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肾性高血压包括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如肾动脉狭窄所致)及肾脏内分泌性高血压(如肾素瘤所致),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其中由各种原发或继发的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疾病所引起的肾实质性高血压,占各种原因所致高血压的5%~10%,为继发性高血压的第一位病因。多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以及改善肾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就近10余年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方面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肾性高血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性高血压是指因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约占成人高血压的5%~10%,在继发性高血压中最为常见,肾脏病患者80%~90%伴见高血压。任何一种肾实质性疾病均有引起高血压的可能,成人肾实质疾病,随着终末期肾衰(尿毒症)发展过程中,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在接受肾替代疗法前,几乎100%都患有高血压,高血压使罹患心肌缺血、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猝死的几率增加了6~10倍,也是促使肾功能恶化的最常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肾实质性高血压常常继发于肾脏疾病之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虽赶不上西欧国家49.2%的高发生率,也达到了14.6%。对于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治疗,国内外虽有不少方案,但疗效很不稳定,因为肾性高血压发病时“容量”与“肾素”两种升压因素一起存在,且互相馈调,使治疗甚为困难。笔者分析了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采取“综合平衡法”治疗肾性高血压66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根据美国医学会1992年10月“高血压联合委员会第5次报告”和199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高血压学会联…  相似文献   

4.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实质性高血压主要是由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盂肾炎、结缔组织病、多囊肾等肾实质性疾病引起,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1]。高血压可作为病因直接造成肾脏损害;而肾脏疾病本身也可以导致高血压,加剧肾功能的恶化。随着临床  相似文献   

5.
益肾降压方对RPH大鼠血压及肾脏病理组织形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益肾降压方对RPH大鼠的降压效果,对肾实质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对肾脏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肾次全切除加高盐喂养法制备RPH动物模型,以卡托普利为对照评价该方不同剂量组的降压作用、剩余肾组织、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NOS、ET-1两种内皮由来因子的分布表达.结果:益肾降压方各剂量组降压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对肾脏局部ET-1表达呈抑制并对cNOS表达上调.结论:益肾降压方可以降低肾实质性高血压,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其机制可能通过对肾脏局部ET-1表达、分泌的抑制和cNOS表达、分泌的上调两条途径来实现其降压、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肾实质性高血压是指由肾动脉阻塞和肾实质疾病所引起的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范畴。许多肾脏疾病都可以引起高血压,常见的有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药物所致肾损害、多囊肾、肾盂积水、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资料表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0%~90%在病程中会发生高血压,而高血压又会加速肾功能恶化。Klag等发现,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肾病(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肾损害病机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高血压与肾脏的关系十分密切,美国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近10年导致终末期肾病患病率迅速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原发性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占28%。而高血压导致的肾损害,会进一步致血压升高,对心脑的危害性更大,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应评估其肾脏的受损情况,在降压治疗的同时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8.
肾实质性高血压(renal parenchymal hypertension,RPH)是指肾脏疾病肾实质性损害引发的并发症之一,在慢性肾脏病进展中已成为重要因素,控制血压是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衰的关键,因此临床上对肾实质性高血压治疗十分重视,虽然西医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认识不断深入,也有很多降压药物,临床上常用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钙离子拮抗剂(CAC)等药物,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和保护肾功能作用,但也有二定的副作用,有的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控制不定还很困难。中医药在这方面能够发挥其整体调节机制,且副作用少,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同时可保护肾功能,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主要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发病是由于肾小球玻璃样变性、间质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肾小管萎缩、肾细小动脉狭窄,造成了肾脏既有实质性损害,也有血液供应不足;肾动脉壁的中层粘液性肌纤维增生,形成数个小动脉瘤,造成肾动脉呈节段性狭窄;非特异性大动脉炎,引起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高血压的发生。而高血压又会造成肾的损害,二者相互促进,会使疾病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肾性高血压要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0.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病,肾实质性高血压(RPH)是肾脏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一侧或双侧肾实质损害引起的高血压。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其发生率随着肾实质及肾功能的损害而增高,Danielsien报道:慢性肾炎高血压发生率为33.3~61%,发展到尿毒证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廷信  王平基 《新中医》2002,34(2):38-39
目的:探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保肾降压汤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8例口服卡托普利或硝苯地平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保肾降压汤。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7.50%,对照组显效率为55.26%,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诊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脏在高血压的形成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又是其主要的受累器官。原发性高血压所致的肾损害主要表现为良性小动脉肾硬化。根据美国1984至1988年间的统计,因高血压导致的终末期肾病增加了40%,终末期肾病约15%至20%是因高血压所致。近年来,由于对高血压的早期治疗及治疗措施的改进,高血压病人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病死率已有明显下降,但高血压性肾脏损害所致病死率却没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同肾脏病理损害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98例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医证型分布、肾脏病理及高血压分级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讨论。结果:98例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中以虚证最为常见,共计79例(80.6%),其中最多为脾肾两虚型,其次为肾气阴两虚型;在Ig A肾病患者中,多为肝肾阴虚型(90.5%),其次为脾肾两虚型(26.5%)和肾气阴两虚型(26.5%);膜性肾病中,以肾气阴两虚型最为常见(55.6%);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中,以肾气阴两虚型最为常见(44.4%)。结论:不同的肾脏病理损害同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94例肾实质性高血压的辨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4例肾实质性高血压的辨证研究饶向荣吴瑞英李秀英戴希文(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肾内科北京100053)关键词肾实质性高血压辨证分析中医药疗法我们在1995年6月~1996年6月期间,收治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94例,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68例,狼疮肾5例...  相似文献   

15.
肾实质性高血压之病因病机以肾虚、脾虚、脾肾两虚为本,以湿热瘀阻为标。湿热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作为致病因素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6.
王世荣  平高华 《中医药研究》2009,(10):1211-1212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2002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肾脏是高血压相关损害的重要靶器官之一。临床上将高血压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肾损害,主要表现为小动脉肾硬化,其发生与高血压程度及持续时间呈正相关。来自美国肾脏数据系统的资料表明,高血压病医治是美国终末期肾病的第二位原因。高血压病患者中约有18%最终出现肾功能不全。据1999年统计,在我国全部透析患者中高血压肾硬化症占9.6%,并有不断攀升趋势。因此,遵从中医治未病思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治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阻抑其进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药对通过改善肾脏血流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45只SHR随机等分为5组,每组9只,分别为黄芪组(H)、丹参组(D)、黄芪-丹参药对组(HD)、缬沙坦组(X)、SHR模型组(M),9只WKY大鼠作为对照组(W)。相应药物灌胃治疗,观察黄芪丹参药对对早期肾损害相关指标、肾脏形态、肾血流及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HD明显改善SHR的早期肾损害,可降低双肾的血流阻力指数(RI),改善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其余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疗效。结论:黄芪-丹参药对能延缓大鼠肾损害的病理进程,改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8.
曹阳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2):560-560
中药穴注治疗肾性高血压疗效观察曹阳武汉市第一医院肾内科(武汉430022)肾性高血压是各种肾脏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加重肾衰的原因之一。近5年来,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药穴位注射方法治疗肾性高血压,以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诊断按198...  相似文献   

19.
从肾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肾与肝脾二脏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肾与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从肾论治高血压病,就是通过补肾填精、滋补肝肾、温补肾阳、活血化瘀祛痰诸法调理肾脏功能以调整阴阳,并配合健脾和胃、疏肝、柔肝之法使肝脾肾功能及阴阳平衡协调,为临床提供新的诊疗思路,为中医临证提供新的理论借鉴。作者从中医角度探讨高血压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与肾脏的密切关系,现浅议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脏病理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11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肾穿刺活检术患者共74例,并于行。肾穿刺活检术前后24h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从而观察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之间联系。结果:脾肾亏虚证22例(29.8%),脾肾阳性证11例(14.8%),心肾气虚证3例(4.0%),肝肾阴虚证2例(2.7%),阴阳两虚证1例(1.3%),与之相对应的肾脏病理类型较重:水湿浸渍证12例(16.2%),湿热蕴结证10例(13.5%),脾肾气虚证6例(8.1%),痰湿内蕴证4例(5.4%),浊瘀内阻证2例(2.7%),风水相搏证1例(1.3%),与之相对应的肾脏病理类型相对较轻。结论:病理类型较重者以脾肾亏虚兼痰湿浊瘀证多见,而病理类型轻者以单纯的水湿浸渍证及湿热内蕴证多见,西医肾脏病理的对推断中医证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