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究在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中应用优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74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7例,应用优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呼救-抢救时间、呼救-接受专业治疗时间、致残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97.30%)高于对照组(83.78%)(P0.05),且致残率(27.03%)低于对照组(54.05%)(P0.05);实验组呼救-抢救时间、呼救-接受专业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且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30%)高于对照组(78.38%)(P0.05)。结论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应用优质综合护理切实可行,有助于增加抢救成功率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接到120急救电话后,立即派车前往急救,具体措施包括急救前准备、病情评估、呼吸道护理、对症处置及护理、心理护理、转运过程中的护理及患者交接等。结果本组患者从120呼救到给予院前急救护理的平均时间为(16.7±4.2)min,从120呼救到抵达医院接受急救治疗的平均时间为(29.8±10.6)min;出现致残16例,致残率为53.33%,死亡2例,死亡率为6.67%;患者家属对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3.33%。结论院前急救与护理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覃尚红 《内科》2009,4(5):830-832
脑卒中(stroke)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笔者对经临床和影像学确诊为急性脑卒中的病人,采取及时抢救治疗,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心理干预,帮助建立完善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有效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规范化康复护理在首次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8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制定规范化的脑卒中康复护理方法,对治疗组29例发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步行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结论按规范化的康复护理方法实施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步行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患者经急性期抢救治疗后,有许多患者由于经济原因不能得到住院康复治疗.为探索行之有效且经济的康复方法,我们对92例因经济原因不能受到住院康复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研究,进一步验证和探讨社区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卒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离院后给予常规指导护理,试验组患者离院后给予延续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试验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卒中出院患者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AMI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抢救治疗,在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基础护理、环境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吸氧护理、饮食护理及二便护理等,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35例患者,经抢救治疗和综合护理后干预,病情有效改善34例,死亡1例,抢救成功率为97.14%。结论在给予AMI患者抢救治疗的同时,配合护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6例,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抢救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诊到确诊的时间、确诊到专科治疗的时间分别为(27.89±5.74)min、(44.95±6.47)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7.68±2.03)min、(27.52±7.36)min(P0.05);致残率、死亡率分别为11.63%、4.6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23%、18.60%(P0.05)。结论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卒中可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方法,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Fugl-Meyer积分和Barthel指数评价我院的康复护理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和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结果 66例经治疗及康复护理一个月,治愈3例,治疗显效27例,治疗有效30例,治疗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90.91%。结论早期、及时、分阶段合理的康复护理能帮助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应该选择合适的机会,早期发病时采用针灸、电刺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运动疗法(Bohath、Brunnstrom、PNF技术)等康复治疗训练,再加上按摩与功能锻炼、患肢的正确摆放和心理护理等,均有利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减少继发性障碍的发生。本文就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危重患者急性左心衰抢救过程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和系统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危重患者20例,随机均匀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10例,主要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10例,主要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和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抢救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两组抢救治疗和临床护理,在患者抢救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者临床死亡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患者临床护理满意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急性左心衰危重患者来说,在实际的抢救过程中,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且在患者抢救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状,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同时进行社区访视等行为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医院社区一体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指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随着临床抢救技术的不断提高,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致残率却明显提高。康复训练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子,我国2001年启动的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的“十五”攻关课题,已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完整的三级康复网络。三级康复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各项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大大减少社会用于疾病的各种经济支出。神经内科2006-2008年对176例脑卒中的患者除了早期康复护理,还进行康复指导,使患者出院后仍能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是脑卒中易感人群,虽然对脑卒中患者诊断、治疗、抢救的水平不断提高,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但致残率却明显上升;而且脑卒中患者大多只能在医院或康复中心接受治疗。由于康复服务费用高,覆盖面小,患者不能坚持长期治疗;同时长时间住院也不利于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进而影响全面康复的效果。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指导,是达到肢体、心理、社会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病人饮食治疗的护理相关策略。方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54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自身特点,采取合适的饮食治疗护理措施。结果该组患者经过饮食治疗护理与指导,取得了明显的护理效果,其中显效有32例,有效有17例,无效有5例,总有效率为90.74%。结论加强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病人饮食治疗的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且对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和预防并发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病人饮食治疗的护理相关策略。方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54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自身特点,采取合适的饮食治疗护理措施。结果该组患者经过饮食治疗护理与指导,取得了明显的护理效果,其中显效有32例,有效有17例,无效有5例,总有效率为90.74%。结论加强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病人饮食治疗的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且对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和预防并发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越 《临床肺科杂志》2004,9(5):562-562
呼吸机是普胸外科麻醉、手术后复苏及危重病人抢救的必备工具之一,随着现代胸外科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普胸外科围手术期病人使用呼吸机的频率越来越高;同时由于呼吸机的使用毕竟是“侵入”性治疗,病人的呼吸道感染及呼吸机的管道的污染对手术后病人的预后是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本文针对普胸外科围手术期病人使用呼吸机的管道保养、消毒及细菌培养结果,探讨其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采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治疗效果和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与2018年1-12月我院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纳入对照组、实验组,各50例,分别实施传统护理流程与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救治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中,有确切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单元超早期肢体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病死率有所下降,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也有提高,但是脑卒中的致残率仍无显著下降。因此防止和减少卒中的致残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卒中单元超早期的康复护理治疗是防止、减少致残的有效手段,在脑卒中治疗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方国家积极开展脑卒中的康复护理,已取得了显著效果。而我国护理训练正在探讨和开展此课题研究。目前卒中单元早期肢体康复护理重要性尚未被充分认识,为此就卒中单元超早期肢体康复护理的有关方面作一论述。1脑卒中单元病区中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卒中单元是一个针对急性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诊治的3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回顾性探析其临床抢救及护理措施。结果全部患儿治疗及护理前空腹血糖含量(25.88±3.48)mmol/L;通过综合抢救治疗、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全部患儿的病情得到稳定控制,血糖含量明显降低至(9.17±2.25)mmol/L,治疗前、治疗后患儿的空腹血糖含量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抢救及护理,可有效控制患儿病情,有助于疾病的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