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16~28(22±4)min,术中需缝扎止血者有42例(70.0%).1例(1.7%)术后因吻合口有活动性出血点再次手术止血.其中2例脱垂严重的患者,术后3个月行第2次PPH.患者住院时间1~5(3.5±1.1)d.全组患者未发生大便失禁、肛门狭窄、感染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5年,患者的症状均完全消失或有明显好转.结论 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是安全、有效、快速的方法,并有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行PPH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术后随访4个月至3年,痊愈11例,显效21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0%.1例术后第7天出现吻合口出血,经缝扎止血处理后好转.结论 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直肠脱垂的常用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总结56例直肠脱垂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10例不完全直肠脱垂患者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消痔灵注射术即能起到满意的治疗效果.46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中35例行三联术,11例行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术后3年内三联术复发16例,再次行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后痊愈,复发率为45.7%(16/35);经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患者1例术后3d出现吻合口瘘,紧急行横结肠双腔造瘘,3个月后行闭瘘术痊愈,所有行此术式患者随访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三联术治疗直肠脱垂方法简单易行,但复发率较高.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式手术略复杂,但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液和中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IR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PPH术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为81.63%,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4%(p<0.05)。结论 PPH术联合中药治疗IRP疗效确切,术后复发率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直肠脱垂患者炎性反应及排便能力的影响。方法 80例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补中益气汤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炎性反应及排便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的IL-6、 CRP、 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排便功能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可有效提高直肠脱垂患者的排便能力,减轻炎性反应,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国产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Ⅲ、Ⅳ度)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国产的环形吻合器对Ⅲ、Ⅳ度痔疮进行手术治疗,同时辅以消痔灵注射液硬化注射,以及外痔的剥切术。结果30例重度痔疮患者中,退出吻合器时吻合口有出血需用缝线结扎止血的有5例,术后疼痛者有4例,术中吻合器拔出后,大部分患者脱出的内痔、黏膜及皮赘立即回缩到肛管内,2~14d痔块基本完全萎缩,术后出血停止。外痔、皮赘一起上提,肛门恢复正常外观。无一例发生大便失禁、肛门狭窄感染或肛周脓肿形成等并发症。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吻合器道道地地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脱垂痔、痔合并直肠黏膜脱垂具有安全有效、手术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术后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费用相对比较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利用吻合器通过切除直肠下端黏膜 ,肛垫悬吊治疗脱垂性痔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该术式治疗 31例Ⅲ、Ⅳ度环形脱垂痔患者 ,男 18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49岁 ,痔脱垂病史 7年 ,11例曾接受硬化剂治疗 ,3例有手术治疗史。结果  2 1例术后立即完全回缩 ,8例术后第 3天后完全回缩 ,2例未能完全回缩。无术后肛门疼痛及肛门部水肿 ,无吻合口出血、尿潴留。术后平均住院 4d ,随访 2~ 2 4个月。术后无大便失禁、肛门狭窄、复发。结论 经吻合器直肠下端黏膜环形切除肛垫悬吊术治疗脱垂性痔具有疗效显著、手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选择性组织切除术(TST)治疗直肠前突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中、重度直肠前突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TST组采用TST治疗,直肠黏膜环切术(PPH)组采用PPH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肿痛发生率、肛门失禁发生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 12(7.0±2.6)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肿痛发生率、肛门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T组术后近期(术后1个月内)痊愈率[96.8%(30/31)]与PPH组93.5%( 29/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远期(术后3个月以后)痊愈率[93.5%( 29/31)]较PPH组[74.2%( 23/31)]明显增高(P<0.05).TST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2/31)]明显低于PPH组[100.0%(31/31)](P<0.01).结论 TST治疗直肠前突性便秘疗效突出,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直肠黏膜结扎联合直肠周围注射治疗小儿直肠脱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结扎联合直肠周围注射治疗小儿直肠脱垂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直肠脱垂患儿82例,均采用间断性直肠黏膜结扎后,行直肠周围三间隙注射消痔灵,观察其疗效.[结果]82例患儿中12例住院治疗,其余均在门诊治疗,局麻术后或全麻清醒后的门诊病人观察2h便可离开医院,便后1∶5 000 PP粉坐浴,多数患儿无不良反应.术后3 d内肛门及下腹坠胀者13例,术后当天有低热者6例,一般术后d 2体温即降至正常,手术1个月后直肠内残留线结未脱落、便时带少量脓血者1例,均于肛镜下拆除缝线后,症状消失,术后随诊,无1例复发,100%治愈. [结论]直肠黏膜结扎联合直肠周围注射治疗小儿直肠脱垂治疗有良好的效果效果,使脱肛得到彻底根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与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入本院肛肠科诊疗的104例Ⅳ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均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