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37例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纳入观察的SH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通络化痰方,并予以中药熏蒸,4周后对比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视角疼痛评分(VAS)明显下降,而Fugl-Meyer评定(FMA)评分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全血高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熏蒸治疗SHS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观察中药熏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早期肩手综合症的有效性。在我院康复中心选取21例脑卒中偏瘫伴早期肩手综合症患者,予中药熏蒸治疗和运动疗法,疗程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为84.5%,说明该综合疗法对治疗早期肩手综合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入科日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96.67%,对照组治疗效果73.33%。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冷热中药交替浸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SHS Ⅰ期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浸浴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治疗原发病并给予康复训练,中药浸浴组同时给予温度分别为40℃与10℃的舒经活络洗剂交替浸泡患手,每天治疗2次,每次30min,共3周.治疗前、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患者疼痛情况,记录偏瘫侧手中指的近节指间关节被动屈曲活动范围.结果 治疗后2组疗效比较,中药浸浴组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偏瘫侧手指的关节活动范围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热中药交替浸泡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患者偏瘫侧手指的关节活动范围,从而有利于促进上肢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5.
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6例脑卒中后并发SHS患者分为运动治疗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行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还另外采用激活生理性肩-手泵机制的运动训练方法,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肢的疼痛、关节活动度、水肿和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激活生理性肩-手泵机制的运动训练方法对消除手背水肿,缓解疼痛,防止手部肌肉萎缩,促进脑卒中后SHS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鲁剑萍  张翠娣  王娴 《护理研究》2013,(25):2745-2746
[目的]探讨中医五行音乐及熏蒸改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病人疼痛及运动功能状态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肩手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干预组听中医五行音乐并加用熏蒸治疗,对照组只进行熏蒸治疗;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进行测评。[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达96.7%,对照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VAS、FAM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五行音乐结合熏蒸疗法对于改善肩手综合征病人疼痛及运动功能状态优于单纯的熏蒸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我院住院和门诊中诊断明确的病人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湿热敷结合针刺组)、对照组(单纯针刺组),每组均为40例。2组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SHSA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SHSAS的患者分为综合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综合康复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对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结果综合康复组有效率、FMA积分和MBI积分的增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能进一步提高SHSAS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温针灸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6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行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观察组采用温针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上肢的疼痛、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温针灸对消除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疼痛有重要意义,而且能明显增强运动疗法的效果,防止手臂部肌肉萎缩,对促进脑卒中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疏密波结合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康复组40例和康复组(对照组)40例。电针康复组采用电针疏密波结合作业疗法治疗,康复组单纯采用作业疗法;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手功能(疼痛、水肿、Fugl-Meyer评定、ADL评定)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水肿、Fugl-Meyer评定、ADL评定均显著改善;但电针康复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电针疏密波结合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仅用作业疗法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熏蒸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搜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NKI、CBM、WanFang Data及VIP 数据库,寻找中药熏蒸治疗肩手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搜索时间范围从数据库构建到2018年3月。由2位评估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后,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个研究,共880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熏蒸组在治疗有效率[RR=1.23,95%CI(1.15,1.32),P<0.01]、FMA评分[MD= 8.1,95%CI(4.95,11.25),P<0.01]、VAS评分[MD= -1.74,95%CI(-2.23,-1.25),P<0.01]及肩关节活动度[MD =-0.64,95%CI(-0.89,-0.38),P<0.01]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者在FMA评分的亚组干预2~3周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 7.02,95%CI(-1.00,15.05),P=0.09]。结论:中药熏蒸可以改善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由于所包含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需要更多的大样本高质量研究来验证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126例肩手综合征患者分A组68例和B组58例,A组给予康复宣教、心理疏导、保持良肢位、患肢向心压缩性缠扎法、主被动运动及针刺等。B组按常规对肢体进行良肢位护理及主被动活动等。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简式Fugl-Meyer评分达63~66分的例数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A组高于B组;临床疗效比较,A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63.2%、94.1%与32.8%、74.1%,P0.05)。结论:规范系统的综合康复疗法可提高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患肢功能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局部振动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SHS)的疗效。 方法共观察了2例脑卒中后并发SHS患者,初期采用针灸、推拿、关节松动和关节活动度(ROM)训练、气压治疗、中药热敷、冷-热浴交替治疗等常规康复治疗4周后,症状改善不明显。随后加用局部振动治疗2周,治疗前后采用SH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 结果经加用局部振动治疗后患者患侧上肢疼痛缓解,水肿、痉挛减轻,关节活动度增加,2例患者的SHS评分均从局部振动治疗前的12分下降至治疗后的5分。同时患肢功能亦有一定恢复。 结论局部振动疗法能有效缓解SHS症状,可作为脑卒中后SHS治疗的一项新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镜像疗法(MT)结合上肢双侧运动训练(BMT)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BMT组22例, MT组20例和联合组21例。3组患者均给予良肢位的摆放、向心性加压缠绕、关节的主被动活动训练、物理因子疗法和电针治疗等常规康复治疗。BMT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BMT训练,MT组增加MT训练,联合组则增加BMT联合MT训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患手肿胀程度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分别对3组患者的患肢疼痛程度和手部肿胀程度进行评定,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U-FMA)对3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2周后,3组的VAS评分和手部肿胀程度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的VAS评分较BMT组治疗2周后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2周后的手部肿胀程度较MT组治疗2周后亦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3组的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和U-FMA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4周后的VAS评分显著优于BMT组和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4周后的手部肿胀程度与MT组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联合组的U-FMA评分为(33.10±15.82)分,显著优于BMT组和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T治疗结合BMT训练在改善脑卒中后SHS患者疼痛程度和水肿的同时,还可促进其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作业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2组Fugl-Meyer量表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2组VAS评分及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0%、75.0%,P<0.05).结论:作业治疗后可促进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芒硝外敷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36例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康复训练、针灸、理疗等综合疗法。观察组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芒硝外敷。治疗时间为1个月。两组在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改良的Flug-Meyer法、改良的BI指数分别评定患侧上肢疼痛、水肿程度、关节活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偏瘫侧患手水肿、关节活动度、改良的Flug-Meyer法、改良的BI指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芒硝外敷对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手肿痛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刮痧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用刮痧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刮痧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自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电磁波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RSD)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脑卒中后RSD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电磁波治疗,比较2组治疗的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Fulg-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UL)、Barthel指数(BI)对2组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1周、2周、3周后2组VA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2周、3周后2组FMA-UL、Barthel指数评分不断升高(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85.42%)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电磁波治疗脑卒中后RSD的临床疗效显著,它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对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中药局部浸渍加手法治疗肩手综合征32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姜华  孙承琪 《中国康复》2004,19(6):374-374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32例.均伴有单侧肩手痛,手部肿胀,皮色改变,手指屈曲受限;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6.5岁;出血性脑卒中9例,缺血性23例;上肢肌力0级15例,1~2级11例,2~4级6例;伴糖尿病18例,高血压27例,冠心病23例,房颤9例。治疗采用中药局部浸渍加手法。①手法:滚法配合拿法,患者仰卧位或坐位,自患侧上肢内侧至前臂,肩、肘关节及其周围为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