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伴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3例伴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治疗手段及随访资料。本组行肝癌切除手术4例,其中,肝右三叶加癌栓切除1例,右半肝切除加取栓2例,左半肝切除加取栓1例;肝癌冷冻加IDDS(implantable drug deliverysy stem)3例;肝癌术中无水酒精注射加IDDS1例;肝癌TACE(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加PEI(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门静脉癌栓3-DCRT(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放疗3例;肝癌TACE,门静脉癌栓3-DCRT放疗2例。全组均配合免疫制剂及中医中药辅助治疗。结果13例病人均进行长期追踪随访,1、3、5年生存率(寿命表法)分别为92.3%、46.2%、30.7%。其中1例巨块型肝癌,手术探查无法切除术中肝癌注射无水酒精并行IDDS,术后配合TACE及PEI,并经IDDS化疗及生物免疫治疗,半年后复查肝癌肿块及癌栓完全消失,现已生存9年仍健在。结论伴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病人应争取肝癌及癌栓一同手术切除,不能手术切除者应个体化综合性运用肝癌冷冻、TACE、PEI、3-DCRT、IDDS及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经肝断面取癌栓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肝叶或肝癌切除并取癌栓,并与同期肝癌无癌栓者的手术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门静脉癌栓组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8.3%、51.7%,与单纯肝癌切除组的93.3%、62.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肝癌并于肝断面门静脉取除癌栓不增加手术的创伤和难度,其治疗效果与无癌栓肝癌的手术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对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肝癌并下腔静脉癌栓的重复肝动脉造影和栓塞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意义。结果l0例均在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前后显示下腔静脉癌栓血管,16例在栓塞后l一3月内造影显示下腔静脉癌栓的供应血管增多,癌栓增大,其中4例累及心房。4N下腔静脉癌栓血管不显影。栓塞后癌栓内均见碘油沉积.部分癌栓缩小。结论原发性肝癌之下腔静脉癌栓由肝动脉主要供血.造影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栓塞对癌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不排除有促进癌栓生长的可能。治疗上宜采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门静脉癌栓分型在肝癌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中的意义和疗效。方法 269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分为TACE组(217例)和对照组(52例)。比较不同癌栓分型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 TACE治疗对Ⅰ型癌栓治疗效果明显,Ⅱ型、Ⅲ型有效,Ⅳ型无效。TACE治疗可延长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生存期(P〈0.01),门脉癌栓分型程度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结论 Ⅰ~Ⅲ型适宜TACE治疗.Ⅳ型不宜行TACE治疗。门脉癌栓分型是决定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对评价肝癌TACE治疗疗效和患者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致严重低血糖临床较少见,且病死率极高,临床诊断及治疗较困难,本院收治1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致严重低血糖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癌痛护理质量控制评值表在肝癌癌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疼痛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小组根据"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标准""三级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标准"及结合临床癌痛护理管理实践,制定癌痛护理质量控制评值表,并将该表格用于肝癌病人疼痛管理中,比较癌痛护理质量控制评值表应用前后肝癌病人癌痛知识知晓情况及癌痛护理质量。[结果]应用后肝癌病人在癌痛发生原因、癌痛评估方法、癌痛护理措施及镇痛药物使用等方面知识评分高于应用前(P0.05)。应用后护士癌痛评估准确率、癌痛药物使用准确率、病人癌痛控制满意率高于应用前(P0.05),且病人24h癌痛发生次数少于应用前,癌痛程度轻于应用前(P0.05)。[结论]对肝癌病人应用癌痛护理质量控制评值表实施管理,将有助于提高肝癌病人癌痛认识水平,提高病人癌痛控制效果及满意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癌痛贴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患者吗啡剂量的降低程度。方法:将65例肝癌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WHO制定的三阶梯止痛药物疗法,2组分别在右侧期门穴贴敷癌痛贴及安慰剂。结果:治疗组吗啡使用量治疗前后差值平均(-60±30.48)mg,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7.06±27.69)mg(P0.05);止痛效果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6.87%,优于对照组的75.76%(P0.05);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90.91%(P0.05)。结论:癌痛贴穴位贴敷联合吗啡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在降低患者吗啡用量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肝门静脉穿刺激光消融(laser ablation,LA)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2009年127例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行经皮肝门静脉穿刺LA治疗的护理方法。结果 108例患者术后1~3 d有不同程度的发热;84例有穿刺点附近疼痛;3例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经内镜证实为胆道出血。结论经皮肝门静脉穿刺LA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完善术前准备、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是提高LA安全性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彩超诊断门脉癌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肝癌门脉癌栓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44例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图像观察。结果 门脉癌栓好发于门脉主干、主干及右支 ,主干及左右支 ;弥漫型、巨块型肝癌多见 ,其中 11例门脉癌栓呈海绵样变。肝动脉扩张明显。结论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但有利于门脉癌栓的检出 ,还有利于弥漫型肝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撂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方法,评价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45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综合治疗组80例、单纯手术切除组25例、肝动脉化疗栓塞组28例和保守治疗组12例,比较4组生存时间.结果:综合治疗组、单纯手术切除组、肝动脉化疗栓塞组和保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3,15,9,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能耐受手术者实施手术治疗,切除原发灶和取出癌栓,术后行肝动脉、门静脉化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五位常见的癌症,占所有癌症的5.6%,全球每年的新发病例约为564 000例[1].肝癌亦是我国癌症中第2位死因,肝癌的总5年生存率不足5%,全球50%以上的肝癌发生在我国.手术治疗是肝癌治疗的最主要方法 ,手术治疗后复发是可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疗效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消癌灵对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用消癌灵糖衣片(3.4015g生药/片)治疗64例晚期肝癌,每日口服3次,每次4片。连续服药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变化,以判定治疗效果。结果:完全缓解率6.25%,部份缓解率70.31%,稳定率18.75%,恶化率4.69%。半年中仍健在者57例,1年中仍健在者5例,2年和3年仍健在者各1例。全部观察病例未见副作用和过敏反应。结论:消癌灵治疗晚期肝癌,能改善临床症状。缩小癌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外科综合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80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分别是13%和30.4,术后1、3、5a生存率分别是80%、45%、7%。结论:肝癌切除和门静脉癌栓取出术是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联合化疗、生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伴癌栓患者的临床护理及疗效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伴门脉和(或)下腔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通过间接门脉造影方法判断癌栓阻塞程度,有机结合TACE和3D-CRT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患者肿瘤控制、癌栓消退及生存率情况。结果:TACE治疗后发热32例,对症处理后症状于3 d内缓解30例,1周内缓解2例;35例胃肠道症状均1周内缓解。放射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发热2例,对症处理后症状均于3 d内缓解,I~II度消化道反应25例,且患者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波动。肝肿瘤控制69.23%,癌栓消退总有效率69.21%,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结论:TACE联合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伴癌栓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肝癌癌痛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100例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肝癌癌痛患者,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进行治疗.观察不良反应的种类并总结所采取的护理方法.结果 经确诊,由芬太尼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16例,排尿困难9例,便秘41例,低血压25例,皮肤瘙痒2例,呼吸抑制6例.所有不良反应均给予有效处理.结论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肝癌癌痛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传统镇痛药少且程度轻,护理工作难度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史继学 《临床荟萃》1989,4(2):66-67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的发病和死亡在我国大多数城乡居第三或第四位,临床表现除癌肿局部症状及体征外。还有由于癌肿制造与分泌某些异位激素或某些生理活性物质所致的肝外各系统特殊表现,称伴癌综合征。它可作为肝癌的首发症状,也可作为晚期恶化征象之一,认识伴癌综合征有三方面意义:1.去探查体内存在的尚未诊断出来的癌肿,从而达到早期诊断与治疗的目的。2.某些伴癌综合征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全身情况,对其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3.伴癌综合征的加重、减轻或消失有助于治疗效果的评价。现将肝癌伴癌综合征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转运蛋白受体KPNA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28例肝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KPNA2检测。结果28例肝癌组织中,23例(82.14%) KPNA2呈高表达;28例肝癌旁正常组织中,4例(14.29%)KPNA2呈高表达。KPNA2高表达比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PNA2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呈低表达。KPNA2可作为肝癌诊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对肝癌介入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介入科行TACE治疗的41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的41例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5 d癌因性疲乏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各项癌因性疲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观察组患者各项癌因性疲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可以减轻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微波治疗晚期癌痛病人30例报告段红光,王书云,郭运强(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石家庄050011)采用WR-Ⅱ型微波治癌机治疗晚期癌病人30例,报告如下:病人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4.8岁。肺癌、骨癌转移性腰下肢痛13例、肝癌上腹痛7例...  相似文献   

20.
PCEA用于家庭病房45例晚期癌痛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在家庭对45例晚期癌痛病人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一般资料45例晚期癌痛病人,男19例,女26例,其中肺癌8例,食道癌6例,肝癌11例,胃癌10例,直肠癌10例。方法(1)药物选择,根据WHO癌痛治疗三阶梯原则并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