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防治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性疾病研究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衣原体感染性疾病影响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是临床治疗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对衣原体感染性疾病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日益严峻的衣原体耐药问题及远期后遗症防治研究仍未取得明显突破。中医药防治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有鲜明的特色,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具有协同增效的潜力,并可降低衣原体耐药率及复发率,但也存在中药作用机制研究不深入及临床研究质量较低等方面的不足。本文针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应用现状和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衣原体的分型、致病性及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珍  丁厚明  王杰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8):1384-1385
1907年、捷克学者Halberstaeder和Prowazek发现沙眼包涵体,1956年我国学者汤飞凡等分离沙眼衣原体成功,引起了全世界对其深入研究的关注。研究表明沙眼衣原体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日益引起人们重视。衣原体感染的诊断决定于病原学检查。随着检验技术的进步,衣原体感染的诊断也不断的发生变化。本文就衣原体的分型、致病性及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夏凌志  牛青云 《河北医药》2013,(19):2948-2949
女性不孕其发病原因较复杂,女性生殖道的病变常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支原体及衣原体的感染是导致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造成感染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这两种病原体的感染与不孕症发病率紧密相关。为了解不孕女性该疾病的感染状况,本文对来我院就诊不孕女性患者进行了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沙眼衣原体(Ct)检测,并对支原体进行了体外药物敏感测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湘燕  冯端兴 《贵州医药》2002,26(9):859-861
衣原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物。目前 ,已发现衣原体有 4个种 ,即沙眼衣原体 (Chlamydiatrachomatis ,C .tr)、鹦鹉热衣原体 (C .psittaci ,C .ps)、肺炎衣原体(C .Pneumoniae ,C .pn)和牲畜衣原体 (C .Pecorum ,C .pe)。肺炎衣原体 (C .pn)又称TWAR ,是 1 989年定名的衣原体新种 ,能引起呼吸道感染 ,包括肺炎、支气管炎、鼻窦炎、耳炎、咽炎及喉炎等 ,也与其它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炎、心内膜炎、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帕金森氏病等有关 ,因而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肺炎衣原体…  相似文献   

5.
王繁 《抗感染药学》2014,(5):510-512
目的:分析男性生殖道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夫妇不孕不育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诊治的不孕不育夫妇150对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已生育夫妇100对为对照组,采用PCR荧光定量法检测所有患者生殖道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男性生殖道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夫妇不孕不育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男性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的阳性率,女性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的阳性率以及总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2.94%,24.00%,31.71%,14.67%,40.00%和38.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6%,6.45%,5.26%,7.89%,7.00%和7.00%,两组资料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生殖道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夫妇不孕不育呈正相关;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夫妇不孕不育的危险因素与男性生殖道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和高泌乳素血症、输卵管堵塞等有关。结论:不孕不育夫妇男性和女性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阳性率以及总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阳性率均升高,男性生殖道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夫妇不孕不育呈正相关,男性生殖道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夫妇不孕不育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孕妇胎膜早破和支原体感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关系。方法:此文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本院纳入诊治的30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实验组资料,将同期本院纳入诊治的30例无胎膜早破的正常孕妇作为参照组资料,两组均开展支原体感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检测,观察和统计两组孕妇的支原体感染总计率、沙眼衣原体感染总计率。结果:实验组孕妇的支原体感染总计率相比于参照组孕妇相关计算值P0.05,展示数据计算后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孕妇的沙眼衣原体感染总计率相比于参照组孕妇相关计算值P0.05,展示数据计算后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胎膜早破与存在支原体感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宫颈糜烂微波治疗后创面修复与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观察宫颈糜烂微波治疗后患者240例,其中治疗后1月未感染衣原体患者(正常组)108例,衣原体感染治疗组患者68例,衣原体感染对照组患者64例,比较三组宫颈糜烂微波治疗效果。结果正常组与衣原体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与衣原体对照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衣原体治疗组与衣原体对照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宫颈糜烂微波治疗效果与衣原体感染关系密切,衣原体感染患者对症治疗后宫颈创面修复满意,而衣原体感染未治疗者则影响宫颈创面修复,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部队官兵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感染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门诊就诊的军人AS患者,记录临床资料,测定血液中肺炎衣原体抗体,设置健康军人和健康非军人作为对照.结果 健康军人和健康非军人近期肺炎衣原体感染均有较高的发生率,两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健康军人CpIgM阳性率高于健康非军人(P<0.01).在AS患者,近期肺炎衣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者(P<0.01),且Cp IgM与AS的疾病活动有关.结论 AS军人患者易发生肺炎衣原体感染,且肺炎衣原体感染与AS的疾病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
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294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衣原体(CT)、BV、滴虫等病原体的检测,观察分析生殖道病原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结果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检出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CIN)、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相关性;衣原体、BV、滴虫感染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衣原体、BV、滴虫感染与CIN、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危险性。结论生殖道不同病原体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存在必然或一定的相关性,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的菌群分布以及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1800例育龄妇女中展开问卷调查,对于怀疑为生殖道感染的患者进一步进行相关感染检查,给予诊断为生殖道感染的患者病原菌培养与鉴定,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为36.7%,病原菌中主要以G+菌为主,G-次之,之后为真菌、支原体及衣原体;影响生殖道感染的因素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个人卫生习惯、流产史、避孕措施、性伴侣以及洗浴方式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女性生殖道感染菌群分布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掌握,在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