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移植是目前进行最多、生存时间最长的实体器官移植。随着环孢素A等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1988年6月至2000年9月我院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456例,术后发生带状疱疹45例,其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特异性细胞免疫(CMI)在带状疱疹的发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当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减弱时,带状疱疹病毒重新激活,实体器官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等需要接受终身免疫抑制,该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本文对移植与带状疱疹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23例患者,采用以更昔洛韦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23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3个月-3年,无1例复发。结论:肾移植术后发生带状疱疹的主要原因是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适量减少免疫抑制剂,全身应用更昔洛韦进行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的治疗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4.
有些癌肿病人有时可伴发带状疱疹。患者的免疫系统明显受抑,给治疗带来困难。带状疱疹虽是自限性疾病,但患者为减轻其难以忍受的疼痛和瘙痒常被迫求医。作者在以甲氰咪胍作为免疫修复生物应答改变物(immune-restorative biologic-respone modifier)在临床上试用于癌肿病人时偶然发现该药时带状疱疹有效,故将其试用于治疗带状疱  相似文献   

5.
利巴韦林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1一般资料本院2003年1月~2007年6月83例带状疱疹患者,男48例,女35例,年龄23~78岁。肿瘤、器官移植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引起的患者除外。将83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38例,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病变部  相似文献   

6.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人体后,易引起水痘,感染控制后,病毒潜伏在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病毒被再次激活,在神经元内大量复制并经神经元突起传播至皮肤后引起带状疱疹.机体拥有强大的免疫监视系统,能及时清除突变或病毒感染的细胞.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要成功地在体内复制、扩散和引起皮损,或者长期潜伏于神经节,必需具备能够编码逃避免疫防御的功能.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限制机体免疫识别,影响相关免疫分子表达下调,干扰抗原提呈等多种机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机体免疫功能与带状疱疹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5例带状疱疹患者和30名对照者,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CD3~+T细胞、CD8~+T细胞、CD4/CD8及NK细胞。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患病组CD4~+T细胞、CD3~+T细胞降低,NK细胞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状疱疹存在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1999年4月-2003年2月ll例肾移植术后感染带状疱疹口服阿昔洛韦治疗的患者为阿昔洛韦组;以2003年2月-2007年4月8例肾移植术后感染带状疱疹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的患者为更昔洛韦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更昔洛韦组在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止痛时间、总病程方面均优于阿昔洛韦组。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虽然本组资料样本较少,但也初步说明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较阿昔洛韦有效,副作用小,是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治疗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作者调查了42例带状疱疹,其中39例患过水痘。年龄30~40岁3例,40岁以上39例。他们都有一种以上引起免疫降低的因素(年龄、外伤、器质性疾病、感染、精神紧张等)。通常带状疱疹的广泛度和严重度取决于病人的免疫缺陷的程度。最严重的是泛发性带状疱疹,常见于有显著免疫缺陷者,并且与恶性肿瘤及大剂量免疫抑制疗法有关。  相似文献   

10.
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更昔洛韦联合甲钴胺片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刺五加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68例,针灸配合药物离子导入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1.
20 0 11451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心肌受损 2例 /李英 (江苏南通市中医院皮肤科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2 0 0 0 ,14( 5) .- 351女 ,65岁。因腰腹部带状疱疹予阿昔洛韦、干扰素等治疗。平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 ,长期服雷公藤多甙及芬必得。治疗 5天后皮疹、疼痛等症状消失。第 9天出现乏力、胸闷、心悸 ,P110~ 12 0次 / min,ECG示 :窦性心动过速 ,肌钙蛋白 I( CTNI) 10 0× 10 -6g/ L。予能量合剂、静卧等对症治疗 ,半月后心悸、乏力消失 ,CTNI缓慢下降。例 2略。认为临床对中、重度带状疱疹病人 ,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应…  相似文献   

12.
儿童带状疱疹相对少见,其发病情况国内尚缺乏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儿童带状疱疹发生的明确诱因仍不太清楚,免疫功能受损或免疫缺陷相关疾病是其主要风险因素,尤其是白血病和艾滋病。具有正常免疫力和水痘疫苗免疫后的健康儿童依然可发生带状疱疹(包括疫苗株带状疱疹),尽管总的病情较轻,但少数患儿仍可表现为病情笃重、复发和出现严重并发症,值得警惕,因此,宜尽早给予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用抗病毒药无环鸟苷治疗一例免疫损伤病人的带状疱疹时,在3个不同的静注部位发生水疱损害,过去文献中尚未见有类似报道。病例报告:男性,60岁,因左侧颜面相当于三叉神经上腭区患带状疱疹(患者原患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而收住院用静注无环鸟苷钠治疗。第1天,无环鸟苷的剂量为250mg/m~2,每8小时1次(相当于单纯疱疹感染时所用剂量)后因考虑带状  相似文献   

14.
神经阻滞治疗38例带状疱疹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神经阻滞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81.57%,治疗后1个月随访病人未发现有后遗神经痛。结论:神经阻滞治疗能明显有效地减轻带状疱疹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直接接触带状疱疹病人后可发生水痘国内已有报道,本文报告母患带状疱疹两女患水痘的病例。患者,女,39岁,铸工。因家有丧事,劳累后,右胸、右腋下、右背部先后出现5簇芝麻至绿豆大丘疱疹,水疱,呈带状分布,伴有刺痛。诊断为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因免疫调节紊乱,免疫功能低下,常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其合并带状疱疹的患病率明显增高。SLE并发的带状疱疹疼痛较重,易于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剂等,但疗程长、见效慢、副作用大,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2。为了探讨更好的止痛方法,我们用套管针治疗了18例SLE并发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8例SLE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均为我院患者,男1例,女17例。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SLE诊断标准。年龄17~49…  相似文献   

17.
我科选择了1989—1990年住院的带状疱疹患者32例,用甲氰咪胍为主的综合疗法进行对照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二)病例和方法选择病期不超过5天,未经治疗的带状疱疹住院患者32例,随机按入院序号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人不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和其它病毒感染性疾病。三个月未接受过免疫抑制剂治疗,均有沿神经呈带状分布成,簇丘疹、疱疹、神经痛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8.
老年带状疱疹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年带状疱疹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发病后临床症状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并发症及后遗症较常见.现将我们诊治的38例老年带状疱疹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38例老年带状疱疹均系我院诊治的住院病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50~87岁,平均年龄为66.7岁.  相似文献   

19.
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疱疹性疾病。其发病与机体的免疫状态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有关[1]。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我们对30例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白细胞介素2受...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放疗化疗并发带状疱疹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的发病与机体的免疫抑制有关。恶性肿瘤患者均存在细胞免疫缺陷 ,加上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治疗 ,带状疱疹发生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1] 。1996年 1月~ 1999年 6月 ,我们共诊治 2 3例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近期综合放疗、化疗期间并发带状疱疹的患者 ,治疗效果满意 ,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2 3例中 ,男 17例 ,女 6例 ;年龄 4 1~6 8岁 ,平均 58.3岁。患者均在外院行肿瘤根治术 ,组织病理确诊为晚期癌肿 ,包括食管鳞状细胞癌 8例、贲门低分化腺癌 3例、胃窦低分化腺癌 2例、左肺中央型腺癌 4例和乳腺浸润型导管癌 6例。术后 2~ 4周均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