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治疗胃贲门癌或食管癌时,根据病情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最常采用的是胃套食管吻合术。术后,X线检查是评价手术疗效、残胃功能的主要手段。本文就30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所致的正常X线表现及其鉴别诊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壁肌间隧道内胃食管吻合术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贲门癌,胃食管重建手术方法颇多,但迄今为止,吻合口瘘与狭窄,反流性食管炎仍然是食管、贲门癌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我科自1995年以来,采用胃壁肌间隧道内胃食管重建术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46例,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31例,女15例;年龄43~74岁,平均58.2岁。食管下段癌29例,贲门癌7例,胃底贲门癌10例。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30例,腺癌16例。1.2 手术方法 全麻后取左胸后外侧切口,常规切除食管或贲门胃底肿瘤,关闭残胃断端,局部淋巴结清扫。在行消化道重建前,先制作胃前壁肌间隧道。在胃前壁大、小弯之间相对无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管状胃胃底成形术在食管癌手术切除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分析130例食管癌患者管状胃胃底成形术的手术效果。结果管状胃胃底成形术在预防食管癌手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抗反流、防止胸胃综合征、减少术后局部淋巴结复发与远处转移等方面疗效确切。结论食管癌患者手术中,管状胃胃底成形并纳入原食管床重建消化道,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1992—01~2003—03,我们对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的吻合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食管胃“隧道式”吻合术加胃大网膜包裹覆盖术连续进行56例吻合。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效果满意,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手术死亡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预防食管和贲门癌手术并发症,仍然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我院自1983年2月至1987年2月连续施行食管和贲门癌手术200例。现据本组经验就如何预防手术并发症提出讨论。 临床资料 一、本组200例,食管癌106例,贲门癌94例。男171例,女29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4岁,平均54岁。 二、手术种类 1.经左胸食管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84例,弓下吻合术88例。 2.经颈、右胸、上腹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  相似文献   

6.
食管支架多用于治疗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或吻合口癌复发,但常会掉入残胃内,如果残胃过小,则取出困难。1999年3月~2004年6月,我们成功取出小残胃内食管支架14例。  相似文献   

7.
1991年6月~1994年9月,我们行胸腹段食管切除、胸骨后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67例。男42例,女25例;年龄47~65岁;胸上段食管癌39例,中段食管癌28例;病变长度平均5.52cm,最长8.5cm。手术主要并发症:吻合口疹6例(9.1%),肺部感染2例(3.0%)。病理检查均为鳞状细胞癌。无手术死亡。1手术方法病人左侧卧位,右侧6肋间开胸游离并切除食管肿瘤,而后改仰卧位上腹正中切口剖腹,胃游离后胸骨后制做隧道,胃通过隧道上提至左颈部做食管胃吻合。2讨论颈胸腹三处切口胸骨后胃代食管手术方法的优点:(1)食管切除广泛几乎全食管切除,可…  相似文献   

8.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及残胃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2006年对胃大部切除术后12例食管癌及4例残胃贲门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得了再次手术治疗,并比较各种重建消化道的术式,探讨选择何种重建方式更合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病人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62(52—78)岁。行胃大部切除术病因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3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切除,食管与胃吻合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吻合口瘘。它是这类手术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手术后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我院在400例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切除吻合病例中,有21例发生瘘的并发症。在1974年以前认为凡是术后发生的瘘,都是吻合口瘘。在处理上均采取保守治疗。1974年以后我们对一部分病例采取再次手术修补的方法。在7例再次手术中,发现有5例吻合口愈合良好,而胃底靠前壁有一瘘口,称为胃底瘘。5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5年11月至1994年11月,连续施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或空肠吻合术共172例,无一例吻合口漏。作者认为,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术前积极治疗并发症,纠正和改善营养状况;术中保护胃、食管血供,正确掌握吻合技术;预防并及时处理术后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其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TIMP)的表达与人大肠癌转移及其预后的关系,利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41例大肠癌组织中MMP-2、MMP-9及TIMP-1的表达情况,并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作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肿瘤组织中MMP-2、MMP-9及TIMP-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MMP-2、MMP-9及TIMP-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三者高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的进展有关,并且预后不良.提示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与大肠癌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1977~1981年采用Arslan及Vega术治疗喉鳞癌55例。随访3~7年,声门上区癌术后5年的生存率达74.7%,声门癌达75.5%。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采用电子计算机,以逐步回归分析法对颅内肿瘤病例进行定性诊断的研究方法及初步结果。编制了颅内肿瘤定性诊断的计算机程序。经对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法处理,推导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回代运算及另1组400例的验证结果,判断符合率为85.6%。本法简便、可靠,对临床医生判断该类疾病的良恶性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1977年3月~1984年3月以不同类型手术治疗喉癌134例,其中各种喉部分切除术104例,全喉切除术30例。喉部分切除术和全喉切除术的5年存活率分别为72.3、55.6%。结果表明喉部分切除术和全喉切除术都是根治性手术。喉部分切除者104例全部恢复言语和喉保护功能,其中79例拔除气管套管,恢复呼吸功能,占76%。故认为喉部分切除术的最大特点是使接受手术的患者能够全部或部分恢复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7例晚期肺癌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法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丝裂霉素(MMC)灌注。每次20mg,间隔1~3周。4例灌注3次以上。治疗效果:咯血停止5例(5/7),胸疼消失4例(4/6),关节疼消失1例(1/2),肺部肿块缩小6例(6/7)。本文还介绍了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及灌注的体会。此法优点为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6.
胰腺癌临床症状调查(附1027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胰腺癌的临床症状特征,回顾性分析研究1027例确诊的胰腺癌患者和各种症状,并从性别、年龄、血型、肿瘤部位等方面春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027例患者首发症状最常见为腹痛、黄疸、上腹不适,主要症状最常见为腹痛、黄疸、体重下降及纳差,少见症状各异。年龄、肿瘤部位对胰腺癌症状有重要影响,血型对症状有一定影响,提示胰腺癌症状虽然不典型,但仍具有一定特征,临床医师应注意识别,促其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7.
探讨飞行人员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对31例年龄在30~55岁之间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临床治疗方法。结果经过糖尿病教育及心理辅导、血糖自我监测、饮食与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后,过半病人血糖控制理想。糖尿病教育及心理辅导、血糖自我监测、饮食与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使得飞行合格。  相似文献   

18.
35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经9年随访,发现胃癌9例(2.56%),其中早期胃癌3例,说明CAG定期随访对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的发现有较大价值。本组CAG有腺体萎缩变化的病例,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病例数有减少,可能因治疗使部分萎缩病变好转(逆转)。有肠上皮化生者占51.7%,年内及1~3年检查时肠化数有所下降,4~5年、6~7年检查又与首次检查相似(P>0.05)。有异形增生者32例(9.1%),1年内复查,27例轻度者大部分消失,4例中度者消失3例、1例无变化,1例重度者失访。  相似文献   

19.
胰腺癌误诊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为探讨胰腺癌误诊比例、病种和原因,以及误诊对胰腺癌诊治的影响,给避免误诊误治提供参考,回顾性分析研究1027例确诊的腺癌患者的误诊情况,同时将所有患者区分为误诊组与非误诊组,对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027例患者586例曾被误诊(57.1%)。误诊病种55种,最常见的为胃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及慢性胰腺炎。误诊组与非误诊组的确诊时间、主要症状、根治切除率、半年存活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胰腺癌极易误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临床医师应认识其各种症状,尽可能系统检查,综合分析,促其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20.
内毒素致家兔急性肺损伤肺脏组胺受体变化及机制630037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汪建新,毛宝龄,黄念秋,吕宝璋关键词内毒素;受体,组胺;磷脂酶A类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63.8作者以静注内毒素方法复制家兔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着重从肺脏组胺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