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对小鼠肉瘤S180细胞肿瘤模型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外周血常规的影响。方法小鼠左后肢皮下接种S180。接种后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剂量10 ml/kg)、阳性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剂量50 mg/kg)、吴茱萸碱组(给予吴茱萸碱,剂量50 mg/kg)。每组小鼠10只。给药结束后,观察抑瘤率,检测血常规。结果吴茱萸碱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50 mg/kg吴茱萸碱可使抑瘤率达到43.6%左右。吴茱萸碱(剂量50 mg/kg)能升高S180荷瘤小鼠外周血的白细胞(P<0.05),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不大。结论吴茱萸碱对小鼠在体肿瘤S180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吴茱萸碱作为抗肿瘤药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吴茱萸碱能升高S180荷瘤小鼠外周血的白细胞数量,可能是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刚地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Tg ESA)刺激后的NK细胞对小鼠B16F10黑色素瘤生长的作用。方法取弓形虫RH株体外培养12 h后,从培养上清收集获得弓形虫ESA。取1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5只,每只小鼠右腋窝皮下接种B16F10黑素瘤细胞2×10~5个。接种后第7天,随机取1组小鼠腹腔注射100μl Tg ESA,另1组注射等量的PBS。接种后第14天,无痛处死小鼠,无菌条件下制备小鼠脾细胞悬液,分离2组荷瘤鼠的NK细胞,分别记为NK_(B16F10)和NK_(ESA),用于后续过继转输实验。取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K_(B16F10)组和NK_(ESA)组,每组10只。3组小鼠均右腋窝皮下接种B16F10细胞2×10~5个/鼠。其中NK_(B16F10)组和NK_(ESA)组小鼠同时分别尾静脉注射2×10~5个NK_(B16F10)和NK_(ESA)。观察瘤体生长情况以及各组小鼠死亡数和死亡时间,共观察35 d。结果 NK细胞过继转输后,NK_(ESA)组和NK_(B16F10)组小鼠平均出瘤时间分别为(14.70±0.95)、(12.60±0.70) d,均晚于对照组的(8.50±0.85) d (P 0.05)。3组小鼠出瘤后,瘤体均不断增长,至第35天,NK_(B16F10)组和NK_(ESA)组的平均瘤体面积分别为(686.53±17.84)和(577.79±49.70) mm~2,均小于对照组的(787.84±19.94) mm~2 (P 0.05)。对照组、 NK_(B16F10)组和NK_(ESA)组小鼠分别于接种B16F10细胞后第24、 27和30天开始出现死亡,至第35天,存活的小鼠数分别为3、 4和6只。结论弓形虫ESA刺激的NK细胞过继转输小鼠后可较为明显地抑制B16F10黑色素瘤瘤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斯氏艾美球虫(Eimeria stiedai)可溶性蛋白(EsSP)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生存率和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皮下结肠癌(CT26)肿瘤模型,确定最小100%致瘤量肿瘤细胞数。取10~8个斯氏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采用超声波间断乳化制备EsSP。105只雄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7组(15只/组),每组小鼠于右侧腋窝皮下接种CT26细胞5×10~5个,其中6个实验组(A~F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100.00、50.00、10.00、1.00、0.10、0.01μg/d EsSP,1次/d×5 d,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PBS。于接种后第7、11、13、15、17、19、21、23天测量肿瘤直径,计算相对肿瘤体积和相对肿瘤增殖率(T/C)。接种后第25天每组各处死5只小鼠,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采眼球血,分离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MTS比色法检测EsSP对荷瘤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计算刺激指数(SI);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变化。记录各组荷瘤小鼠死亡时间和死亡数量,共观察80 d。各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最小100%致瘤量肿瘤细胞数为5×10~5个。接种结肠癌细胞后第23天,A、B、C组的肿瘤体积为(435.2±41.1)、(366.3±29.2)、(460.2±28.5)mm~3,较E、F和对照组的(761.2±33.2)、(810.4±38.4)、(865.2±35.3)mm~3生长缓慢(P0.05);A、B、C组的T/C分别为(39.0±6.7)%、(33.3±8.9)%、(35.0±8.1)%,均40%。B组小鼠瘤重为(1.109±0.432)g,低于对照组的(1.946±0.289)g(P0.05),抑瘤率最高,为(43.0±14.6)%。MTS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B、C组小鼠SI分别为1.75±0.15、1.70±0.32,高于对照组的1.38±0.18(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B、C组小鼠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值分别为1.58±0.24、1.74±0.22、1.61±0.16,与对照组的1.34±0.1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荷瘤小鼠生存率结果显示,至第80天,B、C组各存活5只小鼠,高于对照组的2只(P0.05)。结论 EsSP能够抑制结肠癌皮下肿瘤的生长,提高荷瘤小鼠生存率,改变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状态,增强小鼠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约氏疟原虫17XL虫株感染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取C57BL/6小鼠20只,腋下注射传代培养的B16F10黑色素瘤细胞;次日,将小鼠随机分为约氏疟原虫(P.y)感染组和对照组2组,10只/组;P.y感染组小鼠每只腹腔注射1×106个含虫红细胞率为20%的小鼠红细胞;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C57BL/6小鼠正常红细胞。观察两组小鼠黑色素瘤出瘤时间并测量肿瘤的体积。结果 P.y感染组小鼠黑色素瘤出瘤时间为注射黑色素瘤细胞后(11.30±0.21)d,晚于对照组[(10.40±0.22)d](P0.05);自可精确测量瘤体起至实验终点,2组小鼠肿瘤均不断增长,P.y感染组瘤体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P.y感染组瘤体生长速度为(71.10±6.29)mm3/d,明显慢于对照组[(302.80±49.94)mm3/d](P0.05),且P.y感染组肿瘤每日生长速度亦明显慢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约氏疟原虫感染可以延缓肿瘤出瘤时间,且对小鼠黑色素瘤瘤体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天南星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灌胃给予S180荷瘤小鼠模型、高、中、低剂量(2 g·kg-1·d-1、1 g·kg-1·d-1和0.5 g·kg-1·d-1)的天南星多糖,考察其对小鼠移植瘤的抑制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天南星多糖对荷瘤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2)含量的影响。结果各给药组均可抑制小鼠S180移植瘤的生长,其中高剂量组抑瘤率为33.3%;同时,天南星多糖可提高荷瘤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2水平。结论天南星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半相合基因来源肿瘤特异性树突状细胞活化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the special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activated by dendritic cells,DCs-CTLs)体外静脉注射荷瘤鼠后观察其抑瘤效果及其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的程度.方法:将B16黑色素瘤体外种植于健康C57BL/6小鼠成功后,全部在第10天给予60CO 7 Gy全身照射.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自体治疗及半相合治疗组,分别于第10、17天给予小鼠自体红细胞、自体来源DCs-CTLs效应细胞、半相合鼠来源DCs-CTLs细胞经尾静脉注射治疗后,行GVHD评分;治疗后处死小鼠,取脾脏、肾和皮肤行病理检查,观察有无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表现,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结果:(1)3组GVHD反应评分结果:阴性对照组与自体治疗组、半相合治疗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治疗组与半相合治疗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分别取3组小鼠的脾脏、皮肤和肾脏行病理检查,各组均未见明显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病理变化;(2)肿瘤生长曲线显示,自体治疗组和半相合治疗组均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而阴性对照组对肿瘤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自体治疗组和半相合基因治疗组瘤质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治疗组和半相合基因治疗组之间瘤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治疗组和半相合治疗组抑瘤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治疗组及半相合基因治疗组均有明显抑瘤作用,治疗后观察半相合基因治疗组未见明显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研究扶正祛邪中药的抗肿瘤作用及对外周血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昆明小鼠肉瘤移植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肿瘤模型组,中药治疗组,环磷酰胺治疗组,中药+环磷酰胺治疗组,观察抑瘤效应并检测肿瘤生长抑制率、平均存活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外周血象及对荷瘤小鼠外周血细胞凋亡。结果各实验组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环磷酰胺(CTX)+中药治疗组抑瘤率达到81.4%;中药治疗或CTX+中药治疗后肿瘤生长受到抑制,与肿瘤生长抑制率一致,减轻化疗的骨髓抑制作用。结论 CTX联合中药治疗具有抗癌、减轻骨髓抑制作用,拮抗CTX的毒副作用,进一步延长荷瘤小鼠的寿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芪玉三龙汤对荷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以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LLC细胞株培养移植法构建荷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化疗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联合组,每组8只,另设8只正常小鼠为空白组;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状态,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内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脾脏IL-2、IL-10浓度。结果芪玉三龙汤高剂量组、联合组的生存状态优于化疗组;芪玉三龙汤具有温和的抑制肺癌移植瘤的作用,但与顺铂联用无明显增效作用;电镜下观察肿瘤细胞超微结构可见中药组肿瘤细胞有凋亡发生,以高剂量组凋亡坏死最明显,化疗组可见多个凋亡小体,联合组肿瘤细胞严重坏死;芪玉三龙汤能明显增加CD4~+水平,升高IL-2浓度,降低CD8~+的水平和IL-10含量,提高CD4~+/CD8~+比值,联合组与化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芪玉三龙汤能改善行化疗的荷瘤小鼠生存状态,可温和抑制肺癌移植瘤生长,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并具有改善荷瘤小鼠以及化疗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莪术多糖(CZP)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CZP对Lewis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中性红比色法检测CZP对小鼠脾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建立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检测CZP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脏器指数及细胞免疫因子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表明,CZP对Lewis肺癌细胞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显著增强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巨噬细胞吞噬活性(P<0.05或P<0.01);体内实验表明,CZP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26.9%、31.9%和39.7%,荷瘤小鼠脾脏指数、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结论 CZP对小鼠Lewis肺癌具有抑制作用,可改善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实现有效的抗肿瘤作用和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鼠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受体嵌和体水平及供受者基因配型相合程度对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影响.方法 以BALB/C小鼠为受鼠,以CB6F1小鼠为供鼠, A组给予全身照射4.0Gy预处理方案,B组给予全身照射8.0Gy,所有受鼠在第0天经尾静脉注射CB6F1小鼠骨髓细胞细胞悬液(5×106), C组以CB6F1小鼠为供鼠,D组以C57BL/6小鼠为供鼠,均给予全身照射(8.0Gy),观察所有受鼠移植后的嵌合体水平及GVHD的情况.结果 A组形成混合型嵌合体,移植2周达高峰,随后有下降趋势,B、C及D组为完全供者型嵌合体(>90%),且持久稳定;A、B两组间临床GVHD评分有显著差异( P<0.05);D组临床GVHD评分和死亡率明显高于A 、B 及C组(P<0.05).结论 嵌和体水平与移植后GVHD的发生有关;供受者基因配型相合程度对嵌合体水平无影响,但与GVH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