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实验组进行3个月的放松训练。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放松前和放松后3个月进行量化评定。结果放松训练3个月后实验组BPRS、SDSS及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放松训练技术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衰退,促进疾病的恢复很有帮助,值得在精神科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两组.对3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为期1年的社会技能训练,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进行评定。结果训练组BPRS、SANS及SDSS治疗前后总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对照组量表总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会技能训练对减轻阴性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有效。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的社会技能训练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病例分组对照,对3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衰退期病人进行社会技能训练,以阴性症状量表(SAN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结果治疗组SANS及SSPI治疗前后总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对照组两量表总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会技能训练对减轻阴性症状,改善社会交往技能有效.  相似文献   

4.
杨彩霞 《医学信息》2019,(6):120-122
目的 探讨庇护性就业形式的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及功能改善的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8月~12月我院收治的4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施以庇护性就业训练,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社交技能、社会适应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6个月、12个月干预组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及PANSS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2个月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及PANSS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MoCA 、ADL、社交技能、社会适应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oCA评分无明显变化,ADL 、社交技能、社会适应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MoCA 、ADL 、社交技能、社会适应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及再住院率均高于干预组、再就业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庇护性就业形式的职业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有较好的改善,对于患者恢复社会功能起到积极地作用,使患者最大限度的得到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行为治疗对长期住院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疗效。方法将86例长期住院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给予社交技能训练及行为治疗,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参加病房的一般活动,治疗观察3个月。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定其疗效。结果研究组实施行为治疗后其BPRS、SANS、NOSIE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1)。结论行为治疗能明显改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阴性症状,提高疗效,改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工娱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20例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工娱治疗。结果 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阴性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841,P<0.05),结论工娱治疗明显改善了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庭心理于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减少复发、降低社会功能缺陷及增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在临床痊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家庭心理于预,即前2周每周1次,3~8周每2周1次,以后每月1次到患者家中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对照组只按医嘱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疗效评定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在于预前和于预后6个月、12个月各评定1次。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降低(P〈0.01),社会功能缺陷程度降低(P〈0.01),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P〈0.01)。结论家庭心理于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改善患者病情、减轻症状、促进康复方面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系统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致残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干预组采用系统治疗,两组随访期限3年。于1年、2年、3年时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的精神残疾程度、阴性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对比。结果实际完成154例。干预组各量表指标改善程度于各阶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系统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社会功能,延缓精神衰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社会生活技能训练,疗程3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进行训练前后的自身对照研究。结果:训练后PANSS量表总分、阴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均低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6.46,7.71;P0.01);训练后患者PSP量表对社会有益的活动、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自我照顾能力、干扰与攻击行为4个主要领域的功能明显低于训练前(t=11.88,11.87,3.92,3.79;P0.01);PSP总分、ADL(Barthel指数)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12.31;P0.01)。结论: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可以有效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可以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药物治疗联合心理社会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组52例)。分别在两组入组时及治疗3个月后进行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 SS)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评定。结果 3个月后,实验组PAN SS评定阴性量表分、反应缺乏因子和抑郁因子评分均下降(分别为t=2.01,2.10,2.04;P均<0.05),事件相关电位靶刺激P 3潜伏期缩短和波幅升高(分别为t=3.04,P<0.01;t=2.04,P<0.05)。结论心理社会干预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放松治疗技术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放松治疗组)和对照组(未干预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译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治疗前和治疗后9周末进行量化评定.结果 9周末放松治疗组BPRS、SDSS及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对住院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把6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治疗前和治疗10周末时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GL)进行疗效评定。于治疗前及10周末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结果两组于第10周末BPRS、SANS、CGI-GL评分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t=9.09,9.95,9.17;P0.01),对照组(t=5.65,4.15,4.07;P0.01),但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4.77,5.66,4.98;P0.01)。两组在治疗10周后GQOLI-74各因子(社会功能维度、物质生活维度、心理功能维度、躯体功能维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改善:实验组(t=5.45,10.36,10.54,21.69;P0.01),对照组(t=3.66,5.07,6.65,8.62;P0.01),但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2.97,5.20,4.40,11.27;P0.01)。结论改良森田疗法能进一步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并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行为矫正疗法促进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精神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60例入组病例进行3个月行为矫正疗法并配合正性强化措施,选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行为矫正疗法前后比较.结果 行为矫正疗法后S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行为矫正疗法前有显著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定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开放组及封闭组,各45例。于入组时及治疗6周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所有量表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9、0.67、0.21、0.03、0.12,P0.05);治疗6周后,开放组在BPRS、NOSIE的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病情总估计因子及ADL均优于封闭组(t=3.72、2.55、9.35、4.94、6.20,P0.05)。结论开放式护理管理有助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延缓社会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绘画艺术训练联合药物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78例康复期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对照组40例,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干预组实施绘画艺术训练,对照组提供常规社区随访服务,干预持续半年。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一般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满意度量表(LSIA)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PANSS量表总分、阴性症状分量表和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3.81,-4.07,-3.12;P0.01),两组阳性症状分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GSES、LSI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2.63,3.17;P0.05)。结论:绘画艺术训练联合药物治疗有利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院内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长期住院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一组施以综合康复干预3个月,用MMSE,SANS对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纽MMSE:记忆力、回忆和语言方面分值均有增加,特别是在记忆力方面有显著性差异;SANS:情感平淡、兴趣缺乏因子分有明显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MMSE,SANS分值均无差异。结论 院内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健  江芮 《医学信息》2018,(3):118-119,122
目的 研究生活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确诊的93例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维持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8周的生活技能训练。两组患者在入组时、训练结束2周时和训练结束24周时接受PANSS和ADL评估。 结果 干预后ADL量表评分研究组结束训练2周(27.29±6.94)分,结束训练24周(28.08±7.31)分低于对照组(30.86±6.36)分,(31.02±5.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生活技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工娱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工娱治疗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工娱治疗第180天时评定简明精神病性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结果 简明精神病性评价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