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学龄期儿童青少年肥胖类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体检的学龄期儿童700例。根据体质量指数和腰围身高比分为非肥胖组、一般性肥胖组、中心性肥胖组及复合型肥胖组。收集各组性别、年龄、Tanner性成熟分期情况,测量收缩压、舒张压、身高、体重及腰围,计算体质量指数和腰围身高比;检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700例受试儿童中,非肥胖组512例(73.14%),一般性肥胖组30例(4.29%),中心性肥胖组42例(6.00%),复合型肥胖组116例(16.57%)。性别、体质量指数、Tanner性成熟分期及腰围身高比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心性肥胖组、复合型肥胖组发生1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为非肥胖儿童的1.827倍、2.562倍。结论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聚集风险与学龄期儿童肥胖类型有关,其中以复合型肥胖最高,其次为中心性肥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与部分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MI)、血脂、血糖(GLU)、年龄、吸烟及饮酒问的相关关系。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居民400名,现场测量血压按是否患高血压分组。测定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脂、血糖、身高、体重,询问家庭年收入、年龄、吸烟及饮酒情况。结果(1)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之间年龄、肥胖情况f体重指数、腰围、臂围、臀围)、血脂(总脂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血糖间均有差异。高血压组年龄、肥胖情况、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及血糖均大于正常血压组,而低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小于正常血压组。(2)年龄、体重指数、血魔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结论(1)高血压与多种心血管病发病因素存在相关联系。(2)控制体重可能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春市中学生的高血压患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中学生高血压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0月~12月长春市城区内5所中学2 5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血压、身高、体重、腰围测量及饮食问卷调查。结果:长春地区中学生高血压患病率为5.52%,男生高血压患病率(7.28%)明显高于女生(3.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15,P<0.05)。高血压组学生的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腰围身高比均高于正常血压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压与体重、BMI、腰围及腰围身高比呈正相关(r=0.446,0.410,0.413,0.337)。高血压组学生每周摄入富含动物蛋白的食物、咸味食物、甜食及油炸食品的次数均明显多于正常血压组学生。两组蔬菜和水果摄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类、坚果类、豆、乳及制品摄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地区中学生高血压患病率为5.52%;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体重、BMI、腰围及腰围身高比可作为预测该地区中学生高血压发病的参考指标;提倡合理饮食以预防高血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肥胖类型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学龄期儿童877例为研究对象,分为非肥胖组513例、一般性肥胖组42例、腹型肥胖组56例及复合型肥胖组266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身高比;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性别、年龄、性成熟分级、BMI值、腰围身高比在不同肥胖类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在不同类型肥胖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型肥胖、复合型肥胖发生1种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为非肥胖的1.694倍、2.717倍。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肥胖、腹型肥胖、复合型肥胖发生≥2种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为非肥胖的4.183倍、2.351倍、8.170倍。腹型肥胖、复合型肥胖发生≥3种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为非肥胖的4.508倍、11.355倍。结论学龄期儿童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水平和聚集风险与肥胖类型密切相关,其中复合型肥胖最高,其次为腹型肥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与神经肽Y第二受体(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相关性,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2030名7~18岁的中小学生进行身体测量、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和rs1047214多态性检测.结果 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等位基因突变率(T>C)为18.6%;非肥胖组的纯合突变CC基因型频率为3.7%.明显高于肥胖组(1.7%,P<0.05);不同基因型BMI、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低于非纯合突变型,性别分析显示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用BMI调整后,不同基因型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的血脂、血压、血糖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青少年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突变率与男性肥胖有关,但与血脂、血压、血糖异常可能没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与神经肽Y第二受体(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相关性,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2030名7~18岁的中小学生进行身体测量、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和rs1047214多态性检测.结果 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等位基因突变率(T>C)为18.6%;非肥胖组的纯合突变CC基因型频率为3.7%.明显高于肥胖组(1.7%,P<0.05);不同基因型BMI、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低于非纯合突变型,性别分析显示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用BMI调整后,不同基因型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的血脂、血压、血糖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青少年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突变率与男性肥胖有关,但与血脂、血压、血糖异常可能没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与神经肽Y第二受体(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相关性,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2030名7~18岁的中小学生进行身体测量、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和rs1047214多态性检测.结果 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等位基因突变率(T>C)为18.6%;非肥胖组的纯合突变CC基因型频率为3.7%.明显高于肥胖组(1.7%,P<0.05);不同基因型BMI、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低于非纯合突变型,性别分析显示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用BMI调整后,不同基因型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的血脂、血压、血糖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青少年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突变率与男性肥胖有关,但与血脂、血压、血糖异常可能没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与神经肽Y第二受体(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相关性,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2030名7~18岁的中小学生进行身体测量、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和rs1047214多态性检测.结果 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等位基因突变率(T>C)为18.6%;非肥胖组的纯合突变CC基因型频率为3.7%.明显高于肥胖组(1.7%,P<0.05);不同基因型BMI、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低于非纯合突变型,性别分析显示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用BMI调整后,不同基因型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的血脂、血压、血糖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青少年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突变率与男性肥胖有关,但与血脂、血压、血糖异常可能没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与神经肽Y第二受体(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相关性,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2030名7~18岁的中小学生进行身体测量、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和rs1047214多态性检测.结果 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等位基因突变率(T>C)为18.6%;非肥胖组的纯合突变CC基因型频率为3.7%.明显高于肥胖组(1.7%,P<0.05);不同基因型BMI、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低于非纯合突变型,性别分析显示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用BMI调整后,不同基因型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的血脂、血压、血糖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青少年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突变率与男性肥胖有关,但与血脂、血压、血糖异常可能没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与神经肽Y第二受体(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相关性,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2030名7~18岁的中小学生进行身体测量、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和rs1047214多态性检测.结果 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等位基因突变率(T>C)为18.6%;非肥胖组的纯合突变CC基因型频率为3.7%.明显高于肥胖组(1.7%,P<0.05);不同基因型BMI、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低于非纯合突变型,性别分析显示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用BMI调整后,不同基因型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的血脂、血压、血糖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青少年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突变率与男性肥胖有关,但与血脂、血压、血糖异常可能没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与神经肽Y第二受体(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相关性,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2030名7~18岁的中小学生进行身体测量、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和rs1047214多态性检测.结果 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等位基因突变率(T>C)为18.6%;非肥胖组的纯合突变CC基因型频率为3.7%.明显高于肥胖组(1.7%,P<0.05);不同基因型BMI、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低于非纯合突变型,性别分析显示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用BMI调整后,不同基因型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的血脂、血压、血糖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青少年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突变率与男性肥胖有关,但与血脂、血压、血糖异常可能没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与神经肽Y第二受体(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相关性,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2030名7~18岁的中小学生进行身体测量、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和rs1047214多态性检测.结果 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等位基因突变率(T>C)为18.6%;非肥胖组的纯合突变CC基因型频率为3.7%.明显高于肥胖组(1.7%,P<0.05);不同基因型BMI、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低于非纯合突变型,性别分析显示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用BMI调整后,不同基因型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的血脂、血压、血糖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青少年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突变率与男性肥胖有关,但与血脂、血压、血糖异常可能没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3.
Ma Y  Zhang B  Wang H  Du W  Su C  Zhai F 《卫生研究》2012,41(1):70-74
目的探讨反映肥胖的体格测量指标与血压的关系,并通过肥胖指标预测血压值。方法利用2006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数据,对我国九省城乡18~60岁的成年居民6 433人的体质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以及超重率、肥胖率、中心肥胖率、高血压患病率进行横断面分析,同时分析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与血压的关系,并通过多元回归方程以肥胖指标预测血压值。结果城市男性居民的平均BMI值、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农村居民(P<0.05)。城市女性居民的平均BMI值、腰围、超重率、肥胖率、中心肥胖率和高血压患病率均低于农村居民,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均随着BMI值、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的增加而升高。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女性的年龄回归系数要高于男性。男性BMI值每增加0.77、腰围每增加2.43cm、腰臀比每增加2.66%和腰围身高比每增加1.54%,其收缩压升高1mmHg;而女性,相应的值分别为0.75、2.12cm、2.54%和1.53%时,其收缩压升高1mmHg。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中,腰围身高比仅和女性舒张压有相关关系。结论肥胖指标与血压之间具有稳定的正向线性关系。腰围身高比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预测作用并不好于其他反映肥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与神经肽Y第二受体(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相关性,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2030名7~18岁的中小学生进行身体测量、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和rs1047214多态性检测.结果 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等位基因突变率(T>C)为18.6%;非肥胖组的纯合突变CC基因型频率为3.7%.明显高于肥胖组(1.7%,P<0.05);不同基因型BMI、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低于非纯合突变型,性别分析显示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用BMI调整后,不同基因型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的血脂、血压、血糖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青少年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突变率与男性肥胖有关,但与血脂、血压、血糖异常可能没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与神经肽Y第二受体(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相关性,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2030名7~18岁的中小学生进行身体测量、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和rs1047214多态性检测.结果 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等位基因突变率(T>C)为18.6%;非肥胖组的纯合突变CC基因型频率为3.7%.明显高于肥胖组(1.7%,P<0.05);不同基因型BMI、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低于非纯合突变型,性别分析显示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用BMI调整后,不同基因型腰围、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的血脂、血压、血糖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青少年NPY2R基因rs1047214多态性的突变率与男性肥胖有关,但与血脂、血压、血糖异常可能没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宁夏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的关系,为防治HUA和M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19 356人为研究对象,测定血尿酸、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量腰围、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方差分析,HUA与MS各组分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对象中HUA的患病率为20.0%,其中男性患病率(26.2%)高于女性(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7.469,P0.01)。MS组的HUA患病率(33.2%)明显高于非MS组(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760,P0.01)。随着MS组分的增多,研究对象的血尿酸水平和HUA患病率也随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或肥胖、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2.068、1.186、1.184和2.299,P0.01),女性、高空腹血糖是保护因素,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0.440、0.920,P0.05,P0.01)。结论HUA与MS及其各组分具有相关性,可能成为MS筛查及风险预测的有效指标,及早防治HUA对MS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煤矿工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与血压、血脂、血糖、肥胖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煤矿工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7例为观察组,同一地区健康个体62例为对照组,测量血压(BP)、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HC),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FP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等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l)腰臀比(WHR)。结果①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中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中CGRP水平与SBP、TC和L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载脂蛋白Al(ApoAl)呈正相关(P<0.05);对照组血浆中CGRP水平与SBP和L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SBP、LDL-C和TC是影响血浆中CGR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邯郸市煤矿工人高血压患者血浆中CGRP水平与血压、血脂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铁与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及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哈尔滨报社人群为调查对象,对该人群进行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的测量及吸烟、饮酒的调查及血清铁的检测.结果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的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吸烟率、饮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空腹血糖、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控制混杂因素时,血清铁和超重、空腹血糖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存在交互作用,但调整混杂因素后,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血清铁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能无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65岁以下退休人员空腹血糖、血脂和人体测量学指标情况,为老年人慢性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镇江市正东路社区参加2016年健康体检的5566名65岁以下退休人员,进行空腹血糖、血脂、人体测量学指标检测。结果研究对象体质指数、腰围、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平均水平分别为24.01±3.11kg/m2、82.94±8.92cm、5.55±1.62mmol/L、1.84±1.31 mmol/L和5.28±0.94 mmol/L。男性体质指数、腰围、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女性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空腹血糖患病率分别为36.2%、10.6%、53.6%、14.4%、23.0%和10%。男性超重、中心型肥胖、高空腹血糖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女性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边缘升高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5岁以下退休人员肥胖、高血糖、高血脂情况严重,应加强相关慢性病的宣传,采取防治策略,更好地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肥胖儿童糖脂代谢的临床特征并分析膳食纤维联合运动干预对患儿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了解学龄期肥胖儿童体内糖脂代谢紊乱情况,及早给予干涉,降低成年及老年慢性疾病的风险。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1月在青海省儿童医院园诊断为肥胖的110例儿童为肥胖组,同期通过自愿原则在当地筛选出90名体检正常的儿童为正常组,收集两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数据,并计算体质指数(BMI),比较这些简单人体测量数据的差异。同时将肥胖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试验组采用膳食纤维饮食联合运动干预,对照组不采取特殊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治疗5周前后反映糖代谢、脂代谢血液中生化指标、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肥胖组的腰围、臀围、体重、BMI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纤维联合运动干预后,试验组较对照组儿童的体重、BMI、腰围明显下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亦均明显下降(P<0.05);而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儿童在临床上有显著糖脂代谢紊乱的特征。膳食纤维联合运动干预后患儿糖代谢、脂质代谢紊乱得到较好调节,血压变化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