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前列地尔的药理特性及其在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侯凡  李隆贵 《新药与临床》1996,15(3):159-163
肺动脉高压在多种心血管疾病进程中的病理生理意义受到临床关注,前列地尔具有扩血管作用,对肺血管有特异的选择性,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细胞保护作用。扼要介绍前列地尔治疗各种病因所致肺动脉高血压的临床应用近况,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肺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氧分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40例肺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及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应用前列地尔治疗能明显改善肺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可显著提高肺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氧合,明显降低肺动脉压(PAP),增加心脏指数(CI)。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和前列地尔对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45例,随机分为西地那非组(A组)、前列地尔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A组鼻饲西地那非100mg;B组静脉泵入前列地尔20ng.kg-1.min-1;C组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需吸入氧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A组、B组能显著降低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血管阻力指数(PVRI)(P<0.05);与B组比较,A组能显著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P<0.05);A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吸入氧浓度均低于B组(P<0.05)。结论西地那非的改善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心肺保护作用优于前列地尔。  相似文献   

4.
前列地尔(PGE1)以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使用较多,在肺心病心衰和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治疗中也有较好疗效。近年来开发出的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国外Ⅲ期临床试验报告有确切效果。本研究旨在观察Lipo-PGE1对肺心病心衰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动脉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PGE1)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36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用前列地尔治疗。静脉持续泵入量5ng/(kg·min),平均用药(6.8±1.4)d。结果用药后临床症状、肺动脉压、氧合指数、右心射血分数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患儿,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后,可使肺动脉压及肺循环阻力降低,提高动脉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提高氧合指数,改善心肺功能。患者顺利脱离呼吸机,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学》2016,(6):1395-1397
目的:评价前列地尔与酚妥拉明和氯沙坦用于治疗肺心病患者伴肺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肺心病伴肺动脉高压症患者42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给予前列地尔及酚妥拉明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后肺动脉压的降压效果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动脉压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为65.00%(χ~2=6.301,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与酚妥拉明和氯沙坦治疗肺心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肺动脉压。  相似文献   

7.
程文栋 《河北医药》2011,33(15):2285-2286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前列地尔(哈药集团,曼新妥)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曼新妥)10μg静脉注射,1次/d,共14d;观察治疗前后2组及组间肺动脉压力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肺动脉压力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地区应用前列地尔(曼新妥)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8.
吴先龙  李宁 《海峡药学》2012,24(3):172-173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180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吸氧、化痰止咳、抗感染、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纠正心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前列地尔10μ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14天为1疗程.结果 两组治疗前SPAP、MAP、DPAP、PaO2、PaC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一疗程后观察组SPAP、MAP、DPAP、PaCO2低于对照组(P< 0.05); Pa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滴前列地尔静脉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灼热感,能忍受,输注完毕30min左右自动消失,均未发生头痛、皮疹、食欲减退、腹泻、低血压、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应用治疗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在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00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者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仅采用常频通气治疗,治疗组在常频通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有效率、血气参数、肺动脉收缩压及呼吸机使用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与肺动脉高压有关的各项参数pH、PaO2、PaCO2、SaO2、PASP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使用呼吸机的时间仅为(84.5±3.7)h,明显短于对照组(150.3±6.6)h。此外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9.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对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至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患儿116例,其中室间隔缺损60例,动脉导管未闭5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与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前列地尔脂微球治疗,用法为5 ng/(kg.min)连续2 h静脉维持输入,约8~12 h重复一次治疗,连续应用2周。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总有效率98.2%,较对照组的73.6%改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输出量和肺动脉收缩压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合并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8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为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组30例,给与低分子肝素钠0.4ml皮下注射,每日两次,共14d;前列地尔组30例,给与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静脉注射,1次/d,共14d;联合治疗组30例,同时给与低分子肝素钠0.4ml皮下注射2次/d及前列地尔20μg静脉注射1次/d,共14d。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及组间肺动脉压力的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肺动脉压力均显著降低,但联合治疗组更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能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2.
前列地尔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虹 《天津药学》2002,14(5):20-21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前列地尔在临床上应用的文献报道。前列地尔不仅具有扩张血管作用,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扩张血管平滑肌等作用。前列地尔是一种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扩血管物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尘埃沉着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疗效。方法对76例肺尘埃沉着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持续性低流量吸氧,抗感染,祛痰、止咳平喘、强心利尿等改善心肺功能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结果治疗后SPAP、MPAP、DPAP和Pa CO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a O2、Sa O2、FEV1和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肺尘埃沉着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57例患儿均予以吸氧、抗感染以及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11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以及5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内科治疗后肺部感染、心力衰竭难以控制,转我院心外科予以手术.术后8例患儿用前列地尔,6例患儿用西地那非降肺动脉压力.患儿于内科治疗前后、手术后药物治疗前后测肺动脉压力(PA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结果 38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内科治疗后PAP、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LVEF较治疗前升高(P<0.05).11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以及5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PAP、血浆NT-proBNP水平均高于前述38例患儿(P<0.05),LVEF低于前述38例患儿(P<0.05).8例患儿术后予以前列地尔,6例予以西地那非治疗后,PAP、血浆NT-proBNP水平较用药前下降(P<0.05),LVEF较用药前升高(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需早治疗,可改善预后.前列地尔、西地那非在治疗肺动脉高压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收集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包含10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常规对症治疗相比,联用前列地尔可以显著增加治疗的总有效率[OR=4.23, 95%CI (2.41,7.43),P<0.000 01],降低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MD=-12. 10, 95%CI (-17. 34,-6. 86),P<0. 000 01]、肺动脉平均压(MPAP)[MD=-12.42, 95%CI (-16.67,-8.16),P <0.000 01]、肺动脉舒张压(DPAP)[MD=-13. 36, 95%CI (-16. 61,-10.11),P<0.000 01]、二氧化碳分压(PaCO_2)[MD=-2.65, 95%CI (-4.15,-1.16),P=0.0005],而对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新生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硫酸镁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的各项监测指标(SpO2、PaO2、PAP、BP、HR)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SpO2、PaO2、PAP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儿BP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R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低氧血症,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57例患儿均予以吸氧、抗感染以及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11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以及5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内科治疗后肺部感染、心力衰竭难以控制,转我院心外科予以手术。术后8例患儿用前列地尔,6例患儿用西地那非降肺动脉压力。患儿于内科治疗前后、手术后药物治疗前后测肺动脉压力(PA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结果 38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内科治疗后PAP、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LVEF较治疗前升高(P<0.05)。11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以及5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PAP、血浆NT-proBNP水平均高于前述38例患儿(P<0.05),LVEF低于前述38例患儿(P<0.05)。8例患儿术后予以前列地尔,6例予以西地那非治疗后,PAP、血浆NT-proBNP水平较用药前下降(P<0.05),LVEF较用药前升高(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需早治疗,可改善预后。前列地尔、西地那非在治疗肺动脉高压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前列地尔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2例PPHN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HFOV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PH值、动脉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动脉压(PAS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儿血压(BP)、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肺动脉压力(PV)、肺血管阻力(PVR)、体血管阻力(SV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气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PPHN患儿采用前列地尔联合HFOV进行治疗,有效改善了患儿临床症状,降低了患儿的肺动脉压,改善了患儿血流动力学,减少了呼吸机使用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CPB)术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筛选出42例CPB术后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心脏病患者,经中心静脉置管以20~40 ng.kg-1.min-1的速度泵入前列地尔注射液,比较用药前和用药后15、30、60 min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动脉压(mSAP)、平均肺动脉压与动脉压之比(PP/PS)、心脏指数(CI)、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用药后各时点的mPAP、PP/PS均较药前有显著降低(P均<0.01);患者用药后各时点的PVRI较用药前均有显著降低(P均<0.01),且呈逐渐下降趋势;CI在用药后各时点较用药前均有明显增高(P<0.05);mSAP、SVRI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CPB术后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负荷、增加心排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增加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7,(3):100-10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分析该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治疗方案,而观察组则是一般治疗+前列地尔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动脉舒张压(DPAP)、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FEV1和FEV1/FVC。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SPAP、DPAP、MPAP较之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中以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具优势(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_2、FEV1和FEV1/FVC相比治疗前均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PaCO_2均有显著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是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如果能够在常规治疗的方案外辅以前列地尔的治疗,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原有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和降低肺动脉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