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1992年2月~1999年10月,在门、急诊工作中应用反折造角法整复桡骨远端移位骨折240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复位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240例中,男性87例,女性153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89岁;就诊时间最短为伤后10min,最长为1w;左侧95例,右侧142例,双侧3例;致伤原因:溜冰跌伤21例,高处跌伤40例,生活中摔伤142例,车祸伤37例;骨折类型:Colle’s骨折209腕,Smith’s骨折21腕,桡骨远端Ⅱ型骨骺损伤13腕,合并尺骨茎突骨折137腕,…  相似文献   

2.
单侧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2年4月至1997年3月应用微型单侧纵轴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27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7例中,男22例,女5例;年龄16岁~61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机器绞轧伤12例,跌伤5例,车祸伤8例,爆炸伤1例,刀砍伤1例。入院时间:均在8小时以内。开放性骨折按朱通伯的分度[1]为:Ⅰ度4例,Ⅱ度14例,Ⅲ度9例。桡骨远端骨折、移位情况按Jakim分类[2]为:Ⅰ型:桡骨远端及关节内均无移位,1例;Ⅱ型:桡骨远端移位,关节内无移位,7例;Ⅲ型:桡骨远端移位,关节内移位≤2mm,4例;Ⅳ型:桡骨远端移位,关节内移位…  相似文献   

3.
肱骨髁上骨折合并同侧前臂骨折非常少见。在大多数肱骨髁上骨折文献中仅顺便提及,很少有文献专门论述这类骨折。本文提供了有关这类骨折的类型、机理及治疗的情况。作者在8年中收治34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同侧前臂骨折。其中21例男童,13例女童,年龄在4~14岁。均在伤后12小时内入院。骨折在右侧21例,左侧13例。前臂骨折为远段双骨折者19例;桡骨远端Ⅰ、Ⅲ型骨骺损伤者8例;尺骨中段骨折6例;前臂远段粉碎性骨折1例。肱骨髁上骨折为屈曲型者仅1例,其余均为伸直型。其中无移位5例;部分移位15例;完全移位8例;粉碎性骨折3例;骨折  相似文献   

4.
孔德良  刘来女 《中国骨伤》2000,13(11):697-697
患儿 ,男 ,9岁 ,左前臂跌落伤 9小时入院。腕部呈银叉样畸形。查体 :右肘部及前臂与腕部肿胀明显。肘部呈半屈曲畸形 ,腕肘部及前臂可触及骨擦音。桡骨小头窝消失。X线片示 ,上尺桡关节分离 ,桡骨小头向外前方移位 ,尺骨上段粉碎性骨折。桡骨远端向背外侧明显移位。尺骨远段向桡背移位骨折。入院诊断 :①孟氏 (Monteggia)骨折 ;②科雷氏 (Colles)骨折 ;③尺骨远段骨折。入院后立即行手术治疗。术中用克氏针分别固定尺骨近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骺。复位桡骨小头后修补环状韧带 ,再用一根克氏针从肱骨小头将桡骨小头固定。术…  相似文献   

5.
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0例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技巧及中短期疗效。方法 2007年3月以来使用锁定钢板治疗30例(32腕)桡骨远端骨折病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16~73岁,平均47.0岁。AO分型A3型15例,B3型8例,C2及C3型7例(9腕)。术中均用1枚锁定钢板固定,部分辅以克氏针固定,术后1~2个月外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33个月,平均14.6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优18腕,良10腕,中4腕,优良率87.5%。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是良好的内固定治疗方法。对于A型及B型骨折疗效满意,本组病例中C型骨折疗效一般。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青春期胫骨远端骨骺骨折,包括骨骺外侧部分的Salter-Harris Ⅲ型骨折和骨骺三平面骨折(三碎片或二碎片),其损伤机理被认为是由足强力外旋所致。此类骨折虽属少见,但近年来已引起骨科学术界的重视。 1977~1978年共收治此类骨折17例,约占同期内踝部骨折的10%。9例为胫骨远端骨骺外侧部骨折,年龄12~14岁,有3例为儿童。临床均有踝关节前外侧肿胀压疼,碎片的大小约占骨骺宽度的20~50%,移位程度1~3mm,损伤时X线片均显示胫骨远端生长板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后小夹板与石膏托联合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与石膏托联合固定的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122例,男43例,女79例;年龄60-86岁,平均74岁;交通事故伤13例,滑倒摔伤109例;伤后到就诊时间30min~7d。均为闭合性骨折。随访内容包括:x线表现,腕关节的疼痛程度、功能状况、活动范围、握力。采用Cooney等修订的Green-0’Brien腕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3个月-2年,平均15.4个月。8例骨折再次移位(桡侧移位4例,背侧移位3例,掌侧移位l例),再次复位4例,转为手术治疗2例,拒绝再次复位或手术2例。中后期发现桡骨短缩13例。所有患者骨性愈合。按上述标准评定,优46例,良65例,中6例,差5例。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与石膏托联合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能较好地克服桡骨远端骨折的再次移位.恢复腕关节功能.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小儿肱骨远端骨骺损伤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总结分析了我院外科1990年1月~1995年12月间诊治的10岁以下小儿肘部损伤165例,其中肱骨远端骨骺损伤66例,现就其诊治结合文献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6例中男45例,女21例;年龄10月~10岁;左侧43例,右侧23例;内髁骨骺骨折16例,外髁骨骺骨折35例,全骺损伤15例;全骺损伤者,Salter-HarrisI型6例,II型9例,尺偏型8例,桡偏型4例,单纯前后移位3例;髁部骨骺损伤者骨折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翻转移位;伤后就诊时间最短半小时,最长14天;手法复位31例,手术30例,未治5例。治疗结果66例中,随访48例,失访18例。随访最短半年,最长4.5年,平均2.3年。按戴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微型锁定钢板治疗明显移位的锁骨内侧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6月采用桡骨远端微型锁定钢板治疗明显移位的锁骨内侧端骨折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18~88岁,平均51.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重物砸伤3例;均为闭合性损伤。骨折根据Edinburgh分型:ⅠB1型15例,ⅠB2型3例。骨折移位12~21 mm,平均16.3 mm。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平均4.3 d。术后观察患者骨折临床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按Rockwood等的评分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早期并发症。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24周,平均16.6周。术后出现钢板松动1例,予以手术拆除;其余患者未出现骨不连、移位、内固定物松动及复位丢失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按Rockwood等的评分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获优12例、良6例。结论桡骨远端微型锁定钢板治疗明显移位的锁骨内侧端骨折可获得较好疗效,并发症少,可行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自 1 992年 6月~ 2 0 0 0年 1 2月 ,共处理新鲜Galeazzi骨折41例 ,疗效满意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41例 ,男 32例 ,女 9例 ,年龄 5~ 68岁 ,平均 32 5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1 5例、钝器撞击伤 4例、坠落伤 9例、跌倒摔伤 9例、机器绞轧伤 4例。骨折分类 :青枝型 (桡骨呈青枝骨折 ,尺骨小头或骨骺分离 ,或下尺桡关节分离 ,均发生于儿童 ) 8例 ;单纯型 (桡骨远端骨折伴下尺桡关节脱位 ) 2 8例 ;双骨折型 (除具备“单纯型”特点外合并尺骨干完全或不完全性骨折 ) 5例。1 2 治疗方法 根据骨折类型不同…  相似文献   

11.
郑晓蓉  吴小宝  王振盛 《中国骨伤》2011,24(11):958-959
盖氏骨折是一种累及下尺桡关节的损伤。儿童中很少有报道“。1991年Lanfried等[4]报道了3例,认为尺骨远端骨骺分离为儿童下尺桡关节损伤的特有形式。部分青少年因尺骨远端骨骺尚未闭合,其结构特点与儿童相同,即关节周围韧带强度大于骺板的强度,故骺板成为暴力释放的弱点,因此当发生盖氏骨折时,下尺桡关节的损伤就表现为与儿童相似的  相似文献   

12.
患儿,女,9岁。2010年2月,因车祸致右肩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急送当地医院,X线片示右肱骨近端骨折伴脱位,未作任何处理,2d后到我院急诊科就诊。专科检查:右肩肿胀、瘀斑、压痛、功能障碍,局部肌肉较僵硬;右上肢感觉血循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采取维吾尔医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膝顶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郝俊宪  郭新宇 《中国骨伤》2011,24(11):962-962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资料显示约占全身骨折的1/6。尽管近年来手术方法日新月异,但手法复位无论治疗数量还是质量仍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传统手法进行了改进,命名为膝顶法,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108例患者疗效,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肩关节脱位临床常用足蹬法、转腰膝顶法、牵引回旋法、托人法等复位法,方法不一,效果各异。笔者自2001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牵挎手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12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洋汉武  洋怒飞 《中国骨伤》2011,24(4):321-322
患者,男,35岁,伤后3h左右来院就诊。查体见右踝关节严重内翻内旋畸形,肿胀且疼痛剧烈,踝以下主动伸屈功能丧失,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肤温偏低,皮肤知觉存在,  相似文献   

17.
牵指摇摆法整复Colles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姜荣辉 《中国骨伤》2011,24(4):289-290
Colles骨折为临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女性远多于男性,骨质疏松是其致病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治疗不当会产生腕关节疼痛、畸形、腕管综合征和创伤性  相似文献   

18.
梁洪忠 《中国骨伤》2011,24(1):86-87
小儿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又称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是小儿骨科常见病,起病急,以晨起突发跛行、疼痛或拒绝行走为就诊特点,治疗方法多样。自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采用蛙式复位的方法治疗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1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36例,男98例,女38例;年龄13个月~5岁,平均3.2岁;病程2h-3d。  相似文献   

19.
有研究表明,供体骨髓细胞输注(bon emarrow cell transfusion)能够诱导受体对移植器官的免疫耐受[1-2]。我们通过大鼠胰岛移植实验,观察输注供体骨髓细胞后移植胰岛存活时间的变化,以及PKH26标记的供体骨髓细胞在受体胸腺和淋巴结的嵌合情况,探讨供体骨髓细胞输注诱导免疫耐受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0.
肩关节脱位是骨伤科门诊常见病之一,临床常用的复位手法较多,如拔伸足蹬法、拔伸托入法等,对一般的肩关节脱位疗效尚佳,但对肩部肌肉发达、体格健壮、脱位时间过长者,多难以奏效。自2004年至2009年对30例难复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采用坐位杠杆整复复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