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分析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80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在其基础上行手术室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治愈率63.2%显著低于研究组97.6%,且并发症的总发生率31.6%显著高于研究组11.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度失血性休克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方法我院进行手术止血抢救的择期手术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110例,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5例。护理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有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手术室内的常规护理。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总体健康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疼痛与不适以及对治疗的依赖性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重度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在手术抢救过程中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室护理方法的价值。方法:择选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19例,作为对照组,择选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1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方式干预,观察组予以手术室综合护理方式干预,对两种护理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而言,将手术室综合护理方式干预于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应用,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临床用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80例重度失血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在经过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达到了95.00%的抢救成功率,而对照组患者则达到了65.00%的抢救成功率,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积极有效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同时还可以促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减少。  相似文献   

5.
雷毅  李静 《贵州医药》2024,(1):142-143
目的 探讨急诊外科应用休克指数评估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90例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以休克指数为指导评估实施针对性急救护理)各45例,比较两组急救相关指标、抢救成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预检分诊的时间、构建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外科应用休克指数评估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分诊急救时间,在减少并发症的同时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陈瑞萍 《安徽医药》2013,17(5):886-887
目的评价手术室整体护理对乳腺癌围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并发症、满意率的影响。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20例择期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SAS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1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其不但可显著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同时也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分析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0年2月至2014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治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治愈率的比较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度失血性休克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救治成功率、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救治成功率,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罗霞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30-31
目的评价手术室整体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效果及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手术室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前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和38.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6.7%(P<0.01)。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宫外孕(EP)合并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SAS和SDS评分护理干预后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9%(P<0.05)。结论对宫外孕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利于机体的迅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入院的实施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安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护理风险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15例,占60.0%,满意率100.0%,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者13例,护理满意度76.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SF-36评分、依从性评分显著比对照组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在手术护理过程中,要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手术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围术期护理干预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75例在我院行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56%,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阑尾炎手术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围堵管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2例气管切开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口头形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气管套管带管时间短于对照组,食管返流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AMA总分、精神性焦虑及躯体性焦虑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满意度(90.16%)优于对照组(6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气管切开患者治疗疗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手术室体位护理对手术室脑瘤患者长时间手术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脑瘤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手术室体位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出现率、依从性、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32.00%)明显低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71.35±1.23)分高于对照组(62.32±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脑瘤患者手术室体位护理利于提升患者依从性,降低压疮的出现,提高患者对本院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唐芳 《北方药学》2013,(10):165-165
目的:探讨正常分娩产褥期产妇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92例正常分娩产褥期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52%,对照组为21.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总体满意度为86.96%,观察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产褥期产妇恢复具有重要价值,可显著减少产褥期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香港全人护理理念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以及护理措施、注意事项。方法选取自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需要进行手术的手术室为研究对象,共268例手术,随机分为观察组(n=134)和对照组(n=134),观察组给予香港全人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以科室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手术室的护理服务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9.1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92%,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14%,对照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2%,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人护理理念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心脏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至我院进行心脏射频消融术的患者284例进行临床研究。根据导管室护士是否进行术前访视(访视率50%左右)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2例,对照组给予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情绪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前当日和术后次日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总计发生5例术后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为3.52%,对照组总计发生10例,发生率为7.04%。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及意外事件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48%,明显高于对照组89.44%,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稳定患者情绪,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期间意外事件发生、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实施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对其心理状态及术后手术室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某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术前心理状况及手术室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手术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利于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前心理状态,降低手术室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接收的失血性休克63例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对照组31例手术室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32例手术室综合护理。观察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有效率较高,生活质量较高,满意度较高,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较好,患者较为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骨折复位优良率8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2.5±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骨折复位优良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