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1984年8月11日市卫生防疫站接到一起小学生因食用“间食”引起“食物中毒”的报告后,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经综合分析,排队了食物中毒,诊断为流行性癔病。一、发病情况我市某小学生于1984年8月31日上午约9时35分~10时20公间,有391名学生食用“间食”(即课间加餐),进食量为每人一块月饼(每块为100克)。11小时许四年一班在吃“间食”后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2岁,住院号20785。发现下腹部包块一周,要求手术治疗,于1984年9月3日入院。近2个月来有尿频、尿急,无尿痛,近4~5天下腹疼痛较重,以右侧扪痛明显。1984年8月26日晨起排尿时自觉下腹部坠痛,并摸到下腹包块约有手拳大小。此后,下腹经常坠痛,白带不多,无阴道流液。但尚能忍受,经门诊初步诊断:卵巢囊肿,卵巢癌?收住院。  相似文献   

3.
1984年2月16~25日,本地区安平县和深县首次发现2例出血热(EHF)病人,并经河北省卫生防疫站血清学(IFA法)证实;当年两县共发病5例,嗣后疫情迅速蔓延,仅86年1~8月全地区共发病629例,11个县均有发生;并从1O个县疫源地鼠肺中发现EHF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4.
曲菌是人体深部霉菌感染较常见的一种,肺曲菌病过去认为是比较少见的疾病。其X线影像与肺结核酷似。常误诊为肺结核病。本文报告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曲菌病4例,对其临床特征及诊断进行讨论。例1,女,16岁。咳嗽,偶少量白色泡沫痰10余天,未予治疗。1984年3月6日下午咯鲜红色血液数口,总量约100ml,止血治疗,仍有痰血及间断小量咯血。无热、无脓痰,无盗汗。3月9日到某医院检查发现右上肺片影,诊断为“肺结核”,1984年3月13日以Ⅲ型肺结核转入我院。既往常易感冒,有时低热、咳嗽,无脓痰病  相似文献   

5.
从1983年1月19日广州市海珠区出现首例经血清学证实的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例以来,同年8月,在海珠区和郊区捕获的褐家鼠鼠肺用间接免疫萤光法(IFA)检查出EHF抗原,首次证实广州为EHF疫源地,至1984年11月为止,共发生了血清学证实的病人24例(其中死亡3例)。为了对全市人间与鼠间EHF流行情况进一步了解,我们两年来对本市鼠种带毒率与抗体率、人群抗体水平作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6.
1 病历简介患者女性,31岁,已婚,工龄13年,因光气中毒先后3次住院。第1次于1978年1月31,吸入高浓度光气后喘咳、紫绀、少量泡沫痰,双肺干、湿啰音,X线胸片示双肺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诊断为急性重度光气中毒。经治疗18天痊愈出院。第2次于1984年5月22日,间断吸入高浓度光气,经检查和摄X线胸片诊断为急性中度光气中毒(间质性肺水肿),经综合治疗,肺部病变基本吸收。  相似文献   

7.
作者首先报道1例(例4,男、32岁)中枢神经系统结核。1984年3月31日住院,经多种检测,并于4月3日作腰穿,误诊为病毒性脑炎。1984年4月20月死亡。经尸检、脑脊液培养,至1984年7月18日才确诊为结核。药敏试验: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IF)、乙胺丁醇(EMB)及链霉素(SM)耐药。住院时未作抗结核治疗。无结核病史,亦无结核病家族史。南、北卡罗来纳州结核病系统记录资料回顾,亦未见从前有结核病治疗史。  相似文献   

8.
本院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肺曲菌病有3例,现报告如下: 例1,女,28岁。反复咯血13年,X线胸片曾提示两上肺结核伴左侧空洞形成,经抗结核药及人工气腹治疗,10年后症状消失。2年来又出现反复咯血,每次量100~200ml,无发热及脓痰。抗结核及止血治疗无效。于1984年2月5日入院。X线胸片、两肺上部散在斑点状钙质阴影,左肺第二肋间外带有一约1×1.5cm结节状阴影,其中间有小点钙质,周围有不规则环形影。左胸体层(立位、卧位)摄片提示该结节随体位改变而移动。痰涂片找到霉菌菌丝及孢子体;痰培养有曲菌生长。血沉12mm/h。纤维支气管镜示:左上叶支气管开口处可见散在小片状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得知,洪湖市1984~1988年流脑、乙脑发病的平均高峰时点分别在3月30~31日;8月1~2日。其发病高峰95%发病日期范围分别在3月24日至4月6日;7月29至8月5日之间。经按 Watson 与 Williams 提出的 F 检验(P<0.01),认为流脑,乙脑发病季节性的高峰是不同的。此法所得结果直观,给具有季节性变动疾病的防制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宜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例1,患者,31岁,诊断绒毛膜癌Ⅲ期,于1982年6月行人流术。术后阴道流血,曾行刮宫2次。查尿B-HCG ,于1982年11月再次刮宫。诊刮组织未送检。人流术后一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于1982年l 2月4日因“间歇性咯血3月”入院。G2P2。查胸片肺纹理增加。到省级医院就诊,口服CTX治疗。于1984年10月8日因“闭经2年,不规则阴道流血40 d,腹痛4 d”入院。1 0月1 5日诊刮为子宫内膜增殖,1984年10月2 1日行子宫全切术,病检为子宫肌壁绒毛膜癌,胸片绒癌左肺转移。于10月24日给5-FU 500 mg化疗12 d。于1984年11月28日因“痰中带血”再次入院。给5-FU 750 m…  相似文献   

11.
据徐承荫的统计,1958—1982年在我国发生的由沙门氏菌引起的156起食物中毒中,病原菌经血清学证实包括有27个血清型,其中最常见的是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病牛沙门氏菌。而由胥伐成格隆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尚未见报导。本文报导一起由胥伐成格隆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天津市红桥区一医院,于1984年8月25日在24小时内先后接受了35名腹泻、腹痛,并伴  相似文献   

12.
患者为男性,56岁,手弧电焊工,接尘工龄34年,1982年诊断为O—I.1983年8月发现左上肺癌,于1984年6月死亡. 尸检发现两肺上叶表面呈灰黑斑块,凹凸不平,胸膜脏壁层之间广泛粘连,有局限性增厚及肺气肿.右上叶近胸膜处,见一灰黄色融合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辽西地区流行性出血热首次暴发流行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3年11月23日~1984年6月30日,在辽宁省西部地区的居民和驻军中,先后发生以发热、头痛、恶心、皮肤粘膜出血和肾脏轻度损害为特征的一批病人,共875例,死亡14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酶标法检测病人血清HFRS抗体和免疫萤光法检测鼠肺HFRS抗原,证实本次流行是褐家鼠为传染源引起的流行性出血热的暴发流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据青海省卫生厅消息称,截至2009年8月3日20时,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已确诊肺鼠疫病例12例,死亡病人3例。青海已对疫源地依法进行封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8月8日,兴海县肺鼠疫情解除。  相似文献   

15.
来凤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春 《疾病控制杂志》2005,9(6):682-683
本文回顾分析了来凤县医院1984年以来肺心病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对1984~1994年及1994~2004年前后10年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总结对比,以提高防治水平,减少患病率。1材料和方法肺心病患者共487人,全部为来凤县医院住院病人,肺心病诊断采用1977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标准。以1994年1月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1984年1月1日~1994年12月31日之间入院的患者为第一组;199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之间的新入院患者(与前10年有交叉的患者除外)为第二组。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分析采用χ2检验。2流行病学特点2.1发病…  相似文献   

16.
据青海省卫生厅消息称,截至2009年8月3日20时,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已确诊肺鼠疫病例12例,死亡病人3例.青海已对疫源地依法进行封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8月8日,兴海县肺鼠疫情解除.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6岁。因咳嗽、气短,午后疲倦乏力,于1964年8月8日入院,近五年来轻度咳嗽,痰多,有时带血,劳动后气短,于1961年11月15日在某医院拍胸片未见明显病变(图1),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经门诊对症治疗未见好转,且时有咯血,于1964年4月6日再拍胸片(图2),发现右前三、二肋间及左侧上中下野散在小片状及密度较低的云絮状阴影,两肺纹理普遍增强,无明显网织影,右侧肺门有  相似文献   

18.
一、病史摘要 住院号:38707,男,62岁,某酒厂制曲工。1984年5月22日入院。患者10余年来经常咳嗽、咳痰,以冬春季症状明显,早晨及睡眠前咳嗽加剧,痰呈白色粘稠样,不易咳出,痰中无脓血。发病时伴有胸闷气急。曾在基层医院拟“慢支”给予治疗,症状略有改善。经胸透、摄片提示左下肺有空洞阴影。近三月来咳嗽、咳痰加剧,病后常伴头昏,无头痛、发热、畏寒、盗汗及咯血等现象。无明显消瘦,食欲正常。查体:轻度桶状胸,左肺呼吸音增粗,干性啰音。痰涂片见少量炎症细胞。血常规,肺功能等项目检查均无异常。过去史:1968年曾患肺结核,经服用异菸肼等药一年余“治愈”,以后来用过抗结核药物。无心、肝、肾疾患。个人史:1964~1983年间断续有吸烟史,5~7支/日,黄酒0.5市斤/日。  相似文献   

19.
国际流行病学协会第十次科学会议于1984年8月9~25日在加拿大温哥华的British Columbia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会计划和预算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8月20日~24日在哈尔滨市召开。会议历时5天,共收到学术论文53篇。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论文作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特邀代表、《健康报》记者和《卫生经济》杂志社的记者共61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