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与滴虫性阴道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该院诊治的生育年龄女性滴虫性阴道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做健康体检的无阴道炎的健康育龄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2组女性阴道中局部细胞因子IL-2、IL-8、IL-13的水平。结果经过检测阴道灌洗液中的细胞因子的浓度可知,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局部的细胞因子IL-2、IL-8、IL-13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阴道局部IL-2、IL-13的水平升高,说明在阴道的抗滴虫感染中阴道局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发挥了重要作用;IL-8水平升高,说明在阴道的抗滴虫感染中阴道局部黏膜的先天免疫应答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晓惠  张捷  廖华伟 《中国药房》2007,18(14):1093-1094
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浆细胞因子IL-13、IL-18的变化。方法:选择40例LN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LN患者口服泼尼松0·8~1·2mg·kg-1·d-1和静脉滴注环磷酰胺8~12mg·kg-1·d-1,每月连续冲击2d,治疗12wk,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浆IL-13、IL-18水平。结果:LN患者治疗前血浆IL-13、IL-18分别为(71·92±5·86)、(712·46±256·42)pg·mL-1,治疗后分别为(32·46±4·28)、(286·54±82·46)pg·mL-1,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IL-13、IL-18虽有改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N患者血浆IL-13、IL-18水平升高,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IL-13、IL-18水平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IL-23是主要由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主要能促进CD4 T细胞增殖,促进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可以调节树突状细胞的共刺激功能。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IL-23参与许多炎症、肿瘤及自身免疫病。本文主要综述IL-23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可溶性Fas(sFas)水平及其在M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夹心(ELISA)法检测15例MM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IL-10、IL-12和sFas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MM患者IL-10和sFas水平明显升高(P<0.01);IL-12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L-10、IL-12和sFas参与MM的免疫病理生理过程.检测上述三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为MM患者监测病情、疗效判断及免疫治疗提供较为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张慧云  林丽艳  林青  王顺兰  何韶衡 《江苏医药》2008,34(12):1262-1265
目的 检测白细胞介素(IL)12对肥大细胞介质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 肥大细胞P815培养、激发后收集细胞和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组胺、IL-4和IL-6的水平,用细胞激发信号ELISA(CASE)方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细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ER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3和p38信号转导通路蛋白磷酸化情况.结果 IL-12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肥大细胞P815分泌IL-4,但对肥大细胞IL-6的分泌和组胺释放无明显影响.PD98059,U0126和LY294002阻断IL-12引起的肥大细胞IL-4分泌,并抑制IL-12引起的ERK和AKT磷酸化.结论 IL-12刺激肥大细胞P815分泌IL-4很可能是通过激活AKT和ERK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是促炎细胞因子,通过诱导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使粒细胞分化和迁移.IL-17还参与抗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并通过调节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或诱导抗微生物肽来参与宿主防御.  相似文献   

7.
IL-13与气道高反应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道高反应性(AHR)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特征之一。IL-13是气道高反应性高度相关的细胞因子,主要由Th2细胞产生,通过一种或多种可能途径引起气道杯状细胞增生,促进黏液的过度分泌,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下诱发AHR。以IL-13本身及其相关信号通路调节因子为靶向的AHR的治疗具有充分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夏季穴位贴敷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并监测治疗前后血清中IL-12及IL-13水平的变化。方法对169例成年哮喘缓解期患者(寒哮组98例、热哮组71例)给以三伏天行自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同时选取体检正常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前1周内及治疗后1个月对哮喘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分级,并留取外周血标本监测血清中IL-12及IL-13的水平变化。结果哮喘组总显效率40.2%,总有效率87.0%,寒哮组的改善程度优于热哮组。治疗前,哮喘组的血清IL-12平均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而IL-13的变化趋势相反,其中寒哮组变化更显著。结论夏季穴位敷贴疗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哮喘患者,特别是寒哮者的呼吸道症状及肺通气功能,并能调节IL-12/IL-13水平,使之趋于平衡,在预防及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梁艺华  叶俭  任宁毅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1945-1946
目的 观察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肿灶IL-1、IL-6、IL-8的动态变化。方法 以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100例中、重度(出血量〉30m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连续监测血肿冲洗液中IL-1、IL-6、IL-8的动态变化。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6~12h血肿冲洗液中即已检测出IL-1、IL-6、IL-8,在出血急性期呈现不同变化趋势。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后IL-1、IL-6、IL-8等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其后的病理过程,其水平变化与疾病的转归有关。  相似文献   

10.
鼻息肉是一种鼻腔及鼻窦黏膜发生病变,表现为极度水肿的炎性肿块。研究认为白细胞介素含量与鼻息肉存在呈正相关,可能在其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中,IL-17是宿主抵抗特殊病原体重要而独特的细胞因子;IL-6可增强和延长NEU作用时间及功能,并可局限化炎症;IL-23是一种维持慢性炎性反应的促炎因子,并且可能与鼻息肉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老年抑郁症患者抗抑郁治疗前后HAMD评分变化及测定免疫炎症细胞因子IL-6和IL-2水平变化来分析老年抑郁症与细胞因子之间的联系,探讨其中的机制,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新思路。方法对31例老年抑郁患者抗抑郁治疗前后进行HAMD量表(24项)评分。使用减分率作为治疗前后的疗效判定标准:减分率=[(治疗前HAMD积分-治疗后HAMD积分)/治疗前HAMD积分]×100%,减分率≥75%为显效,74%~25%为有效,〈25%为无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1例老年抑郁患者抗抑郁治疗前后、28例无心理障碍者血清中IL-6、IL-2的水平。结果抗抑郁治疗前抑郁症组(实验组)的IL-6、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抗抑郁治疗后HAMD评分显著下降(P〈0.05),且IL-6、IL-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在老年抑郁症发病中IL-6、IL-2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存在免疫方面的异常,抗抑郁治疗对IL-6、IL-2的稳态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鼻咽癌患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浓度.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43例鼻咽癌患者血清IL-10及IL-12浓度,并用22例健康成年人血清作为对照.结果 鼻咽癌组IL-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鼻咽癌组IL-12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浓度在晚期T分期组(T3/T4)明显高于早期T分期组(Ⅰ/Ⅱ)(P<0.01)、晚期临床分期组(Ⅲ/Ⅳ)明显高于早期临床分期组(Ⅰ/Ⅱ),但在不同性别、年龄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2在晚期T分期组(T3/T4)明显低于早期T分期组(Ⅰ/Ⅱ)(P<0.01)、晚期临床分期组(Ⅲ/Ⅳ)明显低于早期临床分期组(Ⅰ/Ⅱ),但在不同性别、年龄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IL-10及IL-12浓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鼻咽癌中高浓度的IL-10可能抑制IL-12的产生,帮助肿瘤细胞免疫逃避,损害机体肿瘤免疫,从而促进肿瘤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甲砜霉素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检测患者血清辅助T细胞17( Th17)相关因子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2(IL-22)和白介素23(IL-23)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的关系,探讨银屑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治疗组为寻常型银屑病4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40例;治疗组给予甲砜霉素、异维A酸胶丸口服及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IL-17、IL-22和IL-23的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IL-17、IL-22、IL-23与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17、IL-22、IL-23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IL-17、IL-22、IL-2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1)。治疗组治疗前IL-17、IL-22与IL-23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0.77、0.76、0.60,P均<0.05)。结论 IL-23/IL-17轴可能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IL-17、IL-22、IL-23可以作为判断寻常型银屑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降低IL-17、IL-22、IL-23表达可能成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Cytokines regulate the immune reactions elicited by renal transplantation (RT).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blood serum levels of IL-2, IL-6, IL-8 in 25 RT patients (10 female and 15 male, mean 5.4±2.7 yrs after RT) three times over a six-month period during standard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with cyclosporine A, azathioprine and prednisolone. The levels of IL-2, IL-6 and IL-8 were tested with ELISA Quantikine Human Interleukin Immunoassay (R&D Systems, detection level 7,0.7 and 10 pg/cm3,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alternation of blood serum levels of IL-2, IL-6 and IL-8 in the study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IL-10抑制脂多糖诱导的Hela细胞IL-15和IL-6转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IL-10对脂多糖(LPS)诱导的Hela细胞IL-15mRNA和IL-6 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其激活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培养的Hela细胞,经不同浓度的LPS及IL-10单独或联合处理后,提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RT-PCR分析IL-15和IL-6转录水平的变化,Westernblot分析信号转导通路蛋白变化。结果RT-PCR分析得知①1ng~10μgLPS刺激Hela细胞12h后,IL-15 mRNA和IL-6 mRNA水平均明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P<0.01),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100ng/mL时达峰值;100ng/mLLPS刺激Hela细胞0~24h,IL-15 mRNA和IL-6 mRNA水平亦明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P<0.01),24h内存在时间依赖关系,12h时达峰值。②单独IL-10(10ng/mL)作用于Hela细胞12h后,IL-15 mRNA和IL-6 mRNA没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P>0.05)。不同浓度的IL-10(1,10,100ng/mL)均下调100ng/mLLPS诱导的Hela细胞IL-15 mRNA和IL-6 mRNA的表达,且浓度越高IL-10抑制作用越明显。Western blot分析显示LPS主要通过磷酸化信号蛋白PI3K/AKT和ERK1/2上调IL-15和IL-6转录,IL-10能阻断AKT的磷酸化而对ERK1/2的磷酸化没有影响。结论IL-10可抑制LPS诱导的炎症细胞因子IL-15和IL-6的转录,这可能与其阻断AKT的磷酸化有关,因而,IL-10可能应用于某些临床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IL-10、IL-18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ELISA法和单克隆抗体法对30例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了血清IL-2、IL-6、IL-10、IL-18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肾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2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5),而IL-6、IL-10和IL-18水平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半年治疗后血清IL-2、IL-6、IL-10、IL-18和CD4/CD8与治疗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慢性肾炎患者血清IL-2、IL-6、IL-10、IL-18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判断病情及其预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IL-12和IL-4水平对观察和预测拉米夫定疗效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前后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2和IL-4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口服拉米夫定,1次/d,100mg/次,疗程1年。测定不同应答组拉米夫定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血清IL-12和IL-4水平。结果完全应答组拉米夫定治疗后IL-12升高,IL-4降低,且治疗后各时间点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应答组治疗后IL-12升高,IL-4降低,但两者仅治疗后第3个月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应答组治疗后IL-12、IL-4含量同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应答组治疗后第3个月IL-12、IL-4含量和部分应答组治疗后第3个月相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因子含量变化和应答状况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应答状况与治疗后血清IL-12和IL-4水平变化有关,治疗后其水平持续变化且变化大者有更多的机会发生完全应答,因此动态检测IL-12和IL-4水平可以作为拉米夫定用药及疗效判定的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尹翠红  车雅敏 《天津医药》2015,43(12):1361-1364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CG)对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表达白细胞介素(IL)- 2、IL-4 的影响,探讨CG 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HaCaT 细胞分为4 组:空白对照组(不加CG);低浓度组(1 mL 细胞培养液中加入50 μL CG);中浓度组(1 mL 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00 μL CG);高浓度组(1 mL 细胞培养液中加入200 μL CG)。采用噻唑蓝(MTT)方法检测24 h 后不同浓度CG 对HaCaT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不同浓度CG 处理后的HaCaT 细胞上清液中IL-2 及IL-4 的表达水平。结果低、中、高浓度CG 干预HaCaT 细胞24 h 后均可见到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不同浓度CG 干预HaCaT 细胞24 h 后,低浓度组上清液中IL-2 的浓度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ng/L:234.51±17.98 vs 225.31±16.23,P>0.05);中、高浓度组的IL-2 浓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低浓度组,且高浓度组低于中浓度组(ng/L:188.99±19.22 vs 208.49±18.40, P< 0.05);高浓度组培养上清液中IL-4 的浓度较其余3 组明显升高(ng/L:45.67±10.29 vs 37.62±3.90、39.68±6.08、43.85± 10.26,P<0.05)。结论CG 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IL-2 与IL-4 的分泌而抑制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2、IL-4与正常人的差异,比较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阿立哌唑治疗前后症状改变及细胞因子IL-2、IL-4的变化。方法选择3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学技术测定血清标本中IL-2、IL-4的水平,用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结果(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IL-2、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阿立哌唑治疗后较治疗前IL-4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血清IL-2、IL-4水平在治疗前均高于对照组(P<0.05)。(4)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经阿立哌唑治疗前后血清IL-2、IL-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功能存在异常,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具有下调IL-2、IL-4水平的作用,阳性症状亦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