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腕管综合征是临床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疾病之一。轻中度腕管综合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中医中药方面的针灸、推拿、中药熏洗治疗、西药封闭注射、康复治疗等,效果均可。重度腕管综合征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小切口、内窥镜手术,复发型腕管综合征行功能重建术,术后评定良好,较少后遗症。本文就腕管综合征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腕管综合症患者行神经肌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5年4月收治腕管综合征惠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判定神经肌电图的诊断效果。结果:通过对40例主诉手指麻木、疼痛伴或不伴手指无力、大鱼际肌肉萎缩的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20例轻度腕管综合征,10例中度腕管综合征,8例重度腕管综合征,2例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异常率为95.0%。结论:临床使用神经肌电图诊断腕管综合征患者作用突出,可明确诊断病症,对有效治疗方案的制定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由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的以手指麻木疼痛无力为主的综合征。主要好发于以手部动作为主的从业者。女性是腕管综合征的最大受害者,其发病率比男性高3倍,其中以30~60岁者居多。这是因为女性手腕管通常比男性小,腕部正中神经容易受到压迫。此外,怀孕妇女、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失调的人,患上腕管综合征的机会也比一般人要大。常见为右手,也有左右手同时发病者。推拿治疗本症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腕管综合征(cts)是常见的周围神经病,是正中神经损伤后出现的以手指麻木为主的一组临床症状。目前对腕管综合征采取综合治疗效果良好,且中医康复中的药物、针灸、推拿、小针刀等对腕管综合征的治疗也有良好效果。本文就近5年国内文献进行参考,对腕管综合征的中医康复治疗进程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部受压而引起的其支配区疼痛麻木及进行性肌萎缩等症候的一组综合征。该病多见中老年人,现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加,以手工劳动重复动作为主的上班族中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段趋于不明显,该病的治疗多以腕管内注射药物、严重者手术切开松解为主,但存在保守治疗易复发、手术治  相似文献   

6.
腕管综合征又称腕管狭窄症,是因腕管外伤或特殊职业使腕部劳损,局部肿物压迫,引起屈指肌键鞘发炎、肿胀、增厚,压迫腕管内正中神经而引起手指麻木、刺痛和无力为主的综合征。笔者以体针为主,配合TDP照射治疗腕管综合征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96例,均为门诊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腕管综合征患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接受针刺治疗、肌注VitB12治疗,对2组患者给予疗效评价。结果:针刺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优于肌注VitB12疗法。结论:针刺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胡亚男 《光明中医》2006,21(8):I0001-I0001
目的:腕管综合征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7例患者给予腕管封闭治疗,中药熏洗治疗,红外线灯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腕管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均以一个疗程评定,以下同).结论:腕管综合征的综合疗法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电针为主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为主对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和形态的影响,评估电针为主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3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电针患侧曲池、阳池、手三里、内关、合谷穴,配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患侧神门、阳溪.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及超声下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 (29/30).治疗后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明显增快、波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运动末端潜伏期明显缩短(P<0.001),运动波幅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正中神经近端肿胀明显改善(P<0.05),有效率为36.7%(11/30);腕管纵横径之比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对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有良性的修复作用,能够有效消减炎性反应,改善神经纤维的缺血、水肿,但短期内不会有形态学上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正腕管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正中神经慢性卡压性疾病。本研究旨在用超声评价温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时神经的形态学变化,为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9年4月~2020年7月在我院骨伤科门诊治疗的66例腕管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使用手术治疗腕关节骨折脱位并发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腕关节骨折脱位并发腕管综合征患者共20例,使用手术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0例腕关节骨折脱位并发腕管综合征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恢复情况为优16例,良4例,优良率为100%.结论:使用手术治疗关节骨折脱位并发腕管综合征,临床效果理想,因而提倡对于合并腕管综合征的腕关节骨折脱位,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笔者采用电针为主综合非手术治疗40例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效果满意,并通过对正中神经传导变化的观察来评价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的分析,研究整理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通过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出1986—2017年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相关的临床文献,建立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处方数据库。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归纳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在临床上的选穴规律。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现代医家治疗腕管综合征选取的腧穴主要为大陵、合谷、内关、外关、阳溪和鱼际;腧穴所属经脉主要为手三阴经中的手厥阴心包经和手三阳经中的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所选腧穴的所在部位主要为上肢部;五输穴是主要选取的特定穴,其次是原穴和络穴,再次是八脉交会穴。结论: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对于早期、轻症效果明显,临床选穴以局部取穴为主,循经取穴为辅,重用特定穴,并且常在病变部位选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以电针为主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疗法。结果经Ridit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4%和8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电针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良好疗效,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5.
正腕管综合征(CTS)又称鼠标手,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卡压,而导致以桡侧三个半手指的麻木、疼痛,并以夜间加重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和手工劳动者。轻中度CTS以保守治疗为主,中医针灸等均可改善患者的症状[1]。神经双卡是指1根神经在同一肢体的2个不同部位同时受到卡压,可导致肢体特定部位运动、感觉及植物性神经营养功能障碍[2]。最常见的神经双卡综合征是腕管综合征和神经根型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妊娠并发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1998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2例妊娠并发腕管综合征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例病例中,7例首先确诊为妊娠并发腕管综合征,3例误诊为其他疾病,2例漏诊。12例病例均采用保守治疗治愈。结论本病多发生于妊娠晚期,属生理性改变。有典型的手部症状,正中神经分配区疼痛、麻木,感觉障碍,夜间加剧。大拇指对掌无力。腕掌屈试验及腕部正中神经叩击征阳性,以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妊娠并发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1998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2例妊娠并发腕管综合征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例病例中,7例首先确诊为妊娠并发腕管综合征,3例误诊为其他疾病,2例漏诊。12例病例均采用保守治疗治愈。结论本病多发生于妊娠晚期,属生理性改变。有典型的手部症状,正中神经分配区疼痛、麻木,感觉障碍,夜间加剧。大拇指对掌无力。腕掌屈试验及腕部正中神经叩击征阳性,以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8.
腕管综合征是临床中常见疾病,此病在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常见,常因正中神经在腕管处受压而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或体征,多以手掌桡侧及桡侧3个半手指刺痛、麻木或无力为主症,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手臂放射痛。在治疗方法上,中医常结合中药及理疗减轻病痛,用此种方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西医常采用止痛药物,局部封闭或手术微创等方法进行治疗,此种方法虽然见效快,止痛效果好,但如果操作不当,容易伤及血管或神经,导致病情加重。临床运用热敏灸联合毫火针治疗腕管综合征,效果显著,为今后诊治拓展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腕管综合征又名正中神经卡压综合征,属于"累积性创伤失调症"[1]。笔者自2011年9月至今,采用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患者40例,并与局部封闭治疗对照观察。获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4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均符合《骨科疾病诊断标准》[2]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中,男7例,女13例;年龄27~68岁;病程9天~2年。对照组20例中,男6例,女14例;年龄23~76岁;病程6天到3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超声可视化针刀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40例于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及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国医堂针刀诊疗中心确诊为腕管综合征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按照1∶1比例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刀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可视化针刀技术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4次结束。疗效评价选用VAS视觉模拟评分、Levine腕管综合征评分及豌豆骨水平腕横韧带厚度TTCL,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前,两组的VAS视觉模拟评分、Levine腕管综合征评分、TTCL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VAS视觉模拟评分、Levine腕管综合征评分、TTCL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VAS视觉模拟评分、Levine腕管综合征评分、TTC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1例不良事件,观察组未见不良事件。结论针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而超声可视化针刀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显著,更具安全保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