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肿瘤组织的新生血管和新生淋巴管发生受许多因素的调控,其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factor,PDGF)家族成员及其受体在肿瘤组织新生血管及淋巴管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DGF-A和PDGF-B在宫颈癌细胞中有表达[1].研究表明,宫颈癌组织中存在PDGF受体(PDGFR)的表达,被认为是潜在的抑癌位点[2].动物实验发现,PDGF-A、B均能促进肿瘤淋巴管的新生,其中PDGF-B对淋巴管新生具有较强的作用[3];PDGF-A可以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血管新生[4].PDGF-C、D是近年来发现的PDGF家族新成员,在多种肿瘤细胞系中有表达,PDGF C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5-6],然而,两者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定量检测宫颈病变组织中的PDGF-A、B、C、D基因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淋巴管内皮标志物——同源框转录因子Prox-1代表的微淋巴管新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内皮素(ET)不仅具有缩血管作用,同时也是一种有丝分裂原.其由肿瘤细胞通过自分泌和/或旁分泌方式释放后与受体结合,刺激细胞DNA的合成,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诱导肿瘤血管形成.研究发现在女性生殖道存在ET及内皮素受体(ETR),并与妇科良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多种恶性肿瘤的形成、生长、浸润和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是近年研究发现的生长因子家族成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是酪氨酸激酶受体.VEGF-C与VEGFR-3结合具有促进淋巴管、血管生成等作用,在人胚胎发育及正常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近来发现,其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恶性肿瘤患者中表达显著增强,与许多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VEGF-C及其受体与宫颈癌病程的进展,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治疗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证据表明,炎症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固有免疫的某些信号分子,如选择素、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能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迁移和转移,从而促进肿瘤转移.肿瘤细胞、周围正常的宿主基质细胞和浸润的炎性细胞共同组成一个整体--肿瘤微环境,这一微环境包含各类炎性细胞和炎性分子,是肿瘤细胞持续增殖的基础.研究炎症与妇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ABC法检测60例宫颈癌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XCR4的表达,分析宫颈癌组织中CXCR4阳性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CXCR4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而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3%(47/60)。宫颈癌组织CXCR4的阳性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淋巴血管间隙浸润、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原发肿瘤的大小和阴道残端累及无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淋巴血管间隙浸润、CXCR4强阳性表达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颈癌组织CXCR4强阳性表达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无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XCR4强阳性表达是宫颈癌患者总生存和无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论 CXCR4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宫颈癌的侵袭及转移相关。并且其强阳性表达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内皮素(ET)不仅具有缩血管作用,同时也是一种有丝分裂原。其由肿瘤细胞通过自分泌和/或旁分泌方式释放后与受体结合,刺激细胞DNA的合成,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诱导肿瘤血管形成。研究发现在女性生殖道存在ET及内皮素受体(ETR),并与妇科良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多种恶性肿瘤的形成、生长、浸润和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是近年研究发现的生长因子家族成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是酪氨酸激酶受体。VEGF-C与VEGFR-3结合具有促进淋巴管、血管生成等作用,在人胚胎发育及正常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近来发现,其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恶性肿瘤患者中表达显著增强,与许多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VEGF-C及其受体与宫颈癌病程的进展,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治疗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是天然免疫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家族成员之一,可以特异性地识别病毒双链RNA,激活宿主保护性免疫反应,清除病毒.TLR3主要表达于免疫细胞,也可在上皮细胞及上皮细胞来源的肿瘤细胞中表达,在机体抗感染、炎症反应、肿瘤进展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女性生殖道黏膜是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重要屏障,TLR3参与女性生殖道生理、病理改变.对TLR3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性感染、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环氧合酶是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前列腺素合成的限速酶.环氧合酶2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预后密切相关.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增强肿瘤细胞对放疗和化疗的反应性及免疫治疗的效果等.对环氧合酶2在肿瘤特别是妇科肿瘤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环氧合酶2抑制剂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癌作用,是理想的肿瘤化学预防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血管生成作用是组织发育、再生、修复最基本的,也是肿瘤生长、转移所必需的。肿瘤细胞可分泌多种血管生成因子,促进肿瘤周围新生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在体内具有促血管生成活性已人所共知。为阐明宫颈癌VEGF和PDECGF表达  相似文献   

11.
雌激素在卵巢癌进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但对其作用尚存在争议,这可能与雌激素受体类型有关。雌激素受体本身是有功能的,并能产生侵袭性。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与卵巢癌分级、无进展生存期和病因特异性生存率相关。雌激素受体β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血管发生是形成新生血管的过程,对于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至关重要。雌激素可能通过雌激素受体通路促进血管生成,从而在卵巢癌进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层粘连蛋白及其受体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肿瘤转移扩散是卵巢癌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层粘连蛋白(LN)作为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重要组织成分,与肿瘤细胞表面的层粘连蛋白受体(LNR)结合,在肿瘤浸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了正常卵巢、良性卵巢肿瘤和卵巢癌组织中LN及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7000的受体(67LNR)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癌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腹水形成和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机制复杂,近年免疫学概念的引入对深入理解EMs发病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趋化因子及受体在EM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EMs患者腹腔内多种趋化因子及受体表达水平升高,其异常表达可能招募免疫细胞进入腹腔,促进腹腔炎症反应,并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及促进内膜的黏附、侵袭及新生血管生成等复杂机制促进EMs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环氧合酶2及其抑制剂与妇科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氧合酶是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前列腺素合成的限速酶。环氧合酶2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预后密切相关。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增强肿瘤细胞对放疗和化疗的反应性及免疫治疗的效果等。对环氧合酶2在肿瘤特别是妇科肿瘤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环氧合酶2抑制剂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癌作用,是理想的肿瘤化学预防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s)持续性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必要条件,但决定HPV感染转归的因素尚不明确。TLRs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一组模式识别受体,特异性地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其不仅在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参与了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表明,TLRs在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HPV感染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并干扰宫颈组织中的TLRs表达,调节宫颈局部免疫微环境,介导HPV病毒的持续感染和宫颈肿瘤形成。一氧化氮(NO)是慢性感染致肿瘤形成微环境中的关键组分,且HPV感染诱导宫颈局部产生NO参与肿瘤形成过程。现已发现,TLRs/NO途径参与了心脏病、糖尿病、脂肪肝以及宫颈炎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3是一种生物体内通过识别特异性半乳糖配基而发挥功能的糖蛋白,在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中广泛表达,参与包括肿瘤细胞黏附、增殖、分化、血管生成、凋亡、肿瘤进展和转移等多种生物功能。现已对结肠癌、甲状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进行了Galectin-3研究,表明它与肿瘤恶性发展有关。妇科肿瘤如子宫颈癌的Galec- tin-3的表达,国内尚缺乏相关的资料。我们应用免  相似文献   

17.
内皮素(ET)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ET在卵巢癌中起着分泌和旁分泌的作用,通过内皮素受体A(ETA)与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氧合酶等相互作用,促进卵巢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卵巢癌的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凋亡,促进卵巢癌细胞的转移;而且ETA特异性受体阻断剂如能够有效地阻断ET-1的上述作用,可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这些作用机制的研究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呈明显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目前,除传统手术及放化疗方式治疗恶性肿瘤外,肿瘤生物学治疗方法的地位逐渐提高。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TRAIL)是近年新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活化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或线粒体依赖途径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正常细胞可凋亡逃逸,这种性质使其被认为是肿瘤治疗中极有潜力的靶向治疗因子,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研究发现,TRAIL及其受体在宫颈癌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并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综述TRAIL及其受体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在宫颈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是促进血管形成的特异性调节因子。在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恶性转化中,VEGF-A通过诱导肿瘤血管生成为肿瘤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转移途径。在VEGF-A活化的血管生成通路中,各类关键分子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其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产生的E6、E7蛋白及激活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和调节细胞脂肪酸代谢的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s)等均参与VEGF-A上游信号通路的调控,而且多种微小RNA(miRNA)也参与VEGF-A转录后及下游信号通路的调控。VEGF-A与VEGF受体2(VEGFR-2)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通过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存活、迁移和增加血管通透性等诱导宫颈癌血管生成。此外VEGF-A还能激活Delta样配体(DLL)/Notch信号通路,其在内皮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综述VEGF-A的结构和功能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分子在宫颈癌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的研究,为明确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寻找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维A酸是维生素A的一种高活性衍生物.已证实其具有广泛生物活性,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促进凋亡、抑制生长和诱导分化的作用,这与细胞核内的维A酸受体表达有关.维A酸受体结合于DNA的维A酸应答元件,调节靶基因的转录,发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诱导分化的作用.维A酸核受体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去甲基化导致其表达受抑制,与肿瘤的增殖、分化和肿瘤细胞的恶性度有密切的关系.就维A酸受体在妇科肿瘤中的表达做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