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脑血管病起病急,伴有非常明显的症状,病情发作后可能会留下较为严重的后遗症,迄今缺乏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多采取丁苯酞胶囊进行治疗,该药为我国自行研制的新药,将左旋芹菜甲素采取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结构单一安全,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脑梗死后出现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1,2],本文回顾分析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8月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均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0 ~79[平均(57.35 ±22.34)]岁,治疗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9~80[平均(58.75 ±21.85)]岁,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传统手术治疗肛肠疾病,治疗费用高、痛苦大、局部创伤大、康复周期长,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与不便.为了探讨肛肠疾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本组以我院收洽的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实施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术式,对两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9例.治疗组:包括男19例,女10例,年龄18 ~64[平均(48.5±11.2)]岁;病程1~21[平均(11.8±1.5)]年;混合痔8例、肛裂21例;对照组:包括男21例,女8例,年龄17~ 63[平均(49.4±10.3)]岁;病程1~23[平均(12.6±3.9)]年;混合痔11例、肛裂18例.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多发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症(CAA)及斑块是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重要高危因素[1].因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AP)的干预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一、二级预防均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马来酸罗格列酮片(文迪雅)治疗CAAP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诊疗的105例CAAP病人,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患有程度不等的CAA或(和)颈动脉斑块.其中,男62例,女43例,年龄42~ 70[平均(53.9±11.7)]岁.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和脑梗死均为临床老年患者常见病,其中脑梗死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致残率极高[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进行评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观察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63 ~ 87[平均(71.2±7.2)]岁,头颅CT确诊为脑梗死;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1~ 86[平均(70.5 ±7.9)]岁,头颅CT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5.
我们用丹奥治疗脑梗塞 5 6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选择 112例病程在 1~ 4天的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 ,全部经过头颅 CT证实 ,均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 5 6例 ,其中男 38例 ,女 18例 ,年龄 45~ 76岁。按病情分级 ,轻型 17例 ,中型 35例 ,重型 4例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2 2 .6 8± 8.5 2。对照组 5 6例 ,其中男 34例 ,女2 2例 ,年龄 48~ 80岁。按病情分级 ,轻型 19例 ,中型 34例 ,重型 3例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2 1.98± 9.37,两组病情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卒中发病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且并发症较多,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1].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由于身体较弱,肺功能减退且患病后伴有意识障碍及肢体活动障碍,患者长期卧床,活动量少,极易发生肺部感染,成为急性脑卒中患者最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脑卒中患者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2,3].为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预后,本院选取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632例,其中合并肺部感染209例,感染率为33.07%,男105例,女104例,年龄60~75[平均(69.86±4.38)]岁.伴有基础疾病129例(糖尿病35例,高血压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8例,既往有卒中史21例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13例).患者住院时间3 ~41 d,平均(18.21 ±3.65)d,其中<2 w 306例,>2 w 326例.  相似文献   

7.
急性颅脑损伤和脑卒中患者血糖升高与病情预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颅脑损伤和脑卒中患者病死率高,常表现为意识障碍,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和生命体征变化。本组通过对颅脑损伤和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的检测,探讨血糖升高、急性颅脑损伤和脑卒中病情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2年9月~2004年3月我科收住的98例颅脑损伤和脑卒中患者。其中男63例,女35例,年龄34岁~78岁,平均64.20±4.85岁。脑出血39例(术后24例),脑梗死17例,脑外伤42例(术后32例)。脑卒中和脑外伤分别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和颅脑外伤GCS评分标准分型共分为轻型17例,中型31例,重型50例。血糖值<6.1mmol/L为正常…  相似文献   

8.
邵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665-2666
医学调查显示:75岁以上老年人排在第一位的致死性疾病是肺炎;85岁以上老年人,肺炎的病死率高达48%[1].现在对于该病的治疗多以药物为主[2].本文拟探索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AP病例,采用随机抽选的方法从中抽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治疗组男11例,女9例,年龄61~83[平均(69±4.5)岁,重度肺炎2例(10.00%),有基础病的患者10例(50.00%);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62~84[平均(70±5.5)]岁,重度肺炎3例(15.00%),有基础病的患者11例(55.00%).  相似文献   

9.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波 《山东医药》2002,42(1):23-24
巴曲酶是一种降纤溶栓药物 ,为观察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 ,我们用其治疗 3 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文 6 5例患者均符合 1 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1] ,发病在 2 4小时内 ,均经头颅 CT检查排除出血性脑血管病 ,无治疗禁忌症 ,无严重心、肝、肾损害。随机分为治疗组3 5例 (男 2 1例、女 1 4例 ,年龄 3 6~ 70岁、平均 5 8.5岁 ) ,对照组 3 0例 (男 1 7例、女 1 3例 ,年龄 3 8~ 6 9岁、平均 5 9.3岁 ) ,两组临床资料、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无显著差异 (P>0 .0 5 )。治疗方法 :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1999~ 2 0 0 0年 ,笔者对 5 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 30例正常人进行了纤维蛋白原 (Fg)和抗凝血酶 (AT- )的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病例选择 :本组 5 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 ,男 32例 ,女18例 ;年龄 43~ 75岁 ,平均 5 8岁。均符合第 4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拟订的诊断标准。其中颈内动脉栓塞 39例 ,椎基底动脉栓塞 11例。所有病例均排除肝脏疾病、恶性肿瘤、有卒中史或既往卒中遗留神经功能缺损者。避免使用溶栓药物。另选择我院健康查体者 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43~ 72岁 ,平均 5 6岁。方法 :检查者空腹 8h,取静…  相似文献   

11.
1998年 6月~ 2 0 0 1年 12月 ,我科收治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 78例 ,其中 3 4例急性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同期收脑卒中住院患者 78例 ,男 63例 ,女 15例 ,年龄 60~ 88岁 ,平均 68.3岁。其中脑梗死 69例 ,脑出血 9例 ,均经头颅 CT或 MRI确诊。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表评定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 ,神经功能缺损轻度 (缺损分值 0~ 15分 ) 9例 ,神经功能缺损中、重度 ( 16~ 3 0分为中度 ,3 1~ 45分为重度 ) 5 2例。发病前有精神障碍与脑卒中后有意识障碍、失语及痴呆者不列入研究范围。方法 :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  相似文献   

12.
徐亮  沈红枫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20-2921
本研究对比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老年COPD无呼吸衰竭患者及老年健康者之间胆碱酯酶(CHE)的表达差异,分析CHE下降情况与出现呼吸衰竭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价老年COPD病情及预后提供参考指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124例,入选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1].按照其入院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将124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呼吸衰竭组)和COPD无呼吸衰竭组(无呼吸衰竭组),其中呼吸衰竭组68例,男52例,女16例;年龄60~ 85[平均(70.32±8.02)]岁;病程3~ 32[平均(20.21±10.03)]年;血氧分压(PaO2) (50.12±7.85) mmHg.无呼吸衰竭组56例,男45例,女11例;年龄60~ 86[平均(70.76±8.32)]岁;病程2~35[平均(20.83±11.25)]年;PaO2 (68.84±8.12) mmHg.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60 ~ 88[平均(70.64±8.21)]岁.经统计学分析,三组的年龄、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本文中呼吸衰竭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模式为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频率设定为12 ~ 14次/min,呼吸衰竭组和无呼吸衰竭组患者均于入院时测定动脉PaO2及全血CHE水平,两组均禁食12 h后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对照组为清晨空腹抽血送检,由检验科专人进行检测[2-4].PaO2采用IL-1620血气分析仪测定.CHE采用甲基噻酚甲酰硫代胆碱法进行测定,具体操作方法参见CHE测定试剂盒说明书[国食药监械(进)字2004第3401051号,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5].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多发于中老年人,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1,2].本文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12月我院冠心病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例,女53例,年龄29~78[平均(48.25±5.2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协会以及WHO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共同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3],排除严重心力衰竭及肝肾功能不全、肿瘤及合并严重感染等情况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病,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1].除肝脏的病变外,患者机体中的多项检测指标也随之变化,而这些检测指标的变化对于疾病诊断及发展转归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测定对老年肝硬化病人的临床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12月至2011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8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48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男40名,女8名,年龄59~75[平均(68.9±3.6)]岁.观察组男39例,女9例,年龄60~76[平均(69.O±3.7)]岁,其中代偿期患者5例,失代偿期患者43例;Child-Pugh分级:A级24例,B级16例,C级8例.两组人员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因老年人肢体灵活性的减退及骨质疏松现象的发生,使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其中股骨颈骨折发生的概率最高,由于股骨头长期处于缺血状态而导致骨折愈合缓慢甚至不愈合,还会引发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现象[1].做好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和康复指导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6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86例,其中头下型55例、经颈型61例、基底型7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93人.A组男51例,女42例,年龄65~81岁[平均(71.5±2.2)]岁,B组男44例,女49例,年龄67~ 79岁[平均(72.1±3.4)]岁,两组病程为2~6年.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微血管病变,早期出现足细胞损伤,进一步发展为蛋白尿,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1].羟苯磺酸钙是一种微血管保护剂,是目前公认较理想治疗微血管病变的药物[2].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较好[3].本文就我院采用羟苯磺酸钙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4例,诊断均符合1999年 WTO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其他疾病所致的肾脏损害、自身免疫功能低下、酮症酸中毒、感染、心力衰竭等.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24 ~ 65[平均(45.6±12.3)]岁;对照组47例,男27例,女25例,年龄26 ~ 68[平均(44.8±11.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1.1治疗对象2001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全部病例血清ALT均异常,TBIL<51.3μmol/L,肝功能分级(Child-Pugh分级)均为A级,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所有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男32例,女7例,年龄24~63岁,平均37.2岁;对照组32例,男30例,女2例,年龄25~61岁,平均31.2岁.2组患者均未使用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 ,其致残率较高。 1 998年以来 ,我们根据多年临床经验 ,研究拟定的“中风 1号”方 ,用于缺血性脑卒中 (气虚血瘀型 )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就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 (气虚血瘀型 )病例 93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中风 1号组 (治疗组 )和复方丹参片组 (对照组 ) ,治疗组 63例 ,男 46例 ,女 1 7例 ,年龄 45岁~ 73岁 ,平均 55 .3岁 ,继往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 52例 ,冠心病 7例 ,糖尿病 6例 ,TIA 5例 ;对照组 30例 ,男 1 8例 ,女…  相似文献   

19.
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神经内科2005年10月至2009年9月共收治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27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对象所有病人均为我科住院病人,符合1994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入选标准:(1)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2)首次发病或过去脑血管疾病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3)均存在肢体功能障碍;(4)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康复组72例,男45例,女27例,年龄40~78岁,平均62岁;其中脑梗死43例,脑出血29例.对照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42~79岁,平均62.3岁;其中脑梗死38例,脑出血17例.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肢体运动功能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邢红云  张锋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870-2871
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属于心脏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死亡率和伤残率较高[1].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依然是治疗AMI的首选方法[2],但是考虑到单独应用PCI的风险大,本文采用PCI联合吡格列酮治疗AMI,观察其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本院心内科收治的AMI合并CS患者80例,纳入标准:①确诊为AMI合并CS;②无严重肾病、肝病史;③无精神病、癫痫史;④患者和家属同意并积极配合治疗.其中男57例,女23例,年龄65~86[平均(71.7±6.5)]岁.将80例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8.2±5.8)岁,治疗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75.2±7.1)岁.两组患者休克发生时间距心肌梗死发生时间均<36 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及病情程度、病史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