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临床应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得到一定提高,但口服用药依从性仍然较差,有研究认为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坚持时间和传统抗精神病药并无显著差异[1]。不坚持治疗,依从性差是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主要原因[2],因此使用疗效好而安全,依从性高的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关键。作者对44例治疗依从性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利培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效果好,不良反应较少,对于用传统精神病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利培酮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药物。美国的研究表明利培酮对一些难治性患者或经传统抗精神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有效。笔者收集2003年1月42006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并诊断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共240例,逐渐停用原有的抗精神病药,换用利培酮治疗,现将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培酮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状况.方法:对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43例我院门诊及住院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持续治疗16周,于4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照.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8、16周末采用PANSS量表评定疗效,以TESS量表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利培酮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依从性、不良反应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无明显差异.结论:利培酮是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4.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s)疗效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相当,且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尤其是严重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少,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现选择单用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的平、阿立哌唑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前后的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变化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女性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掌握患者的用药剂量。方法对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4月住院的12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利培酮、阿立哌唑、氯氮平、奥氮平、氯丙嗪,前4位均为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以单用抗精神病药为主,使用的剂量适中,而合并用药则以不同作用机制的2种药物联合用药为主。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逐渐成为抗精神病治疗的主要用药,其优势主要为疗效确切,锥体外系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少,尤其是利培酮使用率较高。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等由于疗效相对不理想,不良反应大导致使用率低。  相似文献   

6.
新一代抗精神病药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性天  耿立坚 《新医学》2007,38(12):818-820
抗精神病药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失常疾病所致的谵妄、幻觉、妄想等症状的药物.该文综合国外研究,从给药途径、临床有效性、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等诸方面对新一代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奥氮平、奎硫平、利培酮、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与常规抗精神病药进行比较.新一代抗精神病药部分品种对代谢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可造成长期不良后果.临床使用时应全面权衡利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符合CCMD-3诊断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40例)和利培酮组(40例),观察8周,疗效评定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评价用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各评定1次。结果齐拉西酮组有效率为82.5%,利培酮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齐拉西酮引起患者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月经改变等方面的几率明显少于利培酮。结论齐拉西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有更多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研究组口服利培酮口服液治疗,对照组肌肉注射氟哌啶醇,观察7d。于治疗前及治疗第3d、7d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条目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d末,研究组兴奋症状好转率为75.0%,对照组为78.0%,两组好转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100,P〉0.05)。两组治疗第3d、7d末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条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1%,但程度均较轻微;对照组发生率为75%,且程度较重;两组均以锥体外系反应为主。结论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状态疗与氟哌啶醇效果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9.
抗精神病药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对于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更应选择副作用小的药物,以保证安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合并躯体疾病的精神分裂症,国内报道尚少,我们开展有关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抗精神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2组,其中25例使用氯氮平和利培酮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5例使用氯丙嗪和氟哌啶醇等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观察疗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与30名健康人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前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3、T4水平均降低,TSH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典型或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都能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经典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期间复发因素的分析。方法采用半定式问卷对利培酮和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利培酮治疗组坚持服药率显著高于经典抗精神病药组(P<0.01),利培酮组自动停药率低(P<0.05)。研究还发现因精神刺激导致复发的利培酮组高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组,考虑可能和长期利培酮维持治疗期间,随着认知功能的改善,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多,更容易接受外界刺激有关。结论利培酮是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更有效的药物之一,但在此期间社会支持、心理疏导更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疗程12w。分别与治疗前及治疗2w、4w、6w、8w、12w末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治疗各时点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均呈持续性下降(P<0.01),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阿立呱唑治疗儿童(6~14岁)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多中心、利培酮平行对照的方法,将45例6~14岁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阿立呱唑组23例和利培酮组22例,分别服用阿立呱唑和利培酮,疗程8周。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PANSS总分与BPRS总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立呱唑组与利培酮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6%和90.90%,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药均无严重不良反应,阿立呱唑常见的不良反应:静坐不能、失眠、心动过速、口干、头昏、恶心、呕吐、兴奋激越、肌强直、便秘、嗜睡、出汗、流涎,发生率与利培酮相当。【结论】阿立呱唑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利培酮相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氟哌啶醇针剂治疗,实验组采用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PANSS、TESS、PANSS-EC、MOAS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后PANSS、TESS、PANSS-EC、MOAS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PANSS、PANSS-EC、MO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疗效较好,患者PANSS、TESS、PANSS-EC、MOAS评分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分别以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各30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N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有效率83.3%,显效率66,7%,利培酮组有效率86.7%,显效率63.3%。两组疗效无差异。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对2006年2月至2009年3月住院的26例女性分裂症患者.采用齐拉西酮治疗8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不良反应量表、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价齐拉西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有效率为92.3%,显效率为 73.1%,对女性患者的月经周期、体质量、血糖等未见明显影响.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分析抗精神病药合并舒肝解郁胶囊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观察组采用抗精神病药联合舒肝解郁胶囊疗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阴性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38.0%,对照组痊愈率为36.0%,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性症状、简明精神病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其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40例)和利培酮组(40例),进行为期6周的观察,采用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PAN SS)评定疗效,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组有效率为92.5%,利培酮组有效率为90.0%,两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及显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疗效相当,两组不良反应存在差异。结论:齐拉西酮和利培酮都是安全有效且耐受性较好的抗精神病药,两种药物疗效相当,前者不良反应更少,更安全。  相似文献   

19.
抗精神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玲  查显友 《检验医学》2007,22(1):44-46
目的 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2组,其中25例使用氯氮平和利培酮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5例使用氯丙嗪和氟哌啶醇等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观察疗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L)、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与30名健康人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前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3、T4水平均降低,TSH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非典型或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都能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利培酮治疗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有无精神病家族史分组,随机抽取有家族史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36例,取同期无精神病家族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4例为对照。两组均应用利培酮治疗3mo,采用BPRS、SANS评定疗效,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利培酮对家族性和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显著疗效。散发性患者起效更快、疗效更好。两组主要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散发性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家族性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