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俊芹  孙锋春  田大侠 《全科护理》2012,10(13):1243-1244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病人的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探讨有效的社区护理模式。[方法]对106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并发症的预防、药物指导等。[结果]个体化社区护理干预后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运动、相关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重指数、收缩压)均得到改善,病人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明显提高。[结论]对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控制病情、提高病人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为社区糖尿病患者寻求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社区9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遵医行为指导和家属教育等.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各种遵医行为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理想地控制血糖,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社区护理刚刚起步,糖尿病的社区健康教育护理理论及具体措施还不尽完善。我院社区服务中心在深圳特区作为试点单位通过科学、专业的健康教育护理技术指导社区糖尿病护理,现将对社区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介绍糖尿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强调应加强社区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皮肤和足部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加强社区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康复运动、自我监测血糖指导等.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丽珠 《全科护理》2011,9(13):1215-1215
介绍糖尿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强调应加强社区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皮肤和足部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加强社区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康复运动、自我监测血糖指导等。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全球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已成为各国公共卫生服务的沉重负担。糖尿病病人在医院治疗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大量的时间是在家庭和社区接受治疗和护理。因此,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尤为显得重要,而且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护理在21世纪发展的方向。本文归纳了糖尿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如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药物指导,心理干预,并发症的护理,自我管理,血糖监测等,介绍了糖尿病病人社区护理研究的主要进展,以期为相关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和科研作一参考。  相似文献   

7.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社区47例糖尿病人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遵医行为指导,家属的教育等。结果:护理干预后病人的各种遵医行为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病人自我保健意识和遵医行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强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使血糖控制在理恕状态,从而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社区建立健康档案的90例糖尿病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家属的教育等,对照组常规治疗不施加任何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糖尿病病人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及降低血糖,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强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从而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谭小金  卢群  易云霞 《全科护理》2012,(34):3255-325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6例社区糖尿病病人建立健康信息档案,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适量运动干预、心理护理干预、指导其合理使用药物和指导病人进行血糖自我监测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后糖尿病病人对糖尿病知识、饮食知识、药物使用知识、运动锻炼知识、血糖监测知识的了解率高于干预前(P均〈10.05);干预后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社区28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群体教育、小组教育、随机性教育、家庭访视、电话随访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基本知识讲解、心理疏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药物指导、血糖自我监测指导、自我足部护理指导、低血糖的观察及处理等。结果经过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饮食控制、用药的依从性、每天坚持适量运动、自我监测管理、自我足部护理、低血糖的观察及处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结论在社区开展深入细致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改变了糖尿病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使其能自觉采取健康行为,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机体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民医保实施和社区卫生的不断完善,社区医疗将成为多发病、常见病和慢性疾病患者就医的主要场所。糖尿病为一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综合性自主治疗,多数患者通过医院门诊在社区治疗为主,社区治疗具有减少患者因疾病的治疗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降低医疗费用等优势,故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将成为该疾病护理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通过社区护士对患者实施切实可行的社区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社区护理中重视对患者进行血糖水平的维持指导、教会防止低血糖、指导患者及家属实施糖尿病的合理饮食护理、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指导督促运动治疗、实施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指导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使糖尿病患者在社区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连续性的健康教育是坚持治疗的关键,定期的社区访视是保证正确用药的措施,定期复诊是并发症得以早诊断、早治疗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对促进其正确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需求和社会支持特征。方法 2019年2-5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研究对象,在江苏25个社区实施调查。采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特征情况调查表、居家护理需求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调查,分析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需求和社会支持特征。结果 287份有效问卷显示,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需求总均分为(3.00±0.59)分,在健康指导、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5个维度需求率分别为67.6%、59.2%、33.8%、24.0%和20.9%。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9.64±7.32)分,客观支持(8.95±2.51)分,主观支持(22.66±4.84)分,对支持的利用度(8.03±2.09)分。居家护理需求受并发症、自理能力影响;年龄、婚姻状况、与谁共同居住、家庭月均收入、并发症、自评健康状况及自理能力是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评健康状况与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总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之间存在相关性(r=0.120,P0.05;-0.249,P0.01);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总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之间存在相关性(r=0.136,P0.05;r=-0.133,P0.05)。结论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对健康指导和康复护理需求率较高;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特征影响其居家护理需求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对自理能力差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注重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支持的利用度,从而满足居家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病人医院护理与社区护理互动模式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糖尿病病人提供医院与社区全程的护理服务,以期改善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方法]落实医院与社康中心双向转诊制度,探索糖尿病病人医院与社区护理互动管理模式的逐步实施,由社区护士将工作分组对出院的糖尿病病人进行家居管理及随访观察和定期评价。[结果]此管理模式的实施对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出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并将继续进行随访观察及评价。[结论]为糖尿病病人提供全程的医院与社区护理互动管理模式.对医院与社区护理双向转诊的管理方面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并可延伸推广到其他慢性病的护理中。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病人医院护理与社区护理互动模式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糖尿病病人提供医院与社区全程的护理服务,以期改善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方法]落实医院与社康中心双向转诊制度,探索糖尿病病人医院与社区护理互动管理模式的逐步实施,由社区护士将工作分组对出院的糖尿病病人进行家居管理及随访观察和定期评价.[结果]此管理模式的实施对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出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并将继续进行随访观察及评价.[结论]为糖尿病病人提供全程的医院与社区护理互动管理模式,对医院与社区护理双向转诊的管理方面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并可延伸推广到其他慢性病的护理中.  相似文献   

15.
王宁霞  王燕 《全科护理》2013,11(13):1240-1241
[目的]总结老年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的社区护理。[方法]对98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病人建立家庭健康档案,通过宣教、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等方式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糖尿病的健康指导,如测量血压、血糖的注意事项;提供服药、饮食、心理及运动指导,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病人生活习惯改善,血糖、血压得到控制,体质量指数下降。[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可改善生活习惯、控制血糖、血压。  相似文献   

16.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本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康耐尔医学指数健康问卷设计的糖尿病知1只问卷,对95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代谢控制指标、生活满意度进行干预前后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糖尿病知识讲座、个体针对性治疗、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并发症防治、足部护理、心理卫生指导等社区护理干预。结果 持续干预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知识总评分、糖尿病代谢指标、对生活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01)。结论 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的良性转归,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和探讨糖尿病的社区护理模式和办法,以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实施糖尿病的基层防治。方法:通过建立糖尿病人健康档案,签订社区护理协议,由社区护士为糖尿病人提供团体咨询活动,达到心理治疗,帮助和指导糖尿病人制订合理的食谱以达到饮食治疗,指导病人实时规范的监测,合理用药,正确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等综合防治措施达到糖尿病的社区防治。结论:开展糖尿病的社区护理是基层防治糖尿病的有效途径,方便、快捷、费用低廉,糖尿病人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卓凤坚  潘雅  陈树梅 《全科护理》2013,11(23):2202-2203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社区糖尿病病人200例,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干预、运动锻炼和血糖监测,在护理干预前后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监测空腹血糖(FBG)和后餐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护理干预1年后,社区糖尿病病人对糖尿病知识知晓、自我监测血糖、用药方法、定期复诊、饮食控制和坚持运动的比例均显著提高(P<0.05),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降低(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病人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认识,增强遵医行为的执行能力,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尿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94例糖尿病病人进行为期2年的长期社区护理干预,包括进行饮食、运动、用药方法、血糖监测方面的指导,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糖尿病病人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等降低(P均<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自我效能量表、自护行为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调查214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水平、自护行为的执行情况和生活质量;并采用专家授课、多媒体健康教育、护理技能培训等集体指导方法和个体针对性指导相结合方式,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半年。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和自护行为能力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总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物质生活状态干预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可以增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自护行为能力,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