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产前抑郁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的关系,为做好孕期心理保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生活事件量表(LES),选取在越秀区孕妇学校学习的619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抑郁发生率为30.7%,其中轻度为22.9%,中度为7.o%,重度为0.8%。孕前抑郁水平与社会支持总和、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显著负相关(r=-0.174,-0.290,-0.129,P〈0.05),与生活事件总刺激、家庭有关问题和负性事件显著正相关(r=0.126,0.104,0.125,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客观支持是产前抑郁的保护因素。负性生活事件则是其危险因素。结论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减少生活事件的刺激,将有助于减少产前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社会支持现状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孕妇产前抑郁、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Beck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量表(SSQ)和相关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564名孕35周以上产前孕妇进行调查。结果孕妇出现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4.9%;出现焦虑症状的发生率23.8%。产前抑郁组社会支持总分和客观支持分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与产前抑郁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有:缺乏双方父母支持、对顺产和剖腹产的优缺点不了解、担心自己的不良习惯;与产前焦虑相关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有:缺乏双方父母支持、担心产后避孕问题、本人有严重的痛经或经前紧张综合症、担心丈夫的不良习惯对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等(P<0.05)。结论产前抑郁症状的发生与社会支持度较低,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缺乏父母的支持、对胎儿健康的担心等因素是影响孕妇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对孕妇开展产前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3.
蓝海英  沈有高  洪滨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562-1564
目的:探讨广州市越秀区孕妇抑郁水平及其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以及人格的关系,为产前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量表(SSRS)、应对方式问卷(CSQ)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在越秀区孕妇学校学习的627名孕中晚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抑郁发生率为30·79%,其中0·96%为重度抑郁,6·86%为中度抑郁,22·97%为轻度抑郁;负性生活事件是抑郁水平的危险因素,而解决问题和社会总支持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深刻影响孕中晚期抑郁水平,产前抑郁的干预应从多层次多方位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为干预产后抑郁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围产期孕妇一般情况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生活事件量表、A型行为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焦虑量表、状态焦虑量表对45名产后抑郁妇女、84名正常产妇进行分析。结果产后抑郁组受教育年限[(9.8±3.0)a]低于正常组[(11.6±3.5)a],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抑郁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及社会利用度均低于正常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抑郁组负性生活事件分、神经质分、时间紧迫感分、竞争与敌意分均高于正常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前SCL-90抑郁分[产后抑郁组(19.02±3.66),正常组(16.25±3.39)]、焦虑分[产后抑郁组(14.24±3.53),正常组(12.51±2.50)]、强迫分[产后抑郁组(15.09±3.15),正常组(13.08±2.64)]等分值产后抑郁组均高于正常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EPDS总分与产妇受教育年限、SSRS总分、主观支持分、社会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与EPQ神经质原始分呈正相关(P<0.01);神经质与社会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抑郁产前心理已经发生变化,低社会支持、高生活事件及神经质等不良个性因素影响产后抑郁的发生,应加强产前心理社会因素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抑郁现状,为开展心理危机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使用贝克抑郁量表、心理韧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生活事件量表对1 166名高校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高校毕业生的抑郁水平高于刚入校时(P0.01),也高于非毕业生(P0.01)。毕业生的抑郁水平与心理韧性(OR=-0.163)、社会支持(OR=0.198)和生活事件(OR=-0.296)相关(P0.01)。结论需要关注毕业生的抑郁状态。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是抑郁的保护因素,而生活事件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学专科生的抑郁现状,并探讨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2011年1月选取安徽省三所医学专科学校一、二年级所有专科生为研究对象,整群取样。抑郁的评估用自评抑郁量表,可能的相关因素分别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家庭功能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问卷来测定。抑郁影响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医学专科生抑郁发生率为32.9%;负性生活事件影响严重的医学专科生更易发生抑郁;家庭功能障碍和得到社会支持少的医学专科生更易发生抑郁,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学专科生抑郁普遍存在,可能是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产后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产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干预产后抑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围产期孕妇一般情况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生活事件量表(LES)、A型行为问卷(TAB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焦虑量表(T-AI)、状态焦虑量表(S-AI)对129名围产期孕妇进行跟踪调查,直至分娩,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产后抑郁组受教育年限低于正常组;EPQ神经质原始分、SSRS客观支持分、怀有戒心或敌意特征、产妇年龄是影响产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高神经质组产前Sc l-90抑郁分、焦虑分、强迫分、躯体化等分值及负性生活事件分值均高于低神经质组,社会支持总分及利用度均低于低神经质组。[结论]神经质、低客观支持、怀有戒心或敌意及产妇年龄是产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陈桂存  黄莹  王恒昌  朱所琴  胡安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437-1438,1442
目的探讨农村初中生抑郁症状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自编问卷对云南省2293名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2.2%,其中男生20.9%,女生23.7%,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6,P﹥0.05);初一18.8%,初二26.3,初三21.7%,各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40,P﹤0.05);汉族23.7%,彝族21.9%,白族15.5%,哈尼族30.1%,其他民族22.7%,各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74,P﹤0.001)。农村初中生抑郁症状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各因子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农村初中生抑郁症状普遍存在,且抑郁症状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关系密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吴俊兰  袁萍 《现代预防医学》2020,(11):1989-1992
目的 了解成都市小学生抑郁现状,探索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小学生抑郁预防策略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多阶段随机抽取成都市1682名6~14岁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其抑郁症状、社会支持以及负性生活事件等信息,描述抑郁症状检出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1682名成都市小学生,总抑郁症状检出率为9.93%,女生检出率高于男生(11.77% vs 8.27%)(P=0.019),不同年龄小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不同(P=0.002),11岁及以上小学生抑郁检出率最高,为16.4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0.629,95%CI:0.438~0.905)、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低支持水平:OR=0.478,95%CI:0.309~0.741;中支持水平:OR=0.226,95%CI:0.134~0.379; 高支持水平:OR=0.157,95%CI:0.085~0.289)、生活状态越好(生活状态差:OR=0.211,95%CI:0.136~0.327;生活状态中:OR=0.061,95%CI:0.030~0.123;生活状态好:OR=0.093,95%CI:0.052~0.165)是小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的保护因素。结论 成都市小学生抑郁症状有一定检出率,生活状况以及社会支持与其检出率有关。需要强化小学生抑郁症状相关宣传,关注小学生日常表现及心理健康,通过提高父母、学校、教师、好友和整个社会的支持力度以及减少小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来降低小学生抑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孕妇社会支持与产前抑郁情绪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孕妇社会支持与产前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对91例孕妇进行爱丁堡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SSRS)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21.98%)孕妇EPDS评分高于13分,抑郁组的社会支持总得分、客观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得分均低于正常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得分也低于正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孕妇存在产前抑郁情绪,其发生可能与社会支持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