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血标本采集失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和分析体检中心护士在为体检人员采集静脉血标本时不能一次成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自制静脉采血失败原因分析调查表,对34名护士共148例次静脉采血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与护士技术操作有关109例次,与真空采血管和采血针头问题有关31例次,与体检人员有关8例次。结论:提高护士的技术操作、解决采血器的问题、做好体检者心理评估和护理,可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体现人性化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调查医院急诊科248例真空抗凝管采血失败的原因.分析急诊护士使用真空管采血的常见问题,并对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发现常见原因主要是:采血技术及心理素质,真空抗凝管使用不当,急诊科患者的自身因素.应根据失败原因,进行总结,从而提高急诊护理水平、提高真空静脉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陈旭红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2):1631-1631
近几年真空采血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真空采血具有缩短采血时间、提高检验效率、减少患者痛苦、保证采血安全、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但由于护理人员对检验标准不了解,有时采集的标本不符合检验标准。作者通过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22例真空采血标本不合格的护理因素,总结提高真空采血标本质量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真空采血系统的采血效果,规范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操作,减少或避免抽血后并发症.方法 收集3 000例门诊老年患者采血资料,进行采血效果的评估分析.结果 真空采血一针见血率98.8%,采血后发生护理问题16例,占0.53%,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结论 真空静脉采血简单快捷,准确可靠,掌握操作技巧可减少患者痛苦,获取血标本一次采集成功.  相似文献   

5.
通常儿科患者(特别是婴幼儿)在住院期间,静脉输液、静脉采血是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传统的静脉采血方法是使用一次性注射器(5 m l或10 m l)抽血,通常选择股静脉、颈静脉等部位,往往由于患儿不合作造成操作失败,而且从颈静脉和股静脉处抽血有一定的危险性。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我科改变传统的静脉采血方法,使用一次性蝶形真空采血针配合使用真空采血管进行静脉采血操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门诊真空静脉采血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门诊真空采血各环节护理问题,以提高真空采血质量。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危险因素,总结护理干预方法。结果:真空采血可能出现四个方面护理问题。结论:有效预防和积极的护理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门诊真空采血引发静脉炎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门诊真空采血引起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真空采血各环节护理导向,以杜绝静脉炎,提高真空采血质量.方法 回顾性调查真空采血次数及静脉炎发生数量及原因,与传统采血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生静脉炎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真空采血后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高于传统采血(P<0.05),采血引发静脉炎治愈率100%.结论 真空采血引起静脉炎概率明显高于传统采血,原因有负压刺激、穿刺后针头转动固定欠佳、未注意先拔针后按压方法等增加了损伤穿刺静脉血管内膜的机会.对此研究真空采血各环节护理导向,提出血管准备充分、严格无菌、提倡穿刺后3点支撑固定、先拔针后按压、履行重视告知义务、早期发现静脉炎早期处理,从而使得真空采血这项技术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8.
王津立 《现代护理》2007,13(29):2760-2761
目的 探讨门诊真空采血引起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真空采血各环节护理导向,以杜绝静脉炎,提高真空采血质量.方法 回顾性调查真空采血次数及静脉炎发生数量及原因,与传统采血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生静脉炎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真空采血后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高于传统采血(P<0.05),采血引发静脉炎治愈率100%.结论 真空采血引起静脉炎概率明显高于传统采血,原因有负压刺激、穿刺后针头转动固定欠佳、未注意先拔针后按压方法等增加了损伤穿刺静脉血管内膜的机会.对此研究真空采血各环节护理导向,提出血管准备充分、严格无菌、提倡穿刺后3点支撑固定、先拔针后按压、履行重视告知义务、早期发现静脉炎早期处理,从而使得真空采血这项技术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9.
真空静脉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真空静脉血标本溶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12月在医院健康体检静脉采血的37例血标本的溶血原因。结果与护士操作技术欠佳有关28例,占75.68%;与真空负压管不合格有关4例,占10.81%;与标本运送有关5例,占13.51%。结论提高护士操作技术水平,加强采血过程中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预防静脉血标本的溶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压真空采血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需静脉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一次性真空采血装置进行股静脉采血;对照组应用注射器和试管进行股静脉采血,比较2组新生儿的疼痛程度、平均每例采血时间、标本合格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疼痛程度、平均每例采血时间、标本合格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负压真空采血应用于新生儿股静脉穿刺中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陈绮雯 《齐鲁护理杂志》2012,23(23):110-111
目的:探究在患者采集血样标本中应用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月183例患者,行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采血(采血针组);选取2003年10月~2004年10月183例患者,行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注射器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采血针组疼痛度、出现溶血明显低于注射器组(P<0.01);采血针组一次穿刺成功、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注射器组(P<0.05,P<0.01);采血针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注射器组(P<0.01).结论:真空采血管配合一次性采血针在采集血标本临床效果中对比一次性注射器存在明显优势,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我科为健康体检中心,日均体检量达500人次,均使用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负压采血管进行静脉采血,为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采血质量,我科对批量体检采血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对策,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多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总结有利于临床妊娠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159例多次(≥2次)IVF-ET失败的患者,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IVF-ET失败心理问题自评表进行调查,掌握多次IVF-ET失败患者心理状态,总结有利于治疗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的焦虑、悲观、忧郁、孤独情绪随着年龄、不孕时间、失败次数、经济收入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多次IVF-ET失败患者中普遍存在,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IVF-ET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应用真空采血系统采集血标本的护理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真空采血系统采集血生化标本中常见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对本科2005年4~10月住院患者所检验的2 780份血标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未向患者详细介绍抽血前的注意事项造成检验结果有误差12例;标本因采血方法及放置不当等因素引起溶血34例;标本因未及时摇晃、抗凝剂与血液混合不充分而引起凝固10例;采血量不符合要求8例;标本容器选择不当5例。结论真空采血生化标本仍必须注意做好患者抽血前教育,包括日常生活指导和心理护理,并掌握正确的采血方法,包括合理选择患者体位、采血部位,正确使用止血带,防止标本溶血和凝固等。  相似文献   

15.
两种不同采血方法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采血方法,找出一种最佳采血方法。方法将200例体检人员随机分两组,传统组:采用注射器与普通试管采血;标准组:采血针与真空试管采血。结果采用注射器与普通试管采血易造成医源性污染现象、采血量不准确、溶血现象、职业暴露、穿刺失败、疼痛、皮下瘀肿等明显高于采血针与真空试管相匹配采血。结论使用采血针与真空试管相匹配采血,在大量体检中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 AIDS 患者/HIV 感染者动脉采血中应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对于职业防护的意义。方法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为169例 AIDS 患者/HIV 感染者进行动脉采血,采集患者桡动脉、肱动脉及股动脉血标本,观察其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在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采集动脉血标本及血标本转运过程中,无1例职业暴露发生,1次成功率达96.2%。结论一次性真空采血器在 AIDS 患者/HIV 感染者动脉采血中的应用为护士提供一种安全可行的操作方法,避免针刺伤等职业暴露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一次性真空采血装置在婴幼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贞 《当代护士》2008,(12):71-72
目的探讨一次性真空采血装置在婴幼儿股静脉采血的应用。方法200例需静脉采血的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100例,观察组应用一次性真空采血装置进行股静脉采血;对照组应用注射器和试管进行股静脉采血,比较2组穿刺成功和标本溶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采血成功率、并发症减少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一次性真空采血装置在婴幼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儿科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桡动脉采血失败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04例行血气分析后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桡动脉采血失败与护士的穿刺方法、血管选择、病人个体差异、护患双方心理状态等有关,其中与护士的操作方法最为密切.[结论] 要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护士要调整好心态,熟悉血管解剖位置,妥善固定动脉,掌握进针角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处理组,每组90例,其中护理干预组在采血时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在采血结束后,记录2组患者采血一次穿刺成功数、采血时长,请患者答复采血满意度、采血的疼痛感并对采血者技术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满意度和对采血者技术评价明显高于、疼痛感明显低于常规处理组(均P<0.01);2组患者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采血时长明显长于常规处理组(P<0.01)。结论在静脉采血加以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真空负压采血管(简称真空管)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检验采血新产品,具有操作简便,有效避免血源交叉污染,防护医护人员被锐器损伤等优点,正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接受并普遍使用。我院在2004年的全市干部体检中全部使用真空负压管采集血标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操作不熟练、使用不当等因素,不能一次成功采集到血标本,造成重复采血,也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为此我们针对出现的一些相关因素,进行正确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效地提高一次成功采血率,获得体检者的一致好评。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