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玮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251-252
失眠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而不实,或时睡时醒,或醒后不易入睡,或整夜不得入眠的一类病症[1]。失眠症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第二天白天疲惫不堪,昏昏欲睡。又称入睡和维持失眠障碍。治疗失眠症,用心理治疗失眠的方法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
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MS),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祖国医学称之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主要病因病机为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增大,失眠症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很多患者使用镇静剂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且易产生依赖和成瘾性。近年来,中医特色疗法以其独特的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失眠治疗,现将有关中医疗法在失眠方面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失眠常表现为频繁、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难以维持,对睡眠不满意[1]。长期失眠会影响身体、生活和人际关系。失眠在中医而言归为“不寐”,又称“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难经·四十六难》认为,本病的病机是气血阴阳失交,使人不能寐[2]。储水鑫主任中医师是嘉兴市名老中医,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应用“引阳入阴”治疗失眠有着独到的见解,临床取得满意疗效,兹将其以引阳入阴为原则治疗失眠的经验分享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失眠症以失眠为主要特征,中医称"不寐",又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暝",症状有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早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等[1].其病位在心.住院患者睡眠型态紊乱发生率>63.6%[2],老年人因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常伴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及心理又可诱发、加重老年人原发疾病.临床治疗失眠药物目前主要以苯二氮(艹卓)类镇静催眠药,如艾司唑仑片.但长期服用可产生诸多不良反应.我院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老年失眠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周祖贻 《家庭医药》2016,(11):46-47
正失眠症中医称之为"不寐",或称之为"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其轻重不一,轻者有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也有时寐时醒者等,严重者可有整夜不能入寐。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患有失眠或睡眠功能障碍的人约为总人口的38%。失眠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其实,失眠或睡眠功能障碍的人群中只有10%的人  相似文献   

6.
新型催眠药物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是所有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障碍。美国调查发现有33%的人患有失眠,在欧洲4%~ 22%的人受到失眠的严重影响,而我国目前失眠症的发病率也高达10%~20%。虽然失眠的原因各种各样,而且强调非药物治疗(如睡眠卫生)是治疗的首要原则,但目前国内外临床使用催眠药物治疗短暂性失眠症和慢性原发性失眠症仍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说起失眠,很多人都觉得是一种伴随着其他疾病产生的症状,如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焦虑症等。其实失眠也是一种单纯的疾病。失眠症,中医又称“不寐…‘目不暝”,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间断多醒或是早醒等,一旦这些睡眠障碍一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即可定义为失眠症。  相似文献   

8.
翟磊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7):120-121
<正>睡眠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人类生命活动1/3,良好的睡眠是人健康的基本需要,而失眠症是临床的一个常见内科杂病,古称"失眠"、"不寐"、"不得眠",因其引起的病因较多,病机复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失眠3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属中医学“不寐”、“不得眠”、“不得卧”范畴。有的表现为人睡困难或睡而易醒,有的表现为睡眠浅而易醒,醒后不能入睡,还有的表现为时睡时醒,严重者彻夜不眠。现将笔才用针刺疗法治疗失眠37例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失眠症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以入睡和睡眠维持困难及日间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失眠症的病理生理研究和镇静催眠药物的非临床评价需以适当的动物模型为基础。本文以模型动物睡眠结构为重点,从心理应激、特殊睡眠环境和药物模型3个方面归纳常用失眠模型。现有失眠动物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镇静催眠药物研究中应当灵活选择多种造模方法,以用更接近失眠临床表现的动物模型评价药物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失眠,中医又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健康。“不寐”二字最早见于《难经》:“老人卧而不寐,少壮寐而不寤者,何也?”《黄帝内经》称不寐为“不得卧”“目不暝”,认为“阳不入阴”是其总病机。  相似文献   

12.
施明 《家庭用药》2020,(3):38-39
当今失眠病症的发生率很高,且男女老少皆可失眠。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也较复杂。中医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历来对人体的正常睡眠和睡眠障碍均有深刻的论述和描绘。中医古代文献称失眠病症为“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  相似文献   

13.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指患者睡眠时间和(或)质量得不到满足而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体验。根据病程分为:①急性失眠:病程小于4周;②亚急性失眠:病程大于4周,小于6个月;③慢性失眠:病程大于6个月。临床上多应用镇静催眠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实际生活中,慢性失眠症患者多伴有严重的焦虑紧张,而且还有一种长期的习惯性焦虑特质[1],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表现为失眠时间越长,伴发焦虑越严重。笔者应用黛力新及佐匹克隆联合治疗伴焦虑的慢性失眠,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药物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该文通过整理近年来有关治疗失眠药物的文献,简述了失眠的病因机制及西药治疗、中药治疗、中西药合用治疗失眠等方面的问题,指出了西药和中药单独治疗失眠的不足,以及中西药合用治疗失眠的优势.旨在为临床合理治疗失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36例慢性失眠症进行了临床调查、心理分析和多导睡眠图检查。经分析我们认为:①本组失眠症可分为三类:持续性精神生理性失眠;主观性失眠;伴有情绪障碍的失眠;②慢性失眠者多表现为神经质、胆汁质、悲观、抑郁、易怒、情绪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多塞平为常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新批准其3 mg和6 mg用于失眠症的治疗。小剂量多塞平(≤10 mg)临床治疗失眠有效、耐受良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成年或老年患者以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的失眠的新选择。本文拟从小剂量多塞平具有高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作用这一有别于其他催眠药的作用机制并结合临床研究结果,对其应用于失眠症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活动日益平凡,损伤无处不在。骨科住院患者随之增加。床位的使用及周转率上涨,患者从伤后到康复出院,此过程是无比焦虑。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祖国医学又称其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  相似文献   

18.
张明 《中国实用医药》2014,(29):238-239
失眠在中医中又被称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者彻夜不眠为主要特征的病证。患者因睡眠不足而影响了学习、工作,降低了生活质量,作者采用针刺督脉为主配合耳穴压豆方法治疗失眠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马志国 《家庭医药》2005,(11):58-58
相当多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都是由于心理暗示诱发的。有些失眠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自我暗示患有失眠症,或者医生暗示(诊断)他患有失眠症,那么这种暗示的延续和强化,就可能使他真正患上失眠症。导致这类失眠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人对于睡眠的过于关注,对于睡眠质量的过高要求和对于失眠后果的恶性估计。  相似文献   

20.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中医称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轻者入眠困难,或入睡后易被惊醒,醒后不能再入睡,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睡,常伴有头痛、头晕、健忘等。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精神负担加重,以致于失眠的患者明显增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失眠症多采用镇静催眠药物,主要有苯二氮卓类、佐匹克隆类,虽催眠迅速,但长期使用有耐药性,依赖性及成瘾性不良反应。笔者在临床上发挥中医针灸独特优势治疗本病,自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笔者采用针刺治疗失眠患者10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高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