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术和浅部吸痰对亚低温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3例亚低温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吸痰,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术和浅部吸痰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吸痰。[结果]观察组病人2次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分别为2.40分±1.52分、3.33分±1.80分,低于对照组的3.14分±1.04分、4.77分±1.93分(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7.50%,低于对照组的48.84%(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术和浅部吸痰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能较好维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和呼吸功能,降低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重症肺部感染病人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肺泡灌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重症肺部感染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2例,常规治疗组病人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病人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血气分析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高于常规治疗组(61.90%),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肺部感染病人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肺泡灌洗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加振动排痰的肺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病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病人住院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呼吸训练加振动排痰。比较两组病人排痰量、临床症状、肺功能及炎症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1d、3d、5d排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5d后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5d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恢复正常体温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痰液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痰菌培养转阴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联合振动排痰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病人咳痰排痰,促进病人肺功能,改善病人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危重病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重症医学科需要接受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护理;观察组进行集束化护理策略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胸部X线下炎症吸收率及误吸、气管支气管痉挛、心律失常、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胸部X线提示炎症吸收显效率为85.4%,明显高于对照组59.0%(P0.01);观察组误吸、气管支气管痉挛、心律失常、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对需要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危重病人行集束化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韩月娥 《全科护理》2016,(7):722-724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病人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4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于气管切开后行早期常规吸痰法处理,观察组在气管切开后早期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浅部吸痰法处理。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预后及肺功能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黏膜出血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较干预前改善,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浅部吸痰法能有效降低ARDS机械通气病人并发症,改善病人肺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危重症病人肺部感染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78例危重症肺部感染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观察组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对照组应用普通吸痰机常规吸痰.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变化情况、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明显高于时照组(64.1%);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危重症病人肺部感染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术前雾化吸入防治全身麻醉下老年腹部手术后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72例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前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排痰效果、肺部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术后排痰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5.8%,对照组为3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7.71d±10.78d,对照组为21.23d±9.9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雾化吸入可提高全身麻醉下老年腹部术后病人的排痰效果,降低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加快病人的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强化感染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ICU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强化感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率、感染后治愈率、感染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手卫生、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医疗污染物处理合格情况,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MDRO感染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病人感染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手卫生、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医疗污染物处理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强化感染护理干预可降低ICU病人MDRO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欧阳红娟 《全科护理》2009,7(25):2257-2259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危重症病人肺部感染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78例危重症肺部感染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观察组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对照组应用普通吸痰机常规吸痰。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变化情况、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64.1%);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危重症病人肺部感染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赵莺柳  姚慧文 《护理研究》2008,22(9):2385-2386
[方法]探讨重症肺部感染病人床边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加冲洗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采用经鼻插入纤维支气管镜,逐级观察总气管、主支气管以及叶、段、亚段支气管情况,行气管内分泌物吸引,并予35℃~37℃灭菌生理盐水10mL~20mL反复冲洗。[结果]冲洗后临床症状、体征和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提高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加冲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吞咽障碍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干预30d后比较两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吞咽功能和满意度。[结果]干预30d后,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6.70%);观察组满意率(93.3%)高于对照组(80.0%);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2.03分±0.96分)低于对照组(2.73分±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梗死吞咽障碍病人中,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呼吸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90例重症颅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呼吸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卡氏评分(KPS)、入住神经科重症监护室(NICU)时间、气管切开时间、住院费用及肺部感染率、病死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G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入住NICU时间、气管切开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62.22%,观察组为13.33%(χ~2=4.435,P=0.001);对照组病死率为33.33%,观察组为4.44%(χ~2=5.554,P=0.000)。[结论]对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实施呼吸道护理管理,可改善病人病情,减少病人发生呼吸道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及入住NICU时间。  相似文献   

13.
赵莺柳  姚慧文 《护理研究》2008,22(26):2385-2386
[方法]探讨重症肺部感染病人床边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加冲洗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采用经鼻插入纤维支气管镜,逐级观察总气管、主支气管以及叶、段、亚段支气管情况,行气管内分泌物吸引,并予35℃~37℃灭菌生理盐水10mL~20mL反复冲洗。[结果]冲洗后临床症状、体征和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提高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加冲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重症肺部感染患者8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情况、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通气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P0.05);其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均低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指标则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发生为4.65%。结论对重症肺感染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结合肺泡灌洗治疗,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活动计划在腹腔镜胆总管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腹腔镜胆总管术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术后早期活动计划干预。记录病人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等情况,自制调查问卷对病人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记录两组病人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排气时间19.44h±4.03h、首次下床时间12.54h±4.58h、住院天数7.54d±2.31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5.40h±6.82h,20.80h±5.05h,10.84d±3.22d),观察组病人非常满意18例,满意10例,满意度93.33%,对照组满意度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胆瘘1例,术后出血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活动计划能够显著改善腹腔镜胆总管术后病人的恢复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出血病人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5月在本院确诊为脑出血病人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病人并发症(口腔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的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49例病人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对照组为42.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住院时间为38.91 d±6.42 d,观察组住院时间20.56 d±5.87 d,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出血并发症对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有较大影响,采用预见性护理能降低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强全面护理干预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将该院收治的24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使用加强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24h排痰量、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d内24h排痰量[(22.63±5.66)、(33.41±8.36)、(34.25±8.57)、(34.72±8.69)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23±3.81)、(17.92±4.48)、(18.06±4.52)、(18.66±4.67)mL],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7.50%),住院时间[(11.74±3.05)d]短于对照组[(13.86±3.47)d],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促进术后早期排痰,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中医护理在支气管哮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下降,而病人的满意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实施中医护理,可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传统吸痰方法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并发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差异,从而为临床吸痰护理方式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0月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HIE并发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治疗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吸痰,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比较两组血气分析结果及黏膜损伤、肺内感染、肺不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黏膜损伤发生率、肺内感染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低于常规吸痰法(P0.05)。观察组第3天、第5天、第7天血气分析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吸痰,吸痰效果更为确切,可明显提高血气分析中PaO2及PaO2/FiO2,减轻对气管支气管黏膜的破坏,降低肺内感染及肺不张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对肺部感染病人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肺部感染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正常抗感染、雾化吸入等治疗和人工叩背促排痰,观察组予以正常抗感染、雾化吸入等治疗和振动排痰机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痰量、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呼吸改善时间、肺部湿啰音听诊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3d观察组痰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呼吸改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肺部湿啰音听诊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机能改善肺部感染病人病情,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