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评价经皮穿刺胸膜活检在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 Cope针胸膜活检的70例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资料,了解其诊断阳性率及相应的并发症.结果 70例患者经胸膜活检共确诊肺癌胸膜转移26例,阳性率37.1%.发生胸膜反应2例(2.9%),轻度出血8例(11.4%),少量气胸10例(14.3%).结论 胸膜活检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对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胸膜活检对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尤其对癌肿、结核等胸腔积液价值更大。本文总结分析了21例28次胸膜活检病例,其中27次获得了胸膜组织,病理检查阳性率达96.4%。21例患者:癌肿10例、慢性炎症9例,结核1例,失败1例。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经皮针刺胸膜活检对胸膜间皮瘤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皮针刺胸膜活检对胸膜间皮瘤的诊断意义曹美菊,邓长海西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呼吸内科(西安市710061)胸膜间皮瘤较少见,病初常易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等而延误治疗,预后差。经皮针刺胸膜活检可确定诊断,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32例。男20例...  相似文献   

4.
金普乐  田晓玲  杜芸  王平  王敏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18):1021-1023
目的:胸膜活检是明确胸膜疾病性质的重要手段.获得胸膜组织的主要方法有:Vim-silverman分叶针,Abrams针,Cope针,Tru-Cut针,电视胸腔镜,纤维支气管镜替代胸腔镜胸膜活检术等,这些方法在不同方面存在活检的组织小,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创伤大等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胸膜组织活检器械一钳式胸膜活检套管针,并探讨其对胸膜咬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钳式胸膜活检套管针对30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膜腔腋前线壁层胸膜活检.沿胸壁垂直方向将套管针送入胸腔,拔出针芯,将活检钳插入套管针外套管内,一只手固定外套管,另一手用指尖捏住活检钳体部,沿外套管管腔来回做提插运动,同时向腋前线胸腔逐步、缓慢推送外套管,当出现阻力感时说明已经抵达壁层胸膜,此时张开活检钳,将外套管和活检钳前推,钳头轻轻施压壁层胸膜后,关闭钳头并退出外套管,取出组织块.结果:取材成功率96.6%(29/30),病理诊断阳性率为70.6%(21/30),第1次咬检明确诊断率76.2%(16/21),病理未见肌肉、脂肪组织.平均活检组织块2.1 1.3mm.发生气胸4例(13.3%),胸痛14例(46.6%),出血3例(10%).结论:应用钳式胸膜活检套管针进行腋前线壁层胸膜活检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和有效的胸膜活检方法.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自动胸膜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自动胸膜活检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随机将经临床常规方法仍不能确诊的82例胸腔积液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用自动胸膜活检,对照组52例用传统针具活检,计算其取材成功率及病理诊断率,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取材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病理诊断率有高度显著性.结论超声引导自动胸膜活检具有取材成功率高、诊断率高、安全实用等许多优点,是胸膜活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在胸膜及肺周围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门诊及住院患者106例,穿刺前均做X线、CT或MRI检查,发现胸膜及肺脏周边病变者,大病灶行超声引导下活检枪穿刺,小病灶行细针穿刺,所取组织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106例胸膜及肺脏周围病变穿刺100%成功,35例为良性,71例为恶性.结论:超声引导经皮在胸膜及肺周围病变穿刺活检术具有操作简单、取材准确、诊断准确性高、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以弥补其他影像学检查不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恶性胸水的综合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2例恶性胸水患者进行胸水脱落细胞检查、胸膜活检、纤维支气管镜等多项检查方法诊断,结果:胸水脱藩细胞检查阳性为30/42(71.4%),胸膜活检阳性为21/32(65.6%),两项检查其中一项或两项阳性35例(83.3%),并对各项检查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对42例恶性胸水患者进行胸水脱落细胞检查、胸膜活检、纤维支气管镜等多项检查方法诊断。结果:胸水脱落细胞检查阳性为30/42(71.4%),胸膜活检阳性为21/32(65.6%),两项检查其中一项或两项阳性35例(83.3%),并对各项检查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膜间皮瘤的临床诊断。方法 对病史、临床表现、X线、CT、胸膜活检及胸液细胞学等检查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本组病人主要症状为胸痛、气短。X线检查局限型 1例 ,弥漫型 3 1例 ,弥漫型均有中到大量胸水 ,并胸膜增厚和胸膜结节者分别占 5 6 3 %和 5 3 1% ,经胸膜活检和胸液细胞学检查大多数获取病理学依据。结论 对临床上进行性胸痛气短患者 ,胸片及CT显示有胸水并胸膜增厚和胸膜结节者应警惕胸膜间皮瘤 ,胸膜活检和胸液细胞学检查是主要确诊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膜间皮瘤的临床诊断地地病史、临床表现、X线、CT、胸膜活检及胸液细胞学等检查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本组病人主要症状为胸痛、气短。X线检查局1例,弥漫型均有中到大量胸水,并胸膜增厚和胸膜结节者分别占56.3%和53.1%,经胸膜活检和胸液细胞学检查大多数获取病理学依据。结论对临床上进行性胸痛气短患者,胸片及CT显示有胸水并胸膜增厚和胸膜结节者应警惕胸膜间皮瘤,胸膜活检和胸液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胸腔镜术对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胸腔镜检查对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经常规检查未明确病因的胸膜间皮瘤患者采用胸腔镜直视下于病变处取活组织检查,并与经皮胸膜活检相比较。结果:胸腔镜对胸膜间皮瘤的诊断率为100%,组织类型:良性纤维型9例,上皮型18例,纤维肉瘤型22例,混合型3例。经皮胸膜活检诊断率为23.1%(12/52),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胸腔镜检查对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安全、有效、诊断率高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胸膜间皮瘤少见,而局限性孤立型胸膜间皮瘤更为罕见。1870年Wagner首次描叙了该病。1942年亦有人报告了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病理学,初步地叙述了其组织病理学的三种形态;纤维型、上皮型、混合型。前两型又分为良性(有色膜)及恶性(无色膜),上皮型最为多见。CT诊断胸膜间皮瘤较传统X线为高,但CT诊断胸膜间皮瘤的报导却很少。本文3例,均行CT扫描诊断。并两例行胸膜穿刺活检,一例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腺癌术中组织活检和细胞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中行组织活检和穿刺细胞学检查的142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42例患者均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其中80例患者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87例患者术中行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 术中组织活检诊断准确率为83.8%,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术中组织活检和穿刺细胞学检查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胰腺癌组织学诊断困难,术中行组织活检或穿刺细胞学检查安全性和诊断准确率均较高,是提高胰腺癌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 1996年 5月至 1999年 6月在CT导引下利用钝头钩型胸膜活检针对 36例肺周围性肿块患者进行了经皮肺穿刺组织活检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诊断效果。现将其诊断价值和安全性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均经胸部X线或CT检查显示肺周围性肿块 ,且不能除外恶性病变 ,而常规痰细胞学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不能确诊。其中男 30例 ,女 6例 ;年龄 2 6~ 67岁 ,平均 4 5 .8岁。病变分布于右肺上叶 8例 ,右肺中叶 3例 ,右肺下叶 13例 ;左肺上叶5例 ,左肺舌叶 3例 ,左肺下叶 4例。经CT测量肿块直径大小 ,最小 1.3cm ,最…  相似文献   

15.
Wei YH  Liao MY  Xu LY 《中华肿瘤杂志》2011,33(6):473-475
CT导引下经皮肺切割活检获得组织的病理诊断准确率和特异性高[1].我们采用CT导引下胸膜外定位法(extrapleural locating method,EPL)自动活检枪切割活检(automated cutting needle biopsy,ACNB),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2].本研究中,我们统计了EPL法ACNB的准确率和特异性,分析了恶性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以评价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2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并对18例手术后标本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 28例患者均无石棉接触史,主要症状是胸疼、气短,其中20例伴有胸腔积液.胸水中查到恶性细胞5例(25.0%).胸膜活检确诊4例.18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手术切除标本:上皮型8例;纤维肉瘤型6例;混合细胞型4例.结论 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三者相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恶性胸膜间皮瘤鉴别诊断中最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1995年 3月~ 1999年 10月我们对 40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膜活组织检查 ,取得满意的结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与方法接受胸膜活检 40例患者中 ,男 2 5例 ,女 15例 ;年龄 19~74岁 ,中位年龄 46岁。病史 1~ 5个月 ,中位数 3个月。临床表现 :咳嗽 40例 ,胸闷 18例 ,憋气 3 8例 ,发热 3例 ,咳血 7例 ,胸痛 3 0例。均按胸腔穿刺常规操作 ,在抽胸液前用胸膜活检针 ,分别 3、6、9、12点 ,四个方面取胸膜组织 4块 ,10 %甲醛固定 ,送病理室检查 ,同时留取抽出的胸腔积液行常规检查和脱落胞学检查。1.2 结果40例患者做胸…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套管式胸膜活检钳在胸膜增厚或胸膜粘连、胸水分隔包裹性胸膜疾病诊断应用中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80例病因不明、伴有胸膜增厚或胸膜粘连、胸水分隔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套管式胸膜活检钳,经胸壁插入胸腔进行脏层胸膜活检.结果:活检成功率为96.2%(77/80);咬检成功率为93.3%(2241240),钳咬空13%(3,240),咬检物为纤维素5.4%(13,240);病理阳性诊断率为81.2%(65180),其中胸膜转移癌占31.2%(25/80),结核性胸膜炎22.5%(18/80),恶性胸膜间皮瘤13.7%(11/80),化脓性胸膜炎10%(8,80),恶性淋巴瘤3.7%(3/80),病理未见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活检组织块2.5~27mm3,平均(8.1±1.2)mm3.气胸8例,肺出血4例,发热2例,无胸痛、气短和咯血患者.结论:具有胸膜增厚或胸膜粘连、胸水分隔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套管式胸膜活检钳进行脏层胸膜活检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10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1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主要症状为胸闷、气促、咳嗽、胸痛;CT和X线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胸膜不规则增厚、肺转移;胸水以渗出液为主,胸水LDH≥500u/L,葡萄糖<3.35mmol/L,血清CEA升高,血清CA125升高;主要依据手术后病检、胸膜穿刺活检、胸水细胞学检查确诊。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以胸闷、胸痛、气促、咳嗽为主要表现,胸膜活检及胸水细胞学为主要确诊方法。有手术机会,多学科综合治疗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尖端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对未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镜检查资料。结果:121例患者胸膜病检结果:结核性54例(44.6%),肿瘤46例(38.0%),非特异性炎症17例(14.0%),感染性3例(2.5%),不明原因1例(0.8%)。术后胸膜活检部位少量出血2例,轻度疼痛118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可以明确胸腔积液患者的病因,简单安全,费用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