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NKT细胞一种新型的T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琦  杨光 《医学信息》2001,14(11):780-783
NKT细胞 (natural killer T cell)主要是指携带一恒定的 T细胞受体 (TCR) αβ和 NK细胞活化性受体的 CD4- CD8-CD4 CD8- T细胞 ,是由 Budd等在 1987年首先报道的 ,以后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这类细胞是不同于传统 T细胞的新一类T细胞 ,在发育、表型、及免疫功能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尤其是近年来的研究认为 NKT细胞在机体免疫自稳、抗感染和抗肿瘤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  NKT细胞的表型特征NKT细胞具有与成熟的激活 /记忆型 T细胞相似的一些表型 (见表 ) ,其中 NKT细胞最显著的特征是其表达的TCR和 NK细胞的激活受体…  相似文献   

2.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是一类近年来被认识并证明在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免疫细胞,其功能特点在于活化后大量快速分泌Ⅰ型IFN,并能够通过Ⅰ型干扰素途径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之后分化为一类独特的成熟DC,参与调节T细胞功能,从而有效地连接了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相似文献   

3.
免疫识别是机体固有免疫 (innateimmunity)和适应性免疫 (adaptiveimmunity)过程中的起始阶段 ,免疫识别主要通过TCR、BCR以及NK细胞受体等免疫受体 (immunoreceptor)所介导的。在T细胞的免疫识别过程中 ,TCR/CD3复合体可识别APC提呈的MHC 肽复合物 ,并且在T细胞与APC细胞间形成了复杂的超分子结构 ,称为免疫突触 (immunolog icalsynapse ,IS)。T细胞免疫突触是TCR与MHC多肽复合物结合以及T细胞活化所必须的结构微域 ,其形成过程涉及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毒性T细胞(CTL)、巨噬细胞(TAMs)和调节性T细胞(Tregs)在复发性宫颈癌患者中的免疫特征。方法收集复发性宫颈癌细胞及癌旁细胞,利用白细胞分化抗原8(CD8)、簇分化抗原68(CD68)、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分别表示CTL、TAMs和Tregs在复发性宫颈癌中的免疫特性,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示癌细胞自身免疫,通过多重免疫荧光板检测细胞中CD8~+、CD68~+、FoxP3~+表达量,RNA免疫共沉淀法分析其在复发性宫颈癌细胞中的免疫特性。结果在肿瘤及肿周组织中CD8~+、CD68~+、FoxP3~+表达均较高,但肿周组织中FoxP3~+更高;高表达的FoxP3~+与CD8~+、CD68~+有显著相关性,可促进CD8~+、CD68~+凋亡而上调PD-L1、PD1表达。结论 Tregs可对肿瘤组织中的CTL和TAM进行调节,可提高宫颈癌细胞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同种特异T细胞疫苗(TCV)免疫诱导出同种免疫反应低下,同种移植物存活时间显著延长,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同种特异TCV免疫诱导机体抗同种特异TCV(独特型)T细胞的上调.实验证实了“抗TCV-T细胞”的存在.以同种特异TCV免疫动物可诱导出对TCV特异的细胞增殖反应.TCV免疫小鼠淋巴细胞能特异杀伤TCV细胞.将TCV免疫小鼠脾细胞作为调节细胞,观察到它能显著地抑制同种MLR,表明它是一“抑制性T细胞”.这些结果提示,同种特异TCV免疫可诱导机体免疫网络中独特型-抗独特型的上调,产生了同种反应T细胞的独特型T细胞,从而保护同种移植物免受同种反应性T细胞的攻击使同种移植物存活时间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共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即产生的DC-CIK细胞抗淋巴瘤免疫效应的机制。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于体外诱导DC和CIK,然后共培养成DC-CIK细胞。分四组:DC组、DC-T组、CIK组和DC-CIK组。对各组分别进行免疫机制研究:测定细胞因子IL-12、IL-17和IFN-γ的分泌量、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和分析对人淋巴瘤细胞株杀伤活性。结果:在DC-CIK组,细胞因子IL-12、IL-17和IFN-γ的分泌量均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5);杀伤活性亦较其它组增强(P0.05)。CD8+、CD3+/CD56+细胞在DC-CIK组亦明显增加(P0.05)。结论:DC-CIK细胞抗淋巴瘤免疫效应与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和产生细胞毒性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与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是强有力的抗原提呈细胞(AP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它能激活初始T细胞(raive T cells),调节Th1/Th2反应,参与免疫应答。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存在免疫异常。DC作为APC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哮喘发病,本文将对近年来DC与哮喘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与肠内慢性炎症(CRC)密切相关,而部分炎症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肿瘤浸润效应T细胞与多种类型肿瘤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辅助性T细胞17(Th17)是新近发现的一类CD4+效应T细胞亚群,在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中发挥积极作用.调节性T细胞(Tregs)在功能上是T细胞的免疫抑制亚群,在自身免疫耐受和抗肿瘤免疫中起重要作用.Th17细胞和Treg细胞之间的动态平衡在保持免疫调控功能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体内作用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成熟DCs能够加工和递呈各种抗原,并通过一些固有免疫受体如Toll样受体识别病原微生物表达的模式分子,以及通过主要组织相容件抗原复合物(MHC)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引起初始T细胞的活化、增殖.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体内存在着能够负向调节免疫应答强度、维持免疫耐受的DCs,并且命名为调节性DCs(regulatory DCs).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 (DC)是强有力的抗原提呈细胞 (APC) ,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 ,它能激活初始T细胞 (naiveTcells) ,调节Th1/Th2反应 ,参与免疫应答。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 ,存在免疫异常。DC作为APC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哮喘发病 ,本文将对近年来DC与哮喘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河福金  王健  牛建昭 《解剖科学进展》2001,7(2):156-159,191
肝窦壁细胞是肝脏的非实质细胞 ,对于肝脏的生理和病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肝窦壁细胞的形态、功能及其与肝脏的病理生理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并就肝窦壁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以期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2.
13.
《Immunology today》1994,15(7):312-315
Human T cells express major histocompatability complex (MHC) class II antigens and adhesion molecules characteristics of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PCs), and recent in vitro and in vivo evidence supports and antigen-presenting function for T cells. In this guise, T cells provide downregulatory signals for the immune response by inducing anergy in T cells that have already been activated and cytotoxicity in resting T cells. Here, Werner Pichler and Tony Wyss-Coray suggest that this may represent an important negative mechanism for T-cell homeostasis.  相似文献   

14.
15.
16.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for unprimed T cell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triggering requirements of T cells differ for primed and unprimed cells: primed T cells can be triggered to produce lymphokines without viable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PCs), apparently by crosslinking the T-cell receptor (TCR). Unprimed T cells do, however, require viable APCs and here Jonathan Sprent and Mary Schaefer review what type of cells can carry out this function,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APCs for unprimed CD8+ cells.  相似文献   

17.
The mucosal immune system of the intestinal tract is continuously exposed to both potential pathogens and beneficial commensal microorganism. A variety of mechanisms contribute to the ability of the gut to either react or remain tolerant to antigen present in the intestinal lumen. Antigens of the gut commensals are not simply ignored, but rather trigger an active immunosuppressive process, which prevents the outcome of immunopathology.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provide an update on the mechanism of intestinal homeostasis,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complex crosstalk between T cells, dendritic cells and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肾癌(RCC)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C)与同源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共培养后的DC-CIK细胞对RCC的杀伤活性。 方法: 将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DC经RCC(786-0细胞株)抗原致敏后与同源CIK细胞共培养,实验分3组:RCC抗原致敏DC与CIK共培养组(A组),未致敏DC与CIK共培养组(B组),单纯CIK组(C组)。流式细胞仪检测DC及CIK免疫表型。MTT法检测3组效应细胞对786-0细胞杀伤活性。 结果: 效靶比 20∶1 时,A、B、C组对786-0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70.64±8.26)%、(53.40±7.33)%、(46.64±6.01)%,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以前列腺癌PC3细胞作靶细胞对照,A组对786-0及PC3细胞的杀伤活性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RCC抗原致敏DC与CIK共培养后的DC-CIK细胞可明显提高CIK细胞对RCC的杀伤特异性和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20.
背景:许旺细胞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与再生有着重要作用。然而,许旺细胞不易直接获取,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 目的:综述神经损伤及修复过程、许旺细胞的作用以及各种干细胞分化为许旺细胞的潜能。 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2011有关许旺细胞参与神经损伤的修复、干细胞分化为许旺细胞验证及应用的文献,检索词为“Schwann cells,nervous system,stem cells”。排除重复性研究,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及其引文。根据纳入标准,收集到29篇相关文献。 结果与结论:许旺细胞通过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和营养因子为受损的神经营造了适于修复与再生的微环境,从而促进轴突再生;同时通过增殖及分化等机制围绕新生轴突形成髓鞘。神经修复需要大量许旺细胞的参与,而许旺细胞不易直接获取。研究表明,各种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嵴干细胞和嗅鞘细胞,能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分化为许旺细胞样细胞,为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其中,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备受关注。 关键词:许旺细胞;神经系统;再生;修复;干细胞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0.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