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目的:探讨24周不同方式的规律运动对肥胖绝经妇女血清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36名受试者随机分成有氧练习组(AE)、有氧练习结合抗阻力练习组(AE RE)及对照组(CON),进行24周的实验,实验前后测量身体形态指标、空腹血糖(FPG)、血脂、胰岛素(FINS)及血清脂联素(ADI),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运动组的体脂含量(FM)、体脂百分比(%F)、体重、腰臀比(WHR)、FPG、FINS和HOMA-IR水平均较实验前显著下降;血清ADI水平呈上升趋势(AE组上升7.7%,AE RE组上升17.2%),但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后两运动组各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按照实验后体重变化分组,体重下降大于3kg的组脂联素变化水平显著高于未下降组。结论:24周不同方式运动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但对脂联素水平无显著影响;脂联素水平上升不是运动导致的胰岛素抵抗改善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祛胰抵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探讨祛胰抵方对血糖、血脂、血清瘦素、脂联素的调整作用以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干预机制。方法: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血清瘦素和脂联素,以及治疗前后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数据。并用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下降明显,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HOMA-IR有较明显的改善。结论:祛胰抵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血清瘦素、脂联素以及血脂水平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男性糖尿病患者及对照组血清瘦素和真胰岛素水平.结果男性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血清瘦素水平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而肥胖个体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非肥胖个体(t=3.5,P<0.01),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男性肥胖组血清真胰岛素平均值高于非肥胖组(t=2.19,P<0.05),与血清瘦素水平及体重指数均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和<0.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血清瘦素水平与糖尿病无直接相关性,而与人体肥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于晓红  于志宏 《武警医学》2011,22(3):195-198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替米沙坦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48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非肥胖组和肥胖组.每位患者每天空腹口服80 mg替米沙坦,共24周.测定治疗前后BMI、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胰岛素、血糖、血脂、血压、肝功能、肾功能、血管紧张素Ⅱ,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替米沙坦治疗前,与非肥胖组相比,肥胖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值(fasting insulin,FINS)、HOMA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肥胖组替米沙坦治疗后,SBP、FINS、HOMA-IR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ANGⅡ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替米沙坦治疗后,SBP、DBP、TG、TC、FPG、FINS、HOMA-IR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能够有效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明显改善其糖、脂代谢状态,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正常人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正常人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指数间的相关 性。方法 收集北京地区87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正常 人血清空腹脂联素水平为(8.34±4.72)μg/ml,女性显著高于男性。血清空腹脂联素水平与体重、体重指数、 腰围、臀围、腰臀比、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呈 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龄无关。其中腰臀比和空腹胰岛素水平是影响血清脂联 素水平最显著的因素。结论 脂联素在正常人血循环中丰富存在,与肥胖程度、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福建省泉州地区汉族肥胖人群脂联素基因第4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45)与血浆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方法 随机选择肥胖症患者248例,正常对照者223例,采用液相平衡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利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空腹血浆脂联素水平;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脂联素基因SNP45。 结果 ① 肥胖症组和正常对照组脂联素基因SNP45的GT+GG基因型的分布分别为61%和44%(χ2=14.182,P<0.01),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5%和25%(χ2=10.708,P<0.01)。②肥胖症组中,脂联素基因SNP45的GG+GT型与TT型相比,前者的TG、LDL-C水平(t=2.604, P<0.01; t=5.507, P<0.01)升高,而脂联素和HDL-C水平(t=2.275,P<0.05;t=10.100,P<0.01)降低。③正常对照组中,脂联素基因SNP45的GG+GT型与TT型相比,前者的脂联素、TG、TC水平(t=2.510,P<0.05; t=2.922,P<0.01; t=3.272,P<0.01)显著低于后者。④以脂联素基因SNP45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症组中脂联素基因SNP45的GG+GT型与TT型相比,GG+GT型血清脂联素水平减少(OR=0.810,95%CI:0.673~0.975,P<0.05),胰岛素抵抗风险增加(OR=1.746,95%CI:1.060~2.875,P<0.05);正常组中GG+GT型胰岛素抵抗风险增加(OR=3.962,95%CI:1.089~14.411,P<0.05)。 结论 ① 脂联素基因SNP45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肥胖症组与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②脂联素基因SNP45与肥胖症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血脂水平相关。③肥胖症组中脂联素基因SNP45与脂联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青年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病例组为38例青年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照组为27例同龄健康女性,两组根据体质指数分为肥胖组(体质质数≥25kg/m^2)和非肥胖组(体质指数(25kg/m^2)。在月经第3~5天晨(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者B超检查无优势卵泡当天)留空腹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胰岛素水平,根据后两者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①多囊卵巢综合征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囊卵巢综合征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多囊卵巢综合征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④多囊卵巢综合征组肥胖、非肥胖者及对照组肥胖、非肥胖者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依次递增,血胰岛素浓度依次递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青年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以肥胖者降低更明显,且可能与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素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bitity,SI )和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100例2型糖尿病组,101例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清脂联素及TNF-α水平,同时测定BM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血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相关指标.结果 糖尿病组BMI、FBG、FINS、Homa-I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血清脂联素、SI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TNF-α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与SI呈正相关(r=0.247,P〈0.05),与BM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r=-0.313,P〈0.05),与TNF-α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脂联素与肥胖、SI相关,与TNF-α无相关性,脂联素的增高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胡卫红  乔杰  王黎娜  同军 《武警医学》2007,18(7):504-508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的相关性.方法 60例PCS患者和60例对照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PCOS肥胖组及非肥胖组各30例、肥胖及非肥胖对照组各30例,分别应用ELISA方法及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MCP-1及CRP水平,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泌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睾酮(T),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雄烯二酮(A)水平;应用化学方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检测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结果 (1)非肥胖PCOS组血清CRP及MCP-1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肥胖对照组(P<0.05);(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MCP-1与BMI(r=0.381,P=0.000)、CRP(r=0.219,P=0.027)、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0.265,P=0.007)及TG(r=0.439,P=0.000)呈正相关;CRP与BMI(r=0.477,P=0.000)、TG(r=0.214,P=0.032)及HOMA-IR(r=0.617,P=0.000)呈正相关,与HDL-C(r=-0.209,P=0.035)呈负相关.结论 PCO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加重了PCOS患者的慢性炎症状态;PCOS患者血清中MCP-1与CRP具有协同性;MCP-1及CRP可能共同参与了PCOS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伴肥胖患者血浆脂肪甘油三酯脂酶(ATGL)水平变化及其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脂、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等的关系.方法 纳入T2DM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161例,分为4组:初诊T2DM患者(T2DM)组、初诊T2DM伴肥胖患者(T2DM-ob)组、正常糖耐量伴肥胖者(NGT-ob)组和正常对照(NGT)组.再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位数将上述161例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IR)组及胰岛素敏感(IS)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上述受试者血浆ATGL水平,并分析其与BMI、WHR、血脂、血糖、血浆胰岛素、HOMA-IR等的关系.结果 4组间血浆ATG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4组中T2DM-ob组、T2DM组ATGL浓度分别与NGT-ob组、NGT组比较有降低的趋势.IR组ATGL水平(61.7±21.6μg/L)明显低于IS组(75.3±22.9μg/L,P<0.01).血浆ATGL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明显正相关(r=0.229,P<0.01),而与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呈明显负相关(r=-0.199,P<0.05;r=-0.234,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DL-C、BMI、体内脂肪百分比(FAT%)均为影响血浆ATGL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血浆ATGL水平的改变与肥胖相关因素和IR等有关,并可能参与了肥胖、IR和T2DM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TNF-α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探讨2型糖尿病与炎症、脂肪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10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病例组患者接受吡格列酮治疗3个月,用放射免疫药盒测定血清脂联素,MTT比色法检测TNF-α的生物学活性。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脂联素低于对照组(P〈0.05),TNF-α的生物学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吡格列酮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升高(P〈0.05),TNF-α的生物学活性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脂联素与BMI及Homa-IR呈负相关,TNF-α的生物学活性与BMI及Homa-IR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是慢性炎性疾病,炎症状态与肥胖及血糖控制有关,吡格列酮通过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在我院妇科就诊的PCOS患者80例,其中青春期组34例,育龄期组46例。对比分析两组间的临床差别、性激素和血脂水平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结果(1)青春期组的发病年龄、病程和体重指数(BMI)均明显少于育龄期,P<0.05;但超重/肥胖的构成比、腰围和血压与育龄期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间的月经失调均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其次为闭经,均无统计学差别;青春期组的多毛和痤疮的评分及构成比均显著高于育龄期组, P<0.05。(3)青春期组血清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均显著高于育龄期组,P<0.01或P<0.05;性激素其余项无统计学差别P>0.05。(4)两组间空腹血糖、胰岛素和HOMA-IR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但青春期组有胰岛素抵抗构成比和75g葡萄糖试验后,1h、2h和3h血糖和胰岛素显著低于育龄期组,P<0.05。青春期组血脂中仅LDL显著低于育龄期组,P<0.05,余项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与育龄期PCOS患者相比,青春期PCOS患者有更明显的高雄激素血症,较轻的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镜卵巢打孔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自然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以腹腔镜卵巢打孔治疗PCOS后自然妊娠患者168例为妊娠组,未能自然妊娠患者82例为未妊娠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打孔数目、术后并发盆腔粘连、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激素分泌情况。结果妊娠组BMI≥23 kg/m^2者所占比例(48.2%)显著低于未妊娠组(68.3%)(χ^2=8.968,P〈0.01)。两组打孔数目相比无显著差异(3.2±1.6 vs 3.5±1.8)(t=1.3351,P〉0.05)。妊娠组术后并发盆腔粘连(1.8%)较非妊娠组(9.8%)显著降低(χ^2=8.3221,P〈0.01)。妊娠组术后卵巢体积(OV)、窦卵泡数(AFC)、基础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雌二醇(E2)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均显著高于非妊娠组(P〈0.05或P〈0.01),基础睾酮(T)、雄激素游离指数(FAI)、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均较非妊娠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BMI、卵巢储备功能、高雄激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与PCOS患者卵巢打孔治疗后自然妊娠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血流动力学参数在评价补肾化痰中药治疗胰岛素抵抗(IR)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治疗效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PCOS-IR的患者51例,给予补肾化痰中药干预3月,利用TV-CDU比较治疗前后卵巢基质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速度PDV、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期速度比S/D),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生殖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及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将卵巢形态学参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与血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①PCOS-IR患者治疗后Homa-IR、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LH/FSH显著降低(P<0.05).②血流动力学参数PSV、PDV显著降低(P<0.05),RI、S/D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肾化痰中药可以改善卵巢血流动力学状态,从而改善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糖耐量人群之间瘦素水平的差异,探讨瘦素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2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量二组的瘦素浓度;用内环境稳定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观察组瘦素浓度、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瘦素浓度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胰岛素抵抗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肥胖对2型糖尿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我院内分泌科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体重、身高,计算体重指数(BMI).选择BMI正常者(对照组,BMI 18.5~23.9 kg/m2)和肥胖者(肥胖组,BMI≥28.0 kg/m2)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两组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素(T4)、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水平,同时收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相关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 肥胖组患者T3水平(89±19)ng/dl较对照组(128±21)ng/dl显著降低,肥胖组患者aTPO(92±186)U/ml较对照组(51±137)U/ml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3水平与TSH、BMI、空腹血糖水平呈负相关(P<0.05).aTPO与aTG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已有改变,表现为T3水平下降,aTPO水平升高.aTPO与aTG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胰岛素治疗至少8周的2型糖尿病患者20例,入选后测定身高、体重、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记录胰岛素用量。给予磷酸西格列汀100mg/d口服,并根据定期血糖监测情况适时调整胰岛素用量,经过4周联合治疗后,观察患者BMI、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的变化。结果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4周后,患者HbA1c、FBG显著降低(P〈0.01);2hBG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用量较前明显减少(P〈0.01);BMI较前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有明显疗效,且可以减少患者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风险,降低体重,无明显胃肠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