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总结提高核磁共振动态扫描患者检查质量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597例患者实施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全方位护理,不但可以使核磁共振动态扫描检查得以顺利进行,而且有利于提高图像质量和效果以及检查速度。结果:595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2例患者因液体渗漏未能完成检查。结论:对患者实施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全程护理,有助于提高核磁共振动态扫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鼻胃镜的护理配合方法,提高检查的成功率与患者的舒适度。方法对57例接受经鼻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前评估,检查中熟练配合,检查后耐心宣教。结果 97%的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效果良好。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可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检查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前庭功能检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检查,干预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前庭功能检查时根据病人的病情、心理变化、文化背景等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干预组缩短了检查时间,提高了检查成功率。[结论]在前庭功能检查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肺功能检查病人的检查依从性.[方法]将82例肺功能检查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针对依从性调查结果在病人检查前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对照组则予一般性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病人检查依从性、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依从性、肺功能检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查中对病人进行有效健康宣教,能提高病人检查的依从性及主动性,提高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谢思蓉  黄静铭 《全科护理》2011,9(18):1605-1606
[目的]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肺功能检查病人的检查依从性.[方法]将82例肺功能检查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针对依从性调查结果在病人检查前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对照组则予一般性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病人检查依从性、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依从性、肺功能检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查中对病人进行有效健康宣教,能提高病人检查的依从性及主动性,提高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病人外出检查流程在消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外出检查病人进行合理评估,各级人员严格按照检查流程陪同病人检查。结果:应用外出检查流程后,病人、家属、医师的满意率提高,无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在病人外出检查过程中应用检查流程,可保障病人安全,提高病人、家属满意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方月梅  谢玮娜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067-1067
在PET-CT检查过程中,良好、细致、优质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检查顺利进行较为重要的一环.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PET-CT检查重要性的认识,使之在检查过程中,始终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提高检查完成率.为此,我院设计了健康教育卡片应用于PET-CT检查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专业知识及护理水平,协助医生、帮助患者顺利完成99mTc-MIBI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提高诊断效能。方法对84例受检者检查前进行卫生宣教和心理护理,检查中进行负荷运动护理指导、病情观察,检查后及时解除的心理顾虑。结果 84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检查,无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99mTc-MIBI心脏运动负荷灌注显像护理人员有效配合能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显像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QCC(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骨科住院患者检查报告单及时归档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全体圈员打分方式,以得分最高的提高骨科住院患者检查报告单及时归档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确定圈名、圈徽,定期组织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导致检查报告单归档不及时的原因,针对原因拟定改进措施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检查报告单归档的执行情况。结果骨科检查报告单归档率得到有效提高,加强了医护人员对检查报告单及时归档重要性的认识。结论品管圈活动理念运用到骨科检查报告单及时归档管理工作中,使骨科检查报告单及时归档率得到了有效提高,从而保证了病历的完整性,提升了医疗、护理质量,避免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可在医院临床科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缩短CT检查等候时间,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根据六西格玛5步法(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对CT检查流程进行改进管理,包括成立六西格玛管理小组,测量CT检查等候时间,分析影响CT检查等候时间的因素,改进影响CT检查等候时间的措施,制订控制措施。结果患者CT检查等候时间缩短(P<0.01),患者及医生满意度提高(P<0.01或P<0.05)。结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CT检查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有效减轻尿动力学检查儿童恐惧心理,提高检查准确性.方法 制定并实施了术前、术中、术后"温馨护理".结果 认为检查前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宣教是检查成功的基础;检查中规范操作、温馨护理;检查后规范的膀胱护理可预防尿动力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温馨护理"有效地减轻了病人的恐惧,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0例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给予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护理,总结患者在一次静脉麻醉下完成无痛胃肠镜中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接受复查的情况,观察检查前、中、后生命体征的指标对比情况。结果:100例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成功率为100%,检查后10min内均恢复生命体征。检查中SBP、DBP、HR、Sp O2变化波动较检查前和检查后变化明显(P0.05);检查中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较检查后明显提高(P0.05);检查前患者SAS评分较检查后高,复查率在检查后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会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无痛胃肠镜的检查成功率,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产科门诊孕妇对孕期检查认知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开展以"提高孕妇对孕期检查的认知度"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产科门诊孕妇对孕期检查认知度低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后孕妇对孕期检查的认知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产科门诊孕妇对孕期检查的认知度,提高圈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预约检查制度在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冠脉造影患者实施预约检查制度,通过护理人员的提前干预使患者了解整个扫描过程,消除紧张恐惧心里,提高检查的成功率。方法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提前预约的方法,于前一天下午对患者集中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于登记当日同其他患者一样接受检查。结果预约组检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实施预约检查制度,提前干预,使患者了解检查的整个过程,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检查,提高了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28排CT冠状动脉CTA检查前准备及护理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的2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1例,对照组检查前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检查前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检查成功率和图像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检查成功率、图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检查前对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不仅可提高患者检查成功率,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查图像优良率。  相似文献   

16.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检查前肠道清洁度直接影响检查的质量,是防止检查漏诊、误诊、提高检查阳性率的前提。研究影响肠道准备无效的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对提高准备有效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笔者对4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进行比较,并对肠镜检查者肠道准备无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医院业务流程再造是以美国迈克尔哈默博士的“业务流程再造”[1]管理历年为指导。在医院管理年检查中,将规范服务流程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我科通过借鉴业务流程再造的理念和方法,对急救仪器检查再造流程进行了调整,提高了急救工作效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高。我科2007年3月开始将急救仪器检查流程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取得可喜的成效。现介绍如下。1急救流程的设计正确掌握仪器的性能和正确使用各种仪器,是提高急救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急救仪器的检查工作是每个临床护士每班交接的首要工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共同设计了急救仪器检查流程,包括…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多个环节进行方法改进,提高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成功率。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摸索改进冠状动脉CTA检查的预约,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护理、护士与技师的配合、检查后图像处理等方法,对改进方法前的41例和改进方法后的54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使用改进后的方法,缩短了检查时间,优化了检查流程,明显降低了重复检查和放弃检查的人数,无检查失败例数,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检查成功率。结论加强检查前护理与临床的沟通、强化检查中的规范护理及人文关怀、促进护士与技师的良好配合、灵活解决扫描及图像后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显著提高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亢国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433-443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检查技术对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双肾等行全面检查,发现异常,进行必要的测量。结果超声检查10 598例中,正常8 017例,异常2 581例。结论超声检查在体检中能使无症状的脏器疾病检出率和部分肿瘤的早期发现率明显提高,以利早期诊治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辅助检查流程满意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4月我院肝胆胰中心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提高住院患者对辅助检查流程满意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制定和实施。结果:肝胆胰中心住院患者辅助检查流程满意率由改善前的71%提高到改善后的92%。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住院患者对辅助检查流程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