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治疗方法:鲜败酱草汁<1岁者每次口服2ml,1~2岁者每次口服3ml,山茛菪碱0.5~1.5mg/kg.d,以上均为每d2次。治疗期间,患儿应用米汤或米汤加母乳喂养。脱水重者可根据程度口服DRS 液,个别对症处理。治疗结果:痊愈:大便正常,症状、体征消失72例;好转:腹泻次数减少,大便略稀,其它症状、体征减轻5例;无效:大便情况和症状、体征无改善2例。体会:鲜败酱草具有凉血解毒,活血散瘀之功效,山茛菪碱能缓解平滑肌痉挛,减慢肠蠕动,调节酸碱平衡。二者合用可提高疗效。此法简便易行,药源充足、价格低廉、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 治疗方药:猪胆汁500ml,绿豆粉500克,两者混合搅拌阴干后研为细末,装入胶囊或制成水丸,每次口服2~3克,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对脱水严重,不能进食者,每日大便在15次以上可给5%葡萄糖盐水,10%葡萄糖作为支持疗法,根据需要酌加10%氯化钾。治疗结果: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大便镜检阴性为临床痊愈,共89例(用药2天痊愈者30例,3天痊愈者27例,4天痊愈者32例)。用药3天后体温上  相似文献   

3.
我们自1981~1983年,以中药葛根芩连汤为主,配合液体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中西医结合组(以下简称结合组)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6个月~1岁者52例,1~ ~2岁者28例。症状体征:早期呕吐,病初大多数有发热,咳嗽、咽部充血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腹泻,大便呈蛋花水样,每日6~9次,每次量约10~40ml。部分患儿每日达10多次,每次量约50~60ml,多伴有轻、中度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和低钾症表现。实验室检  相似文献   

4.
<正> 治疗方药:青黛2g,银杏、地骨皮、钩藤、陈皮、车前子、车前草各9g。咳嗽重加甘草2g,水煎30ml。新生儿每次3~5ml;1~3岁每次6~7ml;3岁以上8~10ml。每日4~5次口服,辅以补液,吸氧。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2 0 0 0年 4月运用中西医结合“五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8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80例中男性 2 5 8例 ,女性 1 2 2例 ;年龄 2 1~76岁 ;病程 2~ 7年 ;有外伤史者 2 4 0例 ,无外伤史者 1 40例。治疗方法1 .药物疗法 :静脉滴注 :2 0 %甘露醇 2 5 0 ml,每日 1次 ,共 3~ 5天 ;0 .9%生理盐水 2 5 0 ml 丹参注射液 2 0 ml,每日 1次 ,静脉滴注 1 0~ 1 5天。血压过低者不用甘露醇。腰痛宁 4粒 ,每日 1次口服 ;或芬必得 0 .3,每日 3次口服 ;或配以中药治疗。2 .腰椎牵引 ,每日 1次 ,每次 30 min;中频治疗 ,每日 1次。…  相似文献   

6.
肠滴虫病     
<正> 1、处方:岗松注射液,岗松片。用法:肌注岗松注射液,每次2毫升(含岗松6克),每日2次。同时口服岗松片(每片含岗松4克),每日3次,每次2片。5天为1疗程。病例:李xx,女,44岁。近年来常腹痛,拉粘液脓血便,每日2-3次。曾用合霉素、氯霉素、土霉素、黄连素和穿心莲等药治疗无效。镜检大便有肠道滴虫。即用上述方法治疗,5天后症状消失,复检大便滴虫阴性。  相似文献   

7.
<正> 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17岁及50岁。系同一家族。病程分别为6年及40年。此次入院前每次发病都住省某医院行输血等治疗,平均每年住院6~8次。治疗方法:复方丹参注射液(常州制药厂生产,每2ml中含丹参、降香各2g)8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点滴,40~46滴/min,每日1次,连续用药1个月。并辅以硫酸亚铁0.6g,每日3次口服。结果: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男 4例 ,女 17例 ,年龄 18~ 65岁 ;轻度下垂 :<立位透视 ,小弯角切迹低于双髂脊联线 1~5cm者 >17例 ,中度下垂 :<小弯角低于双髂脊联线6~ 10 cm者 >4例。方法 :口服吗叮啉 ,每次 1片 ,每日 3次 ,肌注新斯的明 0 .5mg每日 2次。口服维生素 B1、谷维素各 2片 ,每日 3次。口服补中益气丸 ,每日 2次 ,每次 1丸。针刺足三里 30分钟 ,每日早晚各 1次。食少渣食物。治疗期间每天卧床 11小时 ,饭后卧床 1小时 (俯卧左上斜位35°)。结果 :经 2 0天治疗 ,2 1例中 18例全部恢复正常。另 3例 30天后复查亦恢复正常 ,半年后随…  相似文献   

9.
小儿泄泻是儿科常见的多发病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药敷脐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 4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40例 ,男 2 3例 ,女 1 7例 ;年龄 2个月~ 4岁。其中病轻者每日大便 3~ 6次 ,量少 ,无脱水及中毒症状 ;重者每日大便 1 0余次 ,量多 ,伴有轻度脱水。全部病例血常规检查均正常 ,大便外观为蛋花样或黄绿色泡沫状稀便。治疗方法药物组成 :吴茱萸、公丁香、葛根等量共为细末 ,每次 5 g以生姜汁调敷脐部。对轻度脱水者配合口服补液 ,不必加用其它药物。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 :用药 3天以内腹泻停止 ,大便成…  相似文献   

10.
<正> 治疗方药:参苓白术散9克,四神丸9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有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者,中午加服香连丸5克。宜进富有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忌用生冷硬及刺激性食物,忌暴饮暴食。治疗效果:患者服药后大部分在1周内大便次数减少,症状减轻,1个月左右大便次数恢复正常。大便每日1次,症状体征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者为痊愈,共6例;大便正常,症状体征消失,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者为显效,共17例;大便次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脾虚泄泻是临床常见病 ,以大便质稀薄如水 ,食后作泻 ,色淡不臭 ,时轻时重为主症 ,3岁以下婴幼儿多见。笔者自 2 0 0 0年以来 ,采用捏脊疗法配合自拟中药止泻方热敷神阙穴 ,治疗本病 5 0例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 0例中男性 32例 ,女性 1 8例 ;年龄 <1岁 1 0例 ,1~ 2岁 2 8例 ,2~ 3岁 1 2例 ;每日大便次数 <6次者 1 2例 ,6~ 1 0次者 2 0例 ,>1 0次者 1 8例 ;伴呕吐者 1 0例 ,伴脱水症状者 2例。治疗方法捏脊疗法 :患儿俯卧位 ,先在背部由上而下轻轻按摩至腰骶部 3遍 ,再用捏脊法自龟尾向上捏至大椎 ,一般每次捏脊 5~ 6遍…  相似文献   

12.
草的民间药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为桑科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生于沟边、路旁,药源充足。其味甘、苦,性寒,无毒。具有清热、利尿、清瘀、解毒等功效,可治疗多种病证。现将民间应用草诸方综述如下。   1.小儿腹泻:取全草加水适量,浓煎,使每40ml含草50g。1岁以内每次服20ml,每日2次;1岁以上每次20ml,每日3次。3天内基本上可令热退腹泻停止。   2.小儿疳积:用草每周岁3g,12岁以上按成人量,每次30g,加鸡蛋1个,煮服,每周1剂。   3.小儿暑热症:草15~30g,蒲公英、玄参各6~12g,柴胡3~6g,加水煎至100ml,分2次内服,每日1剂。3剂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可达91.24%。   4.小儿天疱疮:取草一把煎水洗,每日1~2次,并忌鱼腥发物。   5.肺结核:以草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每次2~4ml,30天为1个疗程,经1个疗程治疗后症状可改善。   6.慢性支气管炎:取草、野利苋鲜品各30g,洗净切段,水煎2次过滤。将所得药汁混合浓缩成100ml,每日服1次,每次50ml。总有效率为60.8%。   7.细菌性痢疾:取草藤叶,水煎,使每ml含量为3g。1~2岁者每次服20ml,2岁以上者每次30ml,日服2次,4~6日为1个疗程。治愈病例的平均退热天数为2天,大便镜检正常为3天。   8.慢性结肠炎:取鲜草500g,清水洗净,加水2000ml煎至1500ml,待温洗脚,早晚各1次。15天为1个疗程,间隔5天后再行第2个疗程。   9.胆石症,胆囊炎疼痛:草500,煎取500ml,每日分4~6次服。除能缓解疼痛外,部分患者且见食欲明显增强,未发现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民间验方地龙液在治疗百日咳、带状疱疹方面具有廉、便、验的特点 ,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地龙液的制取 :取鲜地龙 50 0 g,置清水中 1 h左右 ,洗净后放于干净盆内。取白糖 1 50 g,撒入并搅拌 ,即见有地龙液体迅速渗出。约 1~ 2 h后即可得大量渗出液。将渗出液用纱布过滤 ,至滤不出时再加少许清水冲滤 ,以充分得到渗出液 ,约 30 0~50 0 ml。最后将此液置高压消毒器内消毒、冷却备用。如仅作为外用可不必消毒。用于治疗百日咳时可口服 ,每日 2次 ,1~ 3岁者每次 1 0 ml,4~ 6岁者每次 2 0 ml,>7岁者每次30 ml;用于治疗带状疱疹时可取地龙液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大黄与鱼腥草合用治疗咯血的疗效观察。患者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4~70岁。引起咯血的病种有支气管扩张症7例,支气管炎5例,肺结核1例,病因未明2例。就诊时咯血时间最短1天,最长25天,咯血量最多者1000ml/日,最少者一日数口。治疗方法:鱼腥草注射液4ml肌注,一日二次,加鱼腥草60g煎汤400ml分二次口服;川大黄粉5~20g/日分二次口服。大黄粉用量因人而异,大便次数增多者不用大量,血止后再服3天,以资巩固。治疗结果:止血最快者为1天,一般均在2~5天收效。其中2例咯血丝痰患者,止血效果最差,治疗1个月,咯血消失。副作用:个别病例大便次数增加,每日5~6  相似文献   

15.
<正> 治疗方法 党参、山药、鸡内金、山楂、麦芽各3g,食糖6g。此方为1~3岁儿童1d量。治法是各药分别干燥,研粉过筛拌匀备用。胃阴虚损者加服南宁药厂生产的鲜石斛露每次10ml,每日3次;有虫积者,每日睡前用治虫栓1个插肛,连用3d,半月后再用1次;若伴呕恶或感冒者加苏叶10g;若大便稀溏,日行2次以上者加炒白术6g,上药煎服。  相似文献   

16.
<正> 治疗方法:肺炎合剂:炙麻黄、光杏仁、生甘草各5g,生石膏(先煎)20g,葶苈子、天竺黄、桑白皮、淅贝母、金银花、黄芩各10g,丹参15g,鱼腥草30g,大枣5枚。煎剂按制剂常规制成肺炎合剂,分装每瓶100ml。服法:1岁以内,每次10~15ml,1~2岁每次15~20ml,2岁以上每次30ml,每日3次。  相似文献   

17.
<正> 小儿秋季腹泻,目前尚无特殊治疗,为了从祖国医学中探索有效之治疗方法,我们自1981年起,以葛根芩连汤为主,配合液体疗法,治疗秋季腹泻8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性别:男44例,女36例。年龄:6个月~1岁52例,1~2岁28例。症状体征:有早期呕吐,病初大多有上呼吸道症状,发热,轻咳,咽部充血,腹泻,大便呈蛋花水样,日6~9次不等,每次量约10~40毫升。部分患儿腹泻频繁,每日达十多次,每次量约50~60毫升,多伴有轻、中度脱水。部分有代谢性酸中毒和低钾症表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 1 996~ 2 0 0 4年以来 ,采取口服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41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1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 ,男 2 2例 ,女 1 9例 ,年龄在 1 9~ 5 8岁 ,病程 2个月至≥ 1 0年。诊断依据 :①症状体征 :大便粘液脓血 ,每日 3~ 5次 ,腹痛 ,里急后重  相似文献   

19.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1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2 0 0 1年 1月以来采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 1 2 4例 ,疗效良好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2 4例均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持续未退 ,患儿精神好 ,吃奶好 ,无呕吐 ,无肝肿大 ,大便黄色 ,尿液无色。男婴 58例 ,女婴 66例 ;年龄 1 7~ 2 8天者 43例 ,2 9~ 39天者 69例 ,>40天者 1 2例 ;根据皮肤黄染程度分为轻、中、重度 ,其中轻度者 35例 ,中度者 85例 ,重度者 4例。治疗方法全部患儿均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 ,其中 76例口服 3ml/次 ,每日 3次 ;44例口服 5ml/次 ,每日 3次 ;另 4例予茵栀黄注射液 5ml加 5%葡萄糖 50 ml静脉滴注 ,每日 1…  相似文献   

20.
萆薢渗湿汤治疗霉菌性阴道炎1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2 0 0 0年以来用萆渗湿汤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1 6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62例患者年龄 2 2~ 5 4岁 ;病程 2天~ 4年。均有典型的症状及体征 ,阴道涂片可见霉菌。治疗方法均用萆渗湿汤加减治疗 ,用萆、薏仁、黄柏、赤茯苓、丹皮、泽泻、通草、滑石 ,偏于热盛者加栀子、龙胆草、柴胡 ;偏于湿盛者加猪苓、苍术、藿香。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 ;外阴瘙痒严重者加水再煎第 3次 ,取汁 5 0 0 ml坐浴 ,每日 2次 ,每次2 0 min,7日为 1个疗程。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 :症状完全消失 ,阴道涂片未见霉菌 ,随访半年未复发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