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Lahey+Braun吻合手术进行消化道重建,研究组则采取空肠袢代胃手术进行消化道重建。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机体的恢复情况和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半年发现,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切除患者采取空肠袢代胃手术进行消化道重建,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消化道功能缺失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根治性全胃切除后采用空肠间置代胃术与单纯Roux-en-Y吻合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空肠间置代胃术,对照组采取单纯Roux-en-Y吻合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生存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研究组营养状况以及生存质量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采取根治性全胃切除后采用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效果更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性较高,同时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全胃切除术后二种消化道重建术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是胃癌治疗的基本原则,全胃切除在胃癌治疗中尤为重要.作1999年8月至2004年12月对58例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分别采用Roux-en-Y吻合消化道重建和改良空肠P袢代胃消化道重建两种术式.现就两种重建术式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939-3940
将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和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24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手术配合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袢式吻合术治疗,并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研究组的各项营养学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的相比改善效果更佳(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的各项维度评分结果也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所需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下根治手术配合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胃癌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生症发生率,而且能够对患者生活质量还有营养水平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刘超 《新医学》2008,39(11)
目的:探讨改良"ss"法空肠代胃术式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行全胃切除后用改良"ss"法空肠代胃术式进行消化道重建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3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1±0.4)h,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恢复良好、食欲佳,无腹痛、腹泻.术后3个月,23例患者消化功能良好,体重增加,生存质量较好.其中22例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结果显示空肠扩张似胃型.随访6个月~3年,21例术后无明显反酸、呕吐胆汁样物及胸骨后灼痛等症状(Visick分级Ⅰ级),2例术后进食后有轻微腹胀(Visick分级Ⅱ级),服用胃肠动力药物后症状缓解.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发生吻合口瘘、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改良"ss"法空肠代胃术是全胃切除后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6.
同时发现的食管、胃重复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时发现的食管、胃重复癌的外科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198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同时发现的食管、胃重复癌10例,男7 例,女3例,平均年龄58.9岁.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成功完成同期食管次全切除并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结肠代食管重建消化道5例,食管癌切除并胃部分切除,残胃代食管重建消化道4例,二期食管次全切除并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结肠代食管重建消化道1例.结果: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例,经保守治愈.切口感染1例,二期缝合后愈合.全组无死亡病例.随访8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7.5%、25%.结论:同时发现的食管、胃重复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可取得与单纯的食管癌手术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治疗全胃切除术已较广泛地应用。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有很多,作观察了本院2000至2004年胃全切术后以P型空肠袢代胃及Lahey+Braun吻合法重建消化道共85例,进行6个月随访,发现两在消化道恢复程度上有一定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管型吻合器在经腹全胃切除P型空肠袢代胃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26例经腹全胃切除P型空肠袢代胃术患者术中采用管型吻合器行食管-空肠、空肠-空肠(P型袢)及空肠-空肠(Roux-Y)吻合口吻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2.5h,平均3.5h,其中3个吻合口吻合完成时间25~50min,平均40min;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瘘、出血及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腹全胃切除P形空肠袢代胃术中采用管型吻合器行3个吻合口吻合具有操作简便、技术可靠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改良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更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对4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患者采用改良Roux-en-Y吻合术术式,即胃空肠袢式吻合加Braun吻合,同时阻断空肠输入袢,完成消化道重建,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手术患者无死亡,术后无电解质紊乱,无明显碱性反流性胃炎,无吻合口瘘、溃疡、出血、狭窄,无Roux潴留综合征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胃空肠改良Roux-en-Y吻合术将传统的Roux—en—Y吻合术与BillrothⅡ式吻合术相结合,并加以改良,操作简单,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改良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更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 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对4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患者采用改良Roux-en-Y吻合术术式,即胃空肠袢式吻合加Braun吻合,同时阻断空肠输入袢,完成消化道重建,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手术患者无死亡,术后无电解质紊乱,无明显碱性反流性胃炎,无吻合口瘘、溃疡、出血、狭窄,无Roux潴留综合征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胃空肠改良Roux-en-Y吻合术将传统的Roux-en-Y吻合术与BillrothⅡ式吻合术相结合,并加以改良,操作简单,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全胃切除空肠间置袢式消化道重建探讨(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汝琦  王东  庄文 《华西医学》2004,19(1):79-79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空肠间置袢式消化道重建术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2001年1月间21例胃底、胃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骨后烧灼样疼痛,但半年后症状基本消失。无胸骨后烧灼样疼痛,无呕吐胆汁,饮食量恢复至术前,体重稳定,无倾倒综合症。结论:空肠间置袢式代胃双通道重建术式简便省时,营养物的摄取、消化,吸收更符合生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2.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二种消化道重建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主  罗勇  崔巍  袁谊 《临床医学》2004,24(1):27-27
目的:寻找胃恶性肿瘤行全胃切除术后的合理消化道重建方法。方法:观测二种不同重建方法后病人的并发症及营养指标。结果:二种方法手术并发症相同,采用原位十二指肠、空肠翻转代胃术病人消化道症状略高于于P形空肠Roux-en-y病例.该病例经过药物治疗半年后大多数无症状。采用原位十二指肠、空肠翻转代胃术病人营养指标优于P形空肠Roux-en-y。结论:如果注意升袢长度及药物辅助的情况下,采用原位十二指肠、空肠翻转代胃术优于P形空肠Roux-en-y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后袢式空肠改良Ⅱ式重建术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34例全胃切除后袢式空肠改良Ⅱ式重建消化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中,1例(2.94%)出现返流性食管炎;无倾倒综合征发生。结论:袢式空肠改良Ⅱ式在消化道重建术中有优越性,是可选择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恶性肿瘤全胃切除后“P”型Roux-en-Y空肠代胃对术后营养恢复的影响。方法对经病理证实为胃癌并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期为半年。获访病例数64例,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Roux-en-Y和“P”型Roux-en-Y空肠代胃两组,观察总结患者术后并发症、进食量和体质量变化的情况。结果获得病例数64例,Roux-en-Y术式24例,“P”型Roux-en-Y空肠代胃术40例。两组在术后进食量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时,“P”型Roux-en-Y空肠代胃术是一种较好的消化道重建手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并分析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以找到最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来延长患者的生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胃癌且行全胃切除术后的患者10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袢式Braun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试验组采用"p"式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对比经过手术后,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不良反应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为96.00%,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式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进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缓解了患者的消化障碍且整体过程安全可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袢式空肠代胃改良术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16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均行袢式空肠代胃改良术,术中将袢式空肠分别做2个Braun's侧侧吻合,在2个侧侧吻合口上1/3处用7#线结扎.结果 16例患者术后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3例死于术后复发和转移.13例存活,无一例出现饱胀、胃排空、反流性食管炎和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术后体质量及钾、钠、氯、钙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经钡餐检查,口服钡剂经过30、60、120 min后分别有40%、60%、90%由代胃肠袢排出.Visick分级指数为Ⅰ级6例,Ⅱ级10例.结论 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行袢式空肠代胃改良术,其食物储存量和排空时间较为满意.保证了重建消化道神经-肌肉功能的连续性,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全胃切除两种代胃术式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更加符合生理学要求的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将33例行消化道重建的胃近侧部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n=16)行“P”袢+Roux-en-y间置代胃术;B组(n=17)行空肠原位间置代胃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及体重变化;了解“代胃”排空及反流情况。结果:两组血浆蛋白与体重下降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组的血液营养学指标及体重增长指标优于A组。“代胃”排空时间A组平均25min,B组平均30min两组均无胆汁反流及倾倒综合征。结论:食管空肠原位间置代胃术是胃近侧部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一种较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18.
食管贲门癌合并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手术治疗,以往常在病灶切除后行全胃切除,空肠或结肠与食管吻合行消化道重建或行经典胃代食管重建。作者自1991年以来收治8例,除1例采用经典胃代食管方式吻合出现吻合口瘘外,其余7例采用胃间置重建消化道术式,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报告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982年5月~2003年11月手术治疗28例残胃责门癌或残胃食管癌病人。结果 残胃贲门癌或残胃食管癌男性多于女性,初次胃部分切除手术距残胃癌的诊断时间平均为12,8年,71.4%为BillrothⅡ式吻合者。28例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结论 胃部分切除5年以上出现上消化道症状的病人,应考虑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可能,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施行手术。残胃贲门癌可行全胃切除,P形空肠袢代胃Roux-en-Y式吻合重建消化道具有储存食物、防止返流性食管炎的功能,同时可以切除足够长度食管,防止癌肿残留。残胃食管癌切除后可采用结肠代食管。残胃贲门癌和残胃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可获得与原发性贲门癌和食管癌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华西医大普外科1981~1989.2月间作了全胃切除的胃恶性肿瘤44例,手术死亡率2.27%,近期并发症31.8%,主要为胸部并发症,吻合口漏只1例。对远期生存者作了消化吸收功能研究,多数病人代胃空物功能良好。本文讨论了①全胃切除的指征;②如何降低手术死亡率及远期并发症;③推荐Roux-n-y,P型空肠袢代胃术或P型空肠袢间置代胃术,两者均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