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对照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而研究组则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皆能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并且安全性良好,但前者治疗可以更快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症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喹硫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焦虑共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抑郁焦虑共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喹硫平合并西酞普兰)34例,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34例,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的1、2、4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症状量表(TESS)对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末,喹硫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焦虑共病疗效显著,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7.50%和66.66%,差异有显著性(P=0.023),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在治疗1周末研究组HAMD、HAMA得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并持续到第4周末。研究组无转躁,对照组有1例转躁,研究组头晕、口干发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喹硫平联合西酞普治疗抑郁焦虑共病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但不良反应较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疗法对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符合CCDM-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并且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只给予西酞普兰治疗,为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一、二、四、六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HAMA评定疗效。结果:在治疗第一、二、四、六周末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对焦虑症状疗效更好,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用西酞普兰。  相似文献   

4.
李涛  陈思宇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787-2788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GA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或对照组,每组各35例.研究组服用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服用阿普唑仑,疗程均4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药物不良反应评定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均有良好效果,但艾司西酞普兰不良反应少.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有效、安全,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5.
刘翔  肖瑛  郑莉娜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67-68,71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艾司西酞普兰并安慰剂治疗,共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6、8周研究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能明显增强总体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舒肝解郁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4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随机分为舒肝解郁胶囊组、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组(联合治疗组),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舒肝解郁胶囊组、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86.5%和97.4%.舒肝解郁胶囊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单用舒肝解郁胶囊组未见不良反应,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1%,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在不良反应方面,联合组与西酞普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哌立松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伴抑郁和(或)焦虑的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ehe,TT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伴抑郁和(或)焦虑TTH患者6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药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285例和联合组(乙哌立松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321例。治疗8周,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卡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单药组及联合组患者同组内治疗前后的VAS、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联合组的VAS、HAMD、HAMA评分与单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哌立松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伴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TTH疗效显著,在改善头痛和抑郁、焦虑情绪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改良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住院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2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研究组在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8次,对照组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模拟改良电休克伪治疗。在治疗前1d以及MECT或模拟MECT结束当天、试验开始的第2个月末,分别接受宗氏(Zung)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估。结果在MECT或模拟MECT结束当天和试验开始的第2个月末,研究组患者宗氏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比单一使用艾司西酞普兰的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联合西酞普兰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疗效。方法将56例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8例。治疗组在用西酞普兰基础上联合使用坦度螺酮治疗,对照组仅用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6周末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6周末治疗组HAMD和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坦度螺酮联合西酞普兰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西酞普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入院治疗的13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实验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实验组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0 d 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HMAD评分降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治疗20 d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患者,安全有效,显著降低患者汉米尔度抑郁量表评分,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HAMD及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HAMD及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联合组改善更明显;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未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4例符合《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第10版》(ICD-10)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艾司西酞普兰组(n=38)和文拉法辛缓释剂组(n=36),治疗持续8周,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焦虑症状及疗效,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1周末两组HAMA评分开始明显下降(P<0.01),第1、2、4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HAMA减分率明显高于文拉法辛缓释剂组(P<0.05),但是第8周末两组的减分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8周末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0.5%和66.7%,有效率分别为78.9%和86.1%,文拉法辛缓释剂组显著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P<0.01)。8周末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也均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广泛性焦虑总体疗效优于艾司西酞普兰,但是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于文拉法辛缓释剂,两者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马周 《海峡药学》2016,(11):157-159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焦虑性抑郁障碍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ICD-10、DSM-5的焦虑性抑郁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以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以丁螺环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在研究前、研究后第2周、第4周、第8周末后,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ARS)进行评分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来评价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在研究后第2周末,研究组的HAMD、HAMA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后的第4周末、第8周末,两组的HAMD、HAMA的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MARS得分的比较显示,第2周末,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末,两组比较无差异;第8周末,对照组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完成研究的病例,除研究组出现部分病例体重增加外,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奥氮平联合抗抑郁药治疗焦虑性抑郁障碍起效快、疗效好,但在后续治疗中可能会因其副作用而影响到长期治疗,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分析联合坦度螺酮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38例,对照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10 mg/d,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15 mg/d,两组均连续服药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erity scale,HAMA)评分法评定两组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6周后HAMD评分分别为(9.56±2.25)和(11.44±3.45),HAMA评分分别为(7.25±2.45)和(10.58±3.69),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完成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4.7%和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4<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和29%,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坦度螺酮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伴有焦虑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HAMD评分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P<0.05);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在治疗前比较无差异,治疗后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00%(6/50)、22.00%(11/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伴有焦虑的老年性抑郁症,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16.
陈月江 《中国药业》2012,21(9):82-83
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均治疗6周.于治疗前后分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中疗效总评分量表(CGI-CI)评定疗效,半年后随访.结果 治疗2周末,两组HAMA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的HAMA和CGI-GI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CGI-GI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叉,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认知行为疗法联用后不仅抗焦虑作用良好,而且能有效延缓病情复发,且药物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4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和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疗程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两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研究组与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两组间比较,研究组起效快,在治疗第1、2、4、8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入组患者于治疗第1周末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并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持续下降;治疗4周末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的有效率达86.0%。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症状,多于治疗初期出现,无需特殊处理即可逐渐自行缓解。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临床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小剂量氯硝西泮注射液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5例符合标准的焦虑症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33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氯硝西泮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32例仅用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疗程为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氯硝西泮注射液组(研究组)抗焦虑显效更快;在第6周末,治愈率、临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副反应没有明显增加。结论艾司西酞普兰片短期合并氯硝西泮注射液可以加快焦虑综合征缓解的速度,明显提高焦虑症的治疗效果,副反应没有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评价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60例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喹硫平组(研究组)和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每组30例,疗程为8周。在治疗前和第1,2,4,6,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病情严重度(CGI-SI)等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心电图(ECG)检查、实验室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在第8周末HAMA、CGI-S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第1周末,研究组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无统计学差异。组间HAMA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GI-SI在第1,2,4周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7%和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和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喹硫平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确切、起效快、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