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压疮专业小组对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预防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取2家杨浦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一家中心50例研究对象为对照组,另一家5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家床护理,干预组除了常规家床护理外,压疮专业小组介入进行干预,即对50例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进行Braden压疮风险评估,凡评估小于16分的对象,建立档案并制定相应的防压疮护理措施,对实验对象及家属进行知识培训、入户现场指导、随访、评价。结果 2组对象的压疮发生率有差异P值<0.05,对照组的压疮发生例数为8例共18处部位,实验组为0例压疮发生。结论 通过压疮专业小组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压疮专业小组对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预防的效果。方法2012年4—10月选取上海市杨浦区内2个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100例,其中1个社区50例对象为对照组,另1个社区50例对象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家床护理,实验组除常规家床护理外,压疮专业小组对居家长期卧床患者进行Braden压疮风险评估,对低危分值者建立档案并制定相应的防压疮护理措施,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知识培训、入户现场指导、随访和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发生压疮8例共22处,实验组发生压疮1例1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家属对压疮的认知程度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压疮专业小组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及家属对压疮的风险评估与认知程度,有助于改善卧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对老年长期卧床住院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将88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每2 h翻身1次等常规的压疮预防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并根据不同的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针对性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中有2例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4.5%,实验组无压疮发生,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长期卧床住院患者采取有效的压疮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Cubbin and Jackson量表评估的综合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压疮护理管理,研究组给予基于Cubbin and Jackson量表评估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7 d和出院时,两组ET-1水平均降低,NO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研究组的压疮危险度评分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压疮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Cubbin and Jackson量表评估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神经内科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体内血管缺血再灌注性损伤,减少压疮形成,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任菊  李桂云 《妇幼护理》2022,2(14):3378-3380
目的 讨论社区长期卧床病人压疮危险程度的观察及预见性护理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本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负责护理管理的 52 例长期卧床病人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26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 理,研究组接受预见性压疮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和舒适度。结果 研究组的压疮发生率 为 3.85%,显著低于的对照组 26.92%(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 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压疮护理应用于长期卧床病人,可降 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服务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赵建华  杨雅  曾洁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9):1461-1463
目的探讨以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为指导的居家护理对提高长期卧床患者家庭陪护预防压疮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08年2月至2009年5月,将即将出院的长期卧床患者的陪护120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陪护施以常规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施以家庭跟进式的居家护理。按照美国压疮顾问小组(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推荐的4级分期标准以及自制家庭陪护依从性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分期及陪护的依从性。结果干预组家庭陪护对压疮防范措施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指导长期卧床患者家庭陪护的居家护理行为,可以有效地提高陪护预防压疮的依从性,降低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社区长期卧床病人压疮危险程度的观察及护理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负责护理管理的52例长期卧床病人,随机分组各26例,比较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预见性压疮护理)干预结果。结果:研究组的压疮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26.92%),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6.15%)高于对照组(76.92%),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压疮护理可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服务质量与医疗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 目的 探讨Braden量表对高龄久卧病患压疮防治的作用。方法 选取250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龄长期卧床住院患者运用Braden量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依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Braden量表评估条目分布情况实施预防压疮护理干预,社区护士及陪护人员防治压疮的能力提高,从而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结论 采用Braden表在预测久卧病患的压疮风险因素及压疮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级监控模式在骨科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本院就诊的172例骨科长期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7月-2016年7月86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2016年8月-2017年8月86例患者为干预组,实施三级监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916,P=0.015)。结论 三级监控模式管理可有效降低骨科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raden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及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老年重症患者压疮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185例老年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次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0例,观察组9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Braden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监测,并及时有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Braden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预防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皮肤评估量表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患者1 7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62例与对照组85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住院患者皮肤评估量表,对住院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早期识别压疮高危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并随时检查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住院患者皮肤评估量表,可减少压疮预防护理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提高护士预防压疮的护理意识,降低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影响。方法:将62例社区老年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压疮危险、压疮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卧床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凡士林预防长期卧床病人发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84例易发生压疮的长期卧床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在常规护理均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患者受压部位局部涂擦凡士林,对照组不用凡士林,比较2组病人压疮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凡士林预防压疮的效果明显,且能减少病人翻身的次数.  相似文献   

14.
凡士林预防压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凡士林预防长期卧床病人发生压疮的效果。方法将84例易发生压疮的长期卧床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在常规护理均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患者受压部位局部涂擦凡士林,对照组不用凡士林,比较2组病人压疮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凡士林预防压疮的效果明显,且能减少病人翻身的次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并建立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防治的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我院住院的长期卧床患者392例,按照2∶1的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由两个临床护理小组实施护理。观察组262例,按个性化、标准化的中医护理路径进行有特色的中医护理;对照组130例,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在压疮发生率、治疗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压疮治疗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并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压疮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瞻性评估结合分级预防对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新发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危重患者24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前瞻性评估结合分级预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危险程度、压疮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危险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新发压疮率低于对照组(P0.05),Ⅱ度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在压疮预防知识宣教、压疮预防效果、护理舒适度方面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瞻性评估结合分级预防能够有效降低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压疮危险程度与发生率,抑制压疮进展,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对老年压力性溃疡(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北京怀柔医院的老年患者160例,采用数据随机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分别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压疮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生命质量总分、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生命活动维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改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生命质量并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护理随访对居家卧床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72例具有压疮风险的居家卧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院时予常规出院指导,而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护士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和家庭访视,时间为6个月,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压疮3例(8.33%),对照组患者发生压疮11例(3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45,P<0.05)。结论护理随访可提高患者照护者的认知度和依从性,有效预防具有压疮风险的居家卧床老年患者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心血管内科需长期卧床休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压疮预防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循证护理干预后,无一例发生压疮,对照组患者7例发生压疮,实验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我院的临床护理工作更加满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对我院心血管内科患者预防压疮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及早预防及降低心衰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以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干预组对患者使用OH压疮评估表进行评估,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干预组使用OH评估表评估高危患者100例,院内发生压疮1例,其余99例住院期间均未发生压疮,总发生率为1%;对照组115例,院内发生压疮9例,发生率为7.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OH压疮评估表可以及早作出预防措施,降低心衰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