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史料分析研究,指出《贞元广利方》形成异名是由于封建社会避讳所致,“贞”作“正”是避宋仁嫌名而改。并论述古医书中有避讳字与讳 字回改并见的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2.
避讳这种习俗起源较早,历史学家陈垣先生在《史讳举例》一书中指出:“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其流弊足以淆乱古文书。”由于中医中药的发展,主要在封建社会,故古典医籍中有不少避讳字,一些药名亦因避讳而“改名换姓”。兹就古典中医文献中之避讳现象概述如下。一、药名与避讳中药常山本名恒山,李时珍谓:“因本植物始产于恒山,故得此名。”在《神农本草经》中原称“恒山”,后因西汉汉文帝刘恒讳恒,遂改为“常山”,在宋版《千金要方》中,常山恢复了“恒山”的原名,但因避宋真宗赵恒的讳而改为缺笔的“恒”字,如“恒山丸”与  相似文献   

3.
所谓形借 ,指的是由字形结构相近 ,而在读音和意义上又无必然联系且相互借用的文字现象。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则借“守”为“宇” ,胡澍说 :“守当作宇。宇 ,居也。”“守”与“宇”在音、义上没有必然联系 ,只是由于字形结构相近而借用。形近通借和同音、近音通借 ,皆本有正字而不用 ,则借用另一个字来表正字之音义。所不同的是音借以读音相同或相近作为其法则 ,而形借则以字的形体相近作为借用条件。就形近可以借用这一说法 ,最初是由清末学者吴承志提出的 ,其《通斋文集·古书假借举例》中曰 :“其形同而互…  相似文献   

4.
黄瓜又名胡瓜,原产于印度,《本草纲目》里说:“张骞出使西域得种故名。”可见,我国引进黄瓜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又据唐《拾遗记》记载:“大业四年,避讳改为黄瓜,俗又称王瓜,有春、秋二种。”因为羯族人的后裔赵石勒,反对把北方少数民族叫“胡人”,为了避讳,将胡瓜改称黄瓜。传说石勒有一次大宴群臣,餐桌上摆着一条条翠玉般的“胡瓜”。席间石勒故意问郡守汉官樊坦,桌上何物?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太素》成书年代考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杨上善官职、“玄元皇帝”封号、书志目录、注释避讳、“灵台”名称等几个方面考证.《黄帝内经太素》的成书年代应为公元666~670年之间。  相似文献   

6.
“养”,繁体为“養”。会意兼形声宇.从食,从羊,羊亦声。 “养”本与“牧”同义。甲骨文的”养”是执鞭牧革之形,金文大致相同,为放牧、饲养之意。  相似文献   

7.
话说山药     
山药,属薯蓣科缠绕性草本植物。原名薯蓣,据《本草纲目》记载,因唐朝代宗名“预”,封建时代为了避讳,改为薯药。  相似文献   

8.
从杨上善官职、“玄元皇帝”封号、书志目录、注释避讳、“灵台”名称等几个方面考证 ,《黄帝内经太素》的成书年代应为公元 6 6 6~ 6 70年之间  相似文献   

9.
尊敬死亡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讨论死亡的。死是个不吉利的字眼,虽然当皇帝的可以为自己修坟墓修上几千年,但在主流文化中,却避讳谈论“死”这个字。  相似文献   

10.
名家博客     
《东方养生》2007,(9):154-155
曾国藩的三字诀是我的座右铭,文兴宇没有去世,“你要对我负责!”之愚蠢,今夏流行半个瓜,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谈密宗须有根据(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李延宁近重读1992年第7期玄元子的“密宗气功浅介”一文,发现文中错列觉囊派先于希解、觉宇二派(被文中“觉囊”、“希解”作“举江”和“希结”,“觉宇”误作“觉宁”)。党囊派始于域莫·弥觉多吉(不动金刚,生活于十二世...  相似文献   

12.
为辨析《内经》、《伤寒论》“癃”、“淋”两字音义异同,在运用音韵学方法考证有关古代文献及避讳用法的基础上,认为《内经》的“癃”系避汉殇帝刘隆之讳而改为《伤寒论》的“淋”;汉代“癃”与“淋”读音极为相近,南北朝以后,两字读音区别较大,语义也产生细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四大怀药     
“四大怀药”是指古代怀庆地区(今河南焦作、沁阳等地)所产的山药、菊花、牛膝、地黄这四味药材。 山药 古代称薯蓣、玉廷、山芋、怀山药等。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山海经》中称山药为薯蓣,后因唐代宗名“豫”,与“蓣”音同而避讳,故改名为薯药。到了宋代,宋英宗名“曙”,与“薯”同音而讳薯,又改名为山药。  相似文献   

14.
《本草原始》为明末李中立(字正宇)所篡辑,首刊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在药材鉴别等方面有所贡献,并对后世本草产生了一定影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作者、版本、内容等加以考证,现概述如下。一、作者考证关于《本草原始》一书作者,明万历间刻本卷首题为:“雍丘正宇李中立篡辑并书画”,表明作者李中立籍贯为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字正宇。然王重民另出一说:“中立,字士强,号正宇,上海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官大理寺评事。李氏科名颇盛,  相似文献   

15.
~~从“癃”“淋”避讳看《伤寒论》自序真伪质疑@杨佃会$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伤寒论》;;张仲景;;自序1 田代华校勘学. 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546 2 张灿王甲.中医古籍文献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2 3 宁可.中华五千年纪事本末.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12 4 范行准.中国病史新义.第1版.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89:111,115 5 郭秀梅,冈田研吉.《伤寒论》中的方言俗语.医古文知识 1998;(1):39 6 廖又明.《伤寒论》自序质疑.浙江中医杂志 1995;30(7):320…  相似文献   

16.
<正>避讳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也可视为一种封建迷信,在古代为了避讳帝王的一些忌讳,人们在言行上常常会受到很大的约束,就连一些中药也是难逃"劫难"。下面这些中药就是为了避讳某位君主而被迫"改名换姓"的。山药:是一味补脾益肾的佳品。在历史上经历了2次改名换姓。山药入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名为"薯蓣"。到了唐代,为了避讳唐太宗(李豫)之讳(因"蓣"与"豫"同音),改名为"薯药"。到了宋代,又为了避讳宋英宗(赵曙)之  相似文献   

17.
《异体字整理表》将“并”与“”、“”作为一组异体字,“并”字规定为通行的“正字”。所谓异体字,是指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相异的字。根据对成本《伤寒论》(据明·赵开美刻《仲景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中“并”与“”、“”三字用法的分析,结果表明三字含义明显不一,且用法各异。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一组字并不属于异体字。下面就“并”与“”、“”三字在《伤寒论》中的用法加以辨析。1《伤寒论》中“并”与“”、“”的用法(33例)1·1“并”字在成本《伤寒论》中共出现20次,皆是合并、兼具、连同之义1·1·1“…  相似文献   

18.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古代为了避讳帝王的一些忌讳,人们在言行上常常会受到很大的约束,就连一些中药也是难逃"劫难"。下面这些中药就是为了避讳某位君主而被迫"改名换姓"的。山药:是一味补脾益肾的佳品。在历史上经历了2次改名换姓。山药入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名为"薯蓣"。  相似文献   

19.
西藏自治区藏药厂致力于挖掘传统藏药宝库,自主研发的国家四类新药“十味龙胆花胶囊”,是在传统名贵藏药“十味龙胆花丸”基础上改剂而成的,2001年4月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气候恶劣,是上感、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区。成方于公元八世纪,收载于藏药巨著《四部医典》的“十味龙胆花丸”,是藏族人民治疗该类疾病的首选药物,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目前,该厂已基本完成了新药投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即将运用现代制药技术、质控手段,把这一传统藏药的有效方剂奉献给人们,为人…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就《太素》、《灵枢》、《素问》《甲乙》等四部古典医籍的文字校勘工作,做过评骘。从中发现:《素问》所谓“逆从阴阳”的“从”字,是因避讳,由“顺”字改易为“从”字的。如《四气调神大论》:“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