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菌痢是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神、多发病,人多普遍易感。由于痢疾菌群,型复杂变异,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了解西宁地区菌痢的流行株和抗药性,对防治菌痢、降低其发神率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我们于1988年7—9月在省儿童医院、市一医院门诊采集疑似菌痢、腹泻病人粘血便259份,分别接种于SS琼脂平板,(37℃)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后,挑取可疑菌落接种于  相似文献   

2.
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有全身中毒症状和肠道症状二方面,根据病情可分为普通型、轻型、中毒型三型。急性普通型菌痢是人体感染痢疾杆菌后最多见的一种临床类型,菌痢临床症状的轻重及自然病程长短与所感染的痢疾杆菌的型别、数量、感染个体的健康状况和反应性有关。感染痢疾杆菌质潜伏期一般1~2天,也可短至数小时,长至1周。典型的细菌性痢疾呈急性起病过程、常有突然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继而出现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3.
某工程队1980年10月发生一起由志贺氏(F_(1b))痢疾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型菌痢暴发。本次暴发是在9月30日会餐后发生的,餐后发生了类似腹泻、痢疾表现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大批病人,临床诊断为急性菌痢。首例病人发生于餐后7小时,距会餐2~  相似文献   

4.
一、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又称"脏手病",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 1.临床特点 潜伏期和传染期:菌痢潜伏期短,一般1~2天,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1周.病人在潜伏期末即可排出病原体,临床症状期传染性最大,绝大部分病人在病后1~2周停止排菌.  相似文献   

5.
我们继1981年用手术法建立家犬急性肝衰竭模型之后,进一步将此模型应用于人工肝实验性治疗,以估价人工肝治疗急性肝衰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实验对象 从我院动物场分批挑选健康家犬12只作为实验对象,其中雄性10只,雌性2只,体重9.51~13.5公斤,平均11.54±1.1公斤。 实验方法 将实验家犬12只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只,平均体重12±0.84公斤,对照组6只,平均体重11±1.16公斤。两组均用手术法(结扎肝动脉与门静脉后作门腔静脉吻合)建立急性缺血性肝坏死肝昏迷模型,并于术后6小时开始进行血液灌流,持续2小时后止。灌流  相似文献   

6.
异烟肼为30多年来广泛用于结核病治疗的第一线抗结核药。近年临床用于非结核治疗的报道也不断出现,现将其临床新用途综合如下。一、治疗急性菌痢:异烟肼时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细菌氨基酸代谢。阎氏药敏实验证实,异烟肼对宋内氏痢疾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56例菌痢和肠炎患者,每次口服异烟肼0.2 g,维生素 B_6 10mg,每日3次治疗,结果于服药2天后脓血便消失,大便次数减少。服药4天后,大便转正常。56例中菌痢14例,经用药后治愈13例,1例无数;  相似文献   

7.
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其中8~9月份可达最高峰。痢疾杆菌主要寄生在菌痢病人或带菌者的肠内,健康人吃了被痢疾杆菌污染了的食物和水,就可患菌痢。菌痢的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便稀,并很快转为粘液血便或脓血便,便时里急后重,发热等。一天排便可达20次以上。病情严重者出现高热、昏迷等症状,称为中毒性菌痢,如救治不及时可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8.
急性菌痢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且痢疾杆菌对常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笔者用利福平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犬的消化、循环和神经等系统的生理特点与人类接近,便于采血与治疗,更适合为针灸医学科研的对象。犬因种属特性,对痢疾杆菌有特殊的抗力。然而,我们通过改变生活条件,降低机体抵抗力,加大投菌量等措施,复制成犬菌痢模型。并确定了发病菌量为9,000亿/公斤体重,致死菌量为13,500亿/公斤体重。现将实验结果报告于下。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选用兰州市郊健康家犬。体重13~23公斤,年龄2~4岁。进行体查、肠道寄生虫虫卵检查和细菌分离培养等,确系健康者作为实验用。二、造型所用菌株:采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痢疾杆菌耐药菌株广泛存在,造成了多种抗痢疾药物敏感性下降,给临床医生带来不少困难。我院近年对住院的5例急性顽固性菌痢试用利福平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5例病人年龄在9个月至56岁;就诊时间分别在发病后3小时~7天。均有较典型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廖春梅 《右江医学》2001,29(1):80-80
小儿中毒性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肠道传染病 ,占急性菌痢的 1 .5 %左右。以夏秋季节发病率高 ,临床发病急、病势凶险变化快 ,有高热、抽搐、昏迷 ,易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为特点 ,故及时的抢救与护理十分重要。1 990年至 1 999年我科收治中毒性菌痢小儿 1 8例 ,均痊愈出院。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 8例中 ,男 1 0例 ,女 8例 ,年龄 2~ 1 4岁 ,平均年龄 7岁 ,发病时间均在夏秋季 ,有不洁饮水或进食不洁食物史 1 5例 ,有脓血便 1 0例。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大便细菌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1 7例 ,阴…  相似文献   

12.
<正> 二种痢疾杆菌混合感染(下简称混合感染)所致小儿急性菌痢的特点与一般小儿急性菌痢有所不同,本文对41例混合感染的住院患儿临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我院自1960年1月~1989年12月共收治急性菌痢16514例,其中混合感染41例(2.5‰),年龄1.5岁~11岁,其中男性  相似文献   

13.
53例细菌性痢疾病原学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1984年6月至10月,收治84例急性细菌性痢疾(简称急性菌痢),以吡哌酸(PPA)加甲氧苄氨嘧啶(TMP)治疗,现将其中细菌培养阳性的53例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及疗效分析如下。一般资料:男性26例,女性27例;年龄6个月~80岁,多数为青壮年。2岁以下者10例,~5岁6例,~13岁2例。病例选择:(1)具有急性菌痢的临床症状。(2)大便外观及镜检符合急性菌痢。(3)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4)院外治疗不超过24小时。  相似文献   

14.
<正> 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防治菌痢的水平。我们收集了1991年至1996年菌痢病人痢疾杆菌229株,作常用药物敏感试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病例均为我院肠道门诊和住院的细菌性痢疾病人,共采集痢疾杆菌229株,其中1991年40株,1992年38侏,1993年42株,1994年44株,1995年35株,1996年30株。 1.2 方法:将细菌性痢疾患者粪便标本分别接种于S.S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在35℃温度培养24小时后,挑取可疑菌落接种于克氏双糖管和半固体培养基再培养12到24小时,按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然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本院1985年1月~1989年12月间以急性菌痢入院的5651例患者的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共培养出痢疾杆菌2204例株;阳性率39.0%。对资料较完整的1979例株痢疾杆菌分别以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实验。现将其药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菌株来源全部菌株均系由我院微生物研究室从1935年1月~1989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部队和地方患者粪便中分离获得。按照常规方法,用SS琼脂培养基培养,根据肠系杆菌的检定程序加以鉴定分析。确定均以血清学鉴定及生化反应证实为准。二、药敏实验方法采用纸片法进行实验药敏测  相似文献   

16.
暑天,气温高,湿度大,人们常有闷热、潮卤的感觉,精神萎靡、疲软乏力。然而,此时却是许多病原菌生长、繁殖的大好季节。其中,痢疾杆菌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一种病菌,其活动尤为猖獗。在摄氏20℃~40℃时,污秽腐败的食物,牛奶、乳制品、含蛋白质丰富的肉类、动物的内脏,都是痢疾杆菌栖居、繁殖的场所。因此,剩饭、剩莱保存不好,痢疾杆菌就会趁机兴风作浪。夏天瓜果蔬菜丰富,人们生吃果蔬也多,增加了“病从口入”的机会。再者,苍蝇、蟑螂东叮西爬,对痢疾杆菌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感染痢疾杆菌到发病,一般数小时至7日,多数1至2日。菌痢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本地区痢疾杆菌治疗耐药情况及运用磷霉素与双黄连联合治疗细菌性痢疾效果;结论近年来本地区痢疾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其中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率很高;而对磷霉素、双黄连敏感性高,特别是菌痢有高热患者疗效更佳,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包宇 《中国乡村医生》2004,20(15):31-31
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传染性疾病,由于痢疾杆菌耐药菌株的逐年上升.造成了菌痢的防治困难,能够速效治疗菌痢已成为人们研究和重视的课题。我们自1999年5月~1999年10月共收治菌痢患者96例.其中50例患者应用磷霉素钠与维尼康(口服磷霉素钙)合用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654-2治疗中毒型细菌性痢疾17例临床分析广州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卫生科(510405)李赛金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溃疡性炎症为基本的病理改变。分急性菌痢、中毒型菌痢、慢性型菌痢。本文总结1986~1988年我科收治门例中...  相似文献   

20.
急性细菌性痢疾(简称急性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我们自1963年以来采用针刺的方法,治疗具有急性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发热、大便常规镜检有红细胞和脓细胞、大便细菌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的急性菌痢病人645人,并作了系统的观察,临床效果较为满意。其主要症状的消失与大便常规镜检和大便细菌培养阴转的平均天数分别为:发热1.8天,腹痛2.9天,里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