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评价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LRC)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学习时间曲线。方法: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由同一术者完成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72例,其中腹腔镜组34例,开放手术组38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式围术期数据、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随手术例数增多的变化趋势及两种术式在2012年6月~2014年1月间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肿瘤分期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34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总体时间明显长于开放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腹腔镜组优于开放手术组(P0.05);围术期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低于开放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组手术时间随手术例数增加逐渐缩短,在2012年6月~2014年1月间的两种手术在手术时间上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RC是全膀胱切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具有较明显的学习时间曲线,当术者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后,与开放手术比较,开展LRC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有盆腹腔手术史的患者行开放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且具有盆腹腔手术史的患者81例。比较开放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预计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留置引流管时间、临床病理分期、术中清除淋巴结个数、切缘阳性例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90天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A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开放手术组(P0.05),术中失血量和术中需要输血例数低于开放手术组(P0.01)。开放手术组术中血管损伤率高于腹腔镜手术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切缘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中清除的淋巴结个数多于开放手术(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手术史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与开放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LRC)与开放性膀胱癌根治术(ORC)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腹壁造口术。结果 LRC手术时间长于ORC组,在术后血红蛋白(Hb)下降、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盆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明显小于OR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在术后并发症(尿瘘、尿路感染、肠粘连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RC比较,LRC具有失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将成为治疗膀胱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开放及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行开放(ORC)及腹腔镜(LRC)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资料,其中ORC组13例,LRC组21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基本资料、围术期数据、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控尿情况及肿瘤学随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RC组较ORC组具有术中出血量少(P=0.013)、术后恢复进食时间短(P=0.001)、住院时间短(P=0.005)的特点。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725)。所有患者术后切缘均为阴性,两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个数(P=0.393)以及淋巴结阳性率(P=0.562)方面无统计学差。中位随访时间28.5个月(8~47个月)。在术后1年内,LRC组与ORC组在日间控尿率(88.2%vs.84.6%,P=0.773)及夜间控尿率(70.6%vs.76.9%,P=0.697)无明显差异。在随访过程中,4例患者发生肿瘤复发或转移,其中盆腔复发2例,脑转移1例,肺转移1例。3例患者死亡。LRC组与ORC组在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其术后控尿功能及肿瘤学结果与开放手术疗效相当,因此应作为首选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开放、腹腔镜及机器人三种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手术疗效及围术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本中心因膀胱恶性肿瘤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资料:共计325例,男282例,女43例,中位年龄66岁,其中开放根治性膀胱切除术(open radical cystectomy,ORC)226例(男194例,女32例),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LRC)61例(男54例,女7例),机器人手术(robot-assisted radical cystectomy,RARC)38例(男34例,女4例),收集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组成、体质指数(BMI值)、ASA评分、既往手术史、肿瘤分期和分级、膀胱切除时间、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住院天数、二次手术率、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比较各组手术疗效及围术期并发症差异。结果:3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腔镜手术均未中转开放。三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组成、BMI、ASA评分、既往手术史、肿瘤分期及分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RC、LRC及RARC的膀胱切除时间分别为(173.4±64.1)min、(224.7±82.5)min、(243.7±96.6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5,F=14.8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56.2±390.1)ml、(377.1±249.3)ml、(333.9±189.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10.735);术中输血率分别为23.9%、1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0.05,F=12.53);术后住院天数为(13.7±8.71)d、(10.08±4.92)d、(8.40±4.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5)。3例因术后粘连性肠梗阻(2例ORC,1例LRC)、2例因切口感染裂开(均为ORC)均行二次手术。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2%、21.3%、1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80.05,F=1.132),ORC与微创手术(RARC及ORC)相比,ClavienⅡ级以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0.05)。围术期因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及心脏基础疾病死亡3例,均为ORC患者。结论:虽然膀胱切除时间较长,但与ORC相比,LRC及RARC的微创优势明显,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ClavienⅡ级以上并发症比重较低,整体手术疗效优于ORC。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278例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膀胱术及176例开放手术患者手术并发症及肿瘤学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2014年间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膀胱术患者及开放手术患者,对主要围手术期相关、术后早期(90d)并发症、晚期(90d)并发症、术后肿瘤控制结局进行比较。结果:术中出血量及输血率、术后留置盆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组与开放手术相比较有明显的优势,术后胃肠通气时间两者没有明显差异,而平均手术时间开放手术组短于腹腔镜手术组;两组术后早期(90d)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46.0%,开放组61.4%,P0.01),晚期(90d)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15.1%,开放组17.6%,P=0.513);术后36个月复发率(腹腔镜组7.6%,开放组8.5%,P=0.724),总体生存率(腹腔镜组80.6%,开放组83.5%,P=0.45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膀胱术与开放手术相比,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稍低,而晚期并发症及术后肿瘤控制情况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腹腔镜(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LRC)与开放式(open radical cystectomy,ORC)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围术期指标的差异.方法 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爱思唯尔ScienceDirect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收集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有关腹腔镜与开放式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围术期指标比较的临床对照试验,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纳入文献,提取相关数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817例样本.其中ORC组382例,LRC组4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ORC组与LRC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等方面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RC组手术时间长于ORC组(P<0.05).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效果。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2016-03—2018-05间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88例膀胱癌患者。观察组46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42例采用开放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失血量、输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比较,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微创性好、肠道功能恢复快、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LRC)与开放性膀胱癌根治术(ORC)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选取发表于中国核心期刊及PubMed上的1990~2012年的文献,对比LRC与ORC两种术式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对照试验,并应用Meta分析评价手术所需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手术过程中输血情况、术后胃肠道恢复情况、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切缘阳性率、膀胱容量、膀胱内压、残余尿等相关指标。结果本篇Meta分析6篇临床同期对照试验。共纳入了597例患者,其中行LRC 336例患者,行ORC 261例患者。LRC手术所需时间(WMD34.87min,95%CI25.94~43.79min,P0.000 01)长于开放手术,而LRC手术过程中出血量(WMD-506.61mL,95%CI-571.13~-442.09mL,P0.000 01)、术中输血几率(OR0.20,95%CI0.11~0.38,P0.000 01)均小于ORC,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WMD-2.12d,95%CI-2.20~-2.03d,P0.000 01)、术后患者住院时间(WMD-4.99d,95%CI-5.79~-4.19d,P0.000 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30,95%CI0.18~0.48,P0.000 01)均少于ORC。LRC术后手术切缘阳性率、新膀胱的膀胱容量、膀胱内压、残余尿与ORC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浸润性膀胱癌,LRC的手术时间长于ORC,但在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更优越。而腹腔镜与ORC的手术切缘阳性率及新膀胱功能相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评价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老年(≥65岁)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华西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73例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30例,开放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生存情况。结果与开放手术组相比,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5),而术中失血量、输血例数及术后镇痛剂需要量均较少(P0.05),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主要体现在Clavien-DindoⅡ级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肿瘤治疗效果相当(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对于老年膀胱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在能够保证肿瘤根治效果的同时,且具有耐受性好、安全、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腹腔入路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01—2018-12间在中牟县人民医院接受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90例肾癌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观察组行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入路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肾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孔法腹腔镜全胃根治性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为29例患者行6孔法腹腔镜全胃根治性切除术(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另随机抽取29例同期接受传统5孔法腹腔镜全胃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孔法腹腔镜全胃根治性切除术可增加手术视野的显露,提高手术质量,加强助手的配合,从而缩短手术时间,使专科医生的手术技能提高,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具有腹腔镜胃癌手术经验的单位开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12月由同一术者完成的124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经腹膜外腹腔镜组(LRP组)78例,开放手术组(ORP组)46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式围术期数据,LRP组手术时间随手术例数增多的变化趋势;以2014年1月为节点,LRP组78例分为A(2014年1月前完成,共38例)、B(2014年1月之后完成,共40例)两组,比较开放与LRP B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比较LRP A、B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肿瘤分期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RP组78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LRP组手术总体时间明显长于开放手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LRP组优于ORP组(P0.05);围术期输血率、术后6个月尿失禁及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LRP组低于OR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组手术时间随手术例数增加逐渐缩短,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的两种手术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RP A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6个月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等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且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具有较明显的学习时间曲线,当术者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后会较开放手术更具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将9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探讨两种术式的近期疗效及肿瘤根治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具有疗效满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在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原则、手术技巧的前提下,腹腔镜辅助全右半结肠系膜切除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近期生存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与标准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进行对照研究,评估单孔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2012年8月,行单孔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53例,随机选择同一时期行标准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53例,将两组资料的临床及病理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病例的术后切口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3.20±1.45)d和(3.80±1.80)d,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6.60±1.50)d和(7.30±1.82)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第1、2、3天的切口引流量、手术部位、肿瘤位置、肿瘤大小、TNM分期、Fuhrman分级、术中术后并发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例患者中转开放手术。结论:与标准后腹腔镜比较,单孔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可行,可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LRC)前后实施标准淋巴结清扫(PLND)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行腹腔镜下标准PLND+LRC且具备完整病理资料的62例膀胱癌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0±11)岁。根据手术顺序的不同进行分组:PLND后再行LRC(前PLND组)32例;LRC后再行PLND(后PLND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手术时间、清除的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检出率和并发症等。结果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临床及病理特征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PLND组和后PLND组两组PLND时间分别为(65±22)与(58±2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除膀胱的时间分别为(86±36)与(124±34)min;清除淋巴结数目分别为(16.5±7.1)与(21.2±7.6)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10.0%(53/528)与9.2(58/636);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8.8%(6/32)与16.7%(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行LRC时,首先行PLND能够方便下一步的膀胱切除操作,膀胱全切后须再次检查淋巴结清扫是否彻底,必要时补充清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效果,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7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36)与开腹组(n=34),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远端切缘长度、淋巴结扫清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可达到开腹手术的近期疗效,且具有出血少、切口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RC)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行LRC的患者共80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27~84岁,中位年龄63.5岁,既往腹部手术史11例。病理分期:T2期32例,T2期27例,T3期15例,T4期6例。其中输尿管皮肤造口19例,Bricker术53例,原位新膀胱术8例。按照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成A(第1~20例),B(第21~40例),C(第31~60例),D(第61~80例)四组。四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腹部手术史、尿流改道方式及肿瘤分期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清扫淋巴结数量等指标,并观察各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四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清扫淋巴结数量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手术切缘均为阴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组与B组比较,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仅在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D组比较,四类指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量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清扫淋巴结的数量则不断上升。结论 LRC具有明显的学习曲线,单个术者约行30例LRC手术后,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量的学习曲线方能趋于稳定状态。而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随着手术例数的不断增加呈阶梯状下降,40例LRC手术后降至最低水平,术者操作的熟练程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为80例肾癌患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腔镜组),38例行常规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开放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2例发生并发症,开放组8例发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穿刺通道的种植及远处转移。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癌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康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经腹腹腔镜和后腹腔镜肾切除手术与开放肾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1年11月~2014年4月病例资料,对32例经腹腹腔镜肾切除术、115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手术和43例开放肾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统计分析三种术式在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输血例数、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经腹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32例因术中大出血转开放手术2例,其余30全部成功;后腹腔镜手术115例除1例因后腹腔广泛粘连改开放手术外,其余114例成功;43例开放手术均获成功。三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53.5±47.4)min、(135.5±34.2)min和(121.8±30.3)min,经腹腹腔镜组和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均高于开放手术组(P=0.007,P=0.049)。三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2.7±38.1)ml、(125.1±53.5)ml和(190±79.3)ml,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腹腹腔镜组术中出血低于后腹腔镜组(P=0.033),并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01),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01)。输血例数分别为7例、11例和5例,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6.5±2.9)d、(5.3±2.6)d和(5.7±1.5)d,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5±4.1)d、(10.2±3.8)d和(12.6±3.1)d,经腹腹腔镜组和后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P=0.017,P0.001)。经腹腹腔镜组术中无并发症,后腹腔镜组术中出现皮下气肿2例;开放手术组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术后1例因伤口感染愈合不佳。结论:经腹腹腔镜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等方面明显优于开放手术,开放手术所需时间较经腹腹腔镜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明显缩短,后腹腔入路虽技术难度较大,但手术效果优于经腹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