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CT机的普遍应用,CT检查已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的诊断手段。尽管MRI的诊断效果优于CT,但是CT检查的快速和低价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本文就我院CT表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28例进行分析,探讨其CT征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92例作为分析对象,分析采用CT诊断及分型准确性.结果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6例,CT检出6例,正确分型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2例,CT检出62例,正确分型58例,急性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14例,CT诊断阑尾炎14例,正确分型10例.结果采用CT诊断急性阑尾炎是非常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CT检查能够清楚显示突出的椎间盘及其局部伴随征象[1]。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CT在尘肺诊断中的作用,对6例尘肺经CT检查后,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增强CT检查在肺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1月本院接收的131例疑似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比CT平扫与增强扫描的诊断效果。结果:CT平扫诊断准确率是67.18%、敏感度是68.42%、特异度是65.45%,CT增强扫描分别是88.55%、89.47%、87.2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肺结核球以及炎性假瘤患者的增强峰值与强化增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腺癌、小细胞癌以及鳞癌患者的CT净增强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增强CT检查在肺腺癌诊断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产后急性肺水肿的CT表现,为子痫前期产后急性肺水肿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2015年临床确诊为子痫前期产后急性肺水肿的96例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考察CT诊断在子痫前期产后急性肺水肿中的应用。结果 96例子痫前期剖宫产术后肺水肿患者中,表现为两侧胸膜增厚有22例患者,表现为间质性肺水肿有54例患者,表现为肺泡性肺水肿有12例患者,表现为混合型肺水肿有8例患者。结论不同程度的子痫前期产后急性肺水肿病人CT表现存在一定差异,CT能清楚地放映出病变变化,结合临床能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CT检查的临床表现及重要意义,提高急性胰腺炎的CT检查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5月-2010年7月收治的1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CT检查,总结CT临床表现。结果本组130例患者急性单纯性胰腺炎79例,其中CT表现A级3例,B级24例,C级43例,D级9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51例,其中CT表现D级18例,E级33例。本组患者根据CT检查评级进行病情评估诊断,经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125例,死亡5例,好转率为96.2%。死亡病例均为CT表现E级者,与分级危险度相吻合。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进行CT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通过CT诊断评级标准可对患者病情危险度提供参考,对患者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CT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查,实验组采用CT检查。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肝脏病理活检,以此结果为准,对CT与超声检查的准确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2%(46/50)略高于超声检查准确率82%(41/50),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与传统超声检查相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价格相对较高,且可能对患者存在放射性危害。因此,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检查方法诊断脂肪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诊断在颅内感染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颅内感染性脑病住院治疗的患者33例,回顾性分析CT检查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毒性脑炎16例,占48.5%,是最常见的颅内感染性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颅内感染性脑病具有CT检查不同特点,CT平扫检出率为45.5%,准确率为36.4%;CT增强扫描检出率为87.9%,准确率为78.8%,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对于诊断颅内感染性脑病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尤其是CT增强扫描,具有较好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建议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2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CT检查临床表现,探讨CT检查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128例患者经检查确诊继发性肺结核(III型)79例,结核性胸膜炎(IV型)35例,原发性肺结核(I型)12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II型)2例。CT检查表现为结核渗出性病灶者83例,表现为结核增殖性病灶者15例,表现为结核干酪性病灶者7例,表现为结核性空洞者19例,表现为结核纤维化及钙化病灶者4例,占3.2%。CT检查可较准确反映结核病灶范围、类型及病情程度。结论 CT检查对肺结核的早期及分型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目前临床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妇科肿瘤患者56例,对患者分别进行CT与B超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病理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评价诊断效果。结果:CT检查对妇科肿瘤患者的诊断效果明显好于B超检查(P〈0.05),CT检查定位准确率为91.1%,病灶准确性为92.9%。结论:CT检查对妇科肿瘤患者的诊断效果非常显著,在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澜澎 《工企医刊》2010,23(1):27-27
脾脏肿瘤临床较少见,淋巴瘤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种。随着CT检查的普及和认识的提高,相关报道逐渐增多。我院近年来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脾脏淋巴瘤7例,探讨其CT表现特征,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和分析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6年4月起到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所有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取其中的45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分析对象,对这45例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病理学检查探究CT检查的准确率,并观察这45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从CT检查的准确率来看,CT检查中结果中,轻症急性胰腺炎的有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14例,非急性胰腺炎的有12例;经病理学确诊结果后,轻症急性胰腺炎的有2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17例,非急性胰腺炎的有7例;CT检查轻症急性胰腺炎的准确率为90.48%;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准确率为82.35%;非急性胰腺炎的准确率为50%.这4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未发生死亡情况.结论: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表明CT检查可为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检查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脾常见疾病的CT诊断,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对46例脾常见疾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13例副脾,5例能明确看到供血血管,直径为1.0 ~ 1.9 cm,增强后可见副脾与脾相同强化.9例脾梗死中,病灶在CT上表现为三角形、楔形或不规则形等,增强后病灶不强化.8例脾血管瘤中,1例同时发现肝多发脓肿,直径1.0~3.9cm,其中有1例没有表现出典型的血管瘤表现,CT检查后考虑其他病变而手术病理证实为血管瘤.5例脾囊肿直径1.2~6.5cm,病灶大的明显对周围脏器产生推挤,增强后病灶未见明显强化.2例脾淋巴管水瘤直径3.2~7.1 cm,病灶内CT值较高,增强后病灶壁强化.3例脾脓肿,CT平扫为脾大,其内见多枚类圆形及不规则形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增强后边缘明显强化.3例脾转移瘤均为肝癌确诊后发现,并且病灶逐渐增多,见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不清,脾大,腹腔内可见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肿大,1例发现腹水征象,增强后病灶呈环形强化,部分病灶不强化.2例脾破裂患者有明确外伤史,急诊CT示脾外形不规整,其内可见积血征象.脾错构瘤1例,脾实质内可见一类圆形混杂密度影,其内可见有脂肪密度影,增强后病灶内实性成分呈轻中度强化,低密度区未见明显强化,手术病理证实.结论 CT可对脾常见疾病早发现、早诊断,并能及时为临床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5.
CT设备自应用于疾病检查以来,使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临床对疾病检查诊断的重要依赖手段,由于接受CT检查的患者受照剂量较高,在检查中怎样尽量减少患者的受照剂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5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给予采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患者均接受X检查以及CT检查两种临床检查方式进行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并对比其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本研究中9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其中X线共检出3例,CT检出5例,正确分型5例;37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其中X线共检出23例,CT检出33例,正确分型30例;6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坏疽性或者穿孔性阑尾炎,其中X线共检出1例,CT检出4例,正确分型3例。CT总检出率(80.8%)显著高于X线总检出率(51.9%),两种检测方试检出结果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采用CT诊断方式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诊断分析具有检出率高,分型准确的临床优势,且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CT诊断分析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8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析其病灶在CT上的分布特点和形态特征.结果 本组8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中,共有113个肺段发现病变,其中在肺结核的常见部位有病变90个(79.6%),少见部位23个(20.4%);CT表现呈多种性,同一病例中可同时存在多种形态的病变,如肺实变、结节、肿块和空洞、树芽状的支气管播散病灶等共存.结论肺结核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CT检查对于诊断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正确率较高,可有效提高肺大泡、空洞、支气管扩张及新增病灶的检出率,并对明确空洞与支气管及周围肺组织的关系,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陈一文 《现代养生》2014,(10):156-157
目的:对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间于我院进行疾病诊断的腹部创伤患者30例,分为采取B超检查和CT检查。根据患者的疾病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对两种检查方式的疾病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腹部创伤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采取CT检查的疾病诊断准确率93.33%明显高于B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63.33%,p<0.05。结论:采用CT扫描检查对腹部创伤患者进行疾病诊断,能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诊断准确率,有较好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黄萍萍 《医疗装备》2015,(16):20-21
目的:分析CT检查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头颅CT检查结果,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组(18~59岁)43例和老年急性脑梗死组(年龄≥60岁)56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和CT影像学表现。结果:中青年ACI组活动中发病、进展性卒中率均明显高于老年ACI患者,静态下发病、完全性卒中、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及痴呆率均明显低于老年ACI组(P〈0.05或P〈0.01)。两组ACI患者CT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活动中发病、进展性卒中的典型特征,结合CT检查能明确梗死灶的分布及大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增强CT检查在胸部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98例胸部肿瘤患者,均经手术过程中或手术结束后通过病理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病理、CT表现.结果:98例胸部肿瘤患者手术过程中或手术结束后通过病理检查,确诊48例为胸部良性肿瘤,50例为胸部恶性肿瘤,运用CT检查手段检查出胸部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83.7%,特异度90.4%;CT检测乳腺肿瘤、胸壁肿瘤、纵隔肿瘤、食道肿瘤、肺肿瘤的良性检出率为91.5%、100%、100%、93.7%、80%;CT检测乳腺肿瘤、胸壁肿瘤、纵隔肿瘤、食道肿瘤、肺肿瘤的恶性检出率为100%、100%、95.8%、100%、73.6%.结论:增强CT检查,在胸部良恶性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帮助医生判断肿瘤部位、病变区域、病变原因、性质及淋巴结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