取得满意效果。 方法 取一次性引流袋,将调节器滑到引流袋接头处,离接头15cm处用无菌剪刀将塑料管剪断,再将此管接头插入硅胶 胃管管口,使其连接,此时胃管延长,开口端为引流袋接头下的塑料管口。鼻饲时,注射器乳头插入塑料管口,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一次性引流袋在胃管冲洗中的巧妙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冲洗胃管常因胃管接头内径较大与注射器很难紧密连接,而冲洗时衔接处会反流,造成污染病人床单位及地面。而一次性胃管冲洗器,因价格高或因很多科室并不常备。因一次性引流袋及注射器为科室常备之物,价格较胃管冲洗器便宜:一次性胃管冲洗器约为4.3元,而一次性引流袋及注射器共约2元。为了减少病人不必要的治疗费用,现介绍一次性引流袋在胃管冲洗中巧妙应用,也适用于鼻饲。1方法需冲洗胃管时先分开胃管与负压引流瓶接口,将一次性引流袋接头与胃管连接紧密,在一次性引流袋距接头4cm处截断,用20ml或50ml注射器与引流袋截断处连接进行冲洗,…  相似文献   

18.
张翠绿  刘荣娟 《现代护理》2004,10(5):407-407
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是临床常见的一项治疗护理操作。传统方法是用常规注射器灌入流质,因注射器乳头大小与胃管衔接不紧,灌注时流质从乳头旁空隙流出,导致浪费和污染,尤其灌注蓖麻油时污染更不易洗净。尝试用冲尿管的注射器(粗乳头)  相似文献   

19.
钟榕  陈晓铮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9):1512-1512
临床上对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如昏迷、口腔疾病及口腔手术的患者)多采用鼻饲法。目前,成人通常使用16#或18#透明硅胶胃管。在护理中我们发现胃管口外端较大,故与注射器连接不紧,易导致注入液外溢,造成注入量不准确;且易污染床单位。为此,我科将一次性引流袋接头远端5cm处剪断与硅胶胃管管口处连接,进行鼻饲。此方法能够使注射器与胃管接触紧密,且操作简单易行,避免污染床单位。  相似文献   

20.
留置胃管患者在进行鼻饲食物或鼻饲药物时,通常先夹闭胃管,防止胃内容物溢出,然后进行鼻饲,一般采用的是止血钳钳夹鼻胃管后衔接胃管螺旋接口鼻饲,久而久之容易夹破胃管,另胃管螺旋接口重复使用,或与注射器衔接不紧密,致使鼻饲液或药物溢出,容易造成污染.现本科采用一次性连接管及输液护帽取代止血钳及胃管螺旋接口,既避免损坏胃管,又能防止接口遗失的情况下应用,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