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研究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在本院2011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对症治疗方式及有效的科学的护理措施有利于医院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治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42例治愈患者未出现复发。结论:在医院结核性腹膜炎的治疗中,临床护理效果是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医院的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CA-125在结核性腹膜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印诊为结核性腹膜炙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并将卵巢癌患者与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核性腹膜炎患者,CA-125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后,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下降,而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无变化。结论CA-125升高水平及抗结核治疗后,CA-125水平能否明显下降,可作为鉴别结核性腹膜炎与卵巢癌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结核发病率有所上升,结核性腹膜炎在各级医疗单位误诊率较高,从而延误患者的治疗。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3月收治结核性腹膜炎165例,现就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术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从湖北省荣军医院2005年到2010年间治疗的21例疑诊为结核性腹膜炎后行腹腔镜探查术的患者,分析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评价腹腔镜探查术的诊断价值.结果组织学活检确诊了18例患者为结核性腹膜炎,结核的诊断率为85.7%.其余3例患者恶性肿瘤腹腔内广泛转移.结论腹腔镜探查是一种诊断结核性腹膜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水总蛋白(TP)、葡萄糖(GLU)、乳酸脱氢酶(LDH)及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对肝硬化、肝癌与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08例患者腹水中的TP、GLU、LDH及ADA,其中临床确诊为肝硬化患者腹水40份,肝癌患者腹水35份及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腹水33份。结果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腹水TP明显高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P<0.05);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腹水GLU明显高于结核性腹膜炎患者(P<0.05);肝癌性腹水中的LDH活性明显高于肝硬化和结核性腹膜炎患者(P<0.05);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腹水中的ADA活性明显高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P<0.05)。结论对临床疑为肝硬化、肝癌及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鉴别,检测其腹水中TP、GLU、LDH和ADA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结核性腹膜炎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性腹膜炎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和鉴别诊断较为困难。近几年来我国结核发病率有所上升[1],结核性腹膜炎在各级医疗单位误诊率较高。我院2008年1月—2010年3月收治60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现将其临床诊断、治疗和转归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患者45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疼痛等方面的护理。结果:在我院的精心治疗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均好转,预后良好,无病发症的发生。结论:结核性腹膜炎的目的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给予患者各方面的护理可使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4):149-151
目的 研究ESAT-6在结核性腹膜炎中的检测及其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接诊的62例疑似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最终的诊断结果分为结核性腹膜炎组50例和肿瘤性腹水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中ESAT-6的阳性检出率、腹腔积液中ESAT-6的阳性检出率;对ESAT-6在结核性腹膜炎检测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约登指数进行比较。结果 结核性腹膜炎组患者外周血中ESAT-6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肿瘤性腹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腹膜炎组患者腹腔积液中ESAT-6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肿瘤性腹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ESAT-6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约登指数与腹腔积液T淋巴细胞中ESAT-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AT-6在结核性腹膜炎的检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的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6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声像图特点,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综合检查及抗结核治疗有效而确诊。结果:腹水、腹膜增厚、肠管粘连是结核性腹膜炎的基本表现。结论:超声检查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结核性腹膜炎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周皓 《当代医学》2016,(22):86-87
典型结核性腹膜炎病例经腹水检查,结合病史多数能明确诊断,但结核性腹膜炎并卵巢结核病例临床少见,容易误诊,现将1例结核性腹膜炎并卵巢结核患者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声像图改变特征。结果:结核性腹膜炎的声像图改变有特征性。结论:超声可作为结核性腹膜炎的常规及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因结核性腹膜炎住院的患者20倒进行护理探讨,对患者进行了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均预后良好,无感染,无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做好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治疗观察和护理3-_作是治愈本病和防止并发症及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渗出型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弥漫性、慢性腹膜炎症,约占结核病的5%,多数结核性腹膜炎继发于体内其它部位的结核病灶[1]。本文对经实时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渗出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30例以及多次腹腔穿刺抽液术治疗的渗出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36例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结核性腹膜炎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引起的腹腔慢性炎症,主要继发于体内其他部位结核病,是临床常见的腹腔结核病.目的 浅谈结核性腹膜炎的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一般护理与健康教育.结论 通过对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进行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结核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在多排螺旋CT 中的不同表现,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选取经穿刺活检、病理及综合征状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患者34 例、癌性腹膜炎的患者42 例,比较其多排螺旋CT 影像,利用卡方检验分析疾病发生率.结果:结核性腹膜炎组的34 例患者中,大量腹水者所占比例为35. 4%,癌性腹膜炎组的42 例患者,大量腹水者所占比例为76.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腹膜炎组患者以肠系膜污迹样改变、壁层腹膜均匀增厚为主,癌性腹膜炎组以结节、壁层腹膜块样增厚为主,两组患者壁层腹膜增厚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以壁层腹膜改变为主,结合腹水改变、肠系膜改变等CT 征象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意义重大,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结核性腹膜炎及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超声诊断鉴别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照手术及病理有关结果,比较结核性腹膜炎及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超声影像。结果经超声检查及病理诊断确诊,有114例患者为结核性腹膜炎,5例患者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结论超声对于临床结核性腹膜炎及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用于临床结核性腹膜炎及腹部囊性淋巴管瘤诊断鉴别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8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10例肝硬化腹水未合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针对性的护肝治疗,有胸水者进行胸水穿刺抽液、抗痨治疗等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肝及抗结核治疗。观察1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沉水平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中有4例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结核中毒症状完全消失且胸腔积液完全吸收;6例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结核中毒症状未消失且胸腔积液未完全吸收。实验组患者腹痛显著减轻且腹水大部分被吸收,复查血沉结果正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1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具有血沉水平高和凝血酶原活动度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李畅  霍雅清 《吉林医学》2010,31(31):5587-5588
目的:评价结核性腹膜炎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积累超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对经手术、腹膜活检、实验室检查及抗结核治疗证实的195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超声图像。结果:超声诊断率为85.6%。结论:超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具有重要价值,是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对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21例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的结果。结果21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中,结核感染T细胞阳性47.6%(10/21),阴性52.4%(11/21)。结核抗体阳性23.8%(5/21),阴性76.2%(16/21)。其中合并肺结核13例患者中阳性61.5%(8/13),肠结核4例患者中阳性75.9%(3/4),HIV感染患者结核感染T细胞阴性。IGRA检测以此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敏感性为47.6%,特异性为93.3%,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71.8%。结核T细胞、结核抗体、腹水ADA在结核性腹膜炎中比较(χ2=2.592,P=0.107)。结论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敏感性不高,仅对TBP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结合其他手段综合起来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20.
王猛 《重庆医学》2016,(28):3943-3945
目的 探讨老年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该院2008年6月至2015年7月122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52例老年结核性腹膜炎(老年组)与70例中青年结核性腹膜炎(非老年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老年组发热、腹胀、体质量下降、便秘腹泻、腹壁柔韧感、肝脏损害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率低于非老年组(P<0.05),合并3种及3种以上疾病多于非老年组(P<0.01).老年组标准化疗方案少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 老年结核性腹膜炎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抗结核治疗耐受性低,宜采取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