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隋立  张凯  王毅 《天津医药》2011,39(10):918-920
目的:探讨血清中骨形成抑制因子Dkk-l的表达水平在强直性脊柱炎(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应用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类制剂治疗3个月以上以及未用任何抗TNF-α类制剂的疾病活跃期AS患者的血清Dkk-1表达水平。同时对比检测8例未用该剂治疗的疾病活跃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个体血清Dkk-1的水平。AS患者的病情活跃程度采用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进行评估,RA患者的病情活跃程度采用疾病活动评分(DAS28)进行评估。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炎性指标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未用药AS患者血清中Dkk-l水平显著低于R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均P<0.01)。AS患者血清Dkk-l水平与BASDAI、ESR和CRP均无明显相关性。使用该剂治疗的AS患者血清Dkk-l水平显著高于未治疗的AS患者(P<0.01)。结论:AS患者血循环中Dkk-1的水平降低,血清Dkk-1的水平与炎症活跃程度无关。抗TNF-α类制剂可诱导AS患者血清Dkk-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一个主要因素,长期降低血脂于合适水平,可预防AS,减轻AS斑块,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的发生率。我们采用血脂康对30例高脂血症病人治疗4周,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有AS疾病者,胆固醇(TC)≥4.68mmol/L,甘油三酯(TG)≥1.7mmol/L;无AS疾病、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TC≥5.2mmol/L,TG≥1.7mmol/  相似文献   

3.
强直性脊柱炎的髋关节病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简称AS)累及髋关节是引起功能障碍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因此研究AS髋关节病变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1 A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AS的病因,在五十年代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是将AS作为类风湿性脊柱炎(Rheumatoid Spondylitis简称RS)的临床变型之一;另一种认为是两种各自独立的疾病。1963年美国风湿协会将AS和RS区分开来,将其做为二种病因不同的疾病。至今AS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遗传:AS家属的发病率较普通人显著增高,国内徐德义等曾报道一个家族有4例  相似文献   

4.
<正>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防治AS一直是研究的热点。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一线药物,除了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从多个环节发挥抗AS作用。通  相似文献   

5.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心血管疾病位列全球死因第1位,冠心病(CHD)约占其中的49%,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因此,探讨AS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自从1995年,Ross[1]提出AS是一种炎症疾病,是动脉壁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受到损伤后的一种炎性纤维组织增生性的反应后,近年来,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疗效与安全性的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司匹林(AS)又名乙酰水杨酸,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结肠直肠癌等疾病的防治。自100多年前AS问世至今,AS的临床应用不断创新,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许多临床工作者发现AS在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仍有较多分歧,如AS一级预防、不同剂量AS的作用,理想剂量的选择以及近来发现的阿司匹林抵抗(AR)等问题,结合国内外临床应用的实际经验,对AS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再评价。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当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进入21世纪以来,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位杀手。AS是以进行性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累及全身大、中型弹性和肌性动脉的慢性疾病。病理学研究证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是AS的易患部位。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 rosis,AS)疾病关键的病理环节之一。AS发病相关的多个危险因素均与炎症信号调节密切相关。深入研究AS炎症信号通路,并研制有效的干预药物,可能成为影响AS炎症反应乃至AS病变过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水平,探讨HMGB1与AS患者疾病活动性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1例AS患者和20位健康对照者血清HMGB1水平。收集A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测定相关实验室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疲乏VAS、患者对疾病总体状况的VAS(PGA)、健康评估问卷(HAQ),检测ESR、CRP。AS功能情况采用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估方法,分析以上指标与血清HMGB1的相关性。结果 AS组血清HMGB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患者血清HMGB1表达水平与ESR、BASDAI正相关,与疼痛VAS、疲乏VAS、PGA、HAQ、CRP无相关。结论活动期AS患者血清HMGB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疾病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人类对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关注程度日益密切.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重要病理基础,南于AS的发病机制不是十分明确,成功建立AS模型是研究其发病机制及探讨治疗措施的主要、重要方法之一.1908年俄国病理学家Ignatowski用蛋和奶喂饲家兔引发AS病变,开肩了实验研究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