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家庭病床服务情况并作出评价。方法 :选择上海市闸北、虹口等六个区287例家庭病床撤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绝大多数有2种以上慢性疾病,以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为主,偏瘫或卧床不起占57.5%,治疗有效率75.0%;建床时间最长15年21天,最短1天;查床次数最多835次,最少1次;93.7%为医保患者。结论:家庭病床具有医疗、康复的服务模式,对患有慢性疾病,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扩展服务内容是家庭病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2008-2010年深圳市罗湖区社区家庭病床服务现状,为家庭病床合理运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以罗湖区48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立的525张家庭病床运行数据为基础,对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诊断病种及转归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525张家庭病床中60~79岁者285例,占54.29%。患病种类前3位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占总病床数的68.57%(360/525)。疾病转归中病情痊愈、好转撤床465例(88.57%),疾病加重或治疗无效45例(8.57%),在家庭实行临终关怀后死亡15例(2.86%)。结论社区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较多,对医疗服务依赖性较大,家庭病床的服务模式是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社区家庭病床服务现状,为家庭病床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6-2010年家庭病床统计报表和财务报表,对家庭病床新建床位、开放床日数、撤床费用等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建床数呈上升趋势,疾病以心、脑血管病为主,年龄≥70岁居多,家庭病床月均费用为400~450元.2009年至今已开展18项上门适宜技术服务.家床医师共10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7人、主治医师8人、全科规范化培训医师2人、年龄≤35岁7人.结论:本社区家庭病床发展良好,但家床舒缓疗护存在不足,费用药占比例偏高,中医全科医师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医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患者药费和医疗支出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实施"限制药费收入最高比例"措施前、后药费收入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措施实施后住院药费收入比例、门诊药费收入比例和药费总收入比例分别下降5.93%、1.15%、3.48%,且多个科室药费收入均未超出我院规定比例,医师处方行为进一步规范。结论:"限制药费收入最高比例"措施可显著控制患者药费和医疗支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家庭病床的应用效果,为社区卫生管理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方法对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在广西北海市海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家庭病床300名患者的运行数据为基础,统计患者基本情况、疾病种类、医疗费用支出、接受治疗情况、及其转归情况;分析其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重要作用。结果家床患者的主要疾病是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占85%,2011年度与2010年度相比新建家床数增加35%,2年中好转和稳定的患者平均是98%,充分说明家床收治的慢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是好的。结论家庭病床的需求日益增大,家庭病床服务不仅方便、经济、有效,而且对帮助解决看病难,住院难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多重用药情况,为倡导合理用药为主体的药学服务和进一步开展社区慢性疾病防治提供资料。方法应用"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表",对2013年5—7月本单位所属社区部分老年慢性疾病多重用药患者做相关调查分析。结果纳入调查对象300例,其中男154例(51.3%),女146例(48.7%),年龄(69.2±8.5)岁。患3种以上疾病25例(85.7%),罹患疾病以心脑血管、呼吸、代谢等系统为主。用药种数有6~11种,其中用药6种(35.0%)和7种(24.0%)比例较高。持续用药时间多见于3年左右。用药后发现药物不良反应285例(91.7%)。结论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多重用药现象较突出,且具有相当程度的用药风险和隐患,加强社区以合理用药为主导的药学服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本院146例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调查及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患者的护理需求率最高的是用药指导(70.55%),其次为饮食结构指导(67.12%);脑卒中疾病患者出院后更希望以电话或微信随访为主,分别占68.49%及53.97%,而居家随访的需求仅占23.97%;调查发现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和收入状况是影响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结论 脑卒中疾病的延续护理势在必行,但医疗资源紧缺及服务收费尚不明确,居家延续护理具有一定难度,因此依托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具有较广阔的前景,本调查可为今后制定一套全面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方案提供一定依据,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深入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并健全家庭病床管理,可为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增添更深层次的内涵.但据刘姿等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分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仍以门诊为主[1].现将成都市锦江区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建立家庭病床情况作简略分析,旨在为今后扩大服务范围、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适应广大社区居民需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姚洁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187-189
目的:了解本社区老年患者的用药现状,老年人的用药需求,老年患者联合用药情况等,为今后临床老年患者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的应用药物来预防和控制老年患者疾病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6年全年门诊处方数据库(每月随机抽取3天的处方,对处方中的患者年龄、性别、就诊日期、所患疾病、用药情况即药品名称、规格、用量、金额进行登记),用officeexcel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将老年人的就诊情况和用药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与总体人群做些比较研究。研究对象和内容:>60岁老年门诊处方数及门诊用药即药物品种、用药平均品种数、药物剂量、给药途径、联合用药及联合用药品种数、药物使用频度、所患疾病。结论:本社区老年就诊处方率为62.1%,每次就诊处方联合用药品种数2.27种,老年患者每百例使用针剂比例为11.1%,中成药使用比例为60.5%,老年患者用药主要以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用药为主,其中又以心血管用药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慢性病及其家庭护理情况,发现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开展家庭护理及社区护理服务提供相关的依据。方法以我社区9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应用抑郁状态调查表(DSI)、精神状态速查表(MMSE)及日常活动量表(ADL)来评价患者的心理问题及身体功能。并以此为依据明确患者的护理需求。结果经调查研究可知,在这90例慢性病老年患者中,以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疾病为主。20.1%的患者认知功能存在轻度或是重度的损伤,51.4%的患者身体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16.9%的患者处于抑郁状态。大多数的患者需要全日制护理,日常生活的护理以及相关的协助治疗。结论社区慢性病患者的主要护理人员是其家属,因患者疾病复杂或较严重,需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加强对患者的家庭指导和护理工作,已经成为家庭护理及社区护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病床实施缓和医疗的护理模式。方法采取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操作对209例患者的护理模式进行分析。结果209例患者观察治疗生存>6个月占74%;生存≤6个月占21%;自动出院(因经济拮据)占5%;使用2、3阶梯镇痛药的占41%。结论建立以医院-社区-家庭-患者为主体的家庭病床缓和医疗服务标准化作业模式,服务于终末期癌症患者,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将成为当前社区医疗机构及相关服务机构的服务方向。  相似文献   

12.
家庭病床与社区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芹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2062-2063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健康概念不断深化,不仅需要治疗疾病,而且需要预防疾病,提高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家庭病床与社区护理是医院、患者、家庭三位一体的好形式,是一种势在必行的新的医疗模式。我院自1998年建立家庭病床以来,从原来仅为部分老干部上门服务变为全方位的面向社会各个阶层、社区的所有人群的服务,解决了许多慢性病患者的痛苦,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1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目的1·1合理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促进卫生资源向社区流动,让全科医生在社区中用较少的资源解决大量的问题。1·2通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细菌性肺炎的药物治疗进行经济学研究。方法:通过对112例无其它基础疾病、经住院治疗、治愈地的细菌性肺炎患者进行用药及费用的调查。结果;112例患者选用抗菌药近40种,治疗方案组合超过100种,药费及治疗费占总住院费用66%。结论:细菌性肺炎的药费及治疗费对医疗成本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院门诊实施限制化疗辅助用药措施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医院有效控制门诊肿瘤患者化疗辅助用药的医疗支出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门诊2006-2008年实施"限制化疗辅助用药"措施前、后药品数量及金额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措施实施后门诊药费收入比例分别下降2.37%和2.43%;60%~65%的药品分别达到数量及金额的"限制化疗辅助用药"预期。结论医院"限制化疗辅助用药"措施为探索降低医疗支出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趋提高 ,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省时、便捷、有效的家庭医疗服务已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医院 ,近几年 ,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 ,广泛开展社会医疗保健业务 ,探索行之有效的家庭病床健康教育途径 ,取得一定成效 ,报告于下。1 抓好医护人员素质培训是搞好家庭病床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实施家庭病床健康教育目的是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 ,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 ,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医学、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等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出院过渡期社会支持及社区资源利用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社会支持量表、老年人社区服务资源状况与卫生服务需求调查表为调查工具,对银川市某三甲医院住院,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在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三个时段进行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90份.结果 老年患者出院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较低,且在出院3个月时最低;有配偶者、夫妻同住者、曾经的职业是干部者社会支持得分均高于其他组别,经济来源是子女补贴者社会支持得分低于有退休金及政府补贴者;老年患者出院后主要以有血缘关系的家人照护为主,雇佣照护、钟点照护、家庭病床、访视护理等社区服务资源的利用率极低.结论 社区应建立完善的老年人照料服务体系,为老年患者提供出院后可利用的医疗资源信息平台及途径,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家庭病床是以家庭作为医疗护理场所,社区医疗为主要力量,为老年病人上门提供医疗护理的一种新的医疗照护模式,对老年人有质量、有医疗保障的养老生活起至关重要作用。方法:采集桂林市秀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叠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居家养老生活的老年人200例,按照家庭病床照护及普通居家照护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结果:为期一年,将两组老年人各方面对照,研究组各项得分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家庭病床明显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生活质量,在社区居家养老中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开展老年人社区护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及家庭对社区护理的需求程度及社区护理对老年人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142例老年人进行了社区护理,通过问卷、家访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及家属对社区护理的需求程度高达94.2%。通过社区护理与未经过社区护理者比较,疾病的减轻、好转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社区护理的必要性。老年人及家属也迫切要求这样的服务。这样既解决了住院困难的问题,同时也减轻了社会、家庭和老年人的负担,亦对医疗、护理体制改革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使一些老年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由此引起了病人看病难、住院更难,住院处的床位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缓和上述矛盾,达到方便病人医疗需求的目的,我们铁路医院哈尔滨路门诊部通过社区调查,根据周边社区内人口结构的特点,自去年五月份起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科”,开展家庭病床工作。  相似文献   

20.
社区护理就是组织医疗护理人员深入街道,家庭开设家庭病床,建立家庭医疗档案,为居民提供初级、优质、连续的整体的预防保健服务。医疗服务不断向居民家庭延伸,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而且也是在我国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社区护理要得以健康、有序、迅速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正确认识和配合。社区护理的对象极为广泛,包括不同年龄、文化层次、身体素质、政治背景、民族的居民。在这些护理对象中,以老年人为主,由于在家庭护理中建立详细的病史及治疗过程,当患者再次入院时可直接到相关科室住院,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节约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也为一些急症患者争得了抢救时间,获得了再生。社区护理是一个新课题,要求专业性强、承担责任大,服务对象广泛的特点,需要有组织地组成社区护理队,以就近就便为活动组织原则,深入城市街道,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共建文明社区,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