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有CT扫描资料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经腹腔穿刺和/(或)经临床综合指标及抗结核治疗随访显效而诊断者17例,重点观察结核性腹膜炎累及腹膜腔、腹膜下间隙及腹膜后间隙的CT表现特征。结果:结核性腹膜炎螺旋CT的主要表现有:①壁腹膜光滑、增厚19例(86.4%),其中均匀增厚17例,局部不规则增厚2例,12例增厚的腹膜有轻度强化;②大网膜增厚16例(72.7%),表现为污迹样增厚10例,结节样增厚4例,饼状增厚2例;③肠系膜受累15例(68.2%),其中10例合并小结节影;④淋巴结增大12例(54.5%),其中6例显示环状强化(27.2%);⑤腹腔积液20例(90.9%),其中11例为少量积液。结论: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结核性腹膜炎的螺旋CT特征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螺旋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2例有CT扫描资料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 ,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 5例 ,经腹腔穿刺和 /或经临床综合指标及抗结核治疗随访显效而诊断者 2 7例。重点观察结核性腹膜炎累及腹膜腔、腹膜下间隙及腹膜后间隙的CT表现特征。结果 :①壁腹膜光滑、增厚 2 9例 ( 90 .6% ) ,其中均匀增厚 2 6例 ,局部不规则增厚 3例 ,18例增厚的腹膜有明显强化 ;②腹腔积液 3 0例 ( 93 .7% ) ,其中 15例为少量积液 ;③大网膜增厚 2 3例 ( 71.9% ) ,表现为污迹样增厚 14例 ,结节样增厚 6例 ,饼状增厚 3例 ;④肠系膜受累 2 2例 ( 68.8% ) ,其中 13例合并小结节影 ;⑤淋巴结增大 18例 ( 5 6.2 % ) ,其中 8例显示环状强化。结论 :结核性腹膜炎螺旋CT的主要表现有少量腹腔积液、均匀性腹膜增厚并强化、大网膜污迹样增厚、肠系膜受累及腹腔淋巴结增大 ,增强扫描时肿大的淋巴结呈环状强化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CT征象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结核性腹膜炎病例的CT资料,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经腹腔穿刺和经临床综合指标及抗结核治疗随访显效而诊断者14倒,主要观察结恢性腹膜炎引起的壁腹膜,大网膜、肠系膜、腹水及淋巴结增大的CT表现特征。结果:(1)壁腹膜增厚16例(89%),其中光滑均匀增厚15倒,局部不规则增厚1例,10例增厚的腹膜有明显强化。(2)大网膜增厚16例(89%),表现为污迹样增厚10例,结节样增厚4例,饼状增厚2例.(3)肠系膜受累12例(60%),其中4例合并小结节。(4)腹水12例(60%),其中9例为少量腹水.(5)淋巴结增大12例(60%).其中5例显示环行强化.结论:结核性腹膜炎的CT主要表现有均匀性腹膜增厚并强化,大网膜污迹样增厚、肠系膜受累及腹水、腹腔淋巴结增大等。  相似文献   

4.
结核性腹膜炎的MS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结核性腹膜炎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结核性腹膜炎的8层螺旋CT表现,其中11例行常规腹部增强CT扫描.所有病例中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腹腔穿刺病理证实4例,临床抗结核有效并持续观察6例.结果:15例均有腹水,其中腹、盆腔多处包裹性积液2例,少量腹水3例;腹膜增厚10例,呈不均匀增厚6例,6例呈明显增强征象;网膜增厚9例,呈饼样5例、茧样2例、污秽样2例,增强后显示更加清晰;肠系膜增厚11例,表现为结节、污秽样改变;淋巴结增大6例,其中2例增强后呈明显环样强化.伴有其它脏器结核8例,其中肺结核并胸水6例,肠结核2例.结论:结核性腹膜炎多层螺旋CT具有特征性表现,必要的多平面重建可以揭示病变的特征、范围及周围结构.  相似文献   

5.
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特点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2 1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例 ,主要观察( 1)腹水性质及解剖分布 ;( 2 )系膜、网膜、腹膜改变的CT表现形式 ;( 3)淋巴结肿大及其增强情况。结果  ( 1)腹水 18例 ,高密度腹水 15例 ( >2 0HU) ,3例低密度腹水 ( <2 0HU) ,6例为包裹性积液。 ( 2 )系膜改变为增厚、结节状、污秽状 ,共 2 1例。 ( 3)饼状网膜肿块 5例 ,网膜点条状、污秽样改变 8例。 ( 4 )腹膜增厚 15例 (腹膜光滑 13例 ,腹膜结节 2例 )。 ( 5 )淋巴结肿大 9例 ,7例并见环状强化。结论 腹膜、网膜、系膜的改变伴高密度腹水 ,环状强化的肿大淋巴结 ,常可作出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儿童结核性腹膜炎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18例儿童结核性腹膜炎(TBP)的MSCT影像表现特点。观察腹膜结构(壁腹膜、大网膜、肠系膜)增厚情况、有无腹腔积液、有无其他系统(腹腔淋巴结、实质脏器或腹外系统)的异常改变。应用宝石能谱成像(GSI)综合分析平台将能谱CT检查获得的影像数据重建出相应的动、静脉期碘(水)基图,进一步分析其能谱曲线特点。结果 CT对TBP的检出率为94.4%(17/18)。TBP的CT影像主要表现为壁腹膜光滑均匀增厚(13例)、大网膜污垢样改变(12例)、肠系膜污垢样改变(16例)、腹腔积液(18例)及腹腔淋巴结肿大(15例),且以上多种表现常同时出现。18例TBP均未累及腹部实质脏器;14例伴有肺部改变,5例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网膜、淋巴结及肠系膜组织的能谱曲线随着不同能量的衰减趋势基本趋于一致,以增厚网膜的强化程度最高。结论 儿童TBP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病变的诊断准确性。CT能谱曲线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半定量信息,可作为传统CT检查的补充,为其诊断提...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CT诊断腹腔结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抗痨治疗确诊的腹腔结核16例CT表现,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20~66岁,平均36.4岁。结果腹腔淋巴结肿大(n=11),肠系膜肿块(n=6),腹水(n=6,多为限制性),网膜增厚(n=7),肠壁增厚(n=6),胸水(n=2),胰腺结节(n=1)。腹腔淋巴结肿大(以肠系膜、胰周淋巴结为主),主要表现为因中央干酪样坏死而呈环形或多房样强化,并有部分淋巴结钙化,且腹腔淋巴结受累程度明显重于腹膜后间隙淋巴结。结核性腹膜炎时腹水密度较高,系膜、网膜上有斑片状及结节状病灶,肠曲粘连固定。结论密切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及CT表现,有望提高腹腔结核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曲海波  宁刚  李学胜  鲍莉  王登凤   《放射学实践》2011,26(8):879-882
目的:探讨小儿结核性腹膜炎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点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临床确诊的小儿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结果:CT表现为腹膜增厚或多发结节19例,大网膜结节状或不规则增厚19例,腹水16例,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19例,肠壁增厚13例,盆腔肿块5例,腹部淋巴结增大14例,胸部发现病灶16例。结论:小儿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结核性腹膜炎CT影像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泉生  胡庆栓  胡志   《放射学实践》2011,26(5):501-503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特点,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以腹水、腹膜改变、肠系膜改变等作为观察指标,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为结核性腹膜炎病例的CT表现。结果:9例结核性腹膜炎中7例出现腹水,其中4例高密度腹水,4例大量腹水;腹膜增厚7例,肠系膜形态改变6例;大网膜形态改变9例,增强扫描均无明显强化;淋巴结增大5例,呈环形强化2例。结论:高密度腹水是结核性腹膜炎的特征性改变,腹膜形态、大网膜形态改变有助于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淋巴瘤累及腹膜和/或网膜及肠系膜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11例经临床确诊且均行腹部CT检查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CT图像.CT征象包括:腹膜线样或结节样增厚、腹水、网膜肿块、淋巴结肿大、实质性脏器累及、肠道病变等.结果 淋巴瘤累及腹膜、网膜和肠系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以弥漫大B细胞型(n=8)多见.CT表现为腹膜线样或结节样增厚10例;网膜结节或肿块6例;系膜结节、肿块或条形密度影10例;腹水9例;肠道病变5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9例;肝肿大2例,脾肿大2例,肝、脾同时肿大2例,肾脏浸润1例.结论 淋巴瘤累及腹膜、网膜和肠系膜CT表现缺乏特征性,遇有腹膜和/或系膜和网膜病变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