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年~1994年,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05例反复鼻出血儿童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治疗对象;3~15岁鼻出血儿童105例,男性48例,女性57例,病程半年以上,反复发作,出血量多少不等,少则数毫升,多则为50~100ml,一例出血者89例,二例出血者16例。鼻前段出血区出血者74例,占70%,其中搏动性小动脉出血16例,占总数15%,鼻后段出血31例占30%。局部检查,大多数患儿鼻腔粘膜充血,鼻中隔黎氏区粘膜糜烂。血管扩张,有的可见小动脉膊动性出血。所有的病例均排除血液性疾病及鼻腔肿瘤。观察组10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照组5…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1995年5月起,采用口腔溃疡膜治疗鼻中隔粘膜糜烂及出血26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267 例中,男162例,女105例;年龄3~76岁,平均53.6岁;病程2~30天,平均6天,均为门诊患者。主诉:反复发作性鼻腔出血。其中单侧鼻出血203例,双侧64例。检查:单纯性鼻中隔粘膜糜烂201例,同时伴有血管扩张41例,伴鼻中隔偏曲15例,伴奏缩性鼻炎10例。所有病例均经体检和血液学检查,排除因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鼻出血。1.2方法 首先将卷棉子头醮20%AgNo…  相似文献   

3.
我科1998年10月至2000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鼻衄患者36例,配合辨证施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l 一般资料:36例病人均为住院病人,男22例,女14例;年龄16~69岁,平均42.6岁;单侧出血28例,双侧出血8例;鼻腔前部出血31例占86%,鼻腔后部出血5例占14%。其中鼻中隔粘膜糜烂26例,鼻中隔偏曲6例。所有病例均排除血液病、肾功能障碍及鼻腔肿瘤。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患者经门诊鼻腔油纱条填塞压迫止血后收住院,住院后给予抗生素、止血剂对症治疗,中…  相似文献   

4.
我们应用马应龙痔疮膏对125例由于鼻中隔粘膜糜烂所引起的鼻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年龄、性别:本组病例1~67岁,男74例,女51例,14岁以下44例,占35%。2.临床表现(1)病程:3~5年(2)将鼻中隔前下方易出血区糜烂程度分为3度,Ⅰ°点状糜烂,Ⅱ°面积在3~5mm2,Ⅲ°面积达5mm2以上。二、治疗方法取马应龙痔疮膏直接涂抹在易出血区,每日一次,如有活动性出血先局部止血,再涂药膏。三、疗效观察1局部检查:糜烂面粘膜光滑。2.疗效:125例全部治愈,93例在两天内止血,全部病例5天内止血,平均止血时间为2.2…  相似文献   

5.
鼻中隔粘膜糜烂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我们采用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暨南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制,简称bFGF)治疗鼻中隔粘膜糜烂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自1997年9月~1998年9月共收治鼻中隔粘膜糜烂患者129例,其中男用例,女48例,年龄6~70岁,平均36.5岁。病史最短者6天,最长者2年。所有病例均经详细询问病史,排除其他恶性病变后,鼻腔检查主要表现为鼻中隔Little’s区粘膜糜烂,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结痴。糜烂面直经约 0. 2cm…  相似文献   

6.
Nd:YAG激光治愈鼻出血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3月~1998年3月,我科对56例反复性鼻出血患者采用Nd:YAG激光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6例中,男37例,女19例。年龄12~72岁,平均42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3个月。出血次数不等,多者每日2~3次,少者每年3~4次。出血量由反复涕中带血至10Oml~20Oml,其中2例发生出血性休克,但以少量反复出血者为多。因鼻中隔黎氏区粘膜糜烂,血管扩张而反复出血者50例;其中40岁以下者29例。鼻——鼻咽静脉丛血管扩张出血者6例,年龄为58~72岁,平均65岁,6例病人均有高血压病史。2治疗方法大出血者以l%麻黄素棉片收…  相似文献   

7.
西瓜霜喷雾剂治疗鼻克氏区出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中隔克氏区由于其解创立特点,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常反复发生。作者曾将桂林西瓜霜喷雾剂(桂林三金药业集团公司生产)应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的治疗上(《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杂志》,1996,4(3);130.)结果发现止血迅速创面愈合快。受此启发,继将此药应用于治疗界克氏区粘膜糜烂性出血,也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60例克氏区出血均为门诊患者。克氏区粘膜糜烂左侧26例,右侧18例,双侧16例;年龄4岁~27岁,平均11.5岁,6岁~14岁占81·7%。大部分患者有多次发作史,鼻腔检查部分…  相似文献   

8.
鼻出血是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鼻腔前部出血又更为多见,目前治疗方法很多,各有一定疗效,但都有其不足之处。作者应用益氏溶液(Monsell’ssolution)治疗鼻腔前部出血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58例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3岁~56岁,其中《16岁40例;17岁~4(岁12例;>40岁6例。局部病变:粘膜糜烂出血的32例(单侧21例,双侧11例);血管扩张出血的18例(单侧12例,双侧6例);粘膜糜烂与血管扩张同时兼有者出血的8例(单侧5例,双侧3例)。病程最短的1周,最长的5年,均有反复性鼻出血的病史。…  相似文献   

9.
鼻中隔粘膜溃疡多因外伤、中隔偏曲、化学刺激、特种感染而引起~[1]。多发生于鼻中隔前端。此病患者有鼻腔干燥不适,又因痴皮过多而致鼻通气不畅,并有长期反复少量的鼻出血。笔者根据湿润烧伤膏具有治疗烧伤、创疡和云南白药消炎止血的功效,将两药配成药膏,涂抹干鼻中隔粘膜溃疡面,治疗鼻中隔粘膜溃疡收到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病例资料鼻中隔粘膜溃疡20例,均为单侧鼻腔,左侧9例,右侧11例;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在20~4O岁,病史15天~2年。溃疡深度:17例较表浅,2例达粘骨膜,1例中隔软骨显露,溃疡面积在0·Zcm~0‘4cm。病…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1987~1998年应用5%鱼肝油酸钠局部粘膜7封闭治疗鼻出血共2306例,其中导致鼻中隔穿孔的有8例占0.3%,采用回顾性总结经验方法吸取教训,对这8例硬化剂封闭治疗鼻出血,引起鼻中隔穿孔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三材料与方法8例患者中,男7例,女1例;年龄13~32岁,平均年龄23岁;主要症状为鼻腔反复出血1个月~2年,出血量每次10ml~100ml以内。鼻腔检查:左侧鼻中隔前下方有芝麻粒状隆起结节,用棉签刺激后出血呈博动性3例,左侧鼻中隔前下方活动性出血点2例,双侧鼻中隔前端小血管曲张伴鼻中隔轻度左偏者3例。8例均用5%鱼肝油酸钠…  相似文献   

11.
翼腭管注射利多卡因加垂体后叶素治疗严重后鼻孔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1983年1月~1997年3月,用翼腭管注射利多卡因加垂体后叶素的方法,治疗78例严重后鼻孔出血患者,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8例,男65例,女13例;年龄7~80岁.平均40.3岁。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者26例,均在45岁以上。因感冒发热、鼻腔及鼻窦炎症致鼻腔后部及中鼻甲糜烂引起出血者31例,原因不明者21例。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鼻出血未作统计.本组中出血量最少者约20Oml,最多者在加00ml以上.注射方法是: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头向后仰,张口,以手指在上颌第三磨牙内侧、硬腭边缘前方摸清腭大孔后,用3%红汞消毒…  相似文献   

12.
立止血鼻中隔粘膜下注射治疗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止血鼻中隔粘膜下注射治疗鼻出血的疗效观察屈霖,任雨青我科于1995年以来,对50例鼻出血患者用立止血鼻中隔粘膜下注射,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0例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5~65岁,平均34.9岁。均为0.5~15d内反复鼻出血,经其它...  相似文献   

13.
40例中,男28例,女12例,18~72岁.病程约1周.出血部位:鼻中隔Little's区糜烂及毛细血管浅表扩张出血29例,鼻中隔小血管瘤出血10例,下鼻甲前端出血1例.31例有1~7年反复鼻出血史,8例有高血压史.患者均于近1周或1d内反复发生鼻出血2次以上,出血量多少不一.治疗方法是出血侧鼻腔用丁麻棉片表面麻醉3次,每次间隔5min,稍用力填压出血部位.  相似文献   

14.
康复新滴剂治疗鼻中隔糜烂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康复新滴剂系纯中药制剂,可内服亦可外用,外敷用于烧烫伤、瘘管、褥疮及各类溃疡创面。我科于1996年以来,用于治疗鼻中隔糜烂、溃疡6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60例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14~60岁。单侧中隔糜烂48例,双侧糜烂22例;糜烂面多见于鼻中隔前段,面积约0. 5cm×0. 5cm。临床主要症状为:反复鼻出血,鼻腔内干燥、灼热、疼痛不适感。病情反复,均无全身性疾病。部分病例曾口服维生素类药,鼻腔用粘膜滋润剂、明胶海绵贴敷等均未治愈。2治疗方法 明胶海绵加康复新滴剂贴敷法。贴…  相似文献   

15.
1995年6月~2001年6月,我们用自制的“爽鼻油”治疗鼻中隔粘膜糜烂性出血,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0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28例(占42.67%),女172例(占57.33%);年龄1.5~54岁,其中5~22岁186例(占62.00%)。冬春季176例(占58.67%),夏秋季124例(占41.33%)。相关疾病,干燥性鼻炎119例(占39.67%),鼻中隔前部偏曲42例(占14.00%),急性鼻炎23例(占7.67%),慢性鼻炎34例(占11.33%),萎…  相似文献   

16.
鼻中隔黏膜冷冻加切除治疗异位月经致鼻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0岁,未婚.16岁月经初潮.从18岁开始,出现痛经及左鼻出血,反复发作.于月经前2~3天,自觉左鼻腔有肿胀感、似有液体溢出感.月经期,发生左鼻出血,出血发生于夜间睡眠时,量不多,醒来后发现颜面、枕巾血染.月经量正常,月经结束后症状消失.妇科B超:子宫后倾位,大小正常,附件未见囊肿.在子宫内膜分泌期检查鼻腔:鼻中隔左侧黏膜紫褐色,Little's区黏膜肿胀,未见明显糜烂及血管扩张.于月经期检查鼻腔:出血来自于左侧Little's区,并见血管扩张,右侧鼻中隔黏膜未见充血、肿胀.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3年1月~1295年3月采用消痔灵原液注射治疗鼻腔黎氏区出血31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12例中,男207例,女105例;年龄为:≤14岁143例;14~50岁62例;>50岁107例。其中黎氏区糜烂234例;出血点78例。出血量均在150ml以下。不包括继发于全身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等所致鼻出血病例。2治疗方法病人端坐仰头,用前具镜扩张前鼻孔,局部用l%地卡因棉片表面麻醉。如有活动性出血用1%麻黄素棉片压迫5~10分钟,再用套有5号牙科注射针的注射器吸入消痔灵原液。从鼻中隔黎氏区糜烂处或出血点前方O.scm处进针…  相似文献   

18.
鼻中隔前部little’s区是鼻出血的常见部位,易反复发作,青少年发病居多。笔者1992年~1996年采用药物烧灼加医用胶固化治疗2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20例中,男122例,女98例,年龄5~54岁,平均21·5岁。其中双侧鼻出血32例,占145%。患者的鼻腔检查发现及可能出血病因:littfe区粘膜糜烂62例,粘膜干燥23例,外伤16例,慢性鼻炎几例,慢性上颌窦炎7例,鼻中隔偏曲14例,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2例,发热28例,血小板减少症5例,肾炎2例,原因不明49砒(二)治疗方法1·药物烧灼加医用胶固化治疗little’S…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89年起采用消痔灵局部注射治疗鼻衄200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患者200例,男 112例,女88例;年龄 4~64岁;病程3天~20年。其中除1例为中鼻甲下缘出血,2例下鼻甲前端出血外,其余197例出血部位均为鼻中隔前下方。局部表现为血管扩张者54例,粘膜糜烂59例,两者兼有84例;单侧出血95例,双侧出血105例。本组鼻衄均频频发作,多则1日数次,少则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1993年10月起对188例鼻中隔黎氏区出血采用微波组织凝固疗法(MTC),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88例黎氏区出血患者中,男性104例,女性84例;年龄7~65岁;病程l~13年:66%在三、秋季节发病,76%的患者来诊前1周内均有三次以上出血,经药物治疗或自行填塞无效,而来我院门诊行微波治疗,全部患者均系原发干鼻腔病变所致鼻出血,病变局部均可见浆氏区血管钱在网状扩张,部分患者可见访动性出血社或单个或多个针帽状静脉曲张突起;44%合并蔡氏区粘膜充血糜烂;血常规、出没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