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α-硫辛酸(lipoicacid)是1951年由Reed首次从猪肝中分离出来的天然产物,它作为辅酶参与三波酸循环中α-酮酸的氧化脱按反应。最初。硫辛酸被列入维生素类,但随后的研究发现,人和动物均能自行合成肝。40年来,对它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其能量代谢方面的作用;而今,大量的研究工作转向a一硫辛酸及其还原态二氢硫辛酸的抗氧化作用以及其在多种疾病中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一引。la.硫辛酸和H氢硫辛酸的抗氧性能众所周知,在人体代谢过程中,氧自由基(也称活性氧,ROS)占很大比重。自由基在人体内经常不断地产生和清除,这种动态平衡一旦…  相似文献   

2.
α-硫辛酸(1ipoic acid)是1951年由Reed首次从猪肝中分离出来的矢然产物,它作为辅酶参与三梭酸循环中的α-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最初α-硫锌酸被列入维生素类,但随后的研究发现,人和动物均能合成.50多年来,对它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其能量代谢方面的作用;而今,大量的研究各种转向α-硫辛酸及其还原态二氢硫锌酸的抗氧化作用以及其在多种疾病中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α-硫辛酸与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及α-硫辛酸是三种重要的维生素类物质,必须由食物供给[1-3].20世纪初,维生素C防治坏血病成为光辉的一页;20世纪中叶,维生素E又成为防癌抗衰老的新秀;近年来发现α-硫辛酸也具有许多重要生理作用[4-8];但它们三者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虽然它们的抗氧化途径各不相同,抗氧化效果也有很大差别,却都能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对细胞的毒性作用,从而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本研究是从它们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和协助细胞从氧化损伤状态下恢复这两个方面来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探讨三种物质的抗氧化机制奠定基础,也为一些需要长时间暴露在环境空气中进行的细胞实验积累有益资料,并为需要在高氧环境下进行的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硫辛酸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胸腺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硫辛酸组(低、高剂量),于72 h后用比色法测定各组胸腺组织中GSH-PX、MPO的活力、免疫组化试剂盒检测CD4+及CD8+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 硫辛酸组的胸腺皮、髓质分界清楚,表明硫辛酸可以提高GSH-PX活力,降低MPO活力,提高抗氧化能力,提高CD4+阳性表达,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结论 硫辛酸能够改善百草枯对胸腺细胞的氧化损伤,可能与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调节酶活力、抑制炎症因子的积聚,而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张伟  夏晓红 《河北医药》2008,30(3):372-374
硫辛酸(lipoic acid, LA)是1951年由Reed首次从猪肝中分离出来的天然产物,具有氧化型和还原型两种类型,LA具备一般抗氧化剂所不能及的抗氧化性,在德国用于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国内一些厂家亦将其作为肝保护剂.近年来对它的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仅就LA的结构和特点、理化性质以及LA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硫辛酸是一类功能强大的线粒体辅酶,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炎、解毒、降脂等作用。肝脏是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本文综述了硫辛酸在各种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并系统阐明了硫辛酸的治疗机制,为硫辛酸在各种肝脏疾病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硫辛酸对多发性脑梗死大鼠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多发性脑梗死模型,观察硫辛酸对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GSH)的影响.结果 硫辛酸能明显改善多发性脑梗死大鼠的神经行为学,提高脑组织中GSH-Px、GSH的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降低MDA的含量.结论 硫辛酸能有效提高大鼠多发性脑梗死脑组织中GSH-Px和GSH的含量,从而改善其神经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人红细胞为实验模型,探索槲皮素的生物抗氧化及促氧化活性。方法分离红细胞,加入A2β5-35和槲皮素,测定细胞的溶血率;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细胞氧化,通过测定膜脂质过氧化水平、细胞内高铁血红蛋白以及还原谷胱甘肽含量等指标,对槲皮素的抗氧化和促氧化作用进行评估。结果槲皮素在上述实验体系中表现出具有双重作用;在低浓度范围内,对A2β5-35诱导的红细胞溶血具有抑制作用,较高浓度可诱导溶血。在tBHP存在的条件下,槲皮素表现出抗氧化作用;在无tBHP存在时,具有降低细胞内还原谷胱甘肽水平和促进高铁血红蛋白生成的作用,表现为促氧化。结论槲皮素对人红细胞具有双重作用。在有外加胁迫的条件下,槲皮素表现出抗氧化活性;而在无外加胁迫时,则可促进细胞物质的氧化。  相似文献   

9.
A族维生素的抗氧化和促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族维生素具有广泛拮抗多种理化因素(镍荆、梭曼、紫外线、辐射、香烟烟雾等)所致氧化损伤的作用,可加强酶系抗氧化荆的功能.但在一定条件下仍表现出明显的促氧化作用.A族维生素与雏生素E、维生素C等其他抗氧化维生素存在着相互作用,其机制已有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硫辛酸治疗脑梗死患者以及对其临床疗效、抗氧化能力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某院收治的12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硫辛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抗氧化能力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抗氧化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抗氧化指标T-AOC、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治疗脑梗死患者,可增强患者抗氧化活性、降低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疗效,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E和维生素C对大豆磷脂脂质体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含量维生素E或维生素C对大豆磷脂脂质体的抗氧化保护作用及维生素C的存在和温度的变化对维生素E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维生素E可明显抑制磷脂脂质体的氧化,含量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大量维生素C虽可起到抗氧化作用,但少量维生素C在铁离子的存在下却可起到促氧化作用;维生素C的存在对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温度的升高有利于磷脂脂质的氧化。  相似文献   

12.
抗氧化片中α-硫辛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简便测定抗氧化片中α-硫辛酸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抗氧化片供试液中的α-硫辛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3.568~107.04μg;重现性为RSD=2.3%;加样回收率:98.65%(RSD=0.46%)。结论用HPLC法测定抗氧化片中α-硫辛酸平均含量为4.77%。方法简便,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褪黑激素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类激素,对其研究起初主要集中在调节睡眠的作用,但近年发现其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实验研究表明,褪黑激素不仅本身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且被氧化后的多级代谢产物亦有强大的抗氧化功能;还具有同时清除氧族和氮族自由基的双重功效及上调多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功能。目前对于它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抗癌、抗退行性变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众多进展。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褪黑激素抗氧化机制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褪黑素抗氧化保护作用机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褪黑素(MT)除具有调节睡眠、生殖及昼夜节律等生理功能外,还具有抗氧化活性,是一种高效自由基清除剂。从抗氧化的化学机制方面看,MT为高选择性电子供体,不易发生氧化还原循环反应,也无促氧化副作用。从抗氧化的生物学机制方面看,MT通过保护生物大分子,抑制细胞凋亡和诱导抗氧化防御酶发挥抗氧化效应。体内外动物实验表明,MT对神经性疾病、环境化合物的靶器官毒性、自发性和诱发性肿瘤、糖尿病和胚胎发育异常等自由基损伤性疾病都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α-硫辛酸对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α-硫辛酸对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2008年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足拟行溶栓治疗的患者33例,分别给予α-硫辛酸和维生素C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血清CRP、MMP-9、MDA、ABI等,并进行比较。结果:α-硫辛酸组CRP、MMP-9、MDA明显下降,ABI上升,均优于维生素C组。结论:α-硫辛酸可通过改善氧化应激来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血供,促进溃疡愈合。其作用明显优于传统抗氧化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α-硫辛酸抗氧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4.4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α-硫辛酸抗氧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绿茶多酚是绿茶中儿茶素类、黄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研究发现,绿茶多酚具有抗氧化、减轻自由基损伤、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物学作用。本文对近年来绿茶多酚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包括清除氧自由基、金属螯合作用、诱导Ⅱ期解毒酶的活化、抑制氧化还原敏感性的转录因子、抑制“促氧化”酶的活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花色素苷药理功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色素苷(anthocyanin)是一类天然有色物质,属多酚类化合物,具水溶性、无毒、无过敏性等特性.研究表明,它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防止血小板凝集,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健康;抑制癌细胞的侵入和转移,有很强的免疫保护作用,具抗癌、抗过敏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硝酸酯类的生物转化及其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酸酯类的生物转化涉及谷胱甘肽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代谢酶、黄嘌呤氧化酶和线粒体醛脱氢酶等多种酶,其中线粒体醛脱氢酶的作用引人注目;硝酸酯类耐受的机制包括巯基耗竭学说、神经激素激活学说和氧化应激学说等,其中氧化应激学说比较流行;对于硝酸酯类耐受的防治除补充巯基供体等传统方法外,一些具有抗氧化特性的药物如肼屈嗪和硫辛酸等具有良好的抗硝酸酯耐受作用,其机制与恢复被抑制的线粒体醛脱氢酶活性有关。因此,抗氧化治疗特别是寻找和开发针对恢复线粒体醛脱氢酶活性的抗氧化药物成为目前防治硝酸酯类耐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已知紫草属(Lithospermum)和地笋属(Lycopus)植物提取物中的酚性成分能被高活化的儿茶酚氧化酶所催化氧化。其氧化产物具有抗促性腺活性。此氧化过程也可由高锰酸钾或溶解空气中氧(自动氧化)来完成。作为这些植物的主要酚性成分咖啡酸经氧化后仅有弱的抗促性腺活性,但其天然存在的衍生物如迷迭香酸(rosmarinicacid)及其合成的酯经氧化后均为有效的促性腺抑制剂。本文研究了咖啡酸及其衍生物的氧化反应、氧化产物的生成和它们的抗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