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蒙药肉蔻-5味丸对慢性抑郁模型大鼠血清ACTH和CORT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盐酸氟西汀3.6mg·㎏-1)及蒙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肉蔻-5味丸0.2g·㎏-1、0.4g·㎏-1、0.8g·㎏-1),每组10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孤养的方法建立抑郁模型,造模的同时连续给药21天,以旷场(Open-field)实验来进行行为学评价,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ACTH和CORT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Open-Field实验水平活动得分和垂直活动得分较正常组明显降低,而盐酸氟西汀及肉蔻-5味丸均可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大鼠抑郁状态。与模型组相比,盐酸氟西汀及肉蔻-5味丸高、中剂量大鼠血清ACTH和CORT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肉蔻-5味丸下调慢性抑郁模型大鼠血清ACTH和CORT含量的升高,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HPA轴功能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肉蔻-5味丸对抑郁模型大鼠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为肉蔻-5味丸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0只SD雄性健康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肉蔻-5味丸高、中、低剂量组,氟西丁对照组6组,每组为10只大鼠。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知温和刺激结合孤立饲养方法建立抑郁模型。用体重增长情况、糖水消耗实验、Open-field敞箱实验等行为学方法评价抑郁模型成功与否。实验第一天开始造模同时给药,经28 d刺激后取血、海马组织,采用ELISA技术检测大鼠海马/血清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重增长缓慢,糖水消化量明显减少,Open-Field敞箱实验水平、垂直活动得分均明显降低,海马/血清Glu含量显著升高,GABA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氟西丁对照组和蒙药组均有不同程度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肉蔻-5味丸中、高剂量组具有明显的降低Glu水平、提高GABA水平。结论:蒙药肉蔻-5味丸对抑郁模型大鼠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具有调节作用,调节抑郁模型大鼠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究百合知母汤对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结合孤养大鼠行为及单胺递质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百合知母汤高剂量组、百合知母汤中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动物给予慢性温和不可预见刺激结合孤养制造CUMS模型;从第4周开始,4组动物相应给予生理盐水、氟西汀、百合知母汤灌胃,持续4周;每组动物每周1次测定体重增长率,于第1、3、7周观测动物糖水偏好度、Open-field实验垂直与水平总得分;行为学指标测定完毕后,动物处死取血及大脑皮质,ELISA法测定5-HT、NE含量;结果:百合知母汤能增加大鼠体重增长率、糖水偏好度及Open-field实验垂直与水平总得分,增加血清及大脑皮质5-HT、NE的含量;结论:百合知母汤具有较好的抗抑郁效应,其机制与上调血清及大脑皮质中单胺递质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
中药颐脑解郁方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单胺递质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单胺神经递质方面探讨抑郁症病理机制及中药颐脑解郁方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取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中药颐脑解郁方组(中药组),每组12只,复制大鼠抑郁状态模型,以蔗糖水消耗量、OPEN-FIELD进行行为学评价,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脑前皮质、海马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补肾阳方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和旷野试验(open-field test)评分相近的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补肾阳方低、中、高剂量组,逍遥散大剂量组,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知的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大鼠抑郁模型,定期测定各组大鼠行为学,采用酶联接免疫吸附剂(ELISA)法检测大鼠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观察温补肾阳方对该模型大鼠的疗效,并与较为公认可改善抑郁症的逍遥散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抑郁模型组大鼠Open-Field评分、糖水摄取量、5-HT、DA、NE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或P<0.01);各治疗组可改善大鼠Open-Field评分、糖水摄取量、5-HT、DA、NE,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治疗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温补肾阳方改善抑郁大鼠的抑郁状态与逍遥散相近,提示临床可采用温补肾阳法治疗抑郁症。  相似文献   

7.
匝迪-5味丸是传统蒙药,主要成分为肉豆蔻、土木香、木香、广枣和荜茇,主治心“赫依”病。本文从匝迪-5味丸治疗心脏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入手,阐述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肉蔻五味丸蒙文名匝迪-5,出自《蒙医成方集》,为临床常用蒙成药.匝迪为治疗心赫依病的(本方中指心悸、神经衰弱、失眠、头昏目眩、心神不安、疲乏无力等症状)常用良方.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精神类疾病、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及甲亢术前的治疗上,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性反应有关;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精神类疾病与心血管疾病上,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7,(6)
目的研究开心解郁丸(人参、柴胡、巴戟天,等)对血管性抑郁的治疗作用和机理。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叠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和孤养方法建立血管性抑郁大鼠模型,分别连续给予开心解郁丸和氟西汀28 d。通过糖水偏好试验和旷场试验评价抑郁样行为,通过激光散斑血流检测仪视频系统测定脑血流,分别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法测定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等单胺递质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结果血管性抑郁大鼠模型中,开心解郁丸可显著增加糖水消耗百分比和旷场试验中的运动距离,增加脑血流量,可不同程度地增加海马中5-HT、NA、DA的水平,促进海马组织中BDNF蛋白的表达。开心解郁丸在改善行为学、调节单胺递质和BDNF方面与氟西汀相似,而增加脑血流的功能上优于后者。结论开心解郁丸对血管性抑郁大鼠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调节单胺递质及BDNF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槟榔十三味丸(高尤-13)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以期从细胞水平探讨该方抗抑郁症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根据蔗糖水消耗量及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3.3 mg·kg^-1),槟榔十三味丸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0.25 g·kg^-1,0.5 g·kg^-1,1.0 g·kg^-1),共6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制备抑郁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28 d。以敞箱实验、蔗糖水消耗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标记(AnnexinVFITC/PI),以流式细胞仪(FC)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体质量、蔗糖水消耗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槟榔十三味丸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糖水消耗量、体质量均显著增加(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槟榔十三味丸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存在行为学异常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现象,槟榔十三味丸能改善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异常及抑制慢性应激造成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舒郁散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及脑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舒郁散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及大脑皮质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米替林组、舒郁散小剂量组、舒郁散大剂量组:对大鼠进行21d的应激刺激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采用Open—Field方法观察各组处理前后2min内大鼠行走路线及格子交叉点数的变化,了解大鼠行为的改变,用荧光法测定各组大鼠大脑皮质内NE、DA、5-HT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水平与垂直运动次数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舒郁散大剂量组、阿米替林组大鼠旷场活动次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同时大剂量舒郁散能显著提高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内NE、5-HT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郁散可以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能显著提高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脑内神经递质的含量,上述作用与其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解百忧口服液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研究解百忧口服液对抑郁大鼠行为及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 Open- Field法评分相近的成年大鼠 ,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大鼠抑郁模型 ,并观察解百忧口服液对该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定期测定各组大鼠的体重及糖水消耗量 ;以敞箱实验方法测定大鼠水平及垂直活动 ;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动物大脑 NE、DA、5- HT和 5- HIAA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抑郁组大鼠体重增加数和糖水消耗量均下降 ;Open- Field法测定行为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均下降 ;同时抑郁大鼠脑内 NE、DA、5- HT、5- HIAA含量也明显下降。解百忧口服液治疗组 (5、1 0、1 5g/ kg,ig,连续 1 2 d)能使模型大鼠糖水消耗量增加 ,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明显增加 ;同时使模型大鼠脑神经递质 NE、DA、5- HT及 5-HIAA含量明显增加 (P<0 .0 5~ 0 .0 1 )。结论 :本模型为较理想的抑郁动物模型 ,解百忧口服液能明显改善抑郁动物模型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合欢花总黄酮对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盐酸文拉法辛0.012 5 g·kg-1)、合欢花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相当于生药量10、5、2.5 g·kg-1)。以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5-HT、NE的含量。结果:合欢花总黄酮大、中、小剂量连续给药21天能够明显缩短Morris水迷宫定位导航潜伏期(P<0.05或P<0.01),增加空间探索中穿越平台次数(P<0.05或P<0.01),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合欢花总黄酮大、中、小剂量均能提高抑郁模型大鼠血浆中5-HT、NE的含量(P<0.05)。结论:合欢花总黄酮能够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潜在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刺五加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对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AchE(乙酰胆碱酯酶),5-HT(5-羟色胺)、NE(去甲肾上腺素)、5-HIAA(5-羟吲哚乙酸)的影响.方法:将7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大平台对照组、睡眠剥夺组、刺五加高、中、低剂量组.给药组分别给予刺五加溶液(11.2,5.6,2.8 g·kg-1),大平台对照组、睡眠剥夺组给予相应容量的蒸馏水,连续给药7d后开始实验.用小平台法建立快速眼动睡眠(REMS)剥夺大鼠模型,4d后,以六角迷宫行为学方法测试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大鼠海马匀浆液中AchE,5-HT,NE,5-HIAA的含量及计算出5-HIAA/5-HT的比值.结果:与大平台对照组比较,睡眠剥夺组错误次数增多、认知率降低,且差异显著(P<0.01),但寻找时间缩短(P<0.05);在刺五加干预下,错误次数明显减少、认知率升高(P<0.01),寻找时间缩短(P<0.01).各给药组大鼠海马匀浆液中的5-HT,NE,5-HIAA,5-HIAA/5-HT含量均显著高于睡眠剥夺组(P<0.05或P<0.01),且呈剂量递增趋势;各给药组AchE含量显著低于睡眠剥夺组而高于大平台对照组(P <0.05或P<0.01).结论:刺五加改善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睡眠剥夺造成的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加速5-HT的代谢转化,调节NE的异常,增高海马组织中AchE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单胺类递质含量及递质间代谢关系,并从行为学及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中药复方保神汤抗抑郁作用的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孤养及慢性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的方法制成抑郁症大鼠模型,采用中药复方保神汤治疗,并与阳性药物(氟西丁)对照。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变化及测定大鼠海马及皮层单胺类递质以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观察该方对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结果慢性应激与孤养可明显降低大鼠海马及皮层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含量,并使DA、去甲肾上腺素(NE)的代谢产物海马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及内标物3,高香草酸(HVA)含量升高,5-羟吲哚乙酸(5-HIAA)/5-HT、DOPAC/DA比值升高,5-HT/NE降低,而中药高低剂量组均可逆转上述变化,疗效与氟西丁相当,尤以高剂量组明显。结论长期慢性应激造成的抑郁模型大鼠存在5-HT、DA等递质含量的不足及5-HT与NE的代谢失衡,保神汤可明显提高递质含量并纠正递质代谢的紊乱,使递质间关系趋于平衡,为临床防治抑郁症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黄豆苷元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3.0 mg·kg-1, ig)、黄豆苷元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1, ig),每组10只。给药组每日应激前1 h ig给药,共21 d。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法建立抑郁小鼠模型,通过体重和旷场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采用尼氏染色法检测海马DG区神经元病理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明显的行为学异常,表现为体重减少(P<0.01);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减少(P<0.01,P<0.05);尼氏染色显示海马DG区神经元形态不规则,细胞分层不清;TUNEL法显示神经元凋亡数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及黄豆苷元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行为学异常均有明显改善,小鼠体重增加(P<0.01),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增加(P<0.01);海马DG区神经元损伤性变化减轻;神经元凋亡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黄豆苷元可能通过减少神经元凋亡改善CUMS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异常,产生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二十五味珊瑚丸联合针灸治疗偏头痛5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二十五味珊瑚丸联合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的探讨。方法:将11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针灸组各55例。针灸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二十五味珊瑚丸联合针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治疗前后偏头痛发作次数、发作程度、发作天数及伴随症状情况;记录用药前和干预后2,12,24,36,48,60,7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检测治疗前后血β-内啡肽(β-EP),内皮素(ET),5-羟色胺(5-H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后2 h两组VAS评分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12,24,36,48,60,72 h两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观察在72 h时点VAS评分低于针灸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头痛发作次数、发作程度、发作天数、伴随症状评分和总分均低于针灸组(P<0.01);观察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的颅内段(VA)和基底动脉(BA)的流速度均低于针灸组(P<0.01);观察组β-EP,NO和5-HT水平高于针灸组,ET水平低于针灸组(P<0.01);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4.5%,优于针灸组的80%(P<0.05)。结论:二十五味珊瑚丸联合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β-EP,NO和5-HT,降低ET水平和改善大脑血流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