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观察黄葵胶囊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轻中度蛋白尿疗效。方法:入选180例患者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同时血压控制在125/75mmHg以下,24h尿蛋白定量0.5~2.0g,血肌酐正常。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应用黄葵胶囊联合金水宝胶囊,对照组应用金水宝胶囊。监测治疗0周、2周、4周、6周、8周24h尿蛋白定量变化、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在治疗4周时平均尿蛋白量下降,对照组在治疗6周时平均尿蛋白量下降,治疗8周时治疗组尿蛋白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治疗期间两组肾小球滤过率略有升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葵胶囊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轻中度蛋白尿较单用金水宝胶囊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轻中度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将96例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组(治疗组)和单用缬沙坦组(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著提高血清白蛋白(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比单用缬沙坦能更显著地降低尿蛋白排泄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轻型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抗过敏等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100 mg每日1次;治疗组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5粒/次,疗程12周,检测治疗前后4、8、12周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Scr、BUN、TC、TG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轻型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慢性肾炎缺乏有效治疗方法 ,我们采用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 5 0例 ,有一定效果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慢性肾小球肾炎均符合“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1992年黄山会议 )中慢性肾炎诊断标准 ,并排除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5 0例中 ,男16例 ,女 34例 ;年龄 18岁~ 6 5岁 ,平均 42 5岁 ,病程 3个月~ 15年。有高血压 12例 ,水肿 38例 ,腰痛 45例 ,其中慢性肾衰竭 2例。方  法1 治疗方法  5 0例病人口服黄葵胶囊 (江苏省苏中制药厂 ,规格 0 5g/粒 ,每次 5粒 ) ,每日 3次 ,8周为 1个疗程。合并高血压者 ,…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黄葵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调节慢性肾炎氧化应激,探讨对蛋白尿影响的机制。方法:将50例入选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主要是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葵胶囊治疗,治疗组为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时间为8周,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等。结果:经过治疗8周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1.80±0.23)g vs(1.21±0.18)g比较,显著下降(P〈0.05);两组SOD(88.0±10.9)nU/ml vs(101±11.7)nU/ml比较,显著升高(P〈0.05);两组MDA(7.0±1.5)nU/ml vs(5.9±1.7)nU/ml比较,显著下降(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肾炎蛋白尿具有一定的疗效,可能与其调节慢性肾炎氧化应激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引发的继发性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是慢性HBV感染患者最常见肝外损伤之一。我国是乙肝高发国,HBV-GN已是常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1],加深对此方面的认识将有利于HBV-GN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拟对黄葵胶囊治疗HBV-GN的疗效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肾脏病(CKD)2-3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份收治的80例CKD2-3期患者,随机分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维持用药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蛋白尿、肾功能、微炎症状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微炎症状态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改善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黄葵胶囊联合雷公藤多苷可有效改善CKD2-3期患者蛋白尿、肾功能及微炎症状态,进而延缓肾功能进展。  相似文献   

8.
黄葵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黄葵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DN早期患者43例,研究分组为正常对照组20例,黄葵胶囊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药物,黄葵胶囊组为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黄葵胶囊,连续用药8周。分别观察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的改变,并进行前后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黄葵胶囊治疗后尿蛋白定量检查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其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DN早期存在微炎症状态;黄葵胶囊可能具有调节DN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以口服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卡托普利治疗,分别于治疗后每2周对两组患者的血压、24h尿蛋白排泄量、肾功能等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血压、24h尿蛋白、血肌酐等指标上均有所下降,并且两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联合黄葵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口服降糖药物、调脂、钙拮抗剂降压及饮食控制等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坎地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检测24h尿蛋白排泄率(AE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指标。结果:在对照组治疗前,AER、BUN、Scr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CRP及TNF-α明显增高,经过坎地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1个月,其CRP及TNF-α明显降低,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存在微炎症状态,坎地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对微炎症状态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苯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Ⅰ组)、西药(Ⅱ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Ⅲ组),每组20例;采用双盲法给予中药、苯那普利、中药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疗程24周。收集投药初始以及第12、24周的实验室指标及中医症状积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24周治疗,3组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Ⅲ组24h尿蛋白定量下降较Ⅰ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Ⅲ组血浆自蛋白较治疗前升高(P〈0.05)。Ⅱ组血肌酐较Ⅰ组及Ⅲ组升高(P〈0.05)。依据中医证侯疗效标准判定,Ⅲ组有效率为89%、Ⅰ组为65%、Ⅱ组为4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西医疗效标准判定,Ⅲ组有效率为94%、Ⅱ组为85%、Ⅰ组为7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苯那普利较单纯中药或苯那普利能更好的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2.
乌司他丁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MHD治疗的患者51例,随机分为MHD对照组(M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U组),U组患者于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0万U,共12周。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C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血浆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①与C组相比,M组和U组治疗前hs—CRP、TNF-α、IL-6和MD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GSHPx水平下降(P〈0.01);②U组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hs—CRP、TNF-α、IL6和MD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GSHPx水平增高(P〈0.01);③在治疗12周后,U组hs—CRP、TNF-α、IL-6和MDA水平较M组降低(P〈0.05或P〈0.01),而GSHPx水平增高(P〈0.01)。结论以上结果提示乌司他丁可改善MHD患者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Roux-en-Y胃旁路术(RYGB)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Goto-Kakizaki大鼠,GK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GK大鼠随机分为GK-RYGB组、GK-假手术组、GK.对照组,另取10只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28d时处死实验动物。ELISA法检测血浆ghrelin浓度,免疫印迹法检测骨骼肌组织的磷酸化(p)-/总(t)。P13Kp85ct、p-/t.Akt/PKB及细胞膜(m)-/t.GLUT4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骨骼肌组织中P13Kp85a、Akt/PKB及GLUT4mRNA的表达。结果①血浆ghrelin浓度在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GK。对照组(P〈0.01)和GK-假手术组(P〈O.01);GK-RYGB组也明显高于GK.对照组∽〈0.01)及GK.假手术组(尸〈0.01),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②p-/t.P13Kp85tt、p-/t.Akt/PKB及m-/t-GLUT4蛋白相对表达量在正常对照组均较GK-对照组(分别P〈0.01、P〈0.05、P〈0.01)和GK.假手术组(分别P〈0.01、P〈0.05、P〈0.01)明显上升;GK-RYGB组亦较GK-对照组(分别P〈0.01、P〈0.05、JP〈0.01)和GK.假手术组(分别尸〈0.01、P〈0.05、P〈0.01)均分别明显上升。③骨骼肌组织中P13Kp85ct、Akt/PKB及GLUT4mRNA的表达在正常对照组均较GK.对照组(分别P〈0.01、P〈0.05、P〈0.05)和GK.假手术组(分别P〈0.01、P〈0.05、P〈0.05)明显上升;GK.RYGB组较GK.对照组(分别P〈0.01、P〈0.05、P〈0.05)和GK-假手术组(分别P〈0.0l、P〈0.05、P〈0.05)也均分别明显上升。结论①RYGB术后GK大鼠血浆ghrelin水平显著升高。②RYGB术能够上调GK大鼠骨骼肌组织中P13Kp85a、Akt/PKBmRNA和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并上调GLUT4的转录和翻译,促使更多的GLUT4在细胞膜表达,增加骨骼肌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改善骨骼肌组织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复方α酮酸配合低蛋白质饮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复方α酮酸加低蛋白质饮食;对照组给予碳酸钙,不限蛋白质饮食,共观察6个月。比较2组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及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上臂肌围(MAMC)。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血磷、血钙、钙磷乘积、iPTH呈升高趋势(P〈0.05或P〈0.01),观察组血磷呈降低趋势(P〈0.01),血钙、钙磷乘积呈升高趋势(P〈0.05),iPTH无变化(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BMI、Hb、Alb、MAMC均呈升高趋势(P〈0.05),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复方α酮酸配合低蛋白质饮食可在不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同时有效纠正患者钙磷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5.
也页目的:探讨糖肾平对高糖环境下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足细胞为研究对象,以高糖(25 mmol/L)、LPS(1μg/mL)刺激足细胞建立模型,分为正常组、高糖组、高糖+LPS组、厄贝沙坦组、抑制剂组、糖肾平小、中、大剂量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方法检测足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2/3、整合素连接激酶( integrin-linked kinase, ILK)、CD2相关蛋白(CD2AP)、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和高糖+LPS组足细胞TGF-β1、ILK、α-SMA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P-Smad2/3蛋白及Smad2/3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高糖+LPS组比较,厄贝沙坦组足细胞P-Smad2/3、α-SMA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TGF-β1蛋白表达减少(P〈0.05),TGF-β1,Smad2/3,α-SMA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ILK mRNA表达减少(P〈0.05),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糖肾平大、中、小各剂量组足细胞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大剂量组足细胞TGF-β1 mRNA表达减少(P〈0.05),小、中剂量组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小、中、大各剂量组足细胞P-Smad2/3蛋白及Smad2/3mRNA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小、大剂量组足细胞ILK mRNA表达减少(P〈0.05),中剂量组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大剂量组足细胞α-SMA蛋白及其mRNA表达减少(P〈0.05);糖肾平小、中、大各剂量组足细胞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糖肾平能够降低足细胞TGF-β1、ILK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Smad2/3蛋白及Smad2/3 mRNA表达,升高足细胞标志物CD2AP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SMA蛋白及mRNA表达,通过抑制TGF-β1-Smad2/3-ILK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足细胞转分化,保护足细胞,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6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g,共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亚组分(HDL2-C,HDL3-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等指标。选择同期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TG、V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HDL2-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C、HDL3-C和LDL-C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G、VLDL-C水平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DL-C、HDL2-C明显增加(P〈0.01),而TC、HDL3-C和L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左-卡尼汀通过降低血清TG、VLDL-C水平,提高HDL-C、HDL2-C浓度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脂蛋白(a)[L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以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睡前服用,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共6周,治疗前后所有患者测定血糖、肾功能、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C(HDL-C)、低密度脂蛋白-C(LDL-C)、PAI-1、tPA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比较。结果6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TC、TG、LDL-C、Lp(a)、PAI-1活性及UAER下降(P〈0.05或P〈0.01),而HDLC水平和tPA活性上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有显著改变(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在降低DN患者血脂的同时,通过降低Lp(a)改善纤溶系统功能,保护受损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 CGN)脾肾亏虚证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尿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变化及参地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64例 CGN 脾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实际完成61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30例),并设正常组20例。治疗组口服参地颗粒,对照组口服氯沙坦钾片,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24 h 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清 VEGF 和尿 EGF 水平变化,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疾病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61.30%(P 〈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 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而对照组治疗后24 h 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降低(P 〈0.05),但尿红细胞计数降低不明显(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 VEGF 和尿 EGF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 〈0.01),治疗后两组血清 VEGF 和尿 EGF 水平均下降(P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CGN 脾肾亏虚证患者血清 VEGF、尿 EGF 水平上升,参地颗粒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 VEGF、尿 EGF 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临床症状,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 VEGF、尿 EGF 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β)和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水平,探讨其在糖尿病蛋白尿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2例,按照UAER水平分组:间断白蛋白尿组(n=20),UAER〈20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n=22),UAER20-200μg/min;临床白蛋白尿组(n=20),UAER〉200μg/min。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IL-1μ和AOPP水平。结果3组糖尿病患者血清IL-1β和AOP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IL-1β和AOPP水平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显性白蛋白尿组IL-1β和AOPP水平均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正常白蛋白尿组(P〈0.01)。血清IL-1β与AOPP呈正相关(r=0.760,P〈0.01),血清IL-1β和AOPP与UAER呈正相关(r分别为0.809和0.813,P〈0.01)。结论IL-1β和AOPP可作为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早期预测因子,对预防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脾活骨方治疗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性及其特色,为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提供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前瞻、配对、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经健脾活骨方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经病灶清除打压植骨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纳入患者按照ARCO分期相同、坏死面积相近、Harris评分相似、发病原因一致、人院治疗时间相近、体重指数相近、年龄相近的七个配对条件进行1:1配对,共配对120对(240例)。以X线影像稳定率、Harris评分、SF-36评分作为疗效评价指标,配对后进行12个月的随访,分析统计随访结果。结果治疗组影像稳定率为76.28%,与对照组的73.92%结果相当(x^2=0.173,P〉0.05),治疗组Harris评分为87.67分,高于对照组的83.39分(t=2.658,P〈0.05),SF-36评分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分值高于对照组(t=4.28,P〈0.01;t=3.675,P〈0.01;t=4.28,P〈0.01;t=2.62,P〈0.05;t=4.92,P〈0.01;t=3.17,P〈0.05),而活力分值低于对照组(t=2.339,P〈0.05)。不同分期研究显示,治疗组Ⅱ期患者影像稳定率82.02%略高于对照组的78.16%(x^2=0.412,P〉0.05),而Ⅲ期55.17%的稳定率则略低于对照组的60.71%(x^2=0.179,P〉0.05);Harris评分方面,两组两期疼痛缓解作用相近,其他方面则治疗组占优;SF-36评分中,治疗组Ⅱ期患者有略好于对照组趋势,而Ⅲ期则区别不明显。治疗组自身对照结果中,Ⅱ期患者影像稳定率为82.02%,高于Ⅲ期的55.17%(x^2=8.507,P〈0.01),而Ⅱ期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及SF-36总体健康分均低于Ⅲ期。结论健脾活骨方治疗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疗效肯定,在改善髋关节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略优于手术治疗。健脾法在早期比中期更显示出疗效优势,即使中期在影像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中药治疗对缓解症状、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