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春菊  蒋鹏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5):1055-1056
心肺脑复苏术(CPCR)是针对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70年代强调心肺复苏术(CPR)要考虑到脑,由于心肺复苏的根本目的在于脑复苏,故目前把CPR扩展为CPCR,现对CPCR的抢救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心跳骤停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CPR)初期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的病人存活率低,病死率高。研究表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中,约66.7%的院外心跳骤停患者和22.9%院内心跳骤停患者死于脑损伤,存活患者中40%-50%出现永久性的认知功能障碍[1]。因此,心肺脑复苏领域的研究任重而道远。近年来调节线粒体功能作  相似文献   

3.
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有效复苏技术。它是指当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和心跳骤停时,在体外所实施的基本急救操作和措施。它能保护和恢复大脑功能,应用心肺脑复苏后的患者能维持较好的心、肺、脑功能,并能有较长的生存时  相似文献   

4.
心肺脑复苏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脑复苏(CPCR)护理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急救护理技术。急诊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明确护士在心肺脑复苏中的角色,及时了解心肺脑复苏的新动态,帮助护士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及时准确地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复苏,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对心跳骤停病人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也是护理人员配合抢救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心肺复苏护理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急救护理技术,心肺复苏的成功不仅与医生的技术息息相关,而且离不开贯穿始终的护理操作技术。自2002年12月我院即建立了心肺复苏急救护理培训部门,对急救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反复的心肺复苏护理培训。实践证实,经过培训后,明显提高了我院心肺复苏急救的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成人心肺脑复苏的护理现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心肺脑复苏(CPCR)护理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一系列急救措施,也是护理人员配合抢救治疗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1]。40年来,人们在心肺脑复苏领域已做了大量研究,但是取得的复苏效果甚微。院外心脏停搏的存活率在1%~18%,院内心脏停搏的存活率在0~28.9%,平均为14%[2]。如何提高CPCR存活率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为此特从基础生命支持方面(BLS)及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方面综述如下。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对于心跳呼吸骤停后能否迅速进行复苏术和复苏成功,取决于护士(目击者)能否快速准确的作出判断[3]。在2000年8月美…  相似文献   

7.
王春菊  蒋鹏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8):1055-1056
心肺脑复苏术(CPCR)是针对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70年代强调心肺复苏术(CPR)要考虑到脑,由于心肺复苏的根本目的在于脑复苏,故目前把CPR扩展为CPCR,现对CPCR的抢救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曾瑞兰  冯涛 《临床荟萃》2007,22(5):330-331
心跳骤停是最危重急诊,脑复苏是心肺复苏中的焦点[1].及时的诊断、有效的救治手段、先进的抢救设备及争取抢救时间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现将我院自2001~2005年抢救的41例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高压氧(HBO)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多种心血管疾病、严重创伤、麻醉、手术过程、触电、溺水、自缢、某些药物中毒等,均可发生心搏呼吸骤停。心搏呼吸突然停止和意识丧失,是临床上最紧迫的急诊。心搏呼吸骤停病人复苏的成功,并非仅指心搏和呼吸的恢复,而复苏的成功最终必须达到恢复智能。由于在建立有效呼吸、循环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脑组织功能完全恢复。因此,目前多数学者主张把心肺复苏改称为心肺脑复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8例电击伤致心跳骤停的抢救体会。方法18例均进行心肺复苏术(CPR),在复苏的同时进行脑复苏,及时处理心肺的并发症。结果18例病人中抢救成功12例,死亡6例。结论现场CPR与预后关系密切。早插管、早除颤、早期开展脑复苏可提高CPCR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影响心肺脑复苏中若干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影响心肺脑复苏中若干因素。对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发生的原因、地点、年龄、性别及治疗经验及教训进行了探讨。方法:90例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分为2组,其中A组为心肺脑复苏成功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50.3a±12.5a);B组为心肺复苏最终不能成功者70例(男性45例,女性25例,年龄68.4a±8.8a)。结果:2组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分别为2.4±1.6分钟和6.4±3.2分钟;电击除颤开始时间分别为4.0±1.2分钟和7.5±3.0分钟;2组比较有差异(P<0.01),与年龄及原发病等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现场进行快速及有效心肺脑复苏(CPCR)是抢救成功关键。同时重点处理脑复苏,迅速改善缺氧状态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心跳骤停病人进行心肺脑复苏(CPCR)关键在于尽快、正确施行CPCR术。在药物复苏中,肾上腺素起了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用肾上腺素的目的是使心脏复跳,恢复有效循环,从而使复苏成功。本文对56例心跳骤停的病人使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出现的结果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院前心肺复苏796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复苏治疗,旨在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995-10~2005-10我中心复苏的796例患者,从患者心搏呼吸骤停时间,开始复苏时间和方法以及抢救半径及气管插管操作的耗时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796例中273例患者在一定时间恢复心搏,窦性心律恢复时间3~31min,273例患者中174例恢复呼吸,自主呼吸恢复时间0.5~49h,174例心肺复苏(CPR)成功的患者中89例患者恢复意识,恢复时间1~62h。结论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开始复苏时间和方法、抢救半径、复苏过程中气管插管耗时有直接关系,另外,监护仪的使用也与心肺复苏成功率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急诊临床工作中,常会遇到危、急、重症病人来诊,或需到院外抢救危重病人,由于此类病人起病急骤,病情危急,常需施行心肺复苏(CPR)。心跳、呼吸骤停是急诊科最危重的病例,迅速准确判断并抓住心跳、呼吸骤停5min抢救的最佳时间,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的重要环节[1]。据统计,大约  相似文献   

15.
心肺脑复苏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急救医疗技术,它主要以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构成。能否正确、及时、有效地实施心肺脑复苏,是复苏成败的关键。我们想通过模拟急救系统进行护理人员心肺复苏培训,以培养提高急诊护士的急救技术水平,配合能力及应急能力,提高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及确保复苏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心肺复苏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章仕坚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3):2676-2678
目的:探讨心跳呼吸骧停患者心肺复苏的程序及影响因素,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75例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开始复苏时间、复苏程序及方法对心肺复苏结果的影响。结果:早期组复苏有效率和成功率都明显高于晚期组(P〈0.05),除急性内科疾病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较高外(60%),其它疾病复苏成功率均较低(约20%)。结论:心肺复苏抢救成功与否与开始复苏时间、骤停前重要脏器功能密切相关,当心跳呼吸骤停发生时要强调实施早期现场心肺复苏,加强及时电除颤、气管插管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可增加自主循环恢复率,同时注重原发病和脑复苏处理。  相似文献   

17.
心肺脑复苏术(CPCR)是针对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70年代强调心肺复苏术(CPR)要考虑到脑,由于心肺复苏的根本目的在于脑复苏,故目前把CPR扩展为CPCR,现对CPCR的抢救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重视“生存链”,提倡四早,充分体现抢救时间的重要性1.1早期启动EMS心脏猝死是院前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与第一目击者的反应和急救技术至关重要。首先尽快判断患者反应,确认心肺骤停。现不再将检查脉搏作为诊断的一个金标准,要求非专业人员如发现患者没有呼吸、不咳嗽,对呼叫或摇动等刺激无任何反应,可判…  相似文献   

18.
心肺脑复苏护理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肺脑复苏(CPCR)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CPR)包括三大要素: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体外电除颤;3个阶段:BLS、ALS、PLS.而复苏的最终目的是脑功能的恢复,故CPR又发展成CPCR.随着CPR扩展到CPCR的高层次,对CPCR的护理方法也有了新的进展和认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241例心跳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以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年10月至2002年10月十二年间院内及院外急救的241例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治疗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241例心跳骤停患者中,初步复苏成功10例,最终复苏成功(心肺脑均复苏)仅4例,复苏率分别为4.62%、1.82%。1990至1998年间复苏成功率较低,初步复苏成功率1.38%,最终复苏成功率0。1999至2002年间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初步复苏成功率8.24%,最终复苏成功率4.12%。自1998年我科开展院外急救以来,尚无一例院外心跳骤停者复苏成功。结论 心跳骤停患者抢救成功与否与抢救人员专业水平、抢救开始时间、抢救措施正确与否、对室颤患者能否早期除颤及患者原发病是否可逆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成人心肺脑复苏的护理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肺脑复苏(CPCR)护理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一系列急救措施,也是护理人员配合抢救治疗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40年来,人们在心肺脑复苏领域已做了大量研究,但是取得的复苏效果甚微。院外心脏停搏的存活率在1%—18%,院内心脏停搏的存活率在0—28.9%。平均为14%。如何提高吣存活率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为此特从基础生命支持方面(BLS)及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