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宁  叶亚萍  顾蕾蕾 《妇幼护理》2023,3(7):1519-1521
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癌化疗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106例患者,均为子宫内膜癌并行化疗术,因需对照实验,还需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护理,后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临床应用表现。结果:经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护理前,并且各不良反应率相对较低,满意度大幅度提升(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化疗治疗的患者而言,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各维度生活质量,相比常规组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子宫内膜癌Ⅲ期术后辅助放化治疗患者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子宫内膜癌Ⅲ期术后辅助放化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完成放疗剂量和化疗疗程,无一例因放化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死亡.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总结8例子宫肌壁间妊娠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术前对患者做好生命体征和病情监测,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做好物品准备和大出血的预防,保证特殊药物正确使用,预防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密切注意β-HCG变化和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做好常规护理。经过治疗和护理,8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保留了子宫及生育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的焦虑及自尊的影响,关注其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择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的患者共120例,依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特定的认知护理干预,观察2组干预前、干预后焦虑及自尊评分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明显下降,自尊评分明显升高,干预效果与患者的配偶状况密切相关.结论 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应用认知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焦虑情绪,提高自尊感,对无配偶患者效果更明显,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年轻女性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手术期和内分泌治疗期的护理。对13例年轻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IA期(FIGO1988)高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清宫术及内分泌治疗,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子宫穿孔,阴道出血等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内分泌治疗期间用药指导。13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或护理并发症,无严重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其中7例患者病理报告显示:完全缓解;2例患者治疗失败;4例患者尚在治疗中;1例已生育。做好患者心理分析及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严防并发症的发生,能帮助患者建立生活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Dickkopf(DKK)蛋白家族中的DKK-3、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TEN)的影响,及在改善患者术后复发、生存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1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56)及对照组(n=56)。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后化疗,研究组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术后实施常规化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CDX-2、Dkk-3及PTEN变化,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术后2年两组复发人数与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CDX-2、Dkk-3及PTEN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年,两组患者全部生存,生存率均为100.0%。研究组术后复发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26.8%(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3%,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1%(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DX-2、Dkk-3及PTEN水平,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期,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护理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阶段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 0. 05),对主管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 0. 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 0. 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阶段性心理护理可提高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对主管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延伸性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6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3例,对照组32例。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延伸性护理,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生存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交往、物质生活),抑郁(SDS)、焦虑(SA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伸性护理能够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身体机能,降低患者心理焦虑和抑郁程度,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庄秋英  )  刘玲  ) 《全科护理》2012,10(11):988-989
在腹腔镜下对64例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病人实施广泛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同时术前做好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同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64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13.02min±44.44min,均痊愈出院,部分病人继续接受放疗、化疗等治疗,均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上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术后无相关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5~11d。结论心理护理能改善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后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副作用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守村  崔荣秀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0):2019-2020
2003年3月~2006年3月,我院对76例恶性肿瘤患者经手术切除后进行化疗。在化疗过程中,重点观察患者应用化疗药物后出现的副作用,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及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6例中,卵巢癌36例,12~76岁;子宫内膜癌18例,25~68岁;子宫颈癌17例,32~54岁;子宫肉瘤5例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40例使用便携式化疗泵联合PICC输注进行化疗的大肠癌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PICC的护理、化疗泵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饮食指导及心理护理等.经治疗护理4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均顺利完成全程治疗,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认为便携式化疗泵联合PICC输注5-氟尿嘧啶进行化疗能保证化疗准确性、减少不良反应,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2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1月 ,我院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晚期患者共 36例 ,在改善患者的晚期症状方面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而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是保证介入疗法治疗子宫内膜癌效果的关键。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36例患者 ,年龄 5 1~ 6 9岁 ,平均年龄 5 4 .2岁 ;子宫内膜癌Ⅲ期 18例 ,Ⅳa 12例 ,Ⅳb 6例。患者主要症状表现有绝经后阴道出血 17例 ,血性白带 9例 ,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 7例 ,绝经后阴道出血伴有腹水 3例。本组 36例患者均经宫腔镜和盆腔CT诊断 ,确诊为子宫内膜癌Ⅲ -Ⅳ期。1 2 治疗方法运用导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在治疗胎盘植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胎盘植入患者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对介入治疗方法、术后不良反应及介入手术前后的临床处理进行探讨.结果 12例患者介入术前常规口服米非司酮及MTX化疗,12例均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阴道出血情况减轻并逐渐停止.病情稳定后行B超引导下清宫术,未再发大量出血.结论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安全、有效;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术后B超引导下清宫术可作为一种治疗胎盘植入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濮海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403-6403
目的探讨子宫全部切除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20例子宫全切术患者进行调查,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其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及心理指导,促使患者身心健康同步恢复,使患者得到圆满的治疗。结果 78.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需求,12.6%患者有生理担忧,9.1%患者担心手术意外、术后疼痛及医疗费用等。针对不同因素、因人而异地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本组120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全部痊愈出院,对治疗护理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痊愈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期心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8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用制定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康复指导,观察两组心理、生活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在心理(焦虑和抑郁)、生活质量、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期应用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使不良反应降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癌133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及措施.方法:对我科13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采取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13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手术期要制订合理的治疗护理方案并严格执行,使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心理状态、舒适度、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7 d的疼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出院前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护理操作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满足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的身心需求,能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2008-02-2010-02对术后初次化疗30例患者,通过精心护理,较好的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增强了治疗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2~75岁。胃癌根治术后行初次化疗。本组病例均采用深静脉(锁骨下静脉或颈外静脉)置管术,静脉滴注奥沙利铂及氟尿嘧啶。3周为1个疗程,一般3~6个疗程。1.2护理方法1.2.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初次化疗,对化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缺乏了解,多伴有焦虑恐惧心理。心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和外周神经毒性反应[1]。护士应多与患者交流,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问题,向患者介绍化疗成功的病例,并详细介绍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防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41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子宫内膜癌术后LEDVT的形成。结果:本组仅发生1例LEDVT,发病率2.44%。结论: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对预防子宫内膜癌术后LEDVT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