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用活性氧化铝或活性炭作为除氟剂的改进型生物慢滤池对饮用水中氟及相关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方法:分别用活性氧化铝和活性炭作为除氟剂制备2种慢滤池,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酸性高锰酸钾法、纳氏试剂比色法、铂-钴标准比色法和玻璃电极法分别测定改进型生物慢滤池进水和出水中的氟含量、化学需氧量(CODMn)、氨氮(NH4+-N)、色度及pH值,分析评价改进型生物慢滤池对高氟水中氟化物及相关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以活性氧化铝/活性炭为除氟剂的改进型生物慢滤池对水中氟离子的平均瞬时去除率、处理24 h后氟离子去除率、CODMn去除率、NH4+-N去除率、pH值达标率以及色度去除率分别为73.17%/6.14%、87.57%/18.33%、41.77%/18.28%、37.66%/21.17%、100%/85.71%和65.71%/22.14%。结论:以活性氧化铝为除氟剂的改进型生物慢滤池对饮用水中氟及相关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 :研究自来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NonvolatileOrganicCompounds,NOCs)与生物样品DNA形成DNA加合物的水平 ,尝试从分子水平来进一步验证水中NOCs的致突变作用及其机制。材料与方法 :应用XAD_2树脂吸附浓缩水中有机物的技术 ,结合 32P后标记法 ,对武汉东湖自来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与体内外生物样品的DNA形成的DNA加合物进行了检测。结果 :自来水中的NOCs可直接与小牛胸腺DNA反应形成DNA加合物 ;小鼠经口染毒NOCs后 ,在其肝脏细胞可检出多个NOCs的DNA加合物。结论 :东湖自来水中的NOCs有直接损伤生物体内外DNA、形成DNA加合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由于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饮用水中有机物的含量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饮用水的水质,而靠传统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已不能满足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需要,因此,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索饮用水净化的新方法。我们首先采用絮凝砂滤,然后进行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比较处理前后水中有机物致突变性的变化过程。水源水砂滤后的出水在每皿2 500 ml水量时,Ames试验致突变性为阴性,同别的水厂出水水质相比较,松花江水1.7 L/皿有明显的阳性反应,加氯消毒的出水320 mL/皿对TA98菌株即有诱变活性,以武汉东湖为水源水水厂出水在2 L/皿就有阳性结果,说明从致突变角度水厂水质还可以。砂滤出水经臭氧处理后其致突变性同处理前几乎没有变化,但是经生物活性炭处理后,最终出水的致突变性降低,这同哈尔滨医科大学进行的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饮用水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因此,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优于臭氧单独处理,可以进一步降低水的致突变性。同时,采用色质联用测定水中的有机物的结果表明,经氧化后,水中产生了大量的酸、醛、醇类化合物,再由活性炭上的微生物降解为CO2和H2O后,水中有机物的数量大大减少了。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对饮用水进行深度处理能有效降低水中有机物的数量,使其致突变性下降。但是如果臭氧加量不足,或水源水污染严重,有时臭氧氧化产生大量中间产物的致突变性反而提高,有的还产生亚硝酸盐,因此,对加臭氧的工艺控制要求比较高,本工艺中出水的臭氧浓度保持在0.3 mg/L时,不会提高出水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饮用水中有机物的含量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饮用水的水质,而靠传统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已不能满足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需要,因此,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索饮用水净化的新方法。我们首先采用絮凝砂滤,然后进行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比较处理前后水中有机物致突变的变化过程。水源水砂滤后的出水在每皿2500ml水量时,Ames试验致突变性为阴性,同别的水厂出水水质相比较,松花江水1.7L/皿有明显的阳性反应,加氯消毒的出水320mL/皿对TA98菌株即有诱变活性,以武汉东湖为水源水厂出水在2L/皿就有阳性结果,说明从致突变角水厂水质还可以。砂滤出水经臭氧处理后其致突变性同处理前几乎没有变化,但是经生物活性炭处理后,最终出水的致突变性降低,这同哈尔滨医科大学进行的真氧-生物活性炭处理饮用水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因此,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成于臭氧单独处理,可以进二步降低水的致突变性。同时,采用色质联用测定水中的有机物的结果表明,经氧化后,水中产生了大量的酸、醛、醇类化合物,再由活性炭上的微生物降解为CO2与H2O后,水中有机物的数量大大减少。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对饮用水进行深度处理能有效降低水中有机物的数量,使其致突变性下降。但是如何臭氧加量不足,或水源水污染严重,有时臭氧氧化产生大量中间产物的致突变性反而提高,有的还产生亚硝酸盐,因此,对加臭氧的工艺控制要求比较高,本工艺中出水的臭氧浓度保持在0.3mg/L时,不会提高出水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5.
南四湖水中有机提取物对SHE细胞的恶性转化研究韩玉荣,徐厚铨,韩发彬,杨志祥(山东医科大学卫生系济南250012)样品的采集和提取:采集沙堤、薛排沟和下航道三个水质监测点水样各100升,以夏镇技校校园内深井水为对照。水样有机物的提取,以GDX─102...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以地面水为主要供水源且有机物污染严重的S市饮用水中有机浓集物及其组份进行了为期四年致突变性研究。这些研究得出如下的结论。 A.S城饮水检出很强的致突变性,而且高的致突变性以移码型突变物为主。同时,位于河下游水厂的致突变性明显地高于位于上游水厂。 B.30%丙酮-甲醇和丙酮洗脱部分占饮水有机浓集物活性的95%以上。  相似文献   

7.
几种消毒剂对饮水致突变性活性影响的比较研究唐非,谷康芝,张水兵,刘红艳,王家玲(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430030)本研究应用大孔树脂吸附浓集水中有机物的技术及Ames致突变试验,对武汉东湖水分别经氯、二氧化氯和臭氧消毒处理后的各处理水样的致...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中有机物及部分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目前我国水环境中有机物污染水平以及多氯联苯、二噁英和邻苯二甲酸酯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性质及污染现状,提出了对水中有机污染物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探讨维生素C水溶液对水中有机物致外周血液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材料与方法:固相萃取水中有机物,用不同浓度维生素C水溶液(50、100、200 mg/kg)与有机物以不同方式处理(同时灌胃、维生素C预处理、维生素C后处理),分别给小鼠灌胃3 d后,取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维生素C(100mg/kg、200 mg/kg)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中、高剂量水中有机物(每kg体重灌胃量相当于16、80 L水样中的有机提取物)对小鼠外周血DNA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其尾DNA含量、尾矩、椭圆矩、尾面积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维生素C具有抑制水中有机物所致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作用,其中维生素C 100 mg/kg、200mg/kg组尾DNA含量、尾矩、椭圆矩、尾面积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维生素C能够降低自发的细胞DNA损伤并对水中有机物致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国产3,5-二异丙基水杨酸铜的抗突变作用。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强阳性诱变剂所致的生物突变过程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城市饮用水的致突变性检测曹明富,管利红,应燕儿(杭州师范学院10036)城市饮用水中的有机物污染及加氯消毒对人体健康潜在致突变致癌变效应,早已引起人们的的关注。从1991年开始.我们采用改进的紫露草四分体微核试验法,在对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和西湖水等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60-AEDP对H22肝癌细胞和S180肉瘤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22肝癌细胞和S180肉瘤细胞,MTT法观察药物在不同浓度、不同条件和不同时间下,对细胞生长方式的影响,FCM法了解其作用机制。结果:光照12h,C60-AEDP对H22和S180肿瘤细胞有生长抑制效应,呈浓度效应关系;在非光照条件下,C60-AEDP对H22和S180肿瘤细胞有生长抑制效应,呈浓度-时间效应关系;通过FCM观察,在光照条件下,C60-AEDP可引起G1/S周期阻滞;在非光照条件下,C60-AEDP可引起M/G、周期细胞阻滞;并都可引起细胞凋亡增加,H22、S180肿瘤细胞凋亡率在光照条件下分别增加了32%、26%,而非光照条件下分别增加了9%,5%。结论:在体外条件下,C60-AEDP在光照条件下和非光照条件下,均表现出对肿瘤细胞生长微弱的抑制效应。这种微弱的抑制效应可能是通过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食管癌高发区农村饮用水中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的含量分布状况,为食管癌的病因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用水人口、地理分布,对磁县(n=56)、赤城(n=42)水样进行采集,并使用TA-88微量自动分析仪,按国标法对其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含量进行检测。结果:食管癌高发区磁县地表水、深井水和浅井水中的硝酸盐氮含量依次升高,分别为(2.760±0.189)、(8.452±1.787)和(22.068±2.96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浅井水中硝酸盐氮含量高于国家标准(20mg/L);地表水和深井水中亚硝酸盐氮含量〔(0.116±0.040)和(0.038±0.017)mg/L〕高于浅井水〔(0.004±0.001)mg/L〕,但远低于国家饮用水标准1mg/L;3种水源中氨氮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浅井水中氨氮含量为(0.606±0.245)mg/L,高于国家标准0.5 mg/L,地表水〔(0.302±0.085)mg/L〕和深井水〔(0.177±0.028)mg/L〕则低于国家标准。磁县农村饮用水中"三氮"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赤城县,P<0.01。结论:食管癌高发区磁县农村饮用水中"三氮"含量高,为人体合成致癌物提供了有利条件,可能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乳管镜定位下乳腺导管内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乳管内窥镜(FDS)定位下对乳腺导管内新生物切除的可行性并总结经验。方法:分析我院2004年9月~2006年11月间FDS检查的548例乳头溢液病例资料,并选择乳管镜发现导管内新生物手术的病例.对镜下乳管内新生物的图象特征,诊断、手术方式和术后病理进行分析。结果:548例乳头溢液病例中,FDS下诊断乳管内新生物187倒(34.1%),其中乳管内乳头状痛159倒(29.0%),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2例(2.2%),乳腺癌16例(2.9%)、135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91例在FDS定位下再行肿瘤切除或区段切除手术,44例按常规经溢液乳管内注射染料关蓝,再行选择性区段切除,FDS定位下手术组FDS诊断符合率97.8%(89/91)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86.4%(38/44)(χ^2=6.96,P=0.008)。结论:FDS不仅是诊断乳腺导管内新生物的可靠方法,而且可以帮助手术中定位切除乳腺导管内新生物。FDS定位下手术能够避免手术盲目性,为病灶的切除提供可靠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应用Ames试验,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微核试验对格兰西隆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研究结果,格兰西隆的各剂量组对TA98,TA97,TA100,TA102在加和不加S9mix条件下均无致突变性,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在加S9mix条件下,15μg/ml和30μg/ml剂量对CHL细胞诱发的畸变率分别为6%和7%,为阳性。以48mg/kg剂量以上对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有诱发微核作用。实验结果提示,格兰西隆具有潜在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6.
242例外科治疗的心脏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坤  龙村  黑飞龙  王红月  许建屏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15):877-880,884
目的:探讨心脏肿瘤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33108例心脏手术中242例心脏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良性肿瘤214例(占88.4%),其中粘液瘤186例(占76.9%);恶性肿瘤28例(占11.6%).其中继发性心脏肿瘤8例。良性肿瘤最常见的是生长在左房,共178例(占良性肿瘤的83-2%)。外科治疗行急诊手术者96例(占39.7%)。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实施手术233例,深低温低流量1例,深低温停循环2例,常温麻醉下6例.术中肿瘤全部切除者213例,部分切除27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1例。结论:外科治疗的心脏肿瘤多数为原发良性肿瘤.超声心动图是术前诊断心脏肿瘤的最佳手段,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心脏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贲门癌的胰腺区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济生 《肿瘤》1994,14(5):284-286
在适当的条件下,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直接比色法测定水中低浓度的挥发酚,可以免去繁琐的萃取操作,节省分析时间和试剂,并明显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用Ames试验和SOS显色法研究水源水有机提取物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应用Ames试验和SOS显色法2个细菌测试系统研究了广州南部流域某些河段水中有机物的遗传毒性.13个水样中,4个可诱导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菌株的回复突变;6个可诱导大肠杆菌的SOS反应;2个水样在2个测试系统中均有诱导作用.结果还表明;采集的水样量及受试物的配制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在SOS显色法中,uvrA菌株和uvr+菌株对相同水样有不同反应。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大孔树脂富集四种化工废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通过Ames,SOS、鱼类血细胞微核率三种生物试验方法检验其致突变性;结果表明,四种化工废水均含有致突变物,其中以炼油、印染两种废水的致突变性最强。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大孔树脂富集四种化工放心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通过Ames,SOS、鱼类血细胞微核率三种生物试验方法检验其致突变性;结果表明,四种化工废水均含有致突变物,其中以炼油、印染两种废水的致突变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