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眩晕症状在中医作为一种诊断,西医见于多种疾病如内耳性眩晕、颈椎病、高血压等,通过中医辨证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结合西医诊断及现代药理研究结果,颈椎病加用葛根、川芎,高血压加用钩藤、丹参、葛根、泽泻,内耳性眩晕加用石菖蒲、生葱治疗,通过这种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中医辨证与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取得良好疗效,就这一方法可在多种疾病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及西医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疗效.方法在西医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丹参注射液静滴及中医分期论治,与西医组对照.结果两组在退热时间、总有效率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血小板、尿蛋白、BuNCr复常时间、少尿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显著,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是中西结合治疗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介绍了中西医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认识的异同,并讨论了两者的优缺点。此外,介绍了自1972—1973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其中包括: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的诊断分型与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以及疗效标准。通过123例的临床观察,初步体会到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是比较能全面估计病情的诊断方法。治疗上标本兼顾是缩短疗程的有效措施。补肾是调经的重要环节,有促进排卵的苗头。  相似文献   

4.
史敏 《中国实用医药》2012,(36):176-177
内耳性眩晕在现代医学常见于梅尼埃氏病。笔者认为内耳性眩晕病机多系"痰"字作怪,遂尝试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明病因识病机定治法行方药,临床上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合并针刺丰隆穴治疗内耳性眩晕。通过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的联合,运用传统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药理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取得良好疗效,就这一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杨娜 《自我药疗》2014,(11):24-25
张阿姨还很喜欢给家人用中成药,她告诉我们:“在使用中成药时,可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择相应的中成药,不能仅依据西医的诊断选用中成药,必须综合疾病分型、人体差异、药物功效等渚方面因素才能选择药物。”说着给我们从药箱中拿出了一些她家用于清肺止咳的中成药。  相似文献   

6.
辨病辨证--皮肤病诊治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瓦利  贾忠文 《首都医药》2004,11(18):14-16
在二十余年的临证工作中体会到,辨证是中医治病的先决条件,而利用西医诊断又是治疗疾病的前提。对于每一位就诊的病人,认真分析患者错综复杂的病情,既要重视辨别患者得的是什么病,又要分析其当前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证,应善于把皮肤病的辨证和辨病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西医诊断明确,中医辨证抓住要害,由此遣方用药,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治疗效果。辨病是辨认疾病的一般性质,展示其普遍矛盾,属一级诊断。而辨证则是进一步分清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特殊性质,提示其主要矛盾,为二级诊断。临证之际,只有把这两级诊断结合起来,才能判定某病属某证。从而为立…  相似文献   

7.
<正>脊柱、脊旁软组织病变的诊断要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但重在辨病。辨病即通过各种检查方法(包括中医的四诊),充分收集病情资料,弄清发病部位、原因、有无并发症等,以便对疾病做出明确诊断。辨证则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分析局部与整体、脊柱与肢体内脏的关系,以及病邪与人体抵抗力的消长变化,运用八纲、气血、脏腑、经络等辨证方法,判断疾病发生的部位、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确定疾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辨证与辨病的角度出发,试将脾病证治和现代医学中有关疾病作了有机的结合,从而扩大了脾病的证治范围,发展了中医临床医学,这对于脾病的探讨和探索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喜艳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128-128
中医治病强调辨证论治,素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说。临床上对于一些疑难病证若能不拘于常法,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有机地结合,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亦是中医的一种诊断名称,在西医学中眩晕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高血压、颈椎病、梅尼埃病、脑血管病等,在中医认为"百病皆由痰作祟"。"眩晕病可从痰论治",笔者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作为主方通过中医辩证及西医辨病相结合,方剂加减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叶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100-10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6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医辨证+西药组各30例。西药组采用对症治疗、抗Hp等疗法,中医辨证+西药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用药。两组均以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西药组经治疗后痊愈10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8例;中医辨证+西药组经治疗后痊愈15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2例。中医辨证+西药组总有效率高达93.3%,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是临床治疗CAG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心身疾病是现代医学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中医独特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和人们健康观的改变,促使中医心身病症的提出。根据肝在心身病症中的重要位置,将中医心身病症总结为肝郁气滞、肝火上炎、心肝火旺、肝肾阴虚、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和诸证夹痰夹瘀7种常见证型。中医心身病症的辨证分型有利于整体分析躯体及心理特点,从而促进中医心身病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对晚期胃癌临床疗效的分析.方法 选择60例来院就诊的晚期胃癌患者,中医治疗组30例患者予以中医辨证治疗,采用抗肿瘤中药制剂、中药汤剂;中西医结合组30例患者,以中医辨证施治,进行中药制剂与中药汤剂,联合西医化疗口服替吉奥.对患者进行,肿瘤扩散速率,及患者生命时间,以及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结果 在肿瘤扩散速率比较上,患者治疗期间生活质量方面2两组有明显的区别(P<0.05).但是患者生命时间方面与治疗方案没有多大的差别(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有着显效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有限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认识与防治措施。方法从中医学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的归属、病因、病机,以及防治原则、临床组方方法。结果新冠肺炎属中医"疫"病范畴,病位在肺,病因病机为"湿、毒、热",目前临床的防治组方多以"扶正固表"为基础,在疾病不同阶段辨证论治,综合制订治疗方案。结论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具有理论优势、经验优势和药物优势,不足之处是中药传统剂型起效慢和中药注射剂存在安全性问题。中西医结合治疗、辨证论治思想、因地制宜、隔离和个人防护等因素对该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中医简化分型诊疗策略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根据高利教授中医简化分型理论和标准,随机选取77例ACI住院患者进行中医简化分型诊疗,其中热证型46例、非热证型31例,选取同期ACI住院患者49例未中医简化分型对照观察.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对热证组、非热证组和未分型ACI患者分别实施治疗,热证组另加自拟清热抗炎方清热解毒泻火,观察入院及治疗2周患者NIHSS、Barthel index、舌苔、睡眠障碍、四末温度、并发症、大便干秘、出院费用等指标,评价ACI简化分型诊疗策略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3组患者治疗2周前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35,2.601,5.723;P<0.05),Barthel index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7,3.15,3.28;P<0.01).治疗2周后3组组间NIHSS、Barthel index 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热证型组治疗2周后舌苔、苔色、苔质、四末温度、大便干秘正常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证组患者出院费用明显低于未分型组(t=2.615,P< 0.05).结论 脑卒中简化分型诊疗策略临床应用对脑卒中综合诊疗效果显著,热证组、非热证组和未分型组综合治疗都能明显促进脑卒中功能恢复.热证组患者生活舒适度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降低.本研究是脑卒中传统诊疗策略创新,对推动脑卒中创新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怡菁 《上海医药》2016,(12):34-36
骨质疏松症是全身骨代谢障碍的退行性疾病,随着社会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发病率越来越高。本文复习骨质疏松症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及中医诸家对骨质疏松病因、病机及辨证规律文献,阐述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分型及诊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研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荨麻疹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荨麻疹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参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7.50%低于参照组的3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有助于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有助于实现患者复发率的降低,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癌性发热是一种在恶性肿瘤进展期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是指由肿瘤疾病本身引起的与感染无关的发热。西医多对症处理,抗感染治疗一般无效。中医多辨证论治,其中阴虚发热型最为常见,青蒿鳖甲汤对于癌性发热的此类证型疗效颇佳。本文基于中医理论及现代药理学知识,分析青蒿鳖甲汤的组方,探讨癌性发热清热与养阴并重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分析和探讨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就诊及诊治情况,以期对中医药在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就诊的胃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功能性胃肠病在胃肠疾病患者中所占比率达59.91%(517/863),女性多于男性,30岁以上发病率明显增多,中医分型以脾胃虚弱者居多[39.85%(206/517)]。结论功能性胃肠病在中医院就诊率高,性别及年龄与功能性胃肠病密切相关,中医与西医诊断具有相似性,中医辨证对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现代医药学的发展,为中药临床药学的产生提供了契机,“医药不分家”下发展的中医传统理论,为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指引。本文从中医传统理论出发,探讨中药临床药学发展中药师的能力建设,强调中药临床药师要具备中医辨证能力,提供临床合理用药;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和交流沟通能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及培养和发挥临床与科研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